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說菜]|🍽薑汁燒肉非蔥(衝)不可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先說說薑這個食材。


就四季印象所及,薑可分老薑與嫩薑,品種上更有多種類別,各位如果好奇可以點選品種上的連結看看結果。

有句話說「薑是老的辣」是形容一個人行事老練,胸有成竹的樣子,例如軍中的老鳥總是能技壓菜鳥一般,他們一出馬就知高下。然而隨著年齡漸長,我個人並不歡這句話的比喻,但確實薑是老的辣呀!🤣🤣🤣

老薑味道辛辣,且口感不佳,因此多半是拿來製作薑母鴨或者麻油雞時使用,或者是需要爆香的菜色才會見到它的身影,但我也喜歡用來跟肉類結合,因此今天所製作的薑汁燒肉就是利用老薑製作。

薑能去腥,更能提味,無論是海鮮、肉類、素食佳餚,都少不了這一味。更多使用上的建議或者限制,各位格友有興趣可上維基百科查詢薑的解釋與介紹

raw-image

🍽準備材料:

老薑3公分長度去皮磨成泥、香油1中匙、青蔥一根切碎備用、鹽巴少許、糖一小搓、胡椒粉、黑豆醬油少許、冷凍豬里肌肉片(或五花肉)一盒。


🍽製作流程:

1️⃣先將冷凍肉片退冰,並加入薑泥、香油、胡椒粉、鹽巴、糖、醬油、蔥白醃製20分鐘

2️⃣20分鐘後起油鍋,加入一小匙食用油,中火油鍋熱後,放入肉片煎製,並注意火侯。

3️⃣煎製過程中肉片可能會出油跟水分,這稍後可以利用

4️⃣等肉片均勻變色,熟了之後即可起鍋,如果太久會變老口感不佳

5️⃣起鍋前轉小火,讓肉片稍微瀝乾油份放入盤中

6️⃣此時把蔥花放入鍋中,利用剛剛剩下的油文火煨一下蔥花逼出香氣製作蔥油

7️⃣加入一點鹽巴,攪拌均勻即可淋上剛剛起鍋的燒肉便能上菜


🍽總結:

製作這道菜的注意事項並不多,只要還是要把薑磨成泥比較麻煩些。因為老薑的纖維十分硬朗,磨泥器最好找金屬製品,才可快速方便。

「薑汁燒肉非蔥不可」取名過程主要還是因為小護士喜歡蔥,她真的無蔥不歡,因此只要能用上的,我幾乎都會使用,因此如果不喜歡蔥的朋友可以換成另外的佐料,例如辣椒,那想必也很不錯。

對了,選擇黑豆醬油是因為味道比較香,口感也比黃豆醬油濃郁,不僅鹹淡適中,且像是喝茶一樣,舌尖會有回甘的感覺。雖然黃豆醬油口感也很細膩,但味道上比黑豆感受較鹹,層次也比較少。

好啦,希望這篇食譜能讓喜歡下廚的您有所收穫。

我是四季,我們下次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美味關係,料理與他們的產地。
57會員
333內容數
四季,一位喜歡做菜給家人享用的一介煮夫,靠聲音就能接案配音的穩重男聲,卻在料理中誤打誤撞領悟出人生的另番哲學。
2024/03/21
會不會一覺醒來,便忘了我是誰?逐年增加的年齡,是一記悶棍,歲月留下的痕跡,拉了皮一旦鬆開還是會彈回來,不過沒人在乎...我開始愛抱怨,尤其這些年來,我對居住地的不認同感越來越高,確實有股衝動想逃離
Thumbnail
2024/03/21
會不會一覺醒來,便忘了我是誰?逐年增加的年齡,是一記悶棍,歲月留下的痕跡,拉了皮一旦鬆開還是會彈回來,不過沒人在乎...我開始愛抱怨,尤其這些年來,我對居住地的不認同感越來越高,確實有股衝動想逃離
Thumbnail
2023/11/07
回應一下網友的問題:煮麵要怎麼讓湯好喝?
Thumbnail
2023/11/07
回應一下網友的問題:煮麵要怎麼讓湯好喝?
Thumbnail
2023/11/02
多年前,跟小護士交往時,適逢中秋節前,她就邀請我一起去找她住南投的朋友一起烤肉,我便問:需要帶什麼伴手禮嗎?
Thumbnail
2023/11/02
多年前,跟小護士交往時,適逢中秋節前,她就邀請我一起去找她住南投的朋友一起烤肉,我便問:需要帶什麼伴手禮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 薑,傻傻分不清...... 》 在中醫知名的醫書《傷寒論》裡面,大量運用了“薑”,這一味家家戶戶廚房常備的辛香食材。 夏季,是「嫩薑」盛產的季節,也是夏日利濕保健的必需品。 之後“細皮白肉”的嫩薑,就會越來越“老”,變成表面黃白色的「粉薑」了。 若繼續生長,未採收就會再更纖維化 ......
Thumbnail
《 薑,傻傻分不清...... 》 在中醫知名的醫書《傷寒論》裡面,大量運用了“薑”,這一味家家戶戶廚房常備的辛香食材。 夏季,是「嫩薑」盛產的季節,也是夏日利濕保健的必需品。 之後“細皮白肉”的嫩薑,就會越來越“老”,變成表面黃白色的「粉薑」了。 若繼續生長,未採收就會再更纖維化 ......
Thumbnail
春天到了,萬物欣欣向榮,正是春耕的時候,參考著去年的收穫,規劃今年想種植的作物。去年一年中的收穫,分成三部分,一是大地賜與的、不請自來的野菜;二是特意種植的植物,三是賣場的食材,姑且取一部分種植一下,是無心插柳成長出來的,很湊巧的本文介紹的薑科植物屬於此項。
Thumbnail
春天到了,萬物欣欣向榮,正是春耕的時候,參考著去年的收穫,規劃今年想種植的作物。去年一年中的收穫,分成三部分,一是大地賜與的、不請自來的野菜;二是特意種植的植物,三是賣場的食材,姑且取一部分種植一下,是無心插柳成長出來的,很湊巧的本文介紹的薑科植物屬於此項。
Thumbnail
大家都常聽說薑黃有多好多厲害,可是妳知道該怎麼吃嗎? 生薑黃很麻煩,味道苦苦的,我以前薑黃送給親朋好友都還會被婉拒,大家都說不知道怎麼料理! 最近朋友教我可以用磨泥器,把薑黃磨成泥加進牛奶(或羊奶) 或者磨成泥切成末,加在湯裡、飯裡、揉 #薑黃的好處 #薑黃提取物 #薑黃保健品 # 薑黃根粉 #薑黃
Thumbnail
大家都常聽說薑黃有多好多厲害,可是妳知道該怎麼吃嗎? 生薑黃很麻煩,味道苦苦的,我以前薑黃送給親朋好友都還會被婉拒,大家都說不知道怎麼料理! 最近朋友教我可以用磨泥器,把薑黃磨成泥加進牛奶(或羊奶) 或者磨成泥切成末,加在湯裡、飯裡、揉 #薑黃的好處 #薑黃提取物 #薑黃保健品 # 薑黃根粉 #薑黃
Thumbnail
氣色不佳,該補補身了~簡單步驟就炒出一盤美味佳餚,這邊是直接麻油煸香薑片(怕會變苦可改沙拉油,或先下一半量)。 再加入雞心快炒幾下,淋入米酒熬煮~最後撒點鹽巴即可享用:P 可以的話煮份白麵條,淋入這靈魂湯汁……,一次補的夠:D ▬▬▬▬▬▬▬▬▬▬▬▬▬▬▬▬▬▬▬▬▬▬▬▬▬▬▬▬ ▛食材▟
Thumbnail
氣色不佳,該補補身了~簡單步驟就炒出一盤美味佳餚,這邊是直接麻油煸香薑片(怕會變苦可改沙拉油,或先下一半量)。 再加入雞心快炒幾下,淋入米酒熬煮~最後撒點鹽巴即可享用:P 可以的話煮份白麵條,淋入這靈魂湯汁……,一次補的夠:D ▬▬▬▬▬▬▬▬▬▬▬▬▬▬▬▬▬▬▬▬▬▬▬▬▬▬▬▬ ▛食材▟
Thumbnail
年過了,生活總要回歸正軌,飲食雖然日常但偶爾也得發揮創意,所以,今天又要來分享一道很久沒做的菜色:薑汁燒肉。
Thumbnail
年過了,生活總要回歸正軌,飲食雖然日常但偶爾也得發揮創意,所以,今天又要來分享一道很久沒做的菜色:薑汁燒肉。
Thumbnail
“2021_Week04” 屬於隨手可做的簡單小食記^^ 某天下班前吩咐了家長先生買食材回家, 一鍋簡單的薑丸子湯  禦寒暖身也暖心,
Thumbnail
“2021_Week04” 屬於隨手可做的簡單小食記^^ 某天下班前吩咐了家長先生買食材回家, 一鍋簡單的薑丸子湯  禦寒暖身也暖心,
Thumbnail
繼上一篇:一不小心就失傳的阿嬤手路菜-四神湯。是不是也想來道飯食料理,讓中醫進入你的日常呢?今天介紹的海南雞飯有別於傳統做法,我們加了點變化,使用薑黃取代相對在台灣較難取得的香蘭葉,對喜愛做菜的你有機會一定要親自試試看 來做薑黃料理吧!海南雞飯Go
Thumbnail
繼上一篇:一不小心就失傳的阿嬤手路菜-四神湯。是不是也想來道飯食料理,讓中醫進入你的日常呢?今天介紹的海南雞飯有別於傳統做法,我們加了點變化,使用薑黃取代相對在台灣較難取得的香蘭葉,對喜愛做菜的你有機會一定要親自試試看 來做薑黃料理吧!海南雞飯Go
Thumbnail
至今夜,才知自己手藝若要到館子等級,路可長 但一些小心得,自錄以解寫癮、自廚以解舌饞,且暫記於下  2020.08.31 【脆口酸辣柔雞丁】 我曾自言:「雞薑永妙友。」 但此道若步驟精緻,倒不失為等級差館子兩顆星的家常菜。 襯菜可自行選用,如:洋蔥、小黃瓜、黑木耳等類,但這些要先下去,需油中火小炒
Thumbnail
至今夜,才知自己手藝若要到館子等級,路可長 但一些小心得,自錄以解寫癮、自廚以解舌饞,且暫記於下  2020.08.31 【脆口酸辣柔雞丁】 我曾自言:「雞薑永妙友。」 但此道若步驟精緻,倒不失為等級差館子兩顆星的家常菜。 襯菜可自行選用,如:洋蔥、小黃瓜、黑木耳等類,但這些要先下去,需油中火小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