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是為了繼續愛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關於那些關係中的安全感、與如何去愛的課題
raw-image
拒絕是為了繼續愛你——趙梅如

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常把拒絕延伸為對愛的否定,諸如拒絕天天膩在一起、拒絕無時無刻的報備、拒絕讓對方持續付出、又或者拒絕告訴你一些往事,甚至是藏著秘密,這些拒絕容易讓我們陷入負面情緒的漩渦,加深對自我價值的否定、加劇對伴侶的誤會與苛責。彷彿在關係中的拒絕,就是一種不再愛了的表現。

但有時人與人之間不去點破某一件事,甚至避免某一件事,卻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對方,甚至持續地愛著對方,讓愛能夠以彼此舒服的方式存在。

如果拒絕天天膩在一起,是為了讓彼此有喘息、靜心思索、將重心回歸個人、思念彼此的時間;如果拒絕無時無刻的報備、拒絕被裝定位軟體,是因為有擁有個人隱私的需求、是因為這樣的行為讓對方感受到不被信任、自己在其他層面上愛的表現沒被對方接受到的痛心;如果拒絕讓對方持續付出,是因為容易在內心產生負罪感,無法坦然接受對方的好,有內在的生命課題要面對;如果拒絕說出一些秘密、或坦白某部分事實,是基於害怕伴侶受傷害,是為了保護對方,讓對方能繼續掛著笑容,單純地享受愛的喜悅、又或是害怕對方無法承接自己生命的重量或自己的陰暗面,那麼我們是否應該多一份諒解、甚至是多一分感恩。因為愛是在的,只是愛存在的同時,我們尊重自己,也選擇保護這位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的愛人。

其實就是因為愛存在,就是為了讓關係長久的發展,所以才有了拒絕。

每個人都是嘗試著用自己的方式愛著對方,沒有用你所期望的方式,甚至是拒絕了你愛的表達,都只是因為他想好好愛你。


充分溝通是安全感最好的基石

不同的生命歷程,塑造了我們對於「對你好」或「對我好」的不同想像,因此關係中同樣的行為,在兩人眼裡的詮釋可能會是全然不同的。可以說「拒絕」的發生,是必然的,且是一種邁向健康穩定關係的跡象。而充分的溝通能減少誤會、增加自我揭露的機會,對於伴侶的想法與行為有更明確地想像,就能避免未來許多不必要的爭執。

如果雙方在對被拒絕、或拒絕他人不舒服的當下,甚至是事後能有充分的溝通,理解彼此的想法。那麼有時候轉一念,不愛的跡象,也都成了愛你的表現。

raw-image



由於我們是兩個來自不同故事的個體,當故事交會的那一刻,我們才開始漸漸學會用彼此能理解並感受的方式愛著彼此。



說出需求與情緒很重要,同時彼此體諒和讓步也很重要,而最值得珍惜的是,在充分溝通後,在拒絕後,兩人還願意同理彼此、並信任這份愛的存在。


曉曦 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曉曦的沙龍
20會員
18內容數
曉曦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3
「如果我選錯了,就毀了人生?」 「為什麼別人都知道自己要幹嘛,只有我迷茫?」 「選科系是不是在賭一輩子,萬一後悔怎麼辦?」 這些疑問,可能正困擾著你。但其實,這些焦慮的背後 並不是真的擔心選錯,而是 來自對「完美選擇」的執著 ( 就像你費盡心思想找到你的 Mr. Right / Ms. Righ
Thumbnail
2025/03/23
「如果我選錯了,就毀了人生?」 「為什麼別人都知道自己要幹嘛,只有我迷茫?」 「選科系是不是在賭一輩子,萬一後悔怎麼辦?」 這些疑問,可能正困擾著你。但其實,這些焦慮的背後 並不是真的擔心選錯,而是 來自對「完美選擇」的執著 ( 就像你費盡心思想找到你的 Mr. Right / Ms. Righ
Thumbnail
2025/03/18
你是否曾經在熱鬧的聚會中,感到自己格格不入? 你是否覺得自己無法真正依賴任何人,卻又渴望深厚的連結? 你會不會在夜深人靜時,突然覺得內心空洞,卻又說不出原因? 本文探討童年情感忽視(CEN)的成因、影響和療癒方法,並提供具體練習,協助讀者重建內在安全感,擁有幸福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2025/03/18
你是否曾經在熱鬧的聚會中,感到自己格格不入? 你是否覺得自己無法真正依賴任何人,卻又渴望深厚的連結? 你會不會在夜深人靜時,突然覺得內心空洞,卻又說不出原因? 本文探討童年情感忽視(CEN)的成因、影響和療癒方法,並提供具體練習,協助讀者重建內在安全感,擁有幸福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2025/03/01
現代人面臨生涯選擇的焦慮,源於資訊發達的時代讓人習慣尋找標準答案,卻忽略人生沒有標準答案。文章從生涯諮商及存在主義角度出發,指出焦慮是成長的訊號,並提供四大心法:接受沒有標準答案、轉換心態、建立內在穩定感及練習在不確定中前進,協助讀者在生涯迷惘中找到方向。
Thumbnail
2025/03/01
現代人面臨生涯選擇的焦慮,源於資訊發達的時代讓人習慣尋找標準答案,卻忽略人生沒有標準答案。文章從生涯諮商及存在主義角度出發,指出焦慮是成長的訊號,並提供四大心法:接受沒有標準答案、轉換心態、建立內在穩定感及練習在不確定中前進,協助讀者在生涯迷惘中找到方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雨柔在感情中,一直有佔有慾和不安全感,當男友崇瀚的關注度不夠時,會讓她擔心。後來,雨柔要求崇瀚報備他的行程,但沒想到這樣的掌控行為,崇瀚只是配合去做,畢竟不是出自崇瀚本心而為,就會有一忙時整個人消失的情形。這也加深雨柔覺得被忽略的感受,用的雙方關係更不輕了鬆。 在愛當中,我們為什麼會想要控制?因為沒
Thumbnail
雨柔在感情中,一直有佔有慾和不安全感,當男友崇瀚的關注度不夠時,會讓她擔心。後來,雨柔要求崇瀚報備他的行程,但沒想到這樣的掌控行為,崇瀚只是配合去做,畢竟不是出自崇瀚本心而為,就會有一忙時整個人消失的情形。這也加深雨柔覺得被忽略的感受,用的雙方關係更不輕了鬆。 在愛當中,我們為什麼會想要控制?因為沒
Thumbnail
噢!一說起「關係」這兩個字就讓你的心裡好緊繃,許多原生家庭往事發生的當下,你總扮演著「解決者」的角色,沒有時間也不允許自己可以釋放情緒,與其說是逃避關係,你更害怕的是不知道怎麼在各種關係裡表達和擺放你的情緒。 因為對情緒的不知所措,久而久之,你發現最好的方式是:
Thumbnail
噢!一說起「關係」這兩個字就讓你的心裡好緊繃,許多原生家庭往事發生的當下,你總扮演著「解決者」的角色,沒有時間也不允許自己可以釋放情緒,與其說是逃避關係,你更害怕的是不知道怎麼在各種關係裡表達和擺放你的情緒。 因為對情緒的不知所措,久而久之,你發現最好的方式是:
Thumbnail
曾經在心理學的文章和課堂上,記得童年的經驗會形塑我們後來的行為模式與基礎。 但我直到昨晚(8/8)才將「害怕拒絕、害怕反擊」這件事情的根本找出來、連起來,我想將其記錄下來。
Thumbnail
曾經在心理學的文章和課堂上,記得童年的經驗會形塑我們後來的行為模式與基礎。 但我直到昨晚(8/8)才將「害怕拒絕、害怕反擊」這件事情的根本找出來、連起來,我想將其記錄下來。
Thumbnail
有時人與人之間不去點破某一件事,甚至避免某一件事,卻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對方,甚至持續地愛著對方,讓愛能夠以彼此舒服的方式存在。其實就是因為愛存在,就是為了讓關係長久的發展,所以才有了拒絕。 每個人都是嘗試著用自己的方式愛著對方,沒有用你所期望的方式,甚至是拒絕了你愛的表達,都只是因為他想好好愛你。
Thumbnail
有時人與人之間不去點破某一件事,甚至避免某一件事,卻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對方,甚至持續地愛著對方,讓愛能夠以彼此舒服的方式存在。其實就是因為愛存在,就是為了讓關係長久的發展,所以才有了拒絕。 每個人都是嘗試著用自己的方式愛著對方,沒有用你所期望的方式,甚至是拒絕了你愛的表達,都只是因為他想好好愛你。
Thumbnail
前幾天聽書,聽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所以想要紀錄一下。是有關「拒絕別人」這件事。 我把作者的觀點和自己理解到的部分結合在一起,總結出一個結論。希望這個結論可以幫助我之後在「拒絕」這件事上,不會再痛苦。 為什麼我們總是不好意思拒絕別人的邀約? 如果接受了,就是傷害自己;不接受,就是傷害別人。
Thumbnail
前幾天聽書,聽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所以想要紀錄一下。是有關「拒絕別人」這件事。 我把作者的觀點和自己理解到的部分結合在一起,總結出一個結論。希望這個結論可以幫助我之後在「拒絕」這件事上,不會再痛苦。 為什麼我們總是不好意思拒絕別人的邀約? 如果接受了,就是傷害自己;不接受,就是傷害別人。
Thumbnail
在我們的文化,說「不」是一件沒有禮貌的事情,我們鮮少去練習拒絕別人,也造就人與人的界線總是模糊,我們容易與他人的情感共生。 我們總是把拒絕卡在心頭,我們習慣委屈自己,讓別人忽視自己的需求,久了就怨恨他人,造成世間上無數的悲劇,這些原因都在於我們對於拒絕的想法,以及過於激烈的表達方式。 從小時候
Thumbnail
在我們的文化,說「不」是一件沒有禮貌的事情,我們鮮少去練習拒絕別人,也造就人與人的界線總是模糊,我們容易與他人的情感共生。 我們總是把拒絕卡在心頭,我們習慣委屈自己,讓別人忽視自己的需求,久了就怨恨他人,造成世間上無數的悲劇,這些原因都在於我們對於拒絕的想法,以及過於激烈的表達方式。 從小時候
Thumbnail
我要,妳要時最好;我要,妳不要,或妳要,我不要的話,要怎麼辦呢?
Thumbnail
我要,妳要時最好;我要,妳不要,或妳要,我不要的話,要怎麼辦呢?
Thumbnail
她會寫字送給一個人,代表對方舉足輕重的心底位置,只有她明白,自己只為在乎的人締結與文字的關係。 他是如此地有存在感,近乎和文字同等。 寧可相信這些人世間必經的離合皆是情有可原,遇見他是,被迫停下來喜歡也是,終究他想回去繼續好好愛著,自己注定錯過他,都是剛剛好的安排⋯⋯
Thumbnail
她會寫字送給一個人,代表對方舉足輕重的心底位置,只有她明白,自己只為在乎的人締結與文字的關係。 他是如此地有存在感,近乎和文字同等。 寧可相信這些人世間必經的離合皆是情有可原,遇見他是,被迫停下來喜歡也是,終究他想回去繼續好好愛著,自己注定錯過他,都是剛剛好的安排⋯⋯
Thumbnail
在那往後的日子裡,我長年有意無意的,保持著對最喜歡、最在乎的人的安全距離。因為我潛意識裡深刻的信念告訴我,只有保持距離,這份關係才可能可長可久的維持下去,我才能保有這段關係,我才能一直擁有這份愛。
Thumbnail
在那往後的日子裡,我長年有意無意的,保持著對最喜歡、最在乎的人的安全距離。因為我潛意識裡深刻的信念告訴我,只有保持距離,這份關係才可能可長可久的維持下去,我才能保有這段關係,我才能一直擁有這份愛。
Thumbnail
我們如此地愛著對方,卻也用錯了語言傷愛彼此..... 在工作的過程裡,偶爾會聽聞一些類似這樣的事情:來抱怨另一半的當事人(可能是夫妻、情侶或親子等),帶著滿滿憤怒情緒指控對方種種的不是,然而隨著對話進行......
Thumbnail
我們如此地愛著對方,卻也用錯了語言傷愛彼此..... 在工作的過程裡,偶爾會聽聞一些類似這樣的事情:來抱怨另一半的當事人(可能是夫妻、情侶或親子等),帶著滿滿憤怒情緒指控對方種種的不是,然而隨著對話進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