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O聊生活】天啊,緊張兮兮怎麼辦

2022/02/0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各位朋友是不是有那種不論如何就是會發抖跟說話不清楚的經驗,那,很可能就是緊張。什麼是緊張呢?情緒上可能感到害怕、煩躁,導致自己的生理反應:口乾舌燥、心跳快、失眠、顫抖、腸胃蠕動改變、注意力無法集中。
適度緊張可以讓自己提高戒備,做好更多事情;過度緊張就會變成緊張大師,做什麼都不順利。
什麼時候會導致緊張呢?
例如跟喜歡的人第一次約會、作業沒有做完但繳交期限到了、支持的球隊落後一分,輸了就錯失總冠軍、電影最後15分鐘,主角面臨最大危機、戶頭快要沒錢了。面臨這些事情,我們的腦袋很難不打結,老O回想起高中第一次上台報告模樣,就是手腳冰冷跟不知所云。
我們來看看關於緊張的研究
2003年董旭英研究者在一篇一般化緊張理論的實證性檢驗中發現青少年面對愈多的負面生活事件或生活困擾經驗,他們愈容易發生偏差行為。而且,研究結果更顯示「缺乏異性吸引力」及「期望落差」等緊張來源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聯性。
只要上國家圖書館的網站搜尋,很多研究都指出緊張跟偏差行為或疾病都會有關連
但緊張情緒怎麼來的?
除了來自個人的個性特質外,也有一大部分是來自原生家庭,可能是自己小時候被父母親長期否定、忽略,或是只要表達負面情緒,就被父母斥責,久而久之,就都轉化為緊張情緒。
試想,我們如果常常緊張,除了容易有心血管疾病外,單身的人不容易找到伴侶,即便有了伴侶,也很難好好經營情感生活,誰希望身邊的人總是緊張兮兮。如果我們工作場合中有一個常常緊張的主管,時不時就碎碎念或情緒爆炸,那最好趕快離職。
老O分享讀研究所的時候,當時談了一場戀愛,因為自己過度緊張,擔心自己說錯話或是對方是不是要劈腿了,導致我們常常吵架,最後當然就是悲劇收場。為了避免大家發生跟我一樣的憾事,我們就需要來了解如何幫助自己減少過度緊張情緒,或是讓自己增加多正向情緒呢?以下方式是針對一般人,如果覺得自己緊張到有焦慮症,還是需要就醫(身心科或心理診所)。
【減少緊張的方式如下】
  1. 告訴自己慢慢來,減慢速度:老O一直以來也是個容易緊張的人,只是年紀較大後,透過周遭的人提醒,才開始放慢腳步。慢慢來,不是不去完成,而是急事緩辦,事緩則圓。快要有緊張的感受前,就告訴自己慢慢來,寫下接下來的步驟跟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對我來說也可以減緩緊張。
  2. 主動去認識多人,增加自己跟陌生人的對話經驗:這個認識不見得是長談,吃飯的時候跟隔壁桌借醬油也算,跟路邊的大哥問路也算。請記得,我們跟任何人對話,就想成是借醬油或問路。借醬油不怕被拒絕,因為那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不會認為自己想要傷害對方,就用這樣的心態去認識更多人。當經驗增加了,緊張情緒就減少了。我們剛學走路怕跌倒,現在走路是習慣,我們不會緊張,這都是一樣的道理。
  3. 做運動跟調整飲食:老O的運動是爬山,每天有一餐吃比較清淡的素食,也盡量自己烹調。當外在身體條件比較好,對自己也比較有自信,很神奇的,緊張情緒會比較少。
  4. 記錄下來:有人建議寫日記,老O的習慣是善用line的記事本,有時間的時候記錄下瑣碎的心情跟想法。之後回去看,會看出自己緊張情緒的蛛絲馬跡,例如我看出自己處理事情怕被否定,所以我的說話特別快,很急著想把事情處理完。
  5. 可以找好兄弟或閨蜜對話:當同溫層越多,得到的情緒支持也會多,得到情緒支持多,自己情緒就穩定多了。
  6. 腦中可以先運作幾種可能性,然後告訴自己盡人事、聽天命:這是老O蠻常運用的方式,做比較大的事情前會有2-3套方案,想過後,我會比較安心。最重要的是,盡人事聽天命,所有結果短期來看不見得都是好事,長期只要偏向好,我認為就是好。
  7. 另一個在對話時可以讓自己不要那麼容易緊張的方法,就是訓練自己多聽少說跟摘要重點,以及告訴自己我們跟任何人的地位都是同等的。當我們跟一個人對話,眼睛看著對方(偶而也可以漂向別的地方),對方說一段話後,我們摘要對方的內容跟回覆。當然,也可以嘗試開各種話題,話題可以是生活化的(例如飲食、旅遊),還不孰悉的對象就避免過多政治或宗教等敏感主題,之後老O再分享怎麼樣避免把話聊死。
以上內容,大家可以找出最合適於自己的方式,練習過才知道有沒有用。
祝福大家都可以從容面對所有事,也跟自己的緊張和平共處。
    老O
    老O
    我是老O,說書人,助人工作背景,喜愛分享讀書心得、政治、歷史、情感、性愛、獵奇、人物專訪等主題。 期待透過聲音跟文字,提供閱讀者更多觀點、解決疑惑。 可以到以下頻道觀賞 https://linktr.ee/omantalks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