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腦》:用科學方法讓大腦煥發新生,幸福感倍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內容主題】

一、大腦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深層邊緣系統和前額葉如何調節情緒

二、改善大腦健康以提升幸福感的方法

 

一、大腦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

在《幸福腦》的第一部分,作者探討了大腦和幸福之間的關係,特別強調了深層邊緣系統前額葉在情緒調節中的重要性。以下是針對這兩個腦區如何調節情緒的說明和例子:

【深層邊緣系統】

  • 情緒濾鏡:深層邊緣系統是大腦的情緒濾鏡,決定了我們看待事物的情緒基調。它就像一副有色眼鏡,給日常生活中的中性事件塗上不同的色彩。
  • 活躍度過度活躍的深層邊緣系統會讓我們更容易感到消極,而不活躍則會讓我們對事物失去興趣。

例子:假設兩個人都面臨同樣的工作壓力。一個人可能會感到焦慮和沮喪,因為他的深層邊緣系統過度活躍,讓他對壓力的反應更加消極。另一個人則可能會保持冷靜和積極,因為他的深層邊緣系統處於正常活躍層次,讓他能夠以更正面的態度面對壓力。

【前額葉】

  • 大腦的CEO:前額葉負責做出判斷和控制衝動,是大腦的CEO。它幫助我們計畫、組織和進行邏輯推理。
  • 煞車系統:前額葉也是大腦的煞車系統,負責控制衝動行為。

例子:假設一個人在開車時遇到交通堵塞。如果他的前額葉健康,他會保持冷靜,理智地應對這種情況,可能會選擇聽音樂來放鬆自己。然而,如果他的前額葉不健康,他可能會變得急躁,甚至會對其他駕駛員發脾氣,因為他無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衝動。

這兩個腦區在情緒調節和幸福感的形成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影響我們的情緒基調和行為模式。

 

二、改善大腦健康以提升幸福感的方法

亞蒙博士在《幸福腦》這本書中,從腦科學的角度提供了許多改善大腦以提升幸福感的方法。以下是幾個具體的例子:

1. 建立好人緣

  • 解釋: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儲存更多美好的記憶,幫助我們面對悲傷時更快恢復。
  • 例子:與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關係,經常參加社交活動,這樣可以增加正面的情緒記憶,讓我們在面對困難時更有韌性。

2. 聞喜歡的味道

  • 解釋:嗅覺能直接影響深層邊緣系統,激發正面的情緒反應。
  • 例子:在家中擺放喜歡的花卉或使用喜歡的香水,這些味道能夠激發大腦中的正面情緒,提升幸福感。

3. 把情緒實體化

  • 解釋:透過把情緒寫在紙上,逐一分析,找到內心深處的渴望,從而抑制鴉片系統,減少不必要的負面情緒。
  • 例子:每天寫日記,記錄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並分析這些情緒的來源,這樣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減少焦慮和壓力。

4. 適當補充5-羥色胺

  • 解釋:5-羥色胺是一種情緒調節劑,會讓你覺得更樂觀、更輕鬆。
  • 例子:多吃含有L-色氨酸的食物,如鮭魚、雞肉、牛奶,這些食物可以幫助大腦生成5-羥色胺,提升情緒。

5. 高強度體育運動

  • 解釋:體育運動可以刺激前額葉,讓它保持健康和活躍。
  • 例子:參加跑步、游泳或其他高強度的體育運動,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前額葉保持健康,提升情緒控制能力。

這些方法都是基於腦科學的研究,旨在透過改善大腦的健康來提升幸福感。希望這些例子對你有所啟發!

 

三、補充說明:多巴胺與腦內啡是什麼?

把情緒實體化之所以有用,是因為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緒。以下是其原理的詳細說明:

【原理】

1.     減少模糊感

    • 當我們感到情緒困擾時,這些情緒往往是模糊且難以捉摸的。把情緒寫在紙上,能夠將這些模糊的感受具體化,讓我們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在經歷什麼。

2.     促進自我反思

    • 寫下情緒的過程是一種自我反思的過程。我們可以逐一分析這些情緒,問自己為什麼會有這些感受,這些感受的來源是什麼。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內心需求和渴望。

3.     抑制鴉片系統

    • 大腦裡有兩套主要的情緒機制。第一套機制叫渴望機制,也稱為多巴胺機制,當你內心最深處的渴望被滿足時,它會啟動大腦的多巴胺系統,讓你產生幸福感。第二套機制叫想要機制,也稱為鴉片機制,當你想要某件東西並且實現時,大腦會釋放腦內啡,這會給你帶來短暫的愉悅感。
    • 把情緒實體化能夠幫助我們抑制鴉片系統,減少那些不理智的想法和行為。

4.     激活多巴胺系統

    • 當我們把情緒寫下來並分析它們時,我們更有可能找到內心深處的渴望。這些渴望一旦被滿足,就會啟動大腦的多巴胺系統,帶來長久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例子】

假設你感到焦慮,通過把這種情緒寫在紙上,你可以進一步分析:

  • 為什麼我會感到焦慮?
  • 這種焦慮的來源是什麼?
  • 是什麼問題導致了這種情緒?

藉由這樣的分析,你可能會發現,焦慮的根源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問自己:

  • 我內心真正渴望的是什麼?
  • 是安全感、穩定性還是其他?

這樣的過程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內心需求,從而採取相應的行動來滿足這些需求,提升幸福感。

 

歡迎您加入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瀏覽人生相關文章,留言寫下您的感想。

https://vocus.cc/salon/ai_jone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多與人連結也是會感到幸福快樂的😊
艾螽斯-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14
林燃(創作小說家) 真的😀在方格子跟格友互動很幸福🤩
李英華-avatar-img
2024/08/14
這篇對憂鬱病患者極有用,很值得分享
艾螽斯-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14
李英華 真的😀書中提的方法,意外的簡單有效👍像是聞喜歡的味道能促進正向情緒🤩
雅米-avatar-img
2024/08/14
芳療課程會提及這些,😆
艾螽斯-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14
雅米 所以芳療是有科學根據的👍其實人有五感,但嗅覺相對較被忽略
蘑菇lala-avatar-img
2024/08/15
多觀察生活周遭的細節也會感到幸福喔~比如說欣賞夕陽西下
艾螽斯-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15
蘑菇lala 確實是,夕陽無限好,不要下一句😄😄😄
avatar-img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
197會員
181內容數
114.1.25 更新 圍繞“幸福”這個主題,分享相關好書,一起學習成長。 --於2025年將沙龍分成7個區 自我成長區 職場區 商業區 親子教育區 情感區 健康區 閱讀寫作區 歡迎瀏覽、留言🙏
2025/02/09
這篇文章介紹了傑瑞德‧庫尼‧霍瓦斯所著《大腦喜歡聽你這樣說》一書,該書從認知科學角度探討如何有效學習和溝通。文章重點闡述書中關於一心多用迷思、分散練習、單一途徑接收訊息等觀點,並提供提升學習和溝通效率的實用建議,例如:避免一心多用、採用分散練習法、簡化簡報內容等。
Thumbnail
2025/02/09
這篇文章介紹了傑瑞德‧庫尼‧霍瓦斯所著《大腦喜歡聽你這樣說》一書,該書從認知科學角度探討如何有效學習和溝通。文章重點闡述書中關於一心多用迷思、分散練習、單一途徑接收訊息等觀點,並提供提升學習和溝通效率的實用建議,例如:避免一心多用、採用分散練習法、簡化簡報內容等。
Thumbnail
2025/01/28
金句:運動不僅能強健身體,更能改造大腦,提升我們的精神狀態和思考能力。 本書的核心重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運動對大腦的益處。 2. 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3. 針對不同人群的運動建議:如孕婦、成癮者、老年人等特定群體都有其適用的運動方法,能在保證安全的同時帶來健康益處。
Thumbnail
2025/01/28
金句:運動不僅能強健身體,更能改造大腦,提升我們的精神狀態和思考能力。 本書的核心重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運動對大腦的益處。 2. 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3. 針對不同人群的運動建議:如孕婦、成癮者、老年人等特定群體都有其適用的運動方法,能在保證安全的同時帶來健康益處。
Thumbnail
2024/09/15
在人生中,你要應付多大的壓力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用什麼態度面對它。 《端粒效應》這本書探討了端粒這一生物學現象對人類衰老和健康的深遠影響。端粒是位於染色體末端的DNA序列,起到保護染色體的作用。隨著細胞的分裂,端粒會逐漸變短,當端粒變得過短時,細胞就無法再分裂,這導致了衰老。
Thumbnail
2024/09/15
在人生中,你要應付多大的壓力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用什麼態度面對它。 《端粒效應》這本書探討了端粒這一生物學現象對人類衰老和健康的深遠影響。端粒是位於染色體末端的DNA序列,起到保護染色體的作用。隨著細胞的分裂,端粒會逐漸變短,當端粒變得過短時,細胞就無法再分裂,這導致了衰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內容主題】 一、大腦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深層邊緣系統和前額葉如何調節情緒 二、改善大腦健康以提升幸福感的方法
Thumbnail
【內容主題】 一、大腦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深層邊緣系統和前額葉如何調節情緒 二、改善大腦健康以提升幸福感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透過後設認知、情緒替代、以及停止過度關注自己的方法來學習管理情緒。作者提出了每種方法的每日練習,並融入了大腦科學以及行為心理學的觀點,希望讀者能夠透過這些方法來改善情緒管理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透過後設認知、情緒替代、以及停止過度關注自己的方法來學習管理情緒。作者提出了每種方法的每日練習,並融入了大腦科學以及行為心理學的觀點,希望讀者能夠透過這些方法來改善情緒管理能力。
Thumbnail
1.降低不快樂 想減緩壓力 當我們感到壓力,而產生壓力荷爾蒙,長期會把我們變成精神衰弱的廢人。 (死亡荷爾蒙 - 皮質醇,杏仁核 - 壓力的觸發點,壓力催生壓力,壓力讓大腦萎縮。) 好體格抗壓性更強,肌肉是壓力處理工廠,重訓有助於抗壓。 想減緩壓力,20分鐘有氧運動比重訓更有效。
Thumbnail
1.降低不快樂 想減緩壓力 當我們感到壓力,而產生壓力荷爾蒙,長期會把我們變成精神衰弱的廢人。 (死亡荷爾蒙 - 皮質醇,杏仁核 - 壓力的觸發點,壓力催生壓力,壓力讓大腦萎縮。) 好體格抗壓性更強,肌肉是壓力處理工廠,重訓有助於抗壓。 想減緩壓力,20分鐘有氧運動比重訓更有效。
Thumbnail
『刻意冷靜』這本書『自我覺察』的能力如何幫助我們的理智戰勝故步自封的心態。而『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則是介紹用更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如何練習『自我覺察』。本文將兩本書有關『自我覺察』的部分整合在一起介紹。
Thumbnail
『刻意冷靜』這本書『自我覺察』的能力如何幫助我們的理智戰勝故步自封的心態。而『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則是介紹用更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如何練習『自我覺察』。本文將兩本書有關『自我覺察』的部分整合在一起介紹。
Thumbnail
  好奇為什麼有人可以在高壓的工作或生活中仍能持續成長、展現成就,以前總覺得抗壓性指的是忍耐,但過度忍耐時常引發的是身心失衡,於是又轉往尋求紓壓方法,但又落入某種類似發洩壓力的循環,因此想透過此書了解在面對新環境或學習新事物時,大腦與壓力機制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Thumbnail
  好奇為什麼有人可以在高壓的工作或生活中仍能持續成長、展現成就,以前總覺得抗壓性指的是忍耐,但過度忍耐時常引發的是身心失衡,於是又轉往尋求紓壓方法,但又落入某種類似發洩壓力的循環,因此想透過此書了解在面對新環境或學習新事物時,大腦與壓力機制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Thumbnail
🍁秋日蕭瑟🍁持香排憂 入秋後,您感覺到自己似乎有好多情緒需要梳理消化了嗎?秋天不只是養肺的季節,更是情緒排毒的好時機,且聽芳療師媽媽與您聊聊植物能量如何陪伴我們排憂與強化呼吸道健康~
Thumbnail
🍁秋日蕭瑟🍁持香排憂 入秋後,您感覺到自己似乎有好多情緒需要梳理消化了嗎?秋天不只是養肺的季節,更是情緒排毒的好時機,且聽芳療師媽媽與您聊聊植物能量如何陪伴我們排憂與強化呼吸道健康~
Thumbnail
你的大腦就像個缺乏安全感的兩歲小孩。 壓力是無可避免的,壓力或說壓力反應是個人安全和健康的起源,人體一切構造就是為了感受壓力,才能學習集中思緒,是為了保障安全和維持警覺,然而多數時候我們會選擇避開引發壓力的事物,表現出拖延傾向,或試圖忽略自己的感受,然後還是無法逃離壓力,因此要學會有效管理壓力。
Thumbnail
你的大腦就像個缺乏安全感的兩歲小孩。 壓力是無可避免的,壓力或說壓力反應是個人安全和健康的起源,人體一切構造就是為了感受壓力,才能學習集中思緒,是為了保障安全和維持警覺,然而多數時候我們會選擇避開引發壓力的事物,表現出拖延傾向,或試圖忽略自己的感受,然後還是無法逃離壓力,因此要學會有效管理壓力。
Thumbnail
我們可以觀察身邊的親人朋友,會發現保持樂觀的人,大部份都處於正面的情緒之中,在面臨困難和挫折的挑戰時,多半會選擇面對與解決問題…
Thumbnail
我們可以觀察身邊的親人朋友,會發現保持樂觀的人,大部份都處於正面的情緒之中,在面臨困難和挫折的挑戰時,多半會選擇面對與解決問題…
Thumbnail
這是第一個需要破解的課題,也幾乎是最重要的一個關鍵,情緒。 我會痛苦,你也會痛苦,好巧喔,他也會痛苦,好像每個人都會痛苦,怎麼這麼巧? 可不可以解讀,痛苦的情緒是內建在人類的腦中,只要去觸發它,就會感覺痛苦。憤怒,愉快,其他的情緒,也如出一轍,是一整套內建在腦中的情緒機制,只要你去觸發,情緒就會跑
Thumbnail
這是第一個需要破解的課題,也幾乎是最重要的一個關鍵,情緒。 我會痛苦,你也會痛苦,好巧喔,他也會痛苦,好像每個人都會痛苦,怎麼這麼巧? 可不可以解讀,痛苦的情緒是內建在人類的腦中,只要去觸發它,就會感覺痛苦。憤怒,愉快,其他的情緒,也如出一轍,是一整套內建在腦中的情緒機制,只要你去觸發,情緒就會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