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來上口才課?
在每一期「口才課」的第一堂課,我都會好奇地詢問學員:「為什麼會來上這一門課?」
畢竟「口才課」不像瑜珈、有氧舞蹈、烘焙、繪畫,或理財投資等這一類的熱門課程,甚至連「古箏」這一門在我眼中看似冷門的課程,也可能都比「口才課」還要受歡迎。
學員們給我形形色色的答案,大致可以歸納為兩類:
1. 大多數是工作上的需要;
2. 少部分談及個人成長的需求。
不論表面上的理由是甚麼,可以確定的是,每一位來上課的學員幾乎都意識到一件事:當他們自己站上講台、面對聽眾或客戶時,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是多麼地不足、欠缺或貧乏。
他們會這麼說:
──「我嘴巴很笨,不知道該說甚麼?」
──「不知道為什麼,我上了台,腦子就一片空白──!」
──「我太容易緊張了,站在台上,就說不出話──!」
渴望改變的需求,驅使他們來上課。
但很少人意識到,當他們說出這些話的時候,不僅反映了、也創造了自身的限制。要打破這種限制,讓自己上了台能引經據典、侃侃而談、詞能達意,就需要打破這些限制。
口才可以訓練嗎?
毫無疑問,答案是:當然可以。
讓我們想像底下這場對話:
學生:「寫作可以訓練嗎?」
老師:「當然可以!」
學生:「怎麼訓練?」
老師:「多讀、多寫!」
關於上面的對話,你大概沒有多少意見。畢竟你上過學、讀過書,知道唐朝出過一名大詩人,杜甫,他曾經寫過這麼一句千古名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你書讀多了、見識廣了,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洞見了,寫起文章來自然得心應手、行雲流水,好像有神明在幫助你。
在這裡,寫作的訓練方法,就是:多讀書、多寫文章!
多讀書是前提、是基本功,它是寫出好文章的根基。根基打好了,只要多寫,持之以恆不斷地寫下去,假以時日,自然比較容易寫出好文章。
好,接下來,讓我們移植上面的思考模式,並改寫上面的對話:
學生:「口才可以訓練嗎?」
老師:「當然可以!」
學生:「怎麼訓練?」
老師:「多讀、多開口!」
說到這裡,你大概也沒能有多少意見,畢竟道理是相通的。
你書讀多了、見識廣了,對事物有深刻獨到的理解,張口說來立馬可以引經據典、頭頭是道,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好像有神明在幫助你。
在這裡,口才的訓練方法,就是:多讀書,多開口!
多讀書依然是前提、是基本功,它是練出好口才的根基。根基打好了,只要多開口, 日子久了自然能練出好口才。
夠簡單吧?
是的,就是這麼簡單。
不過,如果你對上面的這個答案不滿意,如果你隱隱約約地感覺到似乎有那麼一點說不上來的不對勁,甚至覺得「多讀書,多開口」只是口才訓練的起點而已,那麼,恭喜你,你是對的。
「多讀書,多開口」,真的只是口才訓練最基本的起點
功夫在「口才」外
真正要練好口才,除了「多讀書,多開口」之外,還涉及了某些更深奧的議題,那是很少人關注或意識到的。
現在,想像你自己穿越了時空,回到宋朝嘉定元年,西元1208年,並且遇到了當時的宋朝的大詩人,陸游先生。
不是哪個人都能隨隨便便就遇到大詩人的,因此,這個巧遇讓你無比興奮。你還記得從小在課堂上就聽老師的敦敦教誨:「要努力、要用功、要上進,不然長大了沒有知識見地,被人家笑話,才知道『書到用時方恨少』,後悔也來不及了呀。」
這一句「書到用時方恨少」可是千古名言,就是出自陸游先生的手筆。
你心裡想:「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竟然在這裡遇到了陸游先生這個大詩人,莫非是老天爺的安排?」想到這裡,突然間你靈光一閃,決定抓緊時機,向這位大詩人討教討教怎麼樣才可以寫出一首好詩。於是,就有了以下這樣子的對話。
你:「陸游先生您好,久仰您的大名,小生冒昧向您請教一二。」
陸游:「不敢不敢,請說。」
你:「要怎麼樣才能寫好一首詩,功夫要下在哪裡呢?」
陸游:「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
聽到這樣的回答,不禁讓你微微一愣──寫詩,怎麼會「功夫在詩外」呢?
你一邊思索,一邊眨巴著眼睛,滿腦子的疑惑啊。終於,你鼓起勇氣,正想開口再次討教的時候,突然間雷聲大作、一道閃電橫空而過,一時之間是天昏地暗,把你嚇了一跳。
你醒了過來,發現自己回到了現在,再次和陸游這位大詩人相距800多年的時光歲月。
你有些遺憾、懊惱,相遇的時間太短,讓你沒有太多討教的機會。不過,你明白你也不是空手而回,畢竟你帶回來的那句話──功夫在詩外──可是濃縮了陸遊這位大詩人一輩子的智慧結晶。
那麼,讓我們改寫上面對話的最後兩句話吧。
「要怎麼樣才能練好口才,功夫要下在哪裡呢?」
「如果你真的想練好口才,功夫要下在口才外!」
是的,要練好口才的功夫,要下在「口才」之外。
簡單地說,口才訓練涉及的不僅僅是「口語表達」的能力,還涉及了一種更內在、更深奧的「內在改變」,包括了:個人的信心、自我認知、價值判斷、個人的雄心或意圖,還有,你想變成哪一種人?
這是一種個人轉變的旅程,也是一種心智的成長。
這13堂課的設計,就是來幫助每一個需要練好口才的人,都可以做出這種個人的轉變。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分享、追蹤、按讚,或贊助。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