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更新觀念、面對挑戰 人人都可能成為一中呂老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中一中學生和音樂課呂老師,在課堂上因報告內容及錄影叫囂爭議,成為這兩天最熱門的話題。從影片看來,音樂課一年級學生做報告,超前提及高二課程南北管樂,呂老師要求刪短,學生和老師力爭,惹怒呂姓女老師而怒斥:「那你來上課嘛!」、「你來當老師!」「你這是對老師的態度嗎?」、「現在的學生可怕到極點!」

無法調適及面對挑戰

影片呈現的是當時一小段的課堂實況,我不想去評論是非,但看到的是在同一職場30多年的老師,無法調適及面對學生挑戰的困境,轉而拿出老師權威要求學生按照她的要求去做,卻不說明道理。

如果老師事先有明訂每組報告時間、範圍、評分標準,大可語氣溫和地告訴學生,因為超出報告規定時間請自行縮短,有沒有報告到範圍主題,會是重要評分標準,根本不需要惱怒。

在職場上,做同一工作十年、二十年的上班族如果未更新觀念和技能,會碰到和呂老師一樣的問題,通常是怕人知道自己不思長進、說不出道理、老鳥變不出新把戲,才會惱怒地發起脾氣,甚至抬出老師、主管、前輩的權威,試圖壓制別人。
「不必口吐荊棘,也能自信鋒利」這本書很適合呂老師及我們這些職場老鳥看。

「不必口吐荊棘,也能自信鋒利」這本書很適合呂老師及我們這些職場老鳥看。

《不必口吐荊棘,也能自信鋒利》

最近剛看完韓國作家沈熙正所著的「不必口吐荊棘,也能自信鋒利」這本書,書中金句「溫柔堅定的表達,遠勝咄咄逼人的不安。」覺得很適合呂老師及我們這些職場老鳥思考。

作者處在高度競爭的記者行業20年,因為害怕被瞧不起或占便宜,變成了口吐利刃的毒舌派。話中總是帶刺,不僅傷了別人,也傷了自己,導致職場不順、人際關係惡化。

沈熙正開始觀察那些受訪的成功人士,發現皆有共同的特點:「好好說話」。不用張牙舞爪、虛張聲勢的吹噓或強壓辯論,而是用溫柔堅定的述說,去彰顯言之有理。

每天檢討說出口的話

作者建議每天檢討自己說出口的話,有時我們會在不經意間說出冒犯人的負面話語,卻毫無自覺。每天回憶記錄自己的言行,便能找出禍從口出的源頭,改掉容易得罪人的失言毛病。

我當記者時,就像沈熙正一樣,和同業互動、質疑採訪對象,刀光劍影,尤其是同業之間互虧及鬥嘴毒舌,言詞更為鋒利。有一次在家和先生談論時事,自以為是大放厥詞,先生淡淡地說一句:「我們又不是在開辯論會,有必要這樣嗎!」讓我驚覺,在家要收歛鋒芒。

語氣溫和、態度堅定

轉業之後,更發現很多同事講話「語氣溫和、態度堅定」,溫和地拒絕我的要求,害得我若生氣罵人,似乎反而站不住腳。

更令我敬佩的是一位高層長官,會議中聽了大家陳述意見之後,他總能不慍不火地明確指出需要加強及注意的地方,一語中的;一不像另一名高層長官,總是語帶恐嚇說:「會議有錄音,大家會中承諾的KPI都要達到。」

理直氣和,有話好好說,好好說話,更有助於彼此溝通互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知秋-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3/15
事情應該是有前因後果,老師及學生兩敗俱傷.
看到那影片真的覺得那位老師很誇張
avatar-img
知秋的沙龍
148會員
412內容數
昔記者、今社畜。打打鍵盤,憶過去、聊生活、談工作、品美食、學創作。
知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9
從小就羨慕同學帶便當,長大工作近30年從沒自己帶過便當,第一次嘗試帶自己手做便當上班。文章描述從小到大與便當的經驗,以及第一次帶自己做的便當上班的感受與想法。
Thumbnail
2025/03/19
從小就羨慕同學帶便當,長大工作近30年從沒自己帶過便當,第一次嘗試帶自己手做便當上班。文章描述從小到大與便當的經驗,以及第一次帶自己做的便當上班的感受與想法。
Thumbnail
2025/03/18
年過五十,肩膀疼痛影響睡眠,就醫診斷為五十肩。分享從初期發炎疼痛,到復健治療,以及尋求物理治療系副教授協助,學習鐘擺、爬牆運動,最終擺脫五十肩困擾的經驗。
Thumbnail
2025/03/18
年過五十,肩膀疼痛影響睡眠,就醫診斷為五十肩。分享從初期發炎疼痛,到復健治療,以及尋求物理治療系副教授協助,學習鐘擺、爬牆運動,最終擺脫五十肩困擾的經驗。
Thumbnail
2025/03/17
臺中市公車優勢經驗分享:因車禍事故改搭公車上下班,發現比開車省時、省錢、省力又環保。
Thumbnail
2025/03/17
臺中市公車優勢經驗分享:因車禍事故改搭公車上下班,發現比開車省時、省錢、省力又環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講話直白容易得罪人,但是不講又會無窮迴圈式的增加業務,與其讓最後一根稻草壓倒駱駝,不如讓我一次得罪了。反正揮揮衣袖時,我也帶不走一片雲彩。 行政與校園倫理,究竟是排資論輩?還是以前的分層負責?軍中的預官雖菜,士官長排副,還是要喊報告。無規矩不足以成方圓,任何單位有責無權,終究會讓更迭頻仍變成一種宿
Thumbnail
講話直白容易得罪人,但是不講又會無窮迴圈式的增加業務,與其讓最後一根稻草壓倒駱駝,不如讓我一次得罪了。反正揮揮衣袖時,我也帶不走一片雲彩。 行政與校園倫理,究竟是排資論輩?還是以前的分層負責?軍中的預官雖菜,士官長排副,還是要喊報告。無規矩不足以成方圓,任何單位有責無權,終究會讓更迭頻仍變成一種宿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3.05.10 作者:FAHAHA|翁順法 因為到台北上課,就刻意多留了一天,參加六月份的簡報小聚。​ 我從中正紀念堂搭捷運到東門,再轉橘線回行天宮。這約 20 分鐘的路程,腦袋一直浮現大班老師分享的一句話...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3.05.10 作者:FAHAHA|翁順法 因為到台北上課,就刻意多留了一天,參加六月份的簡報小聚。​ 我從中正紀念堂搭捷運到東門,再轉橘線回行天宮。這約 20 分鐘的路程,腦袋一直浮現大班老師分享的一句話...
Thumbnail
會緊張,代表我們重視這件事,但心中想著「不要緊張」,只會讓自己更緊張。因此,老師建議,應該把專注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物上。只要我們心中想著,說話是為了什麼?你要給聽眾傳遞什麼好消息呢?先允許自己內在混亂,然後整理內在,讓自己成為自己的重要支持者,當我們成為一個內在和諧自由的人,就能與他人順暢交流。
Thumbnail
會緊張,代表我們重視這件事,但心中想著「不要緊張」,只會讓自己更緊張。因此,老師建議,應該把專注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物上。只要我們心中想著,說話是為了什麼?你要給聽眾傳遞什麼好消息呢?先允許自己內在混亂,然後整理內在,讓自己成為自己的重要支持者,當我們成為一個內在和諧自由的人,就能與他人順暢交流。
Thumbnail
「軟土深掘」,這句話大家應該都聽過,生活如此,職場更是如此。 從小到大的教育,都告訴我們要「溫良恭儉讓」,待人要謙和,接物要有禮,還用「黑羊白羊過橋」的故事,教會我們「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結果謙和有禮反而成不了事,越兇悍,別人愈把你當成一號人物;這就是現今很奇怪的社會現象。
Thumbnail
「軟土深掘」,這句話大家應該都聽過,生活如此,職場更是如此。 從小到大的教育,都告訴我們要「溫良恭儉讓」,待人要謙和,接物要有禮,還用「黑羊白羊過橋」的故事,教會我們「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結果謙和有禮反而成不了事,越兇悍,別人愈把你當成一號人物;這就是現今很奇怪的社會現象。
Thumbnail
「直接」跟對方分享自己的想法、建議、說明實際狀況等這是著重在講述的內容,不應該拖泥帶水、拐彎抹角,浪費大家的時間;但是「有禮貌/沒禮貌」這樣的描述是著重在講述的方式,如果我們尊重這個人,我們在講話上就不會是以傷害別人為前提,或至少會思考一下這樣的表述方式會不會傷到對方,我們會多一些心思在揀字用詞上。
Thumbnail
「直接」跟對方分享自己的想法、建議、說明實際狀況等這是著重在講述的內容,不應該拖泥帶水、拐彎抹角,浪費大家的時間;但是「有禮貌/沒禮貌」這樣的描述是著重在講述的方式,如果我們尊重這個人,我們在講話上就不會是以傷害別人為前提,或至少會思考一下這樣的表述方式會不會傷到對方,我們會多一些心思在揀字用詞上。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一位朋友提到她跟男友在討論工作時的狀況。對方是位公職老師,學校一畢業就考上了公職,在學校任職。她的男友總是一副高姿態對她說教,似乎自己很會讀書、考試就很厲害,用教小朋友的命令口吻講話,甚至還對友人說:「我是智者,但妳是愚者」,讓她真的很無言,男友完全沒有同理心。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一位朋友提到她跟男友在討論工作時的狀況。對方是位公職老師,學校一畢業就考上了公職,在學校任職。她的男友總是一副高姿態對她說教,似乎自己很會讀書、考試就很厲害,用教小朋友的命令口吻講話,甚至還對友人說:「我是智者,但妳是愚者」,讓她真的很無言,男友完全沒有同理心。
Thumbnail
職場上的「理性」確有必要,永遠該記得「對事不對人」;但過度的軟弱退讓,也會在這噬血的現實社會中,被貼上「軟腳蝦」標籤,欺負你剛剛好。
Thumbnail
職場上的「理性」確有必要,永遠該記得「對事不對人」;但過度的軟弱退讓,也會在這噬血的現實社會中,被貼上「軟腳蝦」標籤,欺負你剛剛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