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生活記錄:讓說話有感情,表達不緊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的粉絲專頁https://reurl.cc/kqgLdb 歡迎按讚加入追蹤

033生活記錄:讓說話有感情,表達不緊張!

延續昨天分享的《有溫度的溝通課》,羅鈞鴻老師在書中寫了很多技巧,閱讀完畢後不整理下來,有一點可惜。尤其是對我這種,對於「說話」需要多多練習的人,這類的重點更加需要。

另外,有鑒於現在的學生,無論是課堂報告,或是升學考試,會有越來越多上台發表的機會。我看到有些學生在報告的過程,因為緊張,所以不斷地看著小抄,或是盯著投影片,或是講話的時候一直有語助詞,眼神飄來飄去。但是我自己對於「說話」也不是專門科,只好趕快找書中資料,給學生一點建議。

因此,我決定將書中一些重點摘錄,整理成筆記,分享給大家,也很推薦大家去看這本書。另外,我也很推薦林依柔老師的《表達力決定你是誰》,老師分享的小技巧,未來有機會我也會做成筆記。因為對我來說,仔細吸收一本書的精華,並且善加利用,才是閱讀的重要目的啊!


我還記得我當初在考教師甄試時,試教這關我吃足了苦頭,除了沒有教書的實戰經驗,另一項致命缺點,就是我發出來的聲音,我怎麼聽都不滿意。我知道有些人會自己試教錄影,然後去做檢討改進,但我真的無法克服自己去面對。

直到最後緊要關頭,我請當老師的姑姑幫我看試教,她一語道出我的聲音毛病,不單是太小聲沒力氣,還有冗詞贅字,沒有抑揚頓挫等等,總總的缺點讓我潸然淚下,心裡想著如果不加以解決,即使我準備的試教內容再好,也肯定無法吸引評審老師給予高分。

幸好經過短期的密集訓練,順利通過考試。但這也讓我意識到,講話這件事,只要刻意練習,還是有機會去改變,讓自己的表現更好。尤其是教職的工作,站上台與學生互動是基本工作,教學是雙方互動的過程,除了傳遞教學內容,肢體表現和語言傳達,往往也會連帶影響學生的學習。


一、2種態度讓說話更能傳達感情

像我剛剛提到的缺點,聲音沒有抑揚頓挫,平淡沒有情緒,讓人感覺沒有感情。與其去加強技巧,不如先去「釐清自己」,通常會這樣,除了不習慣,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害怕」,先找到讓心裡卡住的癥結點,才好對症下藥。

在書中老師分享2個態度,讓我們在說話時更能夠傳達感情。

(1)積極

說話態度的「積極」,說話時將意念延伸到目標對象,而不是只有發出聲音。

(2)明確

「明確」知道自己想要表達什麼,這樣聲音就會有強調,也可以幫助聲音傳達情感。

有積極的態度,知道自己想要表達什麼,其實不用特別想去做表情,或是加強技巧,因為身體會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想清楚重點,說話就會精簡,說話帶著情感自然能引導讀者產生你期待的想法。

就像老師書中寫的:「要讓一句話有表情,與其去想『如何』讓聲音做出表情,不如去想『為何』要說這句話,聲音自然就有變化。」



二、用動作強化表達意圖

除此之外,搭配「肢體動作」,讓聲音聽起來「有被送出去」的效果,透過自然的手勢和動作賦予聲音力道,會讓人感覺更有精神,也感覺態度更積極,這也代表說話者的「表達意圖」,比聲音平穩沒肢體動作者強烈。

這在公眾表達尤其需要,因為面對上百人的場合,位置和空間的距離更大,如何用聲音拉近與讀者的距離,常常是講師一大考驗。在開場時的互動,往往就定調了接下來的關係,沒有絕對正確的方式,但是使用「加速度」力道,將話語送到觀眾身上的意念,都是成功開場的共同點。(書中舉了憲哥的開場方式,可以參考!)



三、針對害怕原因克服焦慮

為什麼會焦慮?往往是因為害怕,因此針對三種害怕原因,提供一些方式:

(1)害怕未知,就必須為自己建立「安全感」。

我們在台上的所有緊張,幾乎都是跟害怕未知有關。像是不知道觀眾會有什麼反應、會不會不友善、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但這一些有時候都是自己嚇自己。要對抗未知,就要讓自己在適當範圍內可預期、可掌控。像是提早抵達,藉此熟悉場地、摸索設備功能,對現場有更多的掌控,就能幫助自己遠離緊張,全心投入演說當中。

(2)害怕不被認可,就必須建立自己的「意義感」。

害怕自己不被認可,就是怕別人挑毛病,延伸出來的外部行為就是「完美主義」,因此總覺得要準備好才願意分享。這就造成我們對自己的批判,往往比別人更嚴苛,而且,也不會有「準備好」的那一天。因此,我們應該學習「對自己更加客觀」,建立自我認同,認定自己是「要為大家帶來好消息」,有這份意義感,就能聚焦在這個意義,擺脫恐懼。

(3)害怕衝突,就尋找彼此之間的「共識感」。

擔心與他人起衝突,是因為我們不相信別人有足夠彈性,去接納自己看法。而這樣的信念,也可能來自我們對於不同意見,也缺乏包容的能力。但是包容不是妥協,真正的包容,是我可以保留意見,也可以從對方意見中找到共同之處,或是向對方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來學習,找出第三種選項。當我們擁有此能力,我們也就學會與他人協調的能力,協調出共識,自然就減少衝突。



四、放慢速度,停頓留白

在學會如何改善焦慮之前,先養成「停頓、留白」的習慣。老師說:「開口說話,是為了與他人連結;停頓,則是為了和自己連結。」焦慮會影響表達的品質,慢下來,整理心中想法,讓品質可以最佳化。

會緊張,代表我們重視這件事,但心中想著「不要緊張」,只會讓自己更緊張。因此,老師建議,緊張不需要克服,而是應該把專注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物上。只要我們心中想著,說話是為了什麼?你要給聽眾傳遞什麼好消息呢?先允許自己內在混亂,然後整理內在,讓自己成為自己的重要支持者,當我們成為一個內在和諧自由的人,就能與他人順暢交流。


五、放鬆練習與開場方式

老師提供三個練習,幫助上台者放鬆。

(1)在環境中,找回安全感:熟悉環境、調整姿勢、製造儀式感。

(2)與自己溝通,找到目標感:專注在正面意義,然後去除干擾。

(3)與聽眾溝通共識,獲得認同感:眼神交流、話語邀請,聚焦注意力。

至於開場白,老師認為,比起假裝勇敢,或者把觀眾當西瓜,不如「主動向觀眾表白」,反而會是一種更柔性,也相對安全的做法。

老師提供兩種方式:

(1)第一種:認同感受、正面效益、邀請參與

很常出現在觀眾比較冷淡時,因為參加者並非自願,所以先用「認同感受」,讓參與者感覺講者和他們站同一陣線。再來說明這堂課程會有的預期效果,用好處交換的方式吸引參與者。最後要「邀請」的方式,希望改變參與者的消極態度,通常都會提高聆聽的意願。

(2)第二種:先談共識、表達困境、具體請求

通常出現在講師很緊張的狀況,先真誠地揭露自己的能力,但是也表達自己的態度,以及重視和用心的程度,藉此獲得觀眾的肯定與支持。先談共識,向大家說明這次的演講是為了什麼原因。再來表達自己的困境,適當地示弱,拉近彼此,也表現對這件事的重視。最後用一點簡單的方式,讓觀眾給予你協助,因為簡單易行,觀眾自然願意協助你,也會讓演講更順利進行。


以上內容是摘錄自《有溫度的溝通課》,本書的閱讀心得連結在此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徐曉梅的沙龍
54會員
293內容數
寫作是需要長時間訓練,希望用這個方式,建立每天良好的寫作習慣。
徐曉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19
進入新團隊,首要先建立信任感 這是一則Podcast筆記,再加上ChatGPT的幫忙,進而生成的一篇文章。 我的筆記是: 進入一個新的團隊,雖然拉攏團隊成員的關係是很重要的一件,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先讓團隊成員知道自己的能力,尤其是自己空降擔任幹部職的時候,資深的團隊成員可能不服從。 這時候降
2024/11/19
進入新團隊,首要先建立信任感 這是一則Podcast筆記,再加上ChatGPT的幫忙,進而生成的一篇文章。 我的筆記是: 進入一個新的團隊,雖然拉攏團隊成員的關係是很重要的一件,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先讓團隊成員知道自己的能力,尤其是自己空降擔任幹部職的時候,資深的團隊成員可能不服從。 這時候降
2024/11/18
不要讓拖延成為習慣 我有個同事,他有一堂課被安排在第四節課,所以只要上完那堂課,他到餐廳用餐的時間約莫都會落在12點20分左右,有時甚至快到30分才會匆匆趕到。 詢問原因,他總是說因為下課要將椅子位置復原,這會花一點時間,不過他會請班上學生幫忙。他雖然知道自己到餐廳會晚一些,但總覺得,沒關係啦,
2024/11/18
不要讓拖延成為習慣 我有個同事,他有一堂課被安排在第四節課,所以只要上完那堂課,他到餐廳用餐的時間約莫都會落在12點20分左右,有時甚至快到30分才會匆匆趕到。 詢問原因,他總是說因為下課要將椅子位置復原,這會花一點時間,不過他會請班上學生幫忙。他雖然知道自己到餐廳會晚一些,但總覺得,沒關係啦,
2024/11/17
守護牙齒:從牙周健康到琺瑯質保護的全面指南 我自己本身因為自體免疫疾病的關係,連帶影響眼乾口乾的症狀。除了眼睛會定期回診之外,定期回牙科診所洗牙,這也是定期該做的事情。 因為免疫疾病的關係,我自己牙齒的狀況並不是非常健康,目前只希望能藉由勤於刷牙、減少吃加工食品,並搭配定期洗牙去除結石,希望牙持
2024/11/17
守護牙齒:從牙周健康到琺瑯質保護的全面指南 我自己本身因為自體免疫疾病的關係,連帶影響眼乾口乾的症狀。除了眼睛會定期回診之外,定期回牙科診所洗牙,這也是定期該做的事情。 因為免疫疾病的關係,我自己牙齒的狀況並不是非常健康,目前只希望能藉由勤於刷牙、減少吃加工食品,並搭配定期洗牙去除結石,希望牙持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工作中少不了公開演講的場合。我天生就是有些內向害羞的性格,曾經最害怕的就是上臺演講。不過,投行工作的性質對演講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在反復的練習中我成長了許多,如今也不再害怕上臺,還會有些小興奮。
Thumbnail
工作中少不了公開演講的場合。我天生就是有些內向害羞的性格,曾經最害怕的就是上臺演講。不過,投行工作的性質對演講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在反復的練習中我成長了許多,如今也不再害怕上臺,還會有些小興奮。
Thumbnail
如果針對演說表達這個主題開放提問,「如何克服緊張」絕對是問題榜上的前三名!但是你知道嗎?基本上會這麼問的人,注定被緊張糾纏一輩子。為什麼?因為緊張從來不是拿來克服的?你要做的,是學會「與緊張共處」。
Thumbnail
如果針對演說表達這個主題開放提問,「如何克服緊張」絕對是問題榜上的前三名!但是你知道嗎?基本上會這麼問的人,注定被緊張糾纏一輩子。為什麼?因為緊張從來不是拿來克服的?你要做的,是學會「與緊張共處」。
Thumbnail
會緊張,代表我們重視這件事,但心中想著「不要緊張」,只會讓自己更緊張。因此,老師建議,應該把專注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物上。只要我們心中想著,說話是為了什麼?你要給聽眾傳遞什麼好消息呢?先允許自己內在混亂,然後整理內在,讓自己成為自己的重要支持者,當我們成為一個內在和諧自由的人,就能與他人順暢交流。
Thumbnail
會緊張,代表我們重視這件事,但心中想著「不要緊張」,只會讓自己更緊張。因此,老師建議,應該把專注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物上。只要我們心中想著,說話是為了什麼?你要給聽眾傳遞什麼好消息呢?先允許自己內在混亂,然後整理內在,讓自己成為自己的重要支持者,當我們成為一個內在和諧自由的人,就能與他人順暢交流。
Thumbnail
這本《有溫度的溝通課》不同於一般的溝通技巧書籍,雖然書名是「溝通」,但是卻是從「聲音」出發。雖然講「聲音」,但是卻從「聆聽」開始,希望讀者在開口發出聲音之前,往內心去探詢,去覺查自己的內在狀態,讓內在的溝通更順暢,才會讓外在與人的溝通更順利。
Thumbnail
這本《有溫度的溝通課》不同於一般的溝通技巧書籍,雖然書名是「溝通」,但是卻是從「聲音」出發。雖然講「聲音」,但是卻從「聆聽」開始,希望讀者在開口發出聲音之前,往內心去探詢,去覺查自己的內在狀態,讓內在的溝通更順暢,才會讓外在與人的溝通更順利。
Thumbnail
在與人溝通表達時,你會不會常出現這樣的情況﹕ 當有人向你詢問問題時,你認真的回答一長串,最後他給的回應只有一聲﹕「蛤?你說什麼?」 每次只要遇到自我介紹的場合,你總是會怯場,明明準備那麼久,畫到嘴邊卻總變成支支吾吾,突然懷疑自己不會講話? 你跟某些人對話時,總是會發生牛頭不對馬嘴的事,你明明講得很清
Thumbnail
在與人溝通表達時,你會不會常出現這樣的情況﹕ 當有人向你詢問問題時,你認真的回答一長串,最後他給的回應只有一聲﹕「蛤?你說什麼?」 每次只要遇到自我介紹的場合,你總是會怯場,明明準備那麼久,畫到嘴邊卻總變成支支吾吾,突然懷疑自己不會講話? 你跟某些人對話時,總是會發生牛頭不對馬嘴的事,你明明講得很清
Thumbnail
「一個人之所以會說話,往往是源於對自己的肯定與確信。」說話,是表達自己想法的方式,既然我們都希望別人了解自己的想法,那我們就必須要求自己「好好說話」。在這個社會上,如果你是個不善於說話的人,很容易影響別人對你的看法,而我們也很容易受到別人影響,而覺得自己很糟糕。
Thumbnail
「一個人之所以會說話,往往是源於對自己的肯定與確信。」說話,是表達自己想法的方式,既然我們都希望別人了解自己的想法,那我們就必須要求自己「好好說話」。在這個社會上,如果你是個不善於說話的人,很容易影響別人對你的看法,而我們也很容易受到別人影響,而覺得自己很糟糕。
Thumbnail
談到演講,心裡是否浮現的是面對台下觀眾的恐懼呢?還是站在台上的緊張感?又或是深怕自己的演講內容不夠格呢? 如果以上的答案是肯定的話,那你來對地方了!因為作者本身曾經也是這樣的人,只要在台上就會六神無主,簡報內容會偏離主題,甚至站在台上手都會嚴重發抖、冒冷汗。但經過了一些歷練和調整之後,現在可以從容地
Thumbnail
談到演講,心裡是否浮現的是面對台下觀眾的恐懼呢?還是站在台上的緊張感?又或是深怕自己的演講內容不夠格呢? 如果以上的答案是肯定的話,那你來對地方了!因為作者本身曾經也是這樣的人,只要在台上就會六神無主,簡報內容會偏離主題,甚至站在台上手都會嚴重發抖、冒冷汗。但經過了一些歷練和調整之後,現在可以從容地
Thumbnail
你是個上台容易緊張、害怕的人嗎?回想我自己在學生時期,沒有自信心也很害怕丟臉,上台簡報會緊張到身體、聲音微微發抖,大一時也有相當挫折的登台經驗讓我更不喜歡上台;從事助人工作後開始需要上台簡報或主持活動,我一直對於上台都還是很容易緊張。 每次上台前心臟撲通撲通跳針般地快、腸胃無法控制地收縮要去跑廁所;
Thumbnail
你是個上台容易緊張、害怕的人嗎?回想我自己在學生時期,沒有自信心也很害怕丟臉,上台簡報會緊張到身體、聲音微微發抖,大一時也有相當挫折的登台經驗讓我更不喜歡上台;從事助人工作後開始需要上台簡報或主持活動,我一直對於上台都還是很容易緊張。 每次上台前心臟撲通撲通跳針般地快、腸胃無法控制地收縮要去跑廁所;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2.05.26 作者:FAHAHA|翁順法 《好好說話》「我們一直以聽話的方式被教育,卻以說話的方式被考核。」 從小到大的求學歷程,我們幾乎都是坐在台下聽講,因此只要需要上台說話,總是讓人感到十分緊張不安......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2.05.26 作者:FAHAHA|翁順法 《好好說話》「我們一直以聽話的方式被教育,卻以說話的方式被考核。」 從小到大的求學歷程,我們幾乎都是坐在台下聽講,因此只要需要上台說話,總是讓人感到十分緊張不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