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什麽是活在當下?讓自己回到當下的四大方法!

《思維》什麽是活在當下?讓自己回到當下的四大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這一趟回來馬來西亞半年的目的是想要好好的陪陪家人,但回來後卻發現自己無時無刻在焦慮即將或還沒發生的事情:像是要找工作、租房子、申請居留證等等,導致我覺得在馬來西亞的這段時間非常煎熬。因由焦慮的狀態讓我一直被情緒左右,除了沒辦法靜下心來考慮自己的未來,就連好好陪伴家人這個初衷都沒辦法做到。

當我想深究焦慮背後的原因時,我發現一切的焦慮源自於我沒有好好的活在當下。而這也是現代年輕人的通病:憂慮未來,後悔過去,錯過當下。

raw-image

我意識到,如果我錯過了這段時間與家人的相處,我會在回到台灣后陷入深深的自責及後悔。所以,我決定好好練習:把握當下。

所謂的活在當下,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想減肥但今天卻放肆大吃一頓,想省錢今天卻放肆亂花錢,而是意識到你不是過去的成果也不是未來的成因,你是當下的自己,可以自主控制的自己。

不去追憶過去的榮耀,也不悔恨過去的過錯,更不去盲目的憧憬未來,活在幻想中--來源:網路
raw-image

怎樣是'不'活在當下?

不活在當下最大的症狀就是情緒總被不是當下所發生的事情牽制,總認爲過去或未來的自己限制了現在的自己。

對於過去

活在過去有兩個典型的例子:

第一個是覺得過去的自己是現在遙不可及的:我當時怎麽都吃不胖、我當時很多人追、我當時可是團隊的核心成員。而這類型的人總會深陷于過去的美好時刻,導致不認同現在的自己或試圖忽略當下不及以往的狀態

第二個是將現在的自己與過去那弱小的自己深深連接在一起:上學期間被排擠導致我現在社恐、小時候看見爸爸對媽媽家暴導致我現在不相信婚姻、童年總是被拿來作比較導致我現在不服輸的個性、那時候的決定導致我現在不開心。這也是所謂的僵化思考。這類型的人不願放開過去,不願意承認過去那個弱小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不同,磨滅現在成爲更好的自己的機會

raw-image

對於未來

過去會帶給我們經驗、回憶和當時場景的既視感,但未來不同。我們無法預見未來,所以我們總是仰賴想象。也就是非現實恐懼:當我們無法掌握確切資訊時,大腦會藉由想象填滿空白的場景。

我們所焦慮的或許不是即將發生的事情,而是對於事情的不確定性。

以我自己爲例子。工作機會如此多,找工作的確不是什麽值得焦慮的事情。我焦慮的是:我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找到工作?我會不會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面試的時候會不會出包?薪水是不是我所預期的?

這些不確定性,是大腦自動產生的焦慮,也是我們錯過當下的關鍵。

raw-image

學習回到當下

雖説我們無法控制大腦不去回憶從前或不去幻想未來,但過去僅可當作參考和經驗,未來則是我們努力的動力,現在才是我們該追求的。

我們不應該去犧牲今天,而是把人生放長遠來看,瞭解現在的行爲會如何影響未來,好好把握當下。

raw-image

延遲憂慮

什麽是瘋子?就是重複做同樣的事情卻期待有不同的結果。

越無所事事,我們會越焦慮,越覺得現在的自己有夠糟糕。而越覺得自己糟糕,就越提不起勁來做事,就會越無所事事。活在當下最重要的就是先脫離這個死循環。

最簡單的方式是讓我們延遲焦慮。完成主動性活動像是:打掃房間、計劃日程、自己做飯等等來提升當下的成就感,讓自己漸漸喜歡上體驗當下。

raw-image

做出改變

我們可以已經發生的事情和還未發生的事情中擇出已經發生的事情,再從中分類爲可以改變和不可以改變的事情,最終從可以改變的事情下手

舉個例子:我變胖了5公斤是已經發生而且可以被改變的事情,那我今天就應該把塵封在收藏夾裏的運動影片拿出來,開始行動、開始運動。

保持好奇心

保持好奇心也可以詮釋為提升察覺力,同時真的也是解決許多問題的方式。從察覺自己、周圍的環境、人事物,會讓我們自主的想要探索更多。爲什麽我會習慣把東西亂放?爲什麽我會有這樣的情緒?爲什麽這件事情會這樣發展?隨著我們對當下的好奇,我們才能真正的處於當下。

raw-image

與過去和解

成爲現在的你,而不是小時候那個你。深呼吸,告訴自己:你不再是那個任人擺佈,任別人欺負,弱小的那個你。過去犯下或選擇的錯誤,是過去那個沒有太多經驗,沒有太多能力的你。而現在這個你,吸取過去的經驗、有了更多的能力,你是現在這個更好的你。

raw-image

✨✨感謝你的耐心閲讀,喜歡的話歡迎拍拍下方 LikeButton 五下或是按個讚吧~追蹤我的方格子可以讓我在發佈新文章的時候通知你喲~同時也歡迎留下你的想法,我們一起成長!我是Violet,期待下一次與你的分享。

🔍Medium點這裏·VioletNg

🔍Vocus點這裏·VioletNg

🔍Vocus點這裏·VioletNg

上一篇


avatar-img
VioletNg的沙龍
13會員
30內容數
批判性思維、橫縱向思維、灰色思維、黑白思維、逆向思維、系統思維等等等,思維的類型那麽多,他們是什麽?哪種思維方式比較合適?哪種思維方式讓我們成爲比較好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Violet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回想起每個年底,我們總是為嶄新的一年感到欣喜。總感覺新的一年,我就會成爲我想成爲的人,這一年我做不到的事情,我明年一定可以做到!我們想要未來的自己努力,但卻否認了過去所付出過的努力。這些沒有在清單内的成果,常被我們忽略,讓我們陷入深深的自責。但是沒有重新審視,我們不會知道,其實我們付出的努力并不少。
好奇心害死貓是常用來警戒凡是喜歡刨根問底的人,因爲這樣的人容易招惹麻煩,最終導致引火上身。但好奇心真的會害死人嗎?好奇心所帶來的麻煩,其實是因爲用了不對的方式。什麽是不對的方式?就是對別人刨根問底,但是對自己一無所知。對自己保持好奇心:在生活中探索更多可能性,對世界保持好奇心:從不完美中探索創新想法
網路上層出不窮的心靈鷄湯都在告訴我們,完美很累,完美是障礙,完美是不可能的。但完美主義不是障礙,而是墊脚石;不是藉口,而是動力。若我們常保持著'已經夠好了'的觀念,那我們只能被迫接納低標準。世界都在告訴你'停止追求完美',那我來告訴你'請盡全力追求完美'。
在黑白思維裏,答案大於過程,所有思考就只是得到選擇題最終答案的方法。這種模式善用同一思維概括所有事情,把不同問題設置爲只有兩個選項的選擇題,為答案建造捷徑,為事件找出結論,為思考設下框架。
在這資訊大爆炸的時代,我們一天會接收到成千上萬個資訊。但你有沒有想過,其中多少是有經過大腦思考及處理?又有多少是毫無過濾的照單全收?
回想起每個年底,我們總是為嶄新的一年感到欣喜。總感覺新的一年,我就會成爲我想成爲的人,這一年我做不到的事情,我明年一定可以做到!我們想要未來的自己努力,但卻否認了過去所付出過的努力。這些沒有在清單内的成果,常被我們忽略,讓我們陷入深深的自責。但是沒有重新審視,我們不會知道,其實我們付出的努力并不少。
好奇心害死貓是常用來警戒凡是喜歡刨根問底的人,因爲這樣的人容易招惹麻煩,最終導致引火上身。但好奇心真的會害死人嗎?好奇心所帶來的麻煩,其實是因爲用了不對的方式。什麽是不對的方式?就是對別人刨根問底,但是對自己一無所知。對自己保持好奇心:在生活中探索更多可能性,對世界保持好奇心:從不完美中探索創新想法
網路上層出不窮的心靈鷄湯都在告訴我們,完美很累,完美是障礙,完美是不可能的。但完美主義不是障礙,而是墊脚石;不是藉口,而是動力。若我們常保持著'已經夠好了'的觀念,那我們只能被迫接納低標準。世界都在告訴你'停止追求完美',那我來告訴你'請盡全力追求完美'。
在黑白思維裏,答案大於過程,所有思考就只是得到選擇題最終答案的方法。這種模式善用同一思維概括所有事情,把不同問題設置爲只有兩個選項的選擇題,為答案建造捷徑,為事件找出結論,為思考設下框架。
在這資訊大爆炸的時代,我們一天會接收到成千上萬個資訊。但你有沒有想過,其中多少是有經過大腦思考及處理?又有多少是毫無過濾的照單全收?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avatar-avatar
Moonrogu
發佈於
src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