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五月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那麼從經典上、經論上的記載,我們每一個人在修學佛法,每天做早晚功課,持咒拜佛,我們用八種思想在修學,前面講到的四種,現在我們看小跟大,我們先把這一段文唸一遍,請合掌:
「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心,名之為小。」
「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這個小跟大這兩個都不簡單,他們的思想水平,都已經超越了世俗的五欲的思想,他們都相對清淨了。這種人雖然煩惱沒有斷,但是他的覺悟的程度,已經看到三界的過失,他也看到了涅槃的功德,所以說這兩種人都是相當清淨的,但是這個小是什麼?這小乘人是怎麼回事?
小乘人他在觀真理的時候,佛法的真理有四個:苦集滅道。他對苦諦有很深刻地體驗,這有兩種可能:第一個、他的生命經驗給他很多痛苦,這第一種可能,他從小到大受盡了折磨,他對苦諦有深刻地體驗,這是第一個。第二個、他所親近的善知識給他苦諦很深刻地教化,他整天熏習苦諦的思想,養成一種相對悲觀的思想,不管他是從生命經驗中得來也好,他從教理學來也好,總之他對人生是比較悲觀的。所以聲聞人是認為人生是沒有價值的。
大乘佛法是認為人生是不決定的,諸法無自性。如果你操作錯誤,人生充滿了障礙;如果你操作成功,人生充滿了寶藏。所以大乘佛法對人生,是認為不決定的;但是聲聞人認為人生是完全沒有價值的,理由是他深深地被苦諦所影響。
我們來看看他是什麼心態?他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他認為三界啊,只要你待在三界,即便你生到天上你都不得自在,只要有生死輪回,就像怨家一樣的可惡、可怕!所以他只有一種心情,想辦法早一天離開三界,但是他呢,也就顧不得別人了。他不是不發心,他實在是被苦諦、對痛苦有太深刻的認知,所以他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此發心,名之為小。這種人有極度的厭離心,在他的生命當中他認為人生是沒有價值的,沒有價值可言的。
大乘人,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大乘人他是有理想抱負的,他不像凡夫那麼樂觀。凡夫的樂觀是盲目的樂觀,凡夫認為娑婆世界有很多可愛的地方,就跳進去追求,弄得傷痕累累;小乘人是完全地排斥。大乘人對人生是相對中道,他心中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大小乘,我們先不談出離心或大悲心這一塊,我們來談空正見這一塊,就是見地這一塊,先不談發心,先談見地。
你看小乘人,在《法華經》上說,他觀一切法空,大乘人他也觀一切法空,這沒有什麼兩樣。每一個人要解脫,三乘共坐解脫床,你要從三界跳出去,你只有觀一切法空,你只有無住才跳得出去,人生你要執取,你就被抓住了。那麼觀一切法空,為什麼兩個都觀一切法空,怎麼結果不一樣呢?
小乘人的空,他不帶相,他真是空了,偏空了;大乘佛法的空是帶相觀空,這個地方不一樣,他不否定相。
不否定相有兩種情況:第一個、智增上的菩薩。帶佛陀的相狀來觀空,他對佛陀的功德深深好樂,這種人大部份時間會做很多的定課,他觀一切法空,但是它不障礙對佛道的追求,他帶著佛道的功德相來觀空,所以他有好樂,他會拜八十八佛,放蒙山,持戒莊嚴,他會把很多相做得很好,他得果報的時候特別莊嚴。
你看懺公師父就是這樣的,貴氣,他特別莊嚴,他老人家依正二報特別莊嚴,這個事出必有因了。你看阿羅漢他成就解脫以後,他的身心世界看起來就很平凡。菩薩祂肯定是掛璎珞,各種珍寶莊嚴,因為祂因地帶有莊嚴的相,祂得果報的時候祂有這個莊嚴,這個是智增上菩薩,帶著佛菩薩的功德相來觀空;第二個是觀眾生的苦惱相來觀空,悲增上菩薩。悲增上菩薩來生受的福報很大,而且人緣非常好,他廣泛地放生、布施廣結善緣,來生誰看到他都歡喜,所以小乘人他的空他不帶相,所以他這個解脫是素法身。
所以你看阿羅漢尊者,你看他到法華會上的時候,佛陀開始開權顯實,會三歸一,小乘人就覺得很奇怪,舍利弗尊者就問佛陀,就大膽的問佛陀說:
「佛陀!你老人家當初叫我們觀空,在般若會上你也叫大乘的菩薩觀空,我們都聽到了,我們遵守你的教法觀空,但是我們現在我們什麼波羅蜜都沒有,就只能夠靜靜地待在深山,觀世間苦、空、無常、無我,但是你看文殊、普賢,祂也觀一切法空,祂得到解脫的時候,祂為什麼能夠坐千葉寶蓮、千百億化身形成種種的妙樂呢?為什麼我們兩個,既然佛陀你說空是一空無二空,三乘共坐解脫床,為什麼我們的遭遇是如此的不堪?菩薩觀一切法空的最後是萬德莊嚴。」
他問佛陀為什麼?
佛陀說:「這不能怪我」,
佛陀說:「因為你們的根機就這樣子了。」
佛陀說:「你這個山草,這個草太小了,我給你的水再多你也吸收不了。」
佛陀說:「我的目的我也希望把圓滿的思想給你,但是你的根機太差,你吸收不了,所以我只好一佛乘分別說三。」後來講到阿羅漢都覺得很不好意思,然後懺悔,回小向大。
所以你要注意你的因地,你等到了你成功以後,你再來羨慕說:「唉呀!我隔壁那個當初聽經的時候,他在我隔壁也不怎麼樣,為什麼我們成就以後,我什麼都沒有,他那麼莊嚴?」是你的因地沒有準備好,所以你讀完《法華經》你會覺得,既然你想改變,很多事情你一次就把它做好,你不要搞成阿羅漢覺得自己好像什麼都沒有,然後你羨慕別人說:為什麼他有我沒有,然後再來回小向大,這不是這樣子。你今天你學錯了東西。所以阿羅漢回小向大是很痛苦的,因為他養成了很長時間的習慣。
所以你看,有一個公案說:「有一個鋼琴大師,他鋼琴教得非常好,有兩個學生來跟他學,第一個說「你學過鋼琴沒有?」說:「沒有,收你一百塊。」第二個說:「你學過鋼琴沒有?」說:「學過,收你二百塊。因為我要花加倍的時間來調整你的錯誤,你養成習慣了唄。」
你阿羅漢,你如果說:「唉呀,我先成就解脫我再來發菩提心,我把成佛之道分成兩階段來完成。」你以後會後悔,你肯定後悔,你把《法華經》讀完你就知道了,你寧可走得慢,你最好高速公路一次就走對,一上去就是直趨大乘了,你可以慢慢走,你不要在那個小路走了半天,又弄過來,你跟自己障礙。
所以我們觀一切法空,讓自己減少很多的煩惱,可以理解;但是你不要忘了,要帶相觀空。所以菩薩要無住生心,所以你看《金剛經》警告菩薩,觀一切法空不能壞諸法的假名、假相、假用。
我在台灣看到很多人他的苦惱很嚴重,他用空觀來調伏煩惱,我可以理解,但是你不能否定相狀,你極度的否定佛的功德相,你極度的否定眾生相,你以後成就解脫的時候你就什麼都沒有了,素法身,沒有莊嚴。
所以在因地發心的時候,就是說,我們可以量力而為,我們可以不要馬上采取行動,我們先把自己的痛苦解決,這個都可以理解;修行是可以次第的,但是你不能把相狀完全拿掉,不可以這樣子。這個地方我們看到大小乘的發心,小乘的觀一切法空他不帶相,所以他到最後在莊嚴這一塊就相對薄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