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態性說謊者 Des menteurs pathologiques

更新於 2024/08/13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研究發現,可能發展成為病態性說謊者的心理特質並不存在,也和性別、國籍及社經地位無關。

研究發現,可能發展成為病態性說謊者的心理特質並不存在,也和性別、國籍及社經地位無關。


還記得2002年上映的電影《神鬼交鋒(Arrête-moi si tu peux)》嗎?由李奧納多飾演的天才詐欺犯法蘭克·艾巴內爾(Frank Abagnale Jr.),從老師、飛行員、美國特勤局探員、醫生到律師,他以高超的欺騙手法遊走在不同身份間,是典型的「病態性說謊者」。

 

在日常生活中,為了避免得罪或傷害別人,說個小謊無傷大雅,但有些人說謊成性,已經到了病態的程度。美國阿拉巴馬大學傳播學教授提摩西·萊文(Timothy Levine)研究謊言將近30年,在2010年的一篇研究,他向1000位美國人調查在過去的24小時內說謊的次數,60% 的受訪者表示沒有說謊,30%承認說了1~5次的謊。這研究還發現,大部分的人會預設別人跟他們說的話是事實,因為這種假設有助於在團體或社會中生存及共同合作1。然而,在這研究還是出現少數情況:約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一天內可以說超過20次的謊!幾年後,提摩西在大不列顛再次做了類似的調查,也得到一樣的結果。

 

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對這些極少數的「超級說謊精」感興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他們這種病態行為?這些行為導致什麼後果?有方法可以幫助他們擺脫這「不良癖好」嗎?在提出這些問題前,首先必須確認一個大前提:什麼是說謊。

 

德國符茲堡大學心理學家馬提亞斯·蓋默(Mathias Gamer)解釋,在科學領域,必須符合二個條件才能稱之為說謊,一是說謊者清楚知道他說的話不符合事實2,二是說謊是否為了達成某種目的3,也就是意圖4。提亞斯對說謊依據動機不同又再細分為兩種:利己或利他的5謊話。

 

19世紀德國精神科醫師安東·德布魯克(Anton Delbrück, 1862-1944)是第一個對病態說謊的行為進行研究的人。在追蹤五個病患數年後,1891年他發表一篇文章,表示得到一個結論──有些人說謊的程度已經超越一般認知,但德布魯克仍然相信他的病患們是基於某種內在壓力才會說謊。他提到其中一個病患:

… une servante autrichienne qui voyageait à travers la Suisse et l’Autriche en mentant à de nombreuses personnes sur son identité. Tantôt elle était la riche amie d’un évêque, tantôt une étudiante en médicine sans le sou, tantôt une princesse roumaine, ou encore une noble espagnole. Parfois, elle se déguisait en homme et fréquentait un établissement d’enseignement. Et quand sa couverture tombait, elle fuyait.(有個奧地利女傭,在瑞士及奧地利來回旅行,對無數人謊稱她的真實身份。有時她是某個主教的有錢朋友,有時是貧窮的醫學系學生,有時轉身一變又成為羅馬尼亞公主或西班牙貴族;她甚至還會假扮成男人,在學校出出入入。被揭穿後,她只能逃跑。)

 

1905年,法國精神科醫師恩斯特·迪普雷(Ernest Dupré, 1862-1921)提出「說謊癖6」一詞。與德布魯克的觀點相反7,他認為所有說謊者,對於他們在做的事都是有意識9,而自願10去做的。在他之後,英裔美籍精神科醫師及犯罪學專家威廉·希利(William Healy, 1869-1963)和他的太太瑪莉·泰妮(Mary Tenney)又將病態性說謊定義為「捏造事實11與欲達成的目的不成比例,而說謊者無法明確地被判定有精神疾病、精神耗弱或癲癇」的行為。將近一世紀,這解釋被廣爲接受,一直到2005年,耶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才提出不同意見,認為無法使用單一定義來解釋病態性說謊。

 

在美國德州,一個由來自不同大學的心理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對於病態性說謊進行了一系列的綜合性研究,並在2022年發表結果。其中一項報告指出,病態性說謊者通常在青少年時期就開始說謊,且此行為使得日常生活或工作變得困難。研究結果還發現,可能發展成為病態性說謊者的心理特質12並不存在,也和性別、國籍、社經地位無關。和科學定義的說謊不同,有些人說謊可能只是單純為了要引起注意,有些人甚至不知為何脫口就說出謊話。

 

該團隊的研究人員德魯·柯提斯(Drew Curtis)建議,病態性說謊的診斷應該被記錄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及《國際疾病分類》,否則會造成無法治療或治療無效,甚至出現糟糕的後果。然而,由於對病態性說謊的認識還處於初步階段,這些研究結果很難成為國際間通用的診斷標準。

 

納入精神疾病的分類固然有益於診斷及治療病態性說謊,但這些診斷是否真的能夠治癒患者,柯提斯對此還是持保留的態度。

 



 

Lexique :

1.  Coopérer : 合作,後面介系詞固定加 à,coopérer à qqch.。

2.  Non conforme à la réalité : conforme (adj.) 後面介系詞固定加à,與⋯⋯符合、一致的。

3.  Atteindre un but : atteindre,也可做抵達某地,或衍伸成傷害之意。

4.  L’intentionnalité意向、意圖。

5.  Égoïste自私自利的,altruiste利他主義的。

6.  Mythomanie : mytho是由名詞mythe (n.m.) 神話而來,衍伸為虛構、荒誕的事物。Manie (n.f.)狂熱,癡迷,癖好,可組成很多詞,如kleptomanie偷竊狂或mégalomanie自大狂等等。

7.  Contrairement à : 與⋯⋯相反,後面加名詞。

8.  Être conscient de : 對⋯⋯有意識。

9.  Volontairement : (adv.) 自願地,修飾動詞「做」。注意它和volontiers樂意地不太一樣,後者有avec plaisir,以愉悅的心情去做。

10.  Une falsification de la réalité : falsification的動詞falsifier,偽造、假冒。

11.  Un profil psychologique : profil除了特質、特點,也有側面、側寫的意思;De profil側面的。

 

 

本文節錄:

Jan Schwenkenbecher, « L’enigme des menteurs pathologiques », in Cerveau & Psycho N˚165 Mai 2024, pp.76-80

avatar-img
3會員
41內容數
這個平台提供關於法國時事、心理學、科學、歷史、文化、藝術和哲學等領域的文章,文章內會介紹該領域的法文詞彙和使用到的文法,希望分享知識的同時,可以幫助對法文有興趣者學習法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d Astr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法國公共衛生署公布自1月1日到4月19日間的登革熱病例數,已達1679例,而疫情擴散如此快速的主因正是亞洲虎蚊 (台灣稱「白線斑蚊」)。目前在法國本土96個省中,亞洲虎蚊已在78個省出現蹤跡,公衛署呼籲醫療機關保持警惕,若診斷出相關症狀須立即向衛生當局通報。
巴黎奧運在7月26日開幕,各項賽事如火如荼地進行中。為了使賽事順利進行,在巴黎街頭到處都有警察及憲兵在巡邏,還有世界各國來派警力協助維護治安。除了部署大量警力,為了進一步加強安全措施,早在2023年3月,法國國會即通過奧運安全法案的《第七條》,允許在奧運期間使用AI透過演算法辨識公共場合中「可疑
「討好型人格」(People Pleaser),在心理學又稱「取悅症」、「聖母型人格」。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心理學教授內勒·賈克柏(Nele Jacobs)指出,這類型的人總是以他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行為,只注意到他人的需求,卻漠視自己的。而這種試圖讓所有人滿意的想法,不僅不現實,還對身心健康有害。
第一個三角形以象徵自由的女性為中心,頂點從帽頂開始,右側的線沿著小男孩左臂拿的槍向下延伸,左側的線則從農夫頭巾切過,線與戴高筒禮帽的男子的槍平行。第二個三角形與第一個三角形交錯,頂點從戴高筒禮帽的男子的帽頂開始,右側的線延伸到受傷的農民的臉,左側的線則延伸至戴警帽的青年。
1830年七月革命爆發,就在巴黎公寓的窗前,德拉克洛瓦親眼目睹這場革命。以往只能從拜倫的詩歌或希臘獨立戰爭的報導中想像戰爭場面的德拉克拉瓦,在這三天的動亂中,將內心產生的複雜感受表現在《自由領導人民》這幅不朽的名畫。
根據認知行為治療的理論,任何困擾或問題,其實都是由人們自己賦予某個事件的意義,雖然已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但我們對這件事情的認知與想法,仍是可以改變的。換句話說,是一種將患者的負面消極思維轉換成正面積極思維,進一步修正其行為的治療方式。很多人認為此療法承繼了斯多葛派的思想。
法國公共衛生署公布自1月1日到4月19日間的登革熱病例數,已達1679例,而疫情擴散如此快速的主因正是亞洲虎蚊 (台灣稱「白線斑蚊」)。目前在法國本土96個省中,亞洲虎蚊已在78個省出現蹤跡,公衛署呼籲醫療機關保持警惕,若診斷出相關症狀須立即向衛生當局通報。
巴黎奧運在7月26日開幕,各項賽事如火如荼地進行中。為了使賽事順利進行,在巴黎街頭到處都有警察及憲兵在巡邏,還有世界各國來派警力協助維護治安。除了部署大量警力,為了進一步加強安全措施,早在2023年3月,法國國會即通過奧運安全法案的《第七條》,允許在奧運期間使用AI透過演算法辨識公共場合中「可疑
「討好型人格」(People Pleaser),在心理學又稱「取悅症」、「聖母型人格」。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心理學教授內勒·賈克柏(Nele Jacobs)指出,這類型的人總是以他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行為,只注意到他人的需求,卻漠視自己的。而這種試圖讓所有人滿意的想法,不僅不現實,還對身心健康有害。
第一個三角形以象徵自由的女性為中心,頂點從帽頂開始,右側的線沿著小男孩左臂拿的槍向下延伸,左側的線則從農夫頭巾切過,線與戴高筒禮帽的男子的槍平行。第二個三角形與第一個三角形交錯,頂點從戴高筒禮帽的男子的帽頂開始,右側的線延伸到受傷的農民的臉,左側的線則延伸至戴警帽的青年。
1830年七月革命爆發,就在巴黎公寓的窗前,德拉克洛瓦親眼目睹這場革命。以往只能從拜倫的詩歌或希臘獨立戰爭的報導中想像戰爭場面的德拉克拉瓦,在這三天的動亂中,將內心產生的複雜感受表現在《自由領導人民》這幅不朽的名畫。
根據認知行為治療的理論,任何困擾或問題,其實都是由人們自己賦予某個事件的意義,雖然已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但我們對這件事情的認知與想法,仍是可以改變的。換句話說,是一種將患者的負面消極思維轉換成正面積極思維,進一步修正其行為的治療方式。很多人認為此療法承繼了斯多葛派的思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被騙過的人,另一種則還沒被騙過。兩種人都痛恨騙子,但被騙過的人還會痛恨自己,恨自己笨,還懷疑自己貪,或者質疑自己自作多情,不然怎麼被騙的不是別人,偏偏就是自己?再怎麼善良正面的人,一但受騙,都會有段時間對人性喪失信心,也懷疑起自己的各種判斷。此時或許可資安慰的是,騙子是
Thumbnail
人類會說謊,喜歡用謊言包裝,我們該如何去了解「謊言」甚至知道人們在說謊的行為與關於謊話間的多重關係?挪威卑爾根大學哲學系教授、也是奇維塔智庫主持人的專家-拉斯史文德森,出版的《謊言的哲學》透過定義謊言、敘述謊言、甚至以生活和社會中常見政客的謊言為例,也許可以讓讀者更加了解「謊話」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勇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每個人都有可能對自己說謊。這聽起來或許刺耳,但心理學家證實,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我們從小事到大事都會撒謊,無論是謊報體重還是掩飾內心的真實情感。我們之所以選擇欺騙自己,是因為心靈不夠強大,無法承受真相帶來的不堪和壓力。這些謊言成為我們操控現實的一種生存法則,使我們能暫時逃避難以面
Thumbnail
語言文字過度包裝的年代 讓人分不清楚 到底是誰在說謊...
Thumbnail
這篇文章著重於自我辯解的問題,並解釋了將箭頭指向內在的重要性。除了強調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感受外,也提及了對於感覺良好情境的重視。作者同時呼籲讀者誠實問自己現在的感覺如何,並強調感覺無法說謊。這是一篇關於自我辯解的文章,對於欲改善自我辯解習慣的讀者有所助益。
Thumbnail
她是個騙子,說得都是白色謊言,小謊罷了,只是她說得情不自禁、信手捻來。 她也不知道哪來那麼多靈感,只要不想被瞭解的時候、不想被揭露的時候,那些字詞就串接起來、前仆後繼,像餅乾屑般從嘴角邊掉了出來。 週末做了什麼、家人、感情生活等等,在無法拒絕回答的情境裡,她會像泥鰍般滑溜地用一個謊為自己
沒有說過的規定,要硬拗自己說過就是說謊。 肺炎很危險,廢言過多卻讓人摸不著重點, 我替妳整理,正因為妳的話永遠沒有重點,所以一直希望他人能看出來,話說貴方的作文能力真的有待加強,不論別人替妳作了什麼,妳眼中只有顏色對吧? 我眼中有一個沒有是非也沒有說話重點的人,自認為民主支持者,卻專作損人也利
Thumbnail
搬弄是非和背地裡說壞話的行為通常反映了一些心理素質或情緒狀況。以下是一些可能與這種行為相關…..
Thumbnail
什麼樣的人喜歡說妄語呢?貪、瞋、痴強烈,樂於追求名聞利養,油嘴滑舌且沒有慚恥心的人。學佛修行的人沒有見到本尊或鬼神,卻謊稱見到;未曾證悟,也沒有蒙佛授記,卻說已經獲得,這屬於犯上人法妄語,出家人若說此妄語是為破根本戒。對正法、上師、僧眾惡意中傷、毀謗、欺騙,是為大妄語。
Thumbnail
說謊的時候,如果鼻子真的會變長,人們也許會選擇說真話或保持沉默。 正因爲皮諾丘只是童話,所以謊言從來沒有消失。謊言似真實偽,混淆聽者的判斷,企圖操控利己或損他的結果。謊言大者可以竊國,小謊就算沒有帶來任何實質損害,依然飽受撻伐,世所不容,正因爲說謊的行爲玩弄他人認知,被玩弄的人被當成傻子,豈能不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被騙過的人,另一種則還沒被騙過。兩種人都痛恨騙子,但被騙過的人還會痛恨自己,恨自己笨,還懷疑自己貪,或者質疑自己自作多情,不然怎麼被騙的不是別人,偏偏就是自己?再怎麼善良正面的人,一但受騙,都會有段時間對人性喪失信心,也懷疑起自己的各種判斷。此時或許可資安慰的是,騙子是
Thumbnail
人類會說謊,喜歡用謊言包裝,我們該如何去了解「謊言」甚至知道人們在說謊的行為與關於謊話間的多重關係?挪威卑爾根大學哲學系教授、也是奇維塔智庫主持人的專家-拉斯史文德森,出版的《謊言的哲學》透過定義謊言、敘述謊言、甚至以生活和社會中常見政客的謊言為例,也許可以讓讀者更加了解「謊話」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勇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每個人都有可能對自己說謊。這聽起來或許刺耳,但心理學家證實,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我們從小事到大事都會撒謊,無論是謊報體重還是掩飾內心的真實情感。我們之所以選擇欺騙自己,是因為心靈不夠強大,無法承受真相帶來的不堪和壓力。這些謊言成為我們操控現實的一種生存法則,使我們能暫時逃避難以面
Thumbnail
語言文字過度包裝的年代 讓人分不清楚 到底是誰在說謊...
Thumbnail
這篇文章著重於自我辯解的問題,並解釋了將箭頭指向內在的重要性。除了強調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感受外,也提及了對於感覺良好情境的重視。作者同時呼籲讀者誠實問自己現在的感覺如何,並強調感覺無法說謊。這是一篇關於自我辯解的文章,對於欲改善自我辯解習慣的讀者有所助益。
Thumbnail
她是個騙子,說得都是白色謊言,小謊罷了,只是她說得情不自禁、信手捻來。 她也不知道哪來那麼多靈感,只要不想被瞭解的時候、不想被揭露的時候,那些字詞就串接起來、前仆後繼,像餅乾屑般從嘴角邊掉了出來。 週末做了什麼、家人、感情生活等等,在無法拒絕回答的情境裡,她會像泥鰍般滑溜地用一個謊為自己
沒有說過的規定,要硬拗自己說過就是說謊。 肺炎很危險,廢言過多卻讓人摸不著重點, 我替妳整理,正因為妳的話永遠沒有重點,所以一直希望他人能看出來,話說貴方的作文能力真的有待加強,不論別人替妳作了什麼,妳眼中只有顏色對吧? 我眼中有一個沒有是非也沒有說話重點的人,自認為民主支持者,卻專作損人也利
Thumbnail
搬弄是非和背地裡說壞話的行為通常反映了一些心理素質或情緒狀況。以下是一些可能與這種行為相關…..
Thumbnail
什麼樣的人喜歡說妄語呢?貪、瞋、痴強烈,樂於追求名聞利養,油嘴滑舌且沒有慚恥心的人。學佛修行的人沒有見到本尊或鬼神,卻謊稱見到;未曾證悟,也沒有蒙佛授記,卻說已經獲得,這屬於犯上人法妄語,出家人若說此妄語是為破根本戒。對正法、上師、僧眾惡意中傷、毀謗、欺騙,是為大妄語。
Thumbnail
說謊的時候,如果鼻子真的會變長,人們也許會選擇說真話或保持沉默。 正因爲皮諾丘只是童話,所以謊言從來沒有消失。謊言似真實偽,混淆聽者的判斷,企圖操控利己或損他的結果。謊言大者可以竊國,小謊就算沒有帶來任何實質損害,依然飽受撻伐,世所不容,正因爲說謊的行爲玩弄他人認知,被玩弄的人被當成傻子,豈能不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