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如何靜心與放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時,一天下來容易會有許多的情緒和疲累,也許是工作,也許是人際間的互動,當我們回到自己的空間,可以尋找一些方式來幫助自己放鬆,讓身心舒緩,也能讓壓抑累積在內在的情緒代謝出去。

靜心是很好的放鬆方式,可以藉由躺著聽音樂,尋找適合的音樂類型,在音樂的旋律中讓自己慢慢回到內心與自己共處,去感受內在的情緒和念頭,讓煩雜的思緒鬆解,再跟隨著旋律感受呼吸起伏,慢慢地我們就能發現頭腦好像鬆軟下來了,不會有那麼多思緒和擔憂,逐漸回復平靜。

靜心的意思也就是讓心靜下來,除了音樂的療癒之外,也可以藉由自由書寫或隨性繪畫,不用頭腦去思考,讓直覺帶領我們去寫去畫,使我們的「心」重新活起來。

把內心的想法和感受寫出來,或是把那些時常壓抑在心裡不敢表達的情緒寫在只有自己能看到的紙本上,一次又一次的抒發,內心的能量也能夠重新流動,就不會再卡在我們的心中。

當然也可以藉由比較動態的方式,比如運動或跳舞,在運動中我們可以專注在當下,不去用頭腦思考、判斷事情,活在當下也就能去感受自己的心,慢慢回到與內心同在的頻率。

像是魯米發明的蘇菲旋轉舞,就是藉著身體的旋轉,人們會在過程中逐漸與宇宙天地同頻,思緒、想法、外在的社會框架在舞蹈中進而鬆解,最後感受到只有「心」的存在,連身體的束縛感也在當中消失。

慢慢地我們就能聆聽到內心真實的聲音,有人說那是宇宙或靈魂的訊息,或者可以說是自然的靈感流露,因為內在的本心不再被思緒困住,能夠浮現出來了。

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能幫助自己安定放鬆的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有些人只是靜坐或冥想也會有同樣良好的效果。

一天當中花一點點時間回歸自己,讓疲憊的身心放鬆,與自己共處,那麼很多困擾我們的思緒都能逐漸鬆開,內心也會越來越明瞭,生活該怎麼做決定?人生的方向要如何調整和行動?

或許生活中總有許多的煩惱、壓力和對未知的不安,但在靜心裡、在學習放鬆的過程中,我們的心也能逐漸獲得安定與平靜,感受到心中的愛始終與我們同在每一個時刻裡。🌸

心靈繪畫

心靈繪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靈魂創作空間
62會員
108內容數
分享靈魂與宇宙的觀點,探討人類社會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疑問,包含宇宙的樣貌、靈魂藍圖的發展、社會趨勢、社會價值觀、集體潛意識、心靈與心理等等層面的議題,提供不同看待事物的視角,擴展我們對生命的認知。
靈魂創作空間的其他內容
2024/06/16
動植物、土地和大自然的能量一直都是連結在一起,過去的人類也是如此與萬物相連,然而隨著時代發展,人類發展出更多的物質能力,也逐漸失去了這份連結。   人們無法感受到大自然的狀態,用著自己覺得好的方式不斷開發著土地,當大自然承受不住這樣的侵害與破壞,就會以祂自己的方式去重整土地,達到休生
2024/06/16
動植物、土地和大自然的能量一直都是連結在一起,過去的人類也是如此與萬物相連,然而隨著時代發展,人類發展出更多的物質能力,也逐漸失去了這份連結。   人們無法感受到大自然的狀態,用著自己覺得好的方式不斷開發著土地,當大自然承受不住這樣的侵害與破壞,就會以祂自己的方式去重整土地,達到休生
2023/10/14
       每個星球都有各自的樣貌,構成了宇宙的多樣性;就像是每個人、每個國家,有著自己的獨特性,因而形成多元的群體社會。         我們所處的地球,雖然只是眾多星系中的一顆行星,但地球所擁有的多樣性卻異常的豐富。多樣性意味著差異,因此地球存在各種的民族、族群、語言、宗教和文化,相對的,衝
2023/10/14
       每個星球都有各自的樣貌,構成了宇宙的多樣性;就像是每個人、每個國家,有著自己的獨特性,因而形成多元的群體社會。         我們所處的地球,雖然只是眾多星系中的一顆行星,但地球所擁有的多樣性卻異常的豐富。多樣性意味著差異,因此地球存在各種的民族、族群、語言、宗教和文化,相對的,衝
2023/03/03
最近ChatGPT很火熱,這幾天也嘗試和Ai對話,覺得滿有趣的~真的是很聰明,還可以創作和回答許多問題,似乎有點個性XD雖然有些答案還是有誤。 突然覺得地球未來的發展,在未來幾年會變得非常快速,之前很好奇說地球以後會往心靈時代前進,但會怎麼轉到心靈時代卻不是很清楚。
Thumbnail
2023/03/03
最近ChatGPT很火熱,這幾天也嘗試和Ai對話,覺得滿有趣的~真的是很聰明,還可以創作和回答許多問題,似乎有點個性XD雖然有些答案還是有誤。 突然覺得地球未來的發展,在未來幾年會變得非常快速,之前很好奇說地球以後會往心靈時代前進,但會怎麼轉到心靈時代卻不是很清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情緒的表現方式有突發性和壓抑性的,情緒突發性的個案需要的是自我情緒覺察訓練及應用認知行為方法,了解自己情緒因果關係,檢視是否有生理或是發展上的問題,需要專業心理師或醫師的陪伴治療,而壓抑性的情緒表現者,通常是內向少語,或是表面表達與內在不一致,心畫的方法就是很好的抒發情緒的方法。
Thumbnail
情緒的表現方式有突發性和壓抑性的,情緒突發性的個案需要的是自我情緒覺察訓練及應用認知行為方法,了解自己情緒因果關係,檢視是否有生理或是發展上的問題,需要專業心理師或醫師的陪伴治療,而壓抑性的情緒表現者,通常是內向少語,或是表面表達與內在不一致,心畫的方法就是很好的抒發情緒的方法。
Thumbnail
在這個繁忙、高壓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感到心靈的困擾和焦慮。然而,透過正念冥想,我們可以找到平靜和內在的力量,並獲得心理健康的益處。
Thumbnail
在這個繁忙、高壓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感到心靈的困擾和焦慮。然而,透過正念冥想,我們可以找到平靜和內在的力量,並獲得心理健康的益處。
Thumbnail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壓力和焦慮所困擾。這些負面情緒不僅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還可能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然而,透過正念練習,我們可以學習如何實踐平靜和內在和諧,使我們在面對挑戰和壓力時更加堅定和平靜。
Thumbnail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壓力和焦慮所困擾。這些負面情緒不僅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還可能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然而,透過正念練習,我們可以學習如何實踐平靜和內在和諧,使我們在面對挑戰和壓力時更加堅定和平靜。
Thumbnail
什麼是壓力? 壓力是現代人常常遇到的問題。當我們面臨工作、學習或生活上的壓力時,身體會產生壓力反應,例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汗等。 為了減輕壓力,我們可以從生活中尋找抒解方式。透過這些方式,我們可以放鬆身心,調整情緒,重拾正能量。
Thumbnail
什麼是壓力? 壓力是現代人常常遇到的問題。當我們面臨工作、學習或生活上的壓力時,身體會產生壓力反應,例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汗等。 為了減輕壓力,我們可以從生活中尋找抒解方式。透過這些方式,我們可以放鬆身心,調整情緒,重拾正能量。
Thumbnail
現代人的生活總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壓力,工作壓力、人際關係壓力、經濟壓力等等,這些壓力長期累積下來,容易導致心理和身體的疾病,例如抑鬱症、焦慮症、高血壓等等。因此,紓解壓力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將分享書上教的十個讓人紓緩壓力放鬆心情的創意辦法。 花時間與寵物相處 與寵物相處可以幫助你放鬆心情,減少焦慮感和
Thumbnail
現代人的生活總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壓力,工作壓力、人際關係壓力、經濟壓力等等,這些壓力長期累積下來,容易導致心理和身體的疾病,例如抑鬱症、焦慮症、高血壓等等。因此,紓解壓力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將分享書上教的十個讓人紓緩壓力放鬆心情的創意辦法。 花時間與寵物相處 與寵物相處可以幫助你放鬆心情,減少焦慮感和
Thumbnail
你也常習慣,碰到煩惱,就一直「想」原因?「想」解決方式嗎? 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想法」不再是解決煩惱的唯一方式,還可以透過「動身體」,比如: 以自己喜歡的速度散步,能減輕壓力感,也能夠連結到更多想法和方式。 因為,當我們動身體時,大腦處理資訊、情緒等的部位同樣被啟動,展開一場「身心對話」:
Thumbnail
你也常習慣,碰到煩惱,就一直「想」原因?「想」解決方式嗎? 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想法」不再是解決煩惱的唯一方式,還可以透過「動身體」,比如: 以自己喜歡的速度散步,能減輕壓力感,也能夠連結到更多想法和方式。 因為,當我們動身體時,大腦處理資訊、情緒等的部位同樣被啟動,展開一場「身心對話」:
Thumbnail
尋求放鬆的心情,將會無法放鬆 有些人不得竅門,拼命地尋找放鬆的心情,結果卻無法放鬆。 因為一直在尋找如何做才會感到輕鬆舒服, 有時耗費了一整個鐘頭不斷調整姿勢,或是調整觀想的方法。 事實上輕鬆舒服的感覺本已具足,不必努力地去尋找。 只要讓心靜止不動,輕鬆舒服的感覺將自行發生, 要好好掌握此要領。
Thumbnail
尋求放鬆的心情,將會無法放鬆 有些人不得竅門,拼命地尋找放鬆的心情,結果卻無法放鬆。 因為一直在尋找如何做才會感到輕鬆舒服, 有時耗費了一整個鐘頭不斷調整姿勢,或是調整觀想的方法。 事實上輕鬆舒服的感覺本已具足,不必努力地去尋找。 只要讓心靜止不動,輕鬆舒服的感覺將自行發生, 要好好掌握此要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