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工作者一定要讀懂的一句話】六月份簡報小聚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撰寫日期:2023.06.29 作者:FAHAHA|翁順法

BFA 簡報小聚 林大班老師分享:成年人的世界,指篩選,不教育

BFA 簡報小聚 林大班老師分享:成年人的世界,指篩選,不教育

因為到台北上課,就刻意多留了一天,參加六月份的簡報小聚。​

我這個人其實滿宅的,不太喜歡參加活動。但簡報小聚有種「歸屬感」,讓我像是回到大學,回到過去每個月一天晚上的簡報社聚會。(當然啦,兩者的規格不能比)​

本來我是開開心心的去,但結束後卻有一種極為複雜的情緒...​




​▋內心被爆擊的一句話

​我從中正紀念堂搭捷運到東門,再轉橘線回行天宮。這約 20 分鐘的路程,腦袋一直浮現大班老師分享的一句話:「成年人的世界,只篩選,不教育。」​

這句話扎心了,甚至可以說:讓我走心了。有一種被擊中,也不小心被擊碎的感覺。​

我試著釐清:自己到底處在什麼情緒?這些情緒又從何而來?​我想,這是一種關於成長的焦慮和恐懼。​

大家可能聽過:出社會後就沒人會跟你說真話了,請好好珍惜身邊願意說真話的朋友。​畢竟,說真話這件事實在是吃力不討好。可能說的心力交瘁,結果對方不改變,還搞到自己被討厭。​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對於一個正在成長的工作者而言,「真話」是極為重要的反饋,如果沒有人願意告訴你,你就只能自己「悟」出來。​也有很大的可能,就這樣了,卡住了。​




​▋殘酷的真相

​在我離開職場,成為自由工作者之後,這樣的不安全感更是雪上加霜。​因為我會接觸的對象往往都是客戶、學員,很少有人會向主管或前輩一樣,冒著被討厭的可能,直接點破問題,教你一些事。​

印象很深刻,在我剛全職教簡報沒多久,接到一個課程,當天我的表現得不是很好,我自己很清楚。

​結束的時候,邀課主管陪我從會場走去搭車的地方,我鼓起勇氣問他:「請問主管今天的課程有沒有什麼建議可以跟我分享?」​對方告訴我:「我覺得很不錯啊,之後有機會幫你引薦。」​

對於一個剛出來闖的講師,聽到這句話應該開心吧?​

但我沒有。因為我不小心看到他說話之前,皺了一下眉頭。​這讓我感覺好矛盾。​

後來,我才慢慢理解到,他們覺得你表現不好,不會跟你說,也不用跟你說,他們只需要再去找下一個講師就好。​

「成年人的世界,只篩選,不教育」就是這麼殘忍,也這麼真實。​




​▋感謝願意拉自己一把的人​

「會跟你講真話的人,可能不懂你的問題;懂你問題的人,可能不會跟你說真話」這是這兩年來我滿真實的感受。

​因此,我真的非常感謝那些願意在我犯錯或做得不好時,願意花時間用幾句話點醒我,甚至跟我討論想法的前輩和朋友。(即便我當下不知道如何表達感謝)

​比如 鄭冠中 老師。​大約兩年前我剛「出道」,很多事情做得不好(很爛),有次他看到直接私訊我,提醒我經營個人品牌需要注意的地方。​這些提醒,我現在偶爾還會翻出來看一下,而且越看感受越深。​

我很感激他當初沒有直接「篩選」掉我,而是願意拉我一把,提醒我一下。​雖然現在自己還是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但至少是往相對正確的方向繼續往前。​真的很感謝他。​




​▋總結​

「成年人的世界,只篩選,不教育」這是一個殘忍的現實。

​從「工作」的角度而言,這也是一個比較有效率的方式。能快速篩出不適合的對象,不相往來。我們能學到的,就是要學會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不要白目,不要貪小便宜,因為別人沒有責任、沒有義務教你。

​而從「成長」的角度來看,則要提醒自己努力上進、保持謙虛、勇於改變、珍惜感恩,讓身邊的人覺得「孺子可教也」。​

如果在成長的過程能聽到一句「真話」,會少走很多、很多冤枉路。




若有簡報設計、溝通表達等內訓或個人諮詢的需求,歡迎來信討論。

與我聯繫

最新活動資訊

追蹤IG

訂閱週報 (每週三收到一篇原創短文)

(本文為FAHAHA所有,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AHAHA的沙龍
58會員
79內容數
嗨,我是順法,是一名簡報培訓講師,主講 : 視覺溝通、內容策略、上台表達等簡報技巧。超過 100 場以上的授課實戰經驗。希望透過公開班、讀書會、寫作,推廣大眾簡報能力的養成。有任何培訓需求,歡迎與我聯繫。信箱:fahahatalk@gmail.com
FAHAH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28
撰寫日期:2023.12.25 作者:FAHAHA|翁順法 2023年又快結束了,你有打算訂 2024 的年度目標嗎?過去我都會設目標,但是就跟很多人一樣:虎頭蛇尾。 就在猶豫到底還要不要設定目標時,看到《12週做完一年工作》這本書,讓我又重新燃起了鬥志...
Thumbnail
2023/12/28
撰寫日期:2023.12.25 作者:FAHAHA|翁順法 2023年又快結束了,你有打算訂 2024 的年度目標嗎?過去我都會設目標,但是就跟很多人一樣:虎頭蛇尾。 就在猶豫到底還要不要設定目標時,看到《12週做完一年工作》這本書,讓我又重新燃起了鬥志...
Thumbnail
2023/11/26
撰寫日期:2023.10.26 作者:FAHAHA|翁順法 十月中的時候,我寫了一篇到某科大上課,看似戲謔開玩笑,實則內心失落的課程紀錄。 那天真的很慘嗎?其實還好。 因為更慘的是,這是教育部的企劃,我還必須跟這群學生相處好幾堂課。昨天是第二次上課,我做了六個小改變,簡單記錄一下,也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3/11/26
撰寫日期:2023.10.26 作者:FAHAHA|翁順法 十月中的時候,我寫了一篇到某科大上課,看似戲謔開玩笑,實則內心失落的課程紀錄。 那天真的很慘嗎?其實還好。 因為更慘的是,這是教育部的企劃,我還必須跟這群學生相處好幾堂課。昨天是第二次上課,我做了六個小改變,簡單記錄一下,也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3/11/24
撰寫日期:2023.11.25 作者:FAHAHA|翁順法 A 組設計流程的問題,其實也發生在非常多人身上。差別只在他們是畫在紙上,而多數人是直接發生在投影片中。 很多人做投影片時,一打開空白的頁面,就會急著找模板、配顏色、找插圖、玩動畫…,卻忽略掉應該要先去思考真正要溝通的核心訊息...
Thumbnail
2023/11/24
撰寫日期:2023.11.25 作者:FAHAHA|翁順法 A 組設計流程的問題,其實也發生在非常多人身上。差別只在他們是畫在紙上,而多數人是直接發生在投影片中。 很多人做投影片時,一打開空白的頁面,就會急著找模板、配顏色、找插圖、玩動畫…,卻忽略掉應該要先去思考真正要溝通的核心訊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接下來這個故事,很可能是約莫我十年多前的記憶。我搭著東部線火車,準備回台東老家過節。那時,智慧型手機並不是那麼普及,為了裝個認真書生的樣子,我帶了兩三本書在火車上閱讀。即便,我知道這一定讀不完,或讀不進去多少,但知道那樣會比較有「氣質」。現在回想起來,那比較像是自欺欺人,自以為是的氣質......
Thumbnail
接下來這個故事,很可能是約莫我十年多前的記憶。我搭著東部線火車,準備回台東老家過節。那時,智慧型手機並不是那麼普及,為了裝個認真書生的樣子,我帶了兩三本書在火車上閱讀。即便,我知道這一定讀不完,或讀不進去多少,但知道那樣會比較有「氣質」。現在回想起來,那比較像是自欺欺人,自以為是的氣質......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3.05.10 作者:FAHAHA|翁順法 因為到台北上課,就刻意多留了一天,參加六月份的簡報小聚。​ 我從中正紀念堂搭捷運到東門,再轉橘線回行天宮。這約 20 分鐘的路程,腦袋一直浮現大班老師分享的一句話...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3.05.10 作者:FAHAHA|翁順法 因為到台北上課,就刻意多留了一天,參加六月份的簡報小聚。​ 我從中正紀念堂搭捷運到東門,再轉橘線回行天宮。這約 20 分鐘的路程,腦袋一直浮現大班老師分享的一句話...
Thumbnail
深夜,手機裡跳出 X 的訊息,「你知道台大最近發生的事情嗎?」 滑開螢幕,我打上了簡短的幾個字「我知道啊。」 在中文系讀書的五年,台大其實也發生過很多事情,有政治、社會等等議題相關的發聲活動,也有學生身心健康、性別等相關議題,身邊的教授學生們也有很多人,擁有各自的立場與建議。但我卻很少發表自己的立場
Thumbnail
深夜,手機裡跳出 X 的訊息,「你知道台大最近發生的事情嗎?」 滑開螢幕,我打上了簡短的幾個字「我知道啊。」 在中文系讀書的五年,台大其實也發生過很多事情,有政治、社會等等議題相關的發聲活動,也有學生身心健康、性別等相關議題,身邊的教授學生們也有很多人,擁有各自的立場與建議。但我卻很少發表自己的立場
Thumbnail
我記得某一堂英語課,有幾位跟老師較要好的同學想幫老師慶祝生日,於是就「下令」全班同學躲在教室的後方並將燈光關閉,等老師進教室準備上課時,我們就從黑漆漆的教室後方跳出來,跳一段小舞後再跟老師說生日快樂。 如果我是老師,看到整班的學生們為我慶生,自然心生歡喜,也對學生們的舉動感到欣慰。但以我身為「慶祝部
Thumbnail
我記得某一堂英語課,有幾位跟老師較要好的同學想幫老師慶祝生日,於是就「下令」全班同學躲在教室的後方並將燈光關閉,等老師進教室準備上課時,我們就從黑漆漆的教室後方跳出來,跳一段小舞後再跟老師說生日快樂。 如果我是老師,看到整班的學生們為我慶生,自然心生歡喜,也對學生們的舉動感到欣慰。但以我身為「慶祝部
Thumbnail
如果這樣一個評價套在老師的身上,所有熱情及理想是不是都將被污名化? 我真的什麼都不會,我不懂,我也因為這樣的狀態而做錯了很多事。
Thumbnail
如果這樣一個評價套在老師的身上,所有熱情及理想是不是都將被污名化? 我真的什麼都不會,我不懂,我也因為這樣的狀態而做錯了很多事。
Thumbnail
一場難得的分享,與大一青澀的孩子們相遇,與其說我在這場分享教會他們什麼,倒不如說他們讓我學會了什麼。勇於表達自我的勇氣,為什麼等我們成為大人後就消失了?甚至連自己都消失了?能夠共生共贏的才叫做團隊,每段人生會遇到不同的人,每一段情誼都值得我們珍惜,因為每一次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Thumbnail
一場難得的分享,與大一青澀的孩子們相遇,與其說我在這場分享教會他們什麼,倒不如說他們讓我學會了什麼。勇於表達自我的勇氣,為什麼等我們成為大人後就消失了?甚至連自己都消失了?能夠共生共贏的才叫做團隊,每段人生會遇到不同的人,每一段情誼都值得我們珍惜,因為每一次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Thumbnail
#我們做的不是要給別人看,但我們在做的別人都在看。 #也許我們無法卓越超群,但是我們肯定與眾不同。 一直是我耳提面命的兩句話。 與其在面前說一堆幹話, 與其在背後說一堆屁話, 不如立刻起身,JUST DO IT! 不用等到準備好才開始, 只有拿出你的看家本領, 那些看雖你的人才會閉嘴。
Thumbnail
#我們做的不是要給別人看,但我們在做的別人都在看。 #也許我們無法卓越超群,但是我們肯定與眾不同。 一直是我耳提面命的兩句話。 與其在面前說一堆幹話, 與其在背後說一堆屁話, 不如立刻起身,JUST DO IT! 不用等到準備好才開始, 只有拿出你的看家本領, 那些看雖你的人才會閉嘴。
Thumbnail
不知有沒有看錯,周日上午在市圖長安分館的演講,報名參加的人除了可獲積點,居然還送書,有30個名額。  這個星期天上午要到台北市立圖書館長安分館演講,他們指定的題目是「給職場新鮮人的工作箴言」。  我猜他們會指定這個題目是因為我六年前曾寫了一本書「工作只有專業還不夠──洞悉自我、人際、組織、社會的新鮮
Thumbnail
不知有沒有看錯,周日上午在市圖長安分館的演講,報名參加的人除了可獲積點,居然還送書,有30個名額。  這個星期天上午要到台北市立圖書館長安分館演講,他們指定的題目是「給職場新鮮人的工作箴言」。  我猜他們會指定這個題目是因為我六年前曾寫了一本書「工作只有專業還不夠──洞悉自我、人際、組織、社會的新鮮
Thumbnail
朋友的孩子來找我聊:即將畢業,進入職場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可以讓自己可以順利一點。 職場文化,是學校沒有教的事,許多大學生一進入職場,適應不良的人越來越多,成了「職場快閃族」。拿著學生時代的行事作風到職場,你想不陣亡都很難啊!
Thumbnail
朋友的孩子來找我聊:即將畢業,進入職場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可以讓自己可以順利一點。 職場文化,是學校沒有教的事,許多大學生一進入職場,適應不良的人越來越多,成了「職場快閃族」。拿著學生時代的行事作風到職場,你想不陣亡都很難啊!
Thumbnail
當你有一個信念想完成一件事,不是自暴自棄怨懟身旁沒有人同舟共濟,而是在資訊流通方便的時代,盡力擷取訊息。然後你會感嘆,感嘆當初的自己沒有持續堅定,但是沒有關係,因為「在路上」永遠都是最好的選擇。
Thumbnail
當你有一個信念想完成一件事,不是自暴自棄怨懟身旁沒有人同舟共濟,而是在資訊流通方便的時代,盡力擷取訊息。然後你會感嘆,感嘆當初的自己沒有持續堅定,但是沒有關係,因為「在路上」永遠都是最好的選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