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態性發笑是因為?笑與大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大家好,我是小編咖啡因成癮的蛾,先前的文章什麼是「笑」?幽默感是天生的嗎?,我們提到了人類「笑」的行為是一件非常值得探討的議題,例如它的某些意義是不是人類獨有的?它在演化上何時出現?
接下來的幾篇文章中,我想要與各位探討笑與人類大腦的關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2019年上映的「Joker」,小編很喜歡這部電影,還記得在電影的開頭,主人公在空車上無法自控地大笑了起來,並遞出一張小卡告訴大家:「抱歉,這是一種疾病」,後來小編發現這並非電影捏造,在現實中,確實存在著這樣的神經疾病,這就跟我們接下來的幾篇文章有關了,到底笑是由腦的哪部分所控制的?為何會出現這種像中邪一樣的疾病?就讓我們藉由文獻內容,有根據地於後續文章中和各位一起討論吧!

大腦並沒有笑的中心

以往我們會認為,每個行為都會有一個專門的腦區所控制,這是因為在以前腦區與行為的連結大多都是在外科或意外中發現的,少了某個腦區 (或者說某塊大腦),或某個大腦毀損後,我們如果看到某個行為出現改變,我們就會認為那個腦區對應到那個行為。
但是,在腦顯影技術漸漸地普及後,我們發現事情沒有我們以前想的那麼簡單,例如:那一大塊腦區可能實際上只有一小部分是真的與那行為有關、那塊腦區只是間接地控制那行為、或者其實不只那塊腦區控制著那行為。
因此,我們漸漸地拋棄過去「某個行為就是由某個腦區所控制」的想法 (雖然它並非完全錯誤),而「笑」這個行為,就跟我們所預期的一樣,它並不是只由一塊腦區所控制,它是由大腦多個部分共同控制的,大腦中並沒有所謂的「笑的中心」。

無法控制地大笑,怎麼一回事?

要了解笑是由那些腦區所控制,除了使用腦成像這種先進的方法外,還有一個傳統的方法也很好用,就是直接去看那些無法正常地笑的人 (無法正常做出行為的人),他們的大腦和我們有什麼不一樣,換句話說,因為他們少了某個正常的功能,所以可以將他們作為實驗組,我們作為正對照組 (positive control) 去進行比較。
有一種詭異的行為症狀就正好符合科學家們的需求,此行為症狀稱做「病態性發笑 (pathological laughter)」,指的是患者會在非情緒引導 (no emotional trigger) 的狀況下,突然無緣無故地大笑,跟情緒無關 (mood independent) 且無法控制,由於患者能夠清楚意識到「自己正在不恰當的場合大笑」,他能夠對場合做出正確的情緒判斷,只是身體無法自主動作,所以可以推測此疾病似乎是「動作障礙」(motor disorder) 而非「情感障礙」(affective disorder)。
雖然目前科學家們還未完全理解此症狀的病因,但是已知此症狀患者有機會同時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簡稱ALS,就是漸凍症) 或「錐體外移動障礙」(extrapyramidal movement disorder),兩者都是跟運動障礙相關的神經疾病,患者由於神經系統出問題導致會出現類似帕金森氏症那樣,無法自主、精準控制行為的問題,這再次驗證病態性發笑應該是動作障礙而非情感障礙。

笑是由哪些腦區所控?

關於上段提及的「病態性發笑」,目前推測是由皮質延髓徑 (corticobulbar tract) 雙側毀損 (bilateral disruption) 所導致,皮直延髓徑是一個由初級運動皮質層 (primary motor cortex) 連到內囊 (internal capsule) 最後連到大腦腳 (cerebral peduncle) 延伸到頭部以下的區域,而它確實也跟動作控制有關。
除此之外,也有文獻提到,當運動輔助區受到電擊刺激時,被刺激者也會出現非自願性地突然大笑 (Fried et al., 1998, 文獻至於下方參考文獻),從這裡可以看出,運動皮質區的運動輔助區對於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區域。
最後文中提到,在2003年Wild等人的一篇回顧文獻 (至於下方) 中再次整理了運動皮質與「富表現力的人類笑聲」(expressive human laughter) 之間的關聯性,它將其對應到的腦區分為2大類,自願性與非自願性,非自願性、受情感所控制的腦區包括了杏仁核 (amygdala)、丘腦、下丘腦、底丘腦 (thalamic/hypothalamic/subthalamic areas);自願性、受意識所控制的的則事由從運動皮質及前額葉皮質中島蓋的部分 (motor/frontal opercular area) 開始延伸到腹側腦幹 (ventral brainstem)。

結語

這次的文章中,我們透過較古典的方法了解到笑跟那些腦區有關,有些是受意識所控,有些則否,而此結論也受到較新穎的腦成像研究所支持,這部分下次我們就會談更多,不過從此結論也可以知道為何憋笑其實還挺困難的,原來是因為它會受到情緒影響,並非完全由我們所控制,另外有關漸凍症以及神經受到傷害後會無法自主地大笑這點,小編也是第一次知道,不知道大家周遭有沒有類似的案例不妨分享出來與大家討論一下?那麼各位,我們下篇文章見吧。
Nous makes life.
Thema科學咖啡館 感謝您的光臨!
撰寫/咖啡因成癮的蛾
圖/想啡的貓

參考文獻

Fried, I., Wilson, C. L., MacDonald, K. A., & Behnke, E. J. (1998). Electric current stimulates laughter. Nature, 391(6668), 650. https://doi.org/10.1038/35536
Meyer, M., Baumann, S., Wildgruber, D., & Alter, K. (2007). How the brain laughs. Comparative evidence from behavioral, electrophysiological and neuroimaging studies in human and monkey. _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_, _182_(2), 245–260
Wild, B., Rodden, F. A., Grodd, W., & Ruch, W. (2003). Neural correlates of laughter and humour. Brain : a journal of neurology, 126(Pt 10), 2121–2138. https://doi.org/10.1093/brain/awg226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你知道同理心不是天生的嗎?你知道同理心的神經機制嗎? 同理心(empathy),和同情心(sympathy)不同,是一項難度更高,更為寶貴的東西。 此主題中,我們並不是要再重新解釋一次empathy和sympathy的不同,畢竟相信大家也早知道了, 我們將會更會更深入地去探討同理心的神經機制,以及其相關研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接續上回我們所介紹對離乳仔豬腸道的改善,在本篇中我們將著重在討論對於腸道菌對奈米黏土對仔豬的影響的影響。
各位晚安,我是作者「摩豆龍」。上篇文章「貓的分離相關問題」的結尾處,有預告這篇文章的內容是要介紹「訓犬師」這個職業與「分離焦慮症」的關係。 可能您會覺得「訓犬師」與您的生活好像不會有交集,沒有認識這個職業的必要。 那麼廢話不多說,立馬進入今天的主題 ─ 「訓犬師對分離焦慮症的看法」。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介紹了奈米黏土在家禽、老鼠及細胞的影響,但還沒有介紹對於家畜的好處,因此在本篇文章中便來討論奈米黏土對於離乳仔豬腸道的影響!
笑當然不是靈長類的專利,比方說老鼠也會笑,且相關實驗還不少,當實驗人員搔癢老鼠時、在老鼠玩樂 (play) 時,老鼠也會發出50 kHz的高頻「笑聲」,在老鼠中,笑聲似乎也是對應到「快樂 (joyful)」的經歷。而除了老鼠外,文中也提到近來研究也發現越來越多動物其實都會有「笑」的行為。
「貓皇特立獨行,若與狗做比較,在個性上通常更加獨立」,這大概是多數人對於貓的既定印象。但在觀看文章的您如果有養貓,您想過其實家裡的「主子」可能沒有你想像中的獨立,反而需要您的陪伴與關心嗎? 此研究利用SRP量表去跟蒐集的資訊作分析,試圖找出影響貓得到分離焦慮問題的因素。
我們在【為何女性更年期後容易有骨質疏鬆症?】那篇文中有提到,會造成骨質疏鬆的原因主要是雌激素缺乏的緣故,具體來說,雌激素是如何抑制蝕骨細胞的呢?其實這牽扯到相當多種途徑,本篇將從其中一種途徑來與各位分享!也讓大家理解科學家們是怎麼研究這些途徑的!
接續上回我們所介紹對離乳仔豬腸道的改善,在本篇中我們將著重在討論對於腸道菌對奈米黏土對仔豬的影響的影響。
各位晚安,我是作者「摩豆龍」。上篇文章「貓的分離相關問題」的結尾處,有預告這篇文章的內容是要介紹「訓犬師」這個職業與「分離焦慮症」的關係。 可能您會覺得「訓犬師」與您的生活好像不會有交集,沒有認識這個職業的必要。 那麼廢話不多說,立馬進入今天的主題 ─ 「訓犬師對分離焦慮症的看法」。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介紹了奈米黏土在家禽、老鼠及細胞的影響,但還沒有介紹對於家畜的好處,因此在本篇文章中便來討論奈米黏土對於離乳仔豬腸道的影響!
笑當然不是靈長類的專利,比方說老鼠也會笑,且相關實驗還不少,當實驗人員搔癢老鼠時、在老鼠玩樂 (play) 時,老鼠也會發出50 kHz的高頻「笑聲」,在老鼠中,笑聲似乎也是對應到「快樂 (joyful)」的經歷。而除了老鼠外,文中也提到近來研究也發現越來越多動物其實都會有「笑」的行為。
「貓皇特立獨行,若與狗做比較,在個性上通常更加獨立」,這大概是多數人對於貓的既定印象。但在觀看文章的您如果有養貓,您想過其實家裡的「主子」可能沒有你想像中的獨立,反而需要您的陪伴與關心嗎? 此研究利用SRP量表去跟蒐集的資訊作分析,試圖找出影響貓得到分離焦慮問題的因素。
我們在【為何女性更年期後容易有骨質疏鬆症?】那篇文中有提到,會造成骨質疏鬆的原因主要是雌激素缺乏的緣故,具體來說,雌激素是如何抑制蝕骨細胞的呢?其實這牽扯到相當多種途徑,本篇將從其中一種途徑來與各位分享!也讓大家理解科學家們是怎麼研究這些途徑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值得注意的是:分明你與大眾都能正常相處,就只有在他身邊時會有這些問題。
病態性人格者的冷血與操控,是天生如此,還是後天造成的?研究顯示,他們的情感缺失,來自先天與後天的雙重影響——有些人天生缺乏同理心,有些則是在成長過程中學會「情感無用論」。但不論他們是否曾是受害者,當他開始傷害別人時,就已經成為加害者。你可以理解他的過去,但這不代表你必須忍受他的傷害。
這篇文章深入解析病態性人格者的「冷靜」本質——這並非成熟理性,而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情感缺陷。他們的大腦無法共鳴你的痛苦,情感記憶只是短暫的策略,關係的本質是「支配與控制」。當你崩潰,他卻冷漠旁觀,這不是無情,而是因為他的世界裡,根本不存在「真正的愛」。
這篇文章探討病態性人格者如何操控他人,透過「讀懂人性卻無同理心」、「理想化—貶低—丟棄」的手法,讓你在不知不覺中落入控制。他們最強大的武器,不是暴力,而是讓你開始懷疑自己。如果你曾在關係中感到疲憊、內疚,甚至無法拒絕對方,這篇文章能幫助你識破這些操控,學會保護自己,拿回情緒與人生的主導權。
Thumbnail
【內容主題】 一、大腦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深層邊緣系統和前額葉如何調節情緒 二、改善大腦健康以提升幸福感的方法
Thumbnail
德國符茲堡大學心理學家馬提亞斯·蓋默(Mathias Gamer)解釋,在科學領域,必須符合二個條件才能稱之為說謊,一是說謊者清楚知道他說的話不符合事實,二是說謊是否為了達成某種目的,也就是意圖。提亞斯對說謊依據動機不同又再細分為兩種:利己或利他的謊話。
Thumbnail
為什麼會心動? 因為身體告訴你, 對方與你頻率共振。
Thumbnail
痛苦的來源,經常來自大腦的自我設限。保持開放的態度,可以跳脫固執的信念。
Thumbnail
本文簡要探討人類的最基本情緒-「樂樂」和「憂憂」,以及從「緊」到「鬆」的心理舒壓方法。通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處理情緒壓力,以促進心身健康。
Thumbnail
何謂情緒? 情緒英文是emotion,代表流動在我們身體的能量。 當我們受到刺激,引發出內心感受、身體反應、想法與行動,就是情緒。 例如某人踏進後巷時,遇到一隻看來很兇惡的狗(刺激),覺得十分害怕,擔心自己被咬傷(內心感受和想法),不禁心跳加速和顫抖(身體反應),最終決定急步繞路離開(行動)。 情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值得注意的是:分明你與大眾都能正常相處,就只有在他身邊時會有這些問題。
病態性人格者的冷血與操控,是天生如此,還是後天造成的?研究顯示,他們的情感缺失,來自先天與後天的雙重影響——有些人天生缺乏同理心,有些則是在成長過程中學會「情感無用論」。但不論他們是否曾是受害者,當他開始傷害別人時,就已經成為加害者。你可以理解他的過去,但這不代表你必須忍受他的傷害。
這篇文章深入解析病態性人格者的「冷靜」本質——這並非成熟理性,而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情感缺陷。他們的大腦無法共鳴你的痛苦,情感記憶只是短暫的策略,關係的本質是「支配與控制」。當你崩潰,他卻冷漠旁觀,這不是無情,而是因為他的世界裡,根本不存在「真正的愛」。
這篇文章探討病態性人格者如何操控他人,透過「讀懂人性卻無同理心」、「理想化—貶低—丟棄」的手法,讓你在不知不覺中落入控制。他們最強大的武器,不是暴力,而是讓你開始懷疑自己。如果你曾在關係中感到疲憊、內疚,甚至無法拒絕對方,這篇文章能幫助你識破這些操控,學會保護自己,拿回情緒與人生的主導權。
Thumbnail
【內容主題】 一、大腦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深層邊緣系統和前額葉如何調節情緒 二、改善大腦健康以提升幸福感的方法
Thumbnail
德國符茲堡大學心理學家馬提亞斯·蓋默(Mathias Gamer)解釋,在科學領域,必須符合二個條件才能稱之為說謊,一是說謊者清楚知道他說的話不符合事實,二是說謊是否為了達成某種目的,也就是意圖。提亞斯對說謊依據動機不同又再細分為兩種:利己或利他的謊話。
Thumbnail
為什麼會心動? 因為身體告訴你, 對方與你頻率共振。
Thumbnail
痛苦的來源,經常來自大腦的自我設限。保持開放的態度,可以跳脫固執的信念。
Thumbnail
本文簡要探討人類的最基本情緒-「樂樂」和「憂憂」,以及從「緊」到「鬆」的心理舒壓方法。通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處理情緒壓力,以促進心身健康。
Thumbnail
何謂情緒? 情緒英文是emotion,代表流動在我們身體的能量。 當我們受到刺激,引發出內心感受、身體反應、想法與行動,就是情緒。 例如某人踏進後巷時,遇到一隻看來很兇惡的狗(刺激),覺得十分害怕,擔心自己被咬傷(內心感受和想法),不禁心跳加速和顫抖(身體反應),最終決定急步繞路離開(行動)。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