《記憶》- 電影作為共同經驗性的可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令人熟悉阿比查邦式的房間場景與構圖,日常與時間的關聯
以「記憶」之名,在坎城影展頒獎前就看了預告片,本來還以為會是導演阿比查邦(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的哥倫比亞版本:未知的聲響與考古的挖掘,進而帶出哥倫比亞的歷史傷痕、叢林場景等等皆像是以往導演熟悉且擅長表現的概念與敘事的方法。
這邊說是「敘事方法」也意味著「電影」本身的侷限性:只能在螢幕中的無法「觸及」 或總有遺憾。即使是以往阿比查邦自由的影像敘事,混合著劇情、 紀錄、實驗電影之間,並意味著在形式上與表現性,從泰國的現實處境捕抓日常的人民狀態,與總的來說,抽象時間關係之間的提問,並跨界(或說回到藝術學院畢業的本業)當代藝術,展現多樣的影音空間,與光線材料的擴延,更多的可能性。
「很多事情可能不是在某個時間點巧合地湊再一起,而是事情本來就存在,只是因為當下的狀態以至於剛好發現。」

也許剛好看完《記憶》,剛好出現聽到紀金慶老師在談海德格的《走向語言之途》(註1)。說到語言的象徵與系統性,但同時又意味著詩的自由,或是肢體語言的曖昧與更加精確的「本真」(如動物),皆讓我思考關於《記憶》是不是還需要用「敘事方式」來形容所謂的藝術作品跟生命狀態;或說《記憶》「如此地」走在,更宗教性、更深邃、甚至是探究本質性的一種體驗。
如同電影節映後座談中提到《記憶》是導演離開熟悉的泰國展開新的創作方式,雖然事前在哥倫比亞當地做了相當程度的田野與訪談,但在創作階段卻並沒有太多的「設定」。於是在《記憶》中,沒有感受到太多複雜的語彙、結構,只是在場景與場景之間保持一定的開放性,或說鬆散地點到為止,像是一條條纖細的痕跡構成網狀的節點(那些依舊還是熟悉以前阿比查邦作品會談的「概念」),而非一條實在的敘事線。
主角Jessica在哥倫比亞當地藝廊除了看到過往歷史傷痕的作品,以及像是另一個「光線作品」,內外空間倒轉的弔詭呈現
主角Jessica,由Tilda Swinton飾演(《記憶》是她與阿比查邦合作的創作計畫)研究蘭花的專家,稍微帶到蘭花藉由真菌傳染與培育繁殖的自然與人工之間,確立了前半段位於知識階級的主角與其關聯者較為高雅的語言溝通,詩文創作,並與考古研究室、藝廊、聲音創作者的現代主義設計感工作室等空間中遊走。一直到後半段才切換到較原始的荒郊野外(如同《熱帶幻夢》(tropical melody)的後半段),並且與類似中年原住民的Hernan(與相對年輕的聲音創作者同名)進行學習與 「溝通」。
太久沒在戲院看長鏡頭電影,有點不習慣,昏昏欲睡感招喚。《記憶》幾乎都是中遠景的構圖,顯露了環境與音景(soundscape)的重要,並且和蔡明亮作品的「慢」有點不太一樣的感受經驗。除了強調電影中的人物,與觀看電影觀眾的時間共感,在於《記憶》以導演失眠起床突然其來聲響的親身經驗,所以才會有電影中一開始出現巨大聲響困擾著女主角,並列著汽車警報器,這類都市中人工又「自然」的聲音。而女主角為了要具體「再現」無意識冒出的聲音(這裡暫且不用腦中發出的聲音,這樣具有神經科學式的論斷),後來與聲音創作者進行,修辭語言與電腦聲音資料庫中效果調變的辯證,這是《記憶》對聲音的「再現」的後設意圖。
後段原始的荒郊野外,以往會是泰國北部農村與叢林的場景,原本屬意亞馬遜叢林因故無法拍攝
一直到後段中年Hernan躺在草地上,像是死了一樣睡覺,長鏡頭畫面定格沒有太多變化,卻透露了環境聲音的持續,造成螢幕內外的「共時性」。電影中的角色肢體碰觸,用現代語言形容是硬碟(存放記憶)與天線(接收訊號)之間,電影的「輸出」聲音像是調頻收音機的切換,表示著時空與記憶的轉換。
不像是之前錄音室電腦調變而成的「模擬」,那個巨響聲音像是以前的一個故事中不斷被風吹拍打的窗戶,或者是(未來的)科幻太空船的留下的結界,似乎是暗示了藉由某種原住民式的泛靈信仰,去看待不同於現代科學對於自然的態度與感受,呈現出無主體、無歷史的共同經驗性(註2)。
「我們在走向世界的同時,世界也正在走向我們」(註1)

《記憶》似乎是朝向更加解放的精神體驗、電影的「冥想」,在無法碰觸的電影平面,盡可能地「等待著」事物的開顯。

(註1)
https://www.mirrorvoice.com.tw/podcasts/119/2323
《鏡好聽》podcasts《哲學好好玩第五季》EP10|語言解放現代世界裡失落的靈性:談海德格《走向語言之途》
(註2)
關於「共同經驗性」的部分,個人是想到以前在學校上國文課的故事:《楚人楚弓》。關於儒家:楚人遺失弓,楚人得弓。與道家:遺失弓就是得弓。與佛家:沒有遺失也沒有得到的無我空性。
三種境界,《記憶》大概是介於道家跟佛家之間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會員
7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拉特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同《國際橋牌社2》找了相當眾多的政治人物、名嘴、政經評論者等等政治產業相關人員來客串演出政治人物,那種熟悉跟親切已經不只是在看電視劇本身,更重要牽動了我們時常說台灣政治就只是政黨惡鬥那樣的貶低,卻時常在政論節目的嘴砲中找到身為台灣島民的樂趣。如此公眾又異常私密。
《嗑到荼蘼》(Enter the Void)跟上述的《藥頭》不太一樣的是,它可能沒有辦法構成嗑藥電影到底「迷幻不迷幻」這個外在的政治提問。但是它倒是模糊了嗑藥電影和所謂未來(科幻?)電影之間的疆界,一個關乎時間性的東西。
或許更難得的是三段短片集結的「素樸」與「製作輕巧」的自由感,藉此展現了劇本跟影像之間的「基本狀態」:拍電影可以像是上課習作般簡單,又可以如此不簡單地展現了某種更自由的對話實驗,以及在有限空間鏡位的巧妙安排。
如同現今當代藝術,如歐美雙年展中的常見議題:探討後資本主義時代下的光怪離奇,同時具備科幻意味的「金屬肉身」展現當下社會因為醫療科技進步使得人類身體的「改造」,並且以一種無性別,甚至「無物種」差異的主體性,體現在《鈦》前段接近B級片狂亂行為中,成為新一代的酷兒電影。
大人/小孩、詩/非詩、藝術/不是藝術..種種對峙僵持像是一種基礎形式,《吾愛吾詩》是以色列同名電影版本翻拍改編,經由女主角Maggie Gyllenhaal精采詮釋與小男孩演員Parker Sevak不俗的表演,直擊紐約幼稚園教育風景。
如同看到《寄生上流》反映著韓國社會現況的現實,並在某種批判上的無力,只能用以嘲諷、恐怖、暴力、或感性的虛無感來作為積極的條件,並且在《魷魚遊戲》中看起來至少身是為人活下去的唯一條件。
如同《國際橋牌社2》找了相當眾多的政治人物、名嘴、政經評論者等等政治產業相關人員來客串演出政治人物,那種熟悉跟親切已經不只是在看電視劇本身,更重要牽動了我們時常說台灣政治就只是政黨惡鬥那樣的貶低,卻時常在政論節目的嘴砲中找到身為台灣島民的樂趣。如此公眾又異常私密。
《嗑到荼蘼》(Enter the Void)跟上述的《藥頭》不太一樣的是,它可能沒有辦法構成嗑藥電影到底「迷幻不迷幻」這個外在的政治提問。但是它倒是模糊了嗑藥電影和所謂未來(科幻?)電影之間的疆界,一個關乎時間性的東西。
或許更難得的是三段短片集結的「素樸」與「製作輕巧」的自由感,藉此展現了劇本跟影像之間的「基本狀態」:拍電影可以像是上課習作般簡單,又可以如此不簡單地展現了某種更自由的對話實驗,以及在有限空間鏡位的巧妙安排。
如同現今當代藝術,如歐美雙年展中的常見議題:探討後資本主義時代下的光怪離奇,同時具備科幻意味的「金屬肉身」展現當下社會因為醫療科技進步使得人類身體的「改造」,並且以一種無性別,甚至「無物種」差異的主體性,體現在《鈦》前段接近B級片狂亂行為中,成為新一代的酷兒電影。
大人/小孩、詩/非詩、藝術/不是藝術..種種對峙僵持像是一種基礎形式,《吾愛吾詩》是以色列同名電影版本翻拍改編,經由女主角Maggie Gyllenhaal精采詮釋與小男孩演員Parker Sevak不俗的表演,直擊紐約幼稚園教育風景。
如同看到《寄生上流》反映著韓國社會現況的現實,並在某種批判上的無力,只能用以嘲諷、恐怖、暴力、或感性的虛無感來作為積極的條件,並且在《魷魚遊戲》中看起來至少身是為人活下去的唯一條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天堂樂園》是懷舊電影的萬花筒,也是多多的生命河流。人生時光與電影時間相互纏繞,我們也像在一場又一場的夢裡醒來。洞穴寓言和沙瓦托的人生一樣,回應了「為什麼我們需要電影」──電影雖是虛構,但作為現實世界的反映,它是讓我們拼湊、理解真實,也瞭解自己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有些電影,即使無法在觀影時清晰地看見事件的前因後果,但劇情與鏡頭語言刻畫成的電影性格,仍然能牽動回憶中類似的情節,在心中留下深刻漣漪,《日麗》便是一部這樣的電影。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導演對於說故事的手法有些跳tone,劇情也缺乏嚴謹的邏輯,角色刻畫稍嫌不足。影像處理以詩意方式呈現,但是否和時空穿越科學主題相符仍值得討論。導演表達出希臘傳統電影所包含的寂寥、冷漠和疏離感,結合離婚、孩子消失及任意跳躍時空的設定,強調了「知道未來卻無法改變」的悲劇性,帶給觀眾深刻的感受。
Thumbnail
觀賞《盜墓奇美拉》好似進入一層迷人的夢境,膠卷拍攝營造出朦朧顆粒感,讓我不願從這古畫上的夢中醒來。電影開場引領觀眾進到夢之列車,男主角阿圖受到女性陽光的召喚,因此從夢中醒來,夢裡的女子是他已然逝去的女友,阿圖只能藉由做夢與她相見,可惜他無法知曉這場夢的結局。事實上,阿圖具備一種特殊能力,他能夠感知地
Thumbnail
一台相機竟拍下了窗外人物的醜態,電影開場就以一張張相片幻燈片,道出英國杜倫郡礦區小鎮的「排外」心理,他們對這群剛抵達的敘利亞難民表示不歡迎。當主角提傑向難民女孩雅拉釋出善意,他提議把自己叔叔的相機賣掉,就有錢去修雅拉摔壞的鏡頭,自此雅拉便開始收到各方拍照的邀請,先是從理髮廳裡的婦女拍起,再到大街上路
Thumbnail
  閱讀本書的過程中,起初以為是科幻故事(宛如影集《闇》中的隧道),中間以為是愛情故事(女主角返回男主角的部落經營海風酒店),結果是環境抗爭故事。當看到「太陽能板做成的塑膠向日葵戶外藝術」時,筆者噗嗤一笑,果然猜到是花蓮秀林鄉和平村的「台泥DAKA園區」。猶記兩年前,與內人騎著單車由台東往羅
Thumbnail
還未買票便很常見到一個詞在形容這部電影:史詩感,觀影時便不斷想,什麼是史詩感?
Thumbnail
我們在不知不覺間,淪為大數據的載體,卻未曾得到過這些數據,甚至在資料的刷洗下,我們誤會自己在思考。退化的腦袋成了乘載他人記憶的容器 — — 最終,我們和強尼一樣,面對海豚的邀請,竟說不出自己是誰,在千千萬萬的數據海中,找不到一份歸屬於自己的記憶。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天堂樂園》是懷舊電影的萬花筒,也是多多的生命河流。人生時光與電影時間相互纏繞,我們也像在一場又一場的夢裡醒來。洞穴寓言和沙瓦托的人生一樣,回應了「為什麼我們需要電影」──電影雖是虛構,但作為現實世界的反映,它是讓我們拼湊、理解真實,也瞭解自己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有些電影,即使無法在觀影時清晰地看見事件的前因後果,但劇情與鏡頭語言刻畫成的電影性格,仍然能牽動回憶中類似的情節,在心中留下深刻漣漪,《日麗》便是一部這樣的電影。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導演對於說故事的手法有些跳tone,劇情也缺乏嚴謹的邏輯,角色刻畫稍嫌不足。影像處理以詩意方式呈現,但是否和時空穿越科學主題相符仍值得討論。導演表達出希臘傳統電影所包含的寂寥、冷漠和疏離感,結合離婚、孩子消失及任意跳躍時空的設定,強調了「知道未來卻無法改變」的悲劇性,帶給觀眾深刻的感受。
Thumbnail
觀賞《盜墓奇美拉》好似進入一層迷人的夢境,膠卷拍攝營造出朦朧顆粒感,讓我不願從這古畫上的夢中醒來。電影開場引領觀眾進到夢之列車,男主角阿圖受到女性陽光的召喚,因此從夢中醒來,夢裡的女子是他已然逝去的女友,阿圖只能藉由做夢與她相見,可惜他無法知曉這場夢的結局。事實上,阿圖具備一種特殊能力,他能夠感知地
Thumbnail
一台相機竟拍下了窗外人物的醜態,電影開場就以一張張相片幻燈片,道出英國杜倫郡礦區小鎮的「排外」心理,他們對這群剛抵達的敘利亞難民表示不歡迎。當主角提傑向難民女孩雅拉釋出善意,他提議把自己叔叔的相機賣掉,就有錢去修雅拉摔壞的鏡頭,自此雅拉便開始收到各方拍照的邀請,先是從理髮廳裡的婦女拍起,再到大街上路
Thumbnail
  閱讀本書的過程中,起初以為是科幻故事(宛如影集《闇》中的隧道),中間以為是愛情故事(女主角返回男主角的部落經營海風酒店),結果是環境抗爭故事。當看到「太陽能板做成的塑膠向日葵戶外藝術」時,筆者噗嗤一笑,果然猜到是花蓮秀林鄉和平村的「台泥DAKA園區」。猶記兩年前,與內人騎著單車由台東往羅
Thumbnail
還未買票便很常見到一個詞在形容這部電影:史詩感,觀影時便不斷想,什麼是史詩感?
Thumbnail
我們在不知不覺間,淪為大數據的載體,卻未曾得到過這些數據,甚至在資料的刷洗下,我們誤會自己在思考。退化的腦袋成了乘載他人記憶的容器 — — 最終,我們和強尼一樣,面對海豚的邀請,竟說不出自己是誰,在千千萬萬的數據海中,找不到一份歸屬於自己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