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知聊所】「舊」是這樣來的|【我怎麼都不會好?還越痛越多地方!】2.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舊傷之所以煩人就是他好像「好不了、常復發」。其中的原因就是這些「隱性」的副作用是很常被忽略的,所以無論你怎麼電療熱敷、休息放鬆⋯⋯它仍然對你不離不棄


raw-image

你身上是不是也曾有過一些不適,

讓你感覺「好不了、常復發」,甚至有的「還會跑」?

這些不適在被冠上「舊傷」之名的同時,幾乎就等同宣告「不治」:

這就舊傷啊!好不了了啦!

於是不去管、不處理,甚至習慣到下意識地忽略,

最後「越痛越多地方」......

當舊傷「轉移」,這條惡性循環鎖鏈將越鎖越多地方,

才把「好不了」變成了現實⋯⋯

遷「舊」的 結果

既然是舊的,那其原因一定在「還新鮮」的時候沒有被妥善處理,

讓病因一直存在,或是反覆出現,最後向外擴散......



沾黏

這是軟組織傷後最常見的舊傷原因,

這些沾黏的蛋白質是身體為了修復受傷部位,

透過「發炎反應」中的「微血管擴張」大量順著血流而來的,

但每種軟組織構成需要的蛋白質數量、密度、纖維走向......都不一樣,

沒辦法直接丟一坨水泥就能順利分別造出柱子、樑或是牆,

於是些水泥沒人顧就越堆越多,還越變越「乾」,

嚴重的最後會把其他組織如神經、肌腱、韌帶、關節囊、血管......也給黏住了

當然在動作的時候就可能會有疼痛、卡卡,甚至有神經症狀或血液循環不良

這些不適還會讓周圍肌肉、關節變得僵硬,還有乳酸不正常堆積形成的痠痛。


可怕的是這種已經固化的沾黏身體沒辦法自行破壞、吸收,

必須透過外力輔助,

而大多數病人並不知道該如何「破壞」沾黏,

時間一久,

連帶著其他地方也會跟著產生問題。

更不要說本來受傷的組織依然脆弱的情況下再次發生「撕裂」的機率也很高,

結果就是「該走的沒有走;不該來的一直來」,

越擠越大塊、影響範圍越廣......


關節歪斜

通常來自強烈撞擊、運動傷害......等等具衝擊行為,

讓受傷關節被撞歪,或是因為韌帶、肌肉拉扯而移位

造成動作的「軸心」改變


原發點的關節歪斜會在該處造成小範圍循環不良,

進而產生不正常的「乳酸堆積」,

表現出消不掉的腫脹、痠痛

久了這些充滿蛋白質的組織也會逐漸走向「沾黏」,並向外發展。


同樣地,

輕微的歪斜可以動一動就慢慢回去,

但比較嚴重的狀況就必須外力輔助,

只是這都需要專業知識介入,一般民眾自己是無法解決的,

最後就是放任這種「不是很痛」的問題慢慢擴大......

這種結構改變很直覺的會連帶影響上下關節動作的品質—「牽一髮動全身」:

人體各關節位置、運動軸心,都是透過各軟組織的帶動才能漂亮地完成動作,

並且並不存在「完全的單一 關節動作」

每個動作都需要其他關節的穩定、輔助,甚至協同完成,

因此當其中一個關節歪斜,

整個「動作鏈」就會因為這個「小齒輪」異常而「故障」,

時間一長,其周圍關節也會歪斜,並可能不斷蔓延.......


神經壓迫

這個是「反覆發作、症狀會跑」最典型的例子。

撇除外傷性神經損傷,

神經壓迫的問題大多來自生活習慣不良、姿勢不良,

這就代表只要這些「日常」沒有被改善,

神經受到壓迫的原因就會持續存在:

無論是脊椎因為椎間盤突出或骨刺壓迫造成;

或是腕隧道症候群、尺神經麻痺等周邊神經壓迫。


再者,神經支配的區域通常是「一大塊」,

這些有名字的神經其實也都還有其他更細小的分支,

也就是說:壓到支配哪個小區域的神經是很難預期的,

所以症狀通常會在同一神經支配區域「亂跑」。


神經壓迫導致的症狀往往會讓該處肌肉變得緊繃,

長時間的緊繃會讓乳酸異常堆積、關節歪斜、反向影響神經壓迫......

放任不管問題就不再單純,

可惜的是這個問題在一般人身上很容易被「誤診」,

反覆地去治療那些痠痛、麻的位置並沒有解決「病因」,

反而在「耽誤病情」,

這才是這個問題蔓延出去最大的「兇手」。



如何除「舊」布新

一言以蔽之:找你信任的專業物理治療師🤣🤣🤣。


除舊

其實上面的問題除了退化長骨刺真的比較無能為力,

徒手治療」在初期,甚至稍微耽誤一點時間的都能得到解決:

筋膜鬆動、肌肉放鬆、關節鬆動、神經鬆動......

不過,

如果你已經被鎖鏈纏身,

光是評估出源頭本身就相當困難,

或者說源頭在哪已經找不出來了,只能一層層拆開來看看,

但這就必須多花一些時間,

而且必須由物理治療師來透過專業判斷。

然而,

徒手做完,

受傷的軟組織依然沒長好、生活習慣產生的風險還在、被破壞的本體感覺還沒重建......

這些問題得就靠後面的方式補足了


布新

就是「改變習慣+運動治療」!

在已經受傷的前提下持續工作、運動,

本就是大忌,

更何況原因如果就出在這些動作上,

那麼問題只會更加嚴重,

所以針對這個部分改善,才能讓因為徒手治療「回歸起跑點」的身體不再被破壞,

也才不會再度造就容易形成舊傷的「環境」。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再訓練」,

無論是針對軟組織受傷的肌力訓練;還是脊椎穩定的核心運動,

透過適度的、專一性的強化訓練能讓組織回到正常甚至更強,

才能避免相同的問題再次發生,

也減少「舊傷復發」的機會。



其實造成舊傷的原因很多,也不是受過傷、發生意外就一定會留下舊傷,而且機率其實不大,所以重要的還是在「預防」。

平常正確的姿勢維持、多做簡單的居家運動(不知道怎麼做的可以看看我之前的文章喔!)、擁有良好的「核心」⋯⋯都可以減少副作用的產生,進而避免「舊傷」。

當然,既使產生舊傷,也因為你保持著良好的體質,修復也會比較快,物理治療師在做徒手治療的時候也會事半功倍!

最後,還是那句老話:物理治療師只是開起「自癒」之門的鑰匙,要不要打開門往前走還是在你。持續的治療運動及保養才能完全治好自己並避免再發,上述引起舊傷的各種原因在貝克之前的文章中都有詳細說明,有興趣的朋友記得回去看看喔!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 
《 收藏🧐、訂閱💰、喜歡💓、5拍👏 》
並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喔!

📜點擊連結看更多:物治貝克首頁

📜追蹤、訂閱專題:

貝克的物知聊所 /  貝克的物治衝鋒槍 / 貝克想享 / 在蝸牛有殼之前 / 金牛貝克

📜尋找貝克分靈體:

Matters / Potato media / Liker social / 方格子 / 痞客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物治貝克的沙龍
86會員
129內容數
我是貝克,我是物理治療師。 在現行台灣的健保制度下 無論是甚麼星座的治療師最後一定會在個性欄裡面寫上「厭世」兩個字, 久而久之,內心那把炙熱的夢想之火就漸漸熄滅, 「行『師』走肉」就成了每天上班前會上的buff 。 但在這裡,希望能讓你們看到物理治療的真面目 , 然後了解、體諒,甚至喜歡上這門專業。
物治貝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20
這是一個看似矛盾實則相輔相成的機制,是人類為生存而演化出的精密警報系統。 「感覺」自始自終都來自於你的大腦,是對「刺激」產生的訊號做解讀,再呈現出來。 💥痛覺:刻意突顯 🩸表面軀體疼痛: 🩸深層軀體疼痛: 🩸內臟疼痛: 🧊止痛:刻意抑制 💧門閥控制 👉媽媽呼呼 👉作用快、效果短
Thumbnail
2022/04/20
這是一個看似矛盾實則相輔相成的機制,是人類為生存而演化出的精密警報系統。 「感覺」自始自終都來自於你的大腦,是對「刺激」產生的訊號做解讀,再呈現出來。 💥痛覺:刻意突顯 🩸表面軀體疼痛: 🩸深層軀體疼痛: 🩸內臟疼痛: 🧊止痛:刻意抑制 💧門閥控制 👉媽媽呼呼 👉作用快、效果短
Thumbnail
2022/04/20
這些年,我以為自己成為了魔法師,學會了不痛的咒語。 據說一直以來,老媽就很不一般。她從來不理會我們的哭鬧,甚至跌倒弄傷,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自己呼呼,不會痛再站起來」,雖然都是從她口中知道,卻在我有記憶之後如此堅信這件事。
Thumbnail
2022/04/20
這些年,我以為自己成為了魔法師,學會了不痛的咒語。 據說一直以來,老媽就很不一般。她從來不理會我們的哭鬧,甚至跌倒弄傷,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自己呼呼,不會痛再站起來」,雖然都是從她口中知道,卻在我有記憶之後如此堅信這件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生活的忙碌與喧囂中,我們常常容易忽視身體發出的疼痛信號。 總以為忍一忍,疼痛就會過去,一切都會自行恢復正常。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身體的痛,若不加以重視,往往不會自己好,反而可能會愈演愈烈。 疼痛,是身體向我們發出的警報。
Thumbnail
在生活的忙碌與喧囂中,我們常常容易忽視身體發出的疼痛信號。 總以為忍一忍,疼痛就會過去,一切都會自行恢復正常。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身體的痛,若不加以重視,往往不會自己好,反而可能會愈演愈烈。 疼痛,是身體向我們發出的警報。
Thumbnail
「人生的路很長,要緊之處只有幾步。」 對我而言,要緊的那個腳步,不只是在人生轉彎處, 更是在遇到阻礙跌一跤時,站起來的那一步。
Thumbnail
「人生的路很長,要緊之處只有幾步。」 對我而言,要緊的那個腳步,不只是在人生轉彎處, 更是在遇到阻礙跌一跤時,站起來的那一步。
Thumbnail
上周某天醒來後頸痛到不得了,以為只是落枕,一般來說,落枕隔日便會康復,所以沒有理會太多。 可是,隔天醒來頸還是痛,連帶肩膀和上背部都痛。 再隔天,依然痛,痛到忍耐不了,就去按摩,想將繃緊的肌肉放鬆一點。 按完有好一點,但是翌日睡醒,痛症依然。 之後連續好幾天一起來就頸和背痛到不得了,肩膀按下去像石頭
Thumbnail
上周某天醒來後頸痛到不得了,以為只是落枕,一般來說,落枕隔日便會康復,所以沒有理會太多。 可是,隔天醒來頸還是痛,連帶肩膀和上背部都痛。 再隔天,依然痛,痛到忍耐不了,就去按摩,想將繃緊的肌肉放鬆一點。 按完有好一點,但是翌日睡醒,痛症依然。 之後連續好幾天一起來就頸和背痛到不得了,肩膀按下去像石頭
Thumbnail
只因一念猶豫,我的起跳太晚太遠,結果人飛出了軟墊之外,背部狠狠地撞在了堅硬的水泥地上。我掙扎著站起來,卻感到大腿一陣麻軟。
Thumbnail
只因一念猶豫,我的起跳太晚太遠,結果人飛出了軟墊之外,背部狠狠地撞在了堅硬的水泥地上。我掙扎著站起來,卻感到大腿一陣麻軟。
Thumbnail
原來一根腳趾受傷是不能好好走路的!且下樓梯最痛!沒有踩到地的時候不覺得痛,一旦站起來全身的力氣都在腳掌上才發現它還痛著,這時才領悟了身體結構的奧妙!原來一根小小的腳趾,也無比重要呢!XDDDDDD
Thumbnail
原來一根腳趾受傷是不能好好走路的!且下樓梯最痛!沒有踩到地的時候不覺得痛,一旦站起來全身的力氣都在腳掌上才發現它還痛著,這時才領悟了身體結構的奧妙!原來一根小小的腳趾,也無比重要呢!XDDDDDD
Thumbnail
「前情提要」 當你看到這些文字,表示我已經復健有成,進步到可以寫字、可以敲鍵盤的階段。對,沒錯,在我受傷之後,我曾經完全失去工作能力。現在我仍然保持復健的治療,只是次數減少,多數時間改為在家自行練功舒緩。以下寫的是我對這些年走過復健歷程的紀錄,每篇文章皆各自獨立,不會按照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發表。請允
Thumbnail
「前情提要」 當你看到這些文字,表示我已經復健有成,進步到可以寫字、可以敲鍵盤的階段。對,沒錯,在我受傷之後,我曾經完全失去工作能力。現在我仍然保持復健的治療,只是次數減少,多數時間改為在家自行練功舒緩。以下寫的是我對這些年走過復健歷程的紀錄,每篇文章皆各自獨立,不會按照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發表。請允
Thumbnail
受傷 有時會好 有時不會 不論如何都要記得 幫你擦藥 關心你 的人 #有些人縱使帶著傷也會記得幫你擦藥
Thumbnail
受傷 有時會好 有時不會 不論如何都要記得 幫你擦藥 關心你 的人 #有些人縱使帶著傷也會記得幫你擦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