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之前別看導讀?《如何閱讀一本書》給我們的建議

更新於 2023/08/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原標題比較嗆:為什麼你不應該提前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的各種網路導讀?
  說來慚愧,雖然閱讀一向是我的主要興趣,但一直到今年才有機會好好地翻開《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擁有崇高地位的閱讀指引。這本書內容中對閱讀的知識與經驗豐富到令人咋舌,在網路上也有很多讀者為本書撰寫了相當精采的介紹與導讀,其中也有很多都清楚地整理了本書的架構、內容。但若您願意相信《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的專業指引,請不要在讀完整本書之前接觸任何形式的導讀或整理。
  原因無他,這是作者在書中直接列出的建議:
內在閱讀的規則是在閱讀一本書之前,你要先看作者的序與前言。相反的,外在的閱讀規則是除非你看完了一本書,否則不要看某個人的導讀。
  一篇好的導讀固然有其價值,但《如何閱讀一本書》也提醒讀者,在閱讀書籍之前讀者既無法辨識導讀的論述是否有誤,思考也容易為導讀的觀點所限制,實在弊大於利。那究竟在閱讀書籍之前一個讀者究竟應該如何準備,才能創造最大的價值呢?

閱讀是一種對話 

  「對話」有一個顯著的特色:沒有人能真實的代替對話雙方進行交流。雖然在許多生活與工作的場景中確實能夠以傳話的方式去傳遞訊息,但若想想國內外綜藝節目上層出不窮的傳話遊戲就可以理解,就算呈現上帶有誇飾的性質,卻也成立了這種做法的不可靠人盡皆知。
  閱讀也是一樣。就算是一篇精闢的導讀也無法取代內容豐富的書籍本身,因為兩者本來就有著不同的作用。在現代講求高效率的社會中,讀者很容易就誤以為可以藉由旁人的觀點快速吸收書籍內容,進而節省閱讀時間。但從《如何閱讀一本書》的觀點看來,這無疑不是閱讀書籍最理想的目標。比起指導讀者快速掌握書本內容的方法,本書的作者所提倡閱讀的反而是一門在現代社會中受到忽略、卻又愈顯重要的技藝:理解能力。

將增進理解能力當成主要目的

  作者在書中的第一段文字就指出:
這是一本為閱讀的人或是想要成為閱讀的人而寫的書。尤其是想要閱讀書的人。說得更具體一點,這本書是為那些想把讀書的主要目的當作是增進理解能力的人而寫。(摘自《如何閱讀一本書》)
  所有閱讀都帶有理解的成分,但要將讀書的目的放在「增進理解能力」卻非多數人可以做到。急著收穫書中的訊息往往無益於創造「閱讀」本身的價值,反而讓這段閱讀的時間顯得有如去商店購物,徒然在數量龐多的文字形成的賣場走道中找尋看似對我們有幫助的零星文句。
  事實上,與其說《如何閱讀一本書》能指引我們更有效率的閱讀,不如說作者更希望讀者從獲取收穫的焦慮中停下腳步。對深陷文字迷宮中的讀者來說,本書所提供的指引並非迷宮的地圖,而是引導讀者學會如何透過作者提供的種種線索,找到隱藏其中的脈絡。這也是這篇文章標題的真正答案。

如何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

  雖然《如何閱讀一本書》並不建議事先閱讀書籍的導讀,但對於如同你我一般習慣在閱讀之前尋求外在幫助的主動讀者來說,卻有一個既通用又務實的建議:「帶著問題閱讀」。但本書所謂的「問題」並非要求讀者在翻開書頁前就要預先提出與書籍主題相關的好疑問,而是為讀者提供了一套固定的組合拳:
  1. 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什麼?
  2. 作者細部說了什麼,怎麼說的?
  3. 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份有道理?
  4. 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
  這些問題可能無法立即解決讀者原本遇到的困難,但絕對能讓讀者進一步掌握作者脈絡,乃至能在真實理解書籍的前提下發展自己的想法。若您還沒翻開《如何閱讀一本書》,那麼這篇文章的內容或許能在您閱讀之前稍稍探知本書的大致態度,非常推薦想透過閱讀增進理解能力的您。
  在處處講求效率的現代社會中,一名尚未掌握書中閱讀目標的讀者要遵循《如何閱讀一本書》的閱讀步驟,並避開作者提醒的誤區並不容易。但對本書學以致用的關鍵或許不在其實踐步驟是否清晰,而是在我們認不認同這個方法背後的理由與脈絡。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會員
51內容數
閱讀是向未知的獻祭。不管獻祭的對象為何,只要足夠虔誠,收穫的總是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羅馬薩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自由是一種感受,既然是感受,那每個人都可能有截然不同的定義。或許這本書期待我把問題放回自己身上:「我自由嗎?」
這些知識分子縱使如何奮力向上,最後最好的結果也只僅以身免。而史景遷之所以寫下這一個個遍體麟傷的生命,或許並非為了證明人在時代巨輪下的無力抵抗......
以台灣為例,這兩年我們也遇到很多相似的情形,特別與電力有關。比如:用電量無法控制的狀況下,仍需要降低碳排去因應暖化;雖然要保護藻礁,但是發電廠又不能不蓋...另外,外來種的新聞也更常躍入大眾眼簾,比如暴增的綠鬣蜥、日月潭魚虎。難道在科技如此發達的現在,我們真的找不到兩全的好方法?
事實上,為了要維繫與凝聚這個世界少見的龐大國度,俄羅斯的統治者與文化階層自有一套敘事脈絡,而普丁的論述大體不脫其範疇......
雖然人類世界的戰火永遠不可能在巴諾布猿身上發生,但如果有機會讓巴諾布猿處理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衝突,牠們大概會想來到克林姆林宮......
若將福音書們分開來看,你或許會發現,每本福音書之間對耶穌生平有著截然不同的理解,而他們彼此可能未必會同意對方的說法
自由是一種感受,既然是感受,那每個人都可能有截然不同的定義。或許這本書期待我把問題放回自己身上:「我自由嗎?」
這些知識分子縱使如何奮力向上,最後最好的結果也只僅以身免。而史景遷之所以寫下這一個個遍體麟傷的生命,或許並非為了證明人在時代巨輪下的無力抵抗......
以台灣為例,這兩年我們也遇到很多相似的情形,特別與電力有關。比如:用電量無法控制的狀況下,仍需要降低碳排去因應暖化;雖然要保護藻礁,但是發電廠又不能不蓋...另外,外來種的新聞也更常躍入大眾眼簾,比如暴增的綠鬣蜥、日月潭魚虎。難道在科技如此發達的現在,我們真的找不到兩全的好方法?
事實上,為了要維繫與凝聚這個世界少見的龐大國度,俄羅斯的統治者與文化階層自有一套敘事脈絡,而普丁的論述大體不脫其範疇......
雖然人類世界的戰火永遠不可能在巴諾布猿身上發生,但如果有機會讓巴諾布猿處理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衝突,牠們大概會想來到克林姆林宮......
若將福音書們分開來看,你或許會發現,每本福音書之間對耶穌生平有著截然不同的理解,而他們彼此可能未必會同意對方的說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本方格子原先想要週更,結果被我搞成了月更,實在慚愧。 三十三十日的瓦當讀書會,選了房慧真的《草莓與灰燼》,和四月的《週期表》做主題上的搭配。 近日童偉格也出了一本新書《拉波德氏亂數》。由於我最近的閱讀興趣轉往推理小說,因此童偉格的新書買了之後尚未翻閱。只是想來《草莓與灰燼》和《拉波德氏亂數》應有
Thumbnail
13歲來台的越南移民羅漪文,在食物味道的記憶裡尋找家族的根,在鄉親互動認識當年未曾長大的故鄉事。本來為了拍紀錄片下鄉田調後,發現影視拍攝的困難點,過程中拿到司法通譯證書的她,開始為越南同胞進行溝通翻譯的工作,藉此反思社會問題與新聞時事。讓我聯想起 2023年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臨時通譯莉娜的劇情。
Thumbnail
作者最重視的地方,其實如同這個章節名稱,是「傾聽」。她意識到大多數罪犯的成長背景都很辛苦,他們能侃侃而談自己如何殺人,但是當主角問到他們有過什麼「幸福的回憶」時,多數人竟然是愣住、尷尬或不自在,甚至想都想不到,因為幸福對他們來說是陌生的。很多人很少有被認真傾聽的機會。
Thumbnail
⁡⁡█ 遇見你之前 最近電視又重播著愛情電影【我就要你好好的】,想著這劇情怎麼如此熟悉?仔細看了電影簡介,才想起自己多年前曾寫過這部電影的原著小說《遇見你之前》的書評呀! 原本,看了書名,原本以為又是那種男帥女美,然後因為某些原因而無法在一起的濫情小說!如果,您也是這麼想的,可能就會錯過這個精彩
Thumbnail
雖然文字節奏讀起來有如小說或一本工作日記類作品,但當中的內容卻絕對非常沉重。當然這受作者身為老貝利法官的身份所影響,法官和律師的工作本來就非常沉重,這點毋庸置疑。
Thumbnail
導讀人:中文四B 何宏文 導讀作品:《觀看流星的正確方式》 導讀篇章:〈肉球〉 作者:鍾旻瑞 出版:九歌 出版日期:2019/08 鍾旻瑞,一九九三年生,政大廣電系畢業。臺北人,從事編劇、導演等。 曾獲林榮三文學獎、臺北文學獎、台積電學生青年文學獎等。十七歲時寫的小說〈醒來〉,便入選《九歌100年小
Thumbnail
導讀:公行碩一  許馥雅 導讀作品:《藍屋子》 導讀篇章:〈訴說〉、〈露西的旅館筆記〉 作者:蔡素芬 出版: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21/01/07 蔡素芬,1963年生,淡大中文系畢,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雙語言文化研究所進修。
Thumbnail
《我台北,我街道》裡收錄了二十位作家的創作。一篇一篇的小說、散文、新詩,寫的不只是台北,不只是街道,還有一種對於過往生活的懷念。 你心目中的台北,又是什麼樣子呢?
Thumbnail
導讀人:黃盈夢 導讀作品:《小毛病》 導讀篇章:〈脫胎〉、〈流沙圖〉 作者:吳妮民 出版:有鹿文化 出版日期:2021/03 吳妮民,家庭醫學專科醫師,寫作者,臺北人。 曾經獲得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台北文學獎等,作品散見個文字媒體,並獲選入《散文類》、《九歌年度散文選》、《我們這
導讀:中文三A 陳品靜 導讀作品:《時光莖》 導讀篇章:〈口交詠嘆調〉、〈在巴黎,我亞洲的身體〉 作者:林佑軒 出版: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1/01/26 林佑軒,寫作者、翻譯人。臺灣大學畢業,巴黎第八大學文學創作碩士修業中。 曾獲聯合報文學獎小說大獎、臺北文學獎小說首獎、臺大文學獎小說首獎等項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本方格子原先想要週更,結果被我搞成了月更,實在慚愧。 三十三十日的瓦當讀書會,選了房慧真的《草莓與灰燼》,和四月的《週期表》做主題上的搭配。 近日童偉格也出了一本新書《拉波德氏亂數》。由於我最近的閱讀興趣轉往推理小說,因此童偉格的新書買了之後尚未翻閱。只是想來《草莓與灰燼》和《拉波德氏亂數》應有
Thumbnail
13歲來台的越南移民羅漪文,在食物味道的記憶裡尋找家族的根,在鄉親互動認識當年未曾長大的故鄉事。本來為了拍紀錄片下鄉田調後,發現影視拍攝的困難點,過程中拿到司法通譯證書的她,開始為越南同胞進行溝通翻譯的工作,藉此反思社會問題與新聞時事。讓我聯想起 2023年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臨時通譯莉娜的劇情。
Thumbnail
作者最重視的地方,其實如同這個章節名稱,是「傾聽」。她意識到大多數罪犯的成長背景都很辛苦,他們能侃侃而談自己如何殺人,但是當主角問到他們有過什麼「幸福的回憶」時,多數人竟然是愣住、尷尬或不自在,甚至想都想不到,因為幸福對他們來說是陌生的。很多人很少有被認真傾聽的機會。
Thumbnail
⁡⁡█ 遇見你之前 最近電視又重播著愛情電影【我就要你好好的】,想著這劇情怎麼如此熟悉?仔細看了電影簡介,才想起自己多年前曾寫過這部電影的原著小說《遇見你之前》的書評呀! 原本,看了書名,原本以為又是那種男帥女美,然後因為某些原因而無法在一起的濫情小說!如果,您也是這麼想的,可能就會錯過這個精彩
Thumbnail
雖然文字節奏讀起來有如小說或一本工作日記類作品,但當中的內容卻絕對非常沉重。當然這受作者身為老貝利法官的身份所影響,法官和律師的工作本來就非常沉重,這點毋庸置疑。
Thumbnail
導讀人:中文四B 何宏文 導讀作品:《觀看流星的正確方式》 導讀篇章:〈肉球〉 作者:鍾旻瑞 出版:九歌 出版日期:2019/08 鍾旻瑞,一九九三年生,政大廣電系畢業。臺北人,從事編劇、導演等。 曾獲林榮三文學獎、臺北文學獎、台積電學生青年文學獎等。十七歲時寫的小說〈醒來〉,便入選《九歌100年小
Thumbnail
導讀:公行碩一  許馥雅 導讀作品:《藍屋子》 導讀篇章:〈訴說〉、〈露西的旅館筆記〉 作者:蔡素芬 出版: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21/01/07 蔡素芬,1963年生,淡大中文系畢,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雙語言文化研究所進修。
Thumbnail
《我台北,我街道》裡收錄了二十位作家的創作。一篇一篇的小說、散文、新詩,寫的不只是台北,不只是街道,還有一種對於過往生活的懷念。 你心目中的台北,又是什麼樣子呢?
Thumbnail
導讀人:黃盈夢 導讀作品:《小毛病》 導讀篇章:〈脫胎〉、〈流沙圖〉 作者:吳妮民 出版:有鹿文化 出版日期:2021/03 吳妮民,家庭醫學專科醫師,寫作者,臺北人。 曾經獲得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台北文學獎等,作品散見個文字媒體,並獲選入《散文類》、《九歌年度散文選》、《我們這
導讀:中文三A 陳品靜 導讀作品:《時光莖》 導讀篇章:〈口交詠嘆調〉、〈在巴黎,我亞洲的身體〉 作者:林佑軒 出版: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1/01/26 林佑軒,寫作者、翻譯人。臺灣大學畢業,巴黎第八大學文學創作碩士修業中。 曾獲聯合報文學獎小說大獎、臺北文學獎小說首獎、臺大文學獎小說首獎等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