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覺察﹞沒有活在當下,其實是對自己的否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是個很難活在當下的人。

這幾年經過社會工作的覺察洗禮之後,大概對自己存有這樣的認知。

但到底是如何沒有活在當下,則是一直沒有比較明確的體悟,直到2018年10月去日本遊學三個月回來,才突然有些意識浮現,試著梳理一下脈絡。

這次發現我的「不在當下」大概分成兩種情境,

因為人不在「現在」,所以不是在「未來」就是在「過去」

在「未來」的情境大多是在思考、計畫、準備我已知即將發生的事情,

小至待會訪視個案要搭哪一台公車,或者中午要吃什麼,

再來可能是跟朋友的約會要去哪裡吃飯,大到去日本三個月要準備哪些東西等等,

反正我就是一個很喜歡計畫的人,所以對於在腦袋中思考這些其實很樂此不疲,

而大多數時候如果能夠事先有所準備,對於事情的發生總是利多於弊的,

只是當我準備得越多越詳細,我就越會希望事情完全依照我的計畫執行,

否則我就會有一種:「我前面花了這麼多時間在準備跟計劃,怎麼好像都白費了一樣」的氣憤感,

於我而言,「過度的計畫=越想要控制結果=失去彈性」

白話一點,計畫越多,當結果不符合我預期的時候,就會更加生氣,

但是如果情境完全符合自己的預想,其實爽感大概也會是加倍的吧,

不過我後來仔細想想,其實那只是一種自己的控制欲得以實現、所衍生的假性安全感而已,

那不是真正的開心。

至於活在「過去」的情況,在我身上最常見的應該就屬「後悔」了吧,

這也是這次主要的體悟,雖然之前就知道自己經常會處在後悔、懊悔的情緒中,

像是已經快抵達公車站牌了、公車卻在我眼前開走,我就會心裡OS如果我剛剛闖紅燈就可以搭上了之類的,連這樣的小事都會占據我30秒左右的心思,

雖然現在已經收斂許多了(以前這種情況可能會讓我生悶氣5分鐘@_@),

但還是無法做到完全不在意。

而在日本遊學生活的期間,因為對於環境不熟悉的程度很大、可以控制的範圍很小,

加上有一個「難得可以到日本生活這麼長的時間,而且又花了這麼多錢,我一定要想辦法獲得最多最美好的體驗」的強烈期待存在,

於是我發現,如果我所做的決定無法讓我最有效率的抵達目的地、去到所有我想去的地方,

或者不能用最划算的價格買到我想要的東西,

我就會陷入各種程度不一的後悔、懊悔之中,

而且因為是沒有經歷過的事情,在我內心犯嘀咕的時間跟次數大概會是在台灣的兩倍以上,

在日本每當有這種情況出現時,我的心理狀態就會變得很糾結複雜,

一部分是禁不住地在後悔盤算「如果我之前‧‧‧就可以‧‧‧」,

另一方面是這樣的狀態很影響心情,希望自己趕快停止下來,兩者之間各種掙扎拉扯,

如果這時候旁邊還有別人同行,我就會更焦慮,因為擔心自己的狀態會影響到別人,

來回反覆發生了好幾次,尤其是週末計畫出去各個景點玩耍的時候更常出現,

理智上知道這樣不OK,但卻整個束手無策。

我在2019年1月結束遊學、回到台灣,後來有一個覺察浮現,

「後悔」的同時,不只是覺得自己前面做出的選擇或決定不好,

其實更深一層是在「否定當時的那個自己」

例如後悔自己沒有早一點出門,所以沒辦法把所有排定的景點都走完,

其實是在否定稍早那個想要賴床多休息一下的自己,

簡單來說,「每個懊悔都是對過去某個時刻自己的否定」

有了這樣的意識後,好像知道自己為什麼一直都很難真的感到非常開心,

或者為什麼之前皮膚狀況那麼不好了,因為身體所有的狀態都來自於心理的反應啊。

本來我腦海中覺察的內容只從「後悔」連結到「沒有活在當下」,

而在動手開始打這篇的時候,才出現「未來」的那個面向,

然後在思考「過度計畫」所帶出的等式結果時,

我才明瞭這其實也是讓自己特別容易陷入後悔的前因之一,

因為越多越詳細的計劃往往代表越沒接受變化的彈性,

所以當結果不如預期的時候,我也就更容易陷入後悔的狀態之中

果然所有的一切都是環環相扣的啊!

而容易後悔的原因如果是因為過度計畫,

那麼,過度計畫的背後,我內在真正的需求又是什麼呢?

《容易後悔←失去彈性←想要控制結果←過度計畫→→→???》

我希望不久的將來能夠往內更深刻的挖掘,讓我可以再與你分享。


【照片資訊:2018年11月18日,我在大阪遊學期間,與同學一起前往金剛山追楓,在路途中,我遠遠跟不上同學的步伐,始終只能望著他的背影急忙追趕,好似我在追著我的時間想要做出最完美的計畫】

【照片資訊:2018年11月18日,我在大阪遊學期間,與同學一起前往金剛山追楓,在路途中,我遠遠跟不上同學的步伐,始終只能望著他的背影急忙追趕,好似我在追著我的時間想要做出最完美的計畫】

歡迎來Facebook同步追蹤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秀慧的沙龍
53會員
131內容數
秀慧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在不斷追求努力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總是不知不覺會用許多主流社會價值的「應該」來鞭策自己; 但這些「應該」真的都是你喜歡、想做的嗎? 如果沒有深入去覺察、問問自己:「為什麼我這麼不想做這件事情?」 不僅錯失了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機會,更有可能會因為不斷經歷做不到的挫敗而變得討厭自己唷;
Thumbnail
2025/04/09
在不斷追求努力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總是不知不覺會用許多主流社會價值的「應該」來鞭策自己; 但這些「應該」真的都是你喜歡、想做的嗎? 如果沒有深入去覺察、問問自己:「為什麼我這麼不想做這件事情?」 不僅錯失了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機會,更有可能會因為不斷經歷做不到的挫敗而變得討厭自己唷;
Thumbnail
2024/08/31
而在這個實際的好處之外,如果加入時間線的概念、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我覺察」,我認為自我覺察還能夠為我們帶來以下的成長; ★「過去」將產生更深刻的意義 ★更能「活在當下」 ★創造出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成為自己的內在導師 為什麼「自我覺察」能夠帶來這些成長呢?以下就逐項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4/08/31
而在這個實際的好處之外,如果加入時間線的概念、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我覺察」,我認為自我覺察還能夠為我們帶來以下的成長; ★「過去」將產生更深刻的意義 ★更能「活在當下」 ★創造出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成為自己的內在導師 為什麼「自我覺察」能夠帶來這些成長呢?以下就逐項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4/08/19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對於「自我覺察」的定義是:「在保持心態開放的前提下,藉由不斷自問自答、自我探索的過程,把自己訓練成最了解自己的諮商師的一項心理活動。」 在心態保持開放之後,要如何進行接下來的覺察呢?
Thumbnail
2024/08/19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對於「自我覺察」的定義是:「在保持心態開放的前提下,藉由不斷自問自答、自我探索的過程,把自己訓練成最了解自己的諮商師的一項心理活動。」 在心態保持開放之後,要如何進行接下來的覺察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後悔在心理學中被視為一種負面情緒,源於對過去的選擇或行為感到不滿和遺憾。人們常常將後悔視為自我指責的結果,並認為它是一種負面情緒。然而,後悔實際上反映了我們對於自己行為的價值觀和目標的不一致,可以作為自我成長和改變的動力但是過度追求不後悔反而會成為毒藥。
Thumbnail
後悔在心理學中被視為一種負面情緒,源於對過去的選擇或行為感到不滿和遺憾。人們常常將後悔視為自我指責的結果,並認為它是一種負面情緒。然而,後悔實際上反映了我們對於自己行為的價值觀和目標的不一致,可以作為自我成長和改變的動力但是過度追求不後悔反而會成為毒藥。
Thumbnail
我們總是容易活在過去,想著未來,忘了現在。 現在是什麽? 現在就是當下,就是此時此刻,不是彼時彼刻,也不是將來的某一刻。 對過去已發生的事,不斷地懊悔、自責、或埋怨、責怪,總是會想: 「早知道會這樣....當時就不會...」, 或者 「我很後悔當時為何沒這麽做,我應該......,早知道就.....
Thumbnail
我們總是容易活在過去,想著未來,忘了現在。 現在是什麽? 現在就是當下,就是此時此刻,不是彼時彼刻,也不是將來的某一刻。 對過去已發生的事,不斷地懊悔、自責、或埋怨、責怪,總是會想: 「早知道會這樣....當時就不會...」, 或者 「我很後悔當時為何沒這麽做,我應該......,早知道就.....
Thumbnail
想起一些過往的事,知道了什麼叫作嘗試把人生搞得烏煙瘴氣、自找麻煩,旅居海外的現在將其拋之於身後大老遠的,想要遠遠地留在過去。 時間或距離上都顯得特別遙遠。 很多經歷本就具有破壞性,還是有成長吧,只是有時候覺得越活越回去。 刻意把人事物放在界線之外,用安全警戒線製造出自己的舒適圈,閒雜人等不得入內。
Thumbnail
想起一些過往的事,知道了什麼叫作嘗試把人生搞得烏煙瘴氣、自找麻煩,旅居海外的現在將其拋之於身後大老遠的,想要遠遠地留在過去。 時間或距離上都顯得特別遙遠。 很多經歷本就具有破壞性,還是有成長吧,只是有時候覺得越活越回去。 刻意把人事物放在界線之外,用安全警戒線製造出自己的舒適圈,閒雜人等不得入內。
Thumbnail
不管這些文字或樂音,被塵封在某個宇宙角落中,不再被人閱聽,或就此消失在這世界上,它仍會以某種無形的方式存在著。而我們曾在生活中感知到,那許多無以言說的什麼,很可能也是曾經某個誰的意念。
Thumbnail
不管這些文字或樂音,被塵封在某個宇宙角落中,不再被人閱聽,或就此消失在這世界上,它仍會以某種無形的方式存在著。而我們曾在生活中感知到,那許多無以言說的什麼,很可能也是曾經某個誰的意念。
Thumbnail
不去追憶過去的榮耀,也不悔恨過去的過錯,更不去盲目的憧憬未來,活在幻想中。不活在當下最大的症狀就是情緒總被不是當下所發生的事情牽制,總認爲過去或未來的自己限制了現在的自己。
Thumbnail
不去追憶過去的榮耀,也不悔恨過去的過錯,更不去盲目的憧憬未來,活在幻想中。不活在當下最大的症狀就是情緒總被不是當下所發生的事情牽制,總認爲過去或未來的自己限制了現在的自己。
Thumbnail
迷惘不是年輕歲月才有的專屬,當我開始停下來思考自己的人生,許多藏在表層底下的問題開始一一浮現,我現在的生活規律,一如往常挺美好的,只是......我可能又會不經意地再一次在問自己:「還有辦法更好嗎?」這其實有點貪心,就像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人,才會想辦法要變得「更好」。
Thumbnail
迷惘不是年輕歲月才有的專屬,當我開始停下來思考自己的人生,許多藏在表層底下的問題開始一一浮現,我現在的生活規律,一如往常挺美好的,只是......我可能又會不經意地再一次在問自己:「還有辦法更好嗎?」這其實有點貪心,就像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人,才會想辦法要變得「更好」。
Thumbnail
閱讀: 第二章 意識:離苦之道 不要為當下創造新痛 人類的心智,不斷地累積起一副時間的重擔。所有人都在這個重擔之下受苦,可是他們還是透過忽視或否認那寶貴的一刻,或者把它貶為只存在於心智裡,而且不實際的一個達到未來的手段,並且不停地加重它的負荷。人類集體與個人心智所累聚的時間裡,也殘留著大量的舊痛。
Thumbnail
閱讀: 第二章 意識:離苦之道 不要為當下創造新痛 人類的心智,不斷地累積起一副時間的重擔。所有人都在這個重擔之下受苦,可是他們還是透過忽視或否認那寶貴的一刻,或者把它貶為只存在於心智裡,而且不實際的一個達到未來的手段,並且不停地加重它的負荷。人類集體與個人心智所累聚的時間裡,也殘留著大量的舊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