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主要段落分成:
1. 為什麼選這篇文章分享?
2. 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3. 內容重點
4. 心得
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 目前暫時沒聽到薯餅停止供應的消息,只是個人單純想知道簡易的航運知識
作者想表達甚麼?
重點內容
吃不到薯餅、貨運出了哪些問題?
- 全球日益嚴重的「塞港」問題,讓薯餅全部卡在海上
- 麥當勞解釋:全球海運狀況不穩定,先做出暫停提供薯餅的決定
需求暴增、港口效率不彰,牽動航運股大漲
- 台灣航運三雄(長榮、陽明、萬海),創下史上最好成績
- 全球海運運力仍是超過全球需求
- 問題並不完全在船不夠、貨櫃不夠
- 港口物流運效率變差,所導致的大塞車
- 航運界貨運需求爆增、港口效率不彰,導致運價暴漲,帶動獲利提升所致
- 碼頭工人、拖車司機染疫,導致人力非常吃緊
- 一艘貨輪靠港後,從卸貨、貨櫃運輸,一路抵達終點的倉儲,整個運輸流程慢了下來
- 影響到後面要進港的船隻,最後使得港口大塞車
- 天災人禍特別多:擱淺、疫情變嚴重,面臨停工、封城
- 港口塞車導致貨櫃供給調度不及,在「一櫃難求」情況下,運價自然漲高
航運怎麼運作?解析商業模式、航運業角色關係
- 海運貨船大致可分為「貨櫃輪(Container Ship)」、「散裝貨輪(Bulk Carrier)」
貨櫃輪與散裝貨輪又可分成自營(自己買船)、租船
運輸家具等工業製品,會有固定的航線跟航班
運輸如煤炭等原物料
不是以貨櫃來裝運,也沒有定期的航班跟航線
- 指航運公司自己買船
- 船上有自家的駕駛、船員負責開船
- 透過跟客戶收取貨櫃運費來賺錢
- 航運公司不需自己經營每艘船
- 若旗下船隊有很多艘船,可將一部分租給其他航運公司,透過「收租金」方式賺錢
- 好處是收入穩定,缺點是賺錢機會受限
- 租船合約
通常簽1年甚至更長,期間運價飆升,無法直接反映在獲利上
若運價持續上揚,要等到合約重新簽訂,租金才能上調
台灣航海王強在哪?兩大指標看懂如何觀察
- 分析一家航運公司表現除了財務數字外,主要可以參考運量、運價兩大指標
- 運量
- 國際上使用TEU(20呎標準貨櫃)來做為運量單位
- 一艘貨船可以運多少20呎貨櫃,一家航運公司能運送多少貨櫃數量,概念接近工廠「產能」,會影響到市占率
- 各航運公司紛紛開始下訂上萬TEU的巨型貨輪
- 當一艘船可以載運的貨櫃數愈多,每個貨櫃的載運成本就會下降
- 規模經濟將是維持獲利的關鍵
- 未來航運股的觀察重點將是如何「降低每貨櫃的載運成本」
- 大船的優勢是一次可載大量貨物,但營運上易受全球景氣影響
- 運量都在全球前10大
- 三雄運力合計約占全球9.8%,約244萬TEU(20呎貨櫃)
- 台灣規模最大的民營航商,主要經營美國、遠東長程航線
- 亞洲到美國的航線,長榮市占就達4成
- 萬海的船型較小,雖然載的量少,卻可透過靈活調度維持獲利
- 專攻亞洲航線,擁有全球貨櫃航運公司最多、最密集的「亞洲」市場航班
- 看好美國解封帶動的消費能量,未來要砸下15億美元訂購13艘13,000 TEU的大型貨輪,開闢亞洲到美東航線
- 萬海成立56年以來,首度開闢美東航線
個人心得
- 「貨櫃」在1950年代被發明出來,實際被廣泛運用則要等到美國越戰的時候
- 貨櫃屬於「社會型」破壞式創新,周邊基礎設施也必須相匹配
在越戰之前,貨櫃的痛點在於:馬路太小、港口沒有天車、港口吞吐量也太小等議題
- 思考題:電動車是否同「貨櫃」,屬於「社會型」破壞式創新?需要周邊基礎設施匹配後才可能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