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趕不上變化,船到橋頭自然直?隨機應變的能力為什麼必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太多事情要做但事情不如預期,總是天外飛來一筆要立即解決的事。相信大家常常都會事先計劃好隔天要做什麼事,在自己的google日曆上開心地標註著目標。例如:明天一定要 10 點起床、一定要寫一篇文章…諸如此類的目標,但等到了隔天,真的做到的人卻少之又少,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有許多人在安排計畫的時候,容易預設明天都不會有意外,所有的時間流程都會按照自己安排的計畫進行。但在現實生活中這是不可能的,常常有事插隊要處理。
我喜歡事情在掌控之內,也有著完美主義。這讓我在面對到問題時,時刻想遵循自己的行程,凡事都想照著自己的計畫走。從吃飯、看書到工作都有自己的一套SOP,有些時候是很棒的,讓我很清楚現在要做什麼事情,心情也穩定許多。但,如果事情沒有照著計劃走就會非常焦慮,甚至就擺爛不想做了。
那麼,是不是之後就乾脆不計畫了,反正計畫最後也是被打亂,先想好像沒有意義?還是,計畫一樣要事先思考,並預留一段時間應付變化呢?

計畫趕不上變化,索性就不計畫了?

其實有時人都會陷入一些誤區,只要計劃的事情就不可以改變,只要一有變化就等於當初做的努力都白費了。
就會有許多人死守著並一一執行自己訂的計畫。不過這有個致命的缺點,就是處理不了無從預料的事情,無法應變緊急狀況緊急狀況絕對是不可避免,好的計畫應該要有足夠的彈性來應付緊急狀況當問題。
在發展計畫時,都是基於計畫會很順利進行的情況下。等到開始執行時,才發現現在做的假設條件都太過於樂觀。適當安排行程與調整事務的輕重緩急,是規劃行程必備的機制。
這些人會認為計劃一旦制定就得嚴格執行,完全把未知與風險拋在腦後,認為這樣才是對的。其實計劃就是一個大略的方向,只是給了我們目標,同時也需要不斷地優化調整。
計劃需有彈性,而不是死標準無法更動,最後完成的衡量標準也不是死的,只要在某個區間範圍內就可以。有時還能得到許多驚奇的結果。

如果計畫已經打亂呢?

當事情不如預期,這個時候,第一步就是面對現實情況。因為事實已經發生了,多說無益,快點執行備案才是我們該做的。
為了預防萬一,平時就該想到Plan B。本來就沒辦法一開始制定出完美計畫。而且,無論做出什麼計畫,有意外與調整,是很正常的,全部都照著走反而還不正常。如果我們想要創造出一個更好的成果,就要執行過程中不斷修正,也許最終成果比我們預期的更好。

人生有太多事情是無法精密規劃

人算不如天算,有些事情你可能根本沒有想過或當下有太多不存在的條件。為你的計畫設定一些緩衝與調節時間,隨機應變,只要不偏離終點就都不是問題。
計劃當中要儘可能的考慮變數。按照重要程度進行了分級,在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刪減計劃,狀態好的時候也可以多做計劃!事情不會總是這麼順,當碰到問題,就是你勇於放棄“計劃”的時候,立刻啟動你的備案。
艾森豪將軍,曾是五星上將也是美國的第34任總統,說過一句話,我覺得特別有參考價值 — — 「開始作戰後,原本的作戰計劃就變得幾乎毫無用處。」 為什麼計畫會無用?因為戰爭是活的,瞬息萬變所以計畫不會按照你所想的發展。不過後面還有一句:「但計劃卻是必不可少的。」
原文如下:
In preparing for battle, I have always found that plans are useless but planning is indispensable.備戰的時候,我總覺得計劃沒用,但計劃卻是必不可少的。
計畫過程中你需要考慮各種風險與問題,才能做好計劃,降低失敗。就算計畫沒有從頭到尾執行, 它還是有用意的,能讓你對事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隨機應變,讓人在準備充分之餘保有彈性,讓人在問題發生時能夠臨危不亂達成目標;更重要的是,懂得應變,可以讓你在關鍵時刻的表現不凡。
世界是多變的,事情在轉變通常是突然的,讓你措手不及。所以如何培養臨機應變的能力,在這快速變動世界是不可或缺的技能。

如何培養臨機應變的能力

懂得隨機應變,是每個人都必須掌握的能力,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意料之外的事情,怎麼去處理就是重點了。
應變能力是要靠經驗去累積你的閱歷。如果一個人不去經歷事情,不社交,宅在家裡待在舒適圈,碰到突發狀況時你有辦法隨機應變嗎?
這不是待在幕後或是看看書就能培養的能力。試圖藉由閱讀降低一切的風險與困難,這是不可能的。「讀書並不會提升你現場應變的能力,只能提供你應對的方法。」
就算你看再多投資書籍,看過幾百本名著,沒有真正體會過波動、虧損、追高那種心情,看再多書都只是心安而已,一切都是紙上談兵。慢慢去經驗事物,是你該做的。
這邊還是提供一些方法,當事情來的太突然該怎麼辦。首先無論發生什麼,先冷靜下來再說。正因為是突發事件,所以一點徵兆也沒有,碰到的時候,就會非常慌張整個傻住。這時候一定要穩住,深呼吸也好。恐慌可能使我們失去判斷能力,善用「暫停的能力」。
隨機應變的能力是經年累月的結果,想要提升反應力,不要期待立竿見影。應變能力不好的人,需投入更多的心力去練習,假以時日,在處理突發事件一定能得心應手。

結論

雖然計畫趕不上變化,但我認為計畫還是有它的重要性。一旦發生事情能否勇於放棄先前的準備方案?能不能隨機應變不錯過最佳時機?這都是該學的課題。
有時候也不是想不出對策,而是想死守原先的計畫。這便是你時常焦慮的問題點,認為計劃是完美的不會有差錯,也失去了許多彈性。
未來我們無法預知,但是可以做最好準備調整,不管突發狀況怎麼樣,我們都有辦法解決與承擔後果,那才是我們能做的。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現代人雖然看似衣食無缺,心理問題也逐漸放大,可能受到環境競爭的影響,或小時候家裡沒什麼錢告訴自己一定要很拚,因此會一直push自己不斷往前,很怕我一旦懈怠就會被社會淘汰。但真的是這樣嗎? 看著待辦事項,一方面有種「我完成很多事情」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心裡也帶出一種「心好累」的疲憊感。
還沒看過上篇創業文章的可以先閱讀,接下來說另外5個創業很重要的策略與心法! 銷售與行銷策略、抓出你的商業模式、風險評估等
創業絕非玩票性質,也不是像在學生時代做個ppt,空想理論而已可以先想清楚。會想創業或做生意的人,一定有他考量的事情。像是完成自己的夢想、不再需要看主管和老闆的臉色、不想被公司綁住、喜歡自由等諸多原因。 但創業沒有想像中的容易,你會碰到的問題多到你很容易就會想放棄,所以正確的了解創業的起悲劇的產生!
現代人雖然看似衣食無缺,心理問題也逐漸放大,可能受到環境競爭的影響,或小時候家裡沒什麼錢告訴自己一定要很拚,因此會一直push自己不斷往前,很怕我一旦懈怠就會被社會淘汰。但真的是這樣嗎? 看著待辦事項,一方面有種「我完成很多事情」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心裡也帶出一種「心好累」的疲憊感。
還沒看過上篇創業文章的可以先閱讀,接下來說另外5個創業很重要的策略與心法! 銷售與行銷策略、抓出你的商業模式、風險評估等
創業絕非玩票性質,也不是像在學生時代做個ppt,空想理論而已可以先想清楚。會想創業或做生意的人,一定有他考量的事情。像是完成自己的夢想、不再需要看主管和老闆的臉色、不想被公司綁住、喜歡自由等諸多原因。 但創業沒有想像中的容易,你會碰到的問題多到你很容易就會想放棄,所以正確的了解創業的起悲劇的產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碩博士生涯中,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實驗失敗、論文被拒、合作夥伴臨時掉鏈子。你能真正準備的,不是每一種突發情況,而是培養一種能適應不確定性的心態。 ▋1. 計畫只是開始,不是結局 • 是不是每次都把研究計畫寫得滴水不漏,結果一個變數出現,整份計畫直接報廢? • 事實: 再精密的計畫,也
在計畫和實施之間,總會有一些不可預見的情況影響進程。為了能夠應對這些變化,我們需要兩個關鍵策略:預留足夠的餘量和準備B計畫。 ▋計畫的靈活性 許多人在制定計畫時,往往會追求完美。然而,無論計畫多麼詳細周全,實施過程中總會有意外發生。當遇到這些意外時,我們需要一個備用方案,也就是所謂的B計
Thumbnail
常聽到「人生要有規劃」,或是「做事要有規劃」,然後再分短期、中期、長期等這些話。說真的,這些道理聽了都明白,但真的要開始執行時,還是挺困惑的,總覺得待辦的事情千頭萬緒,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規劃?
但,人生那麼長,不可能每次都有計劃表吧(🚬)
1. 完善計畫與靈活應變: - 很多人在做計畫時,會把一套計畫做得非常完美。然而,實施計畫時,總會有意外情況發生,使計畫無法順利執行。這時候有兩個辦法,一個是留下足夠多的餘量,可能是時間,可能是資源。另一個辦法,就是事先準備好B計畫,當局勢發展不如預期時,你可以依據這個替代計畫來應對。
人不容易區分理想與現實,會高估自己一天的產能,會以為事情要成靠毅力就可以。但實際有操作過的話,都會發現你其實對自己的狀況掌握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而計畫是用來制約你一天的行動,我也很有共感。如果一天沒有計畫,很容易不知道要做什麼,時間就消失在滑社群貼文,隨意逛影片之中了。
「很多人做計畫都是把一套計畫做得很完美。」 「然而到了實施計畫時,總會有沒有預想到的情況發生,讓計畫無法順利執行。」 「這時候有兩個辦法,一個是留下足夠多的餘量,可能是時間,可能是資源。」 「另一個辦法,就是事先準備好B計畫。」 這幾句話節錄自吳軍老師矽谷來信3的內容[1],
Thumbnail
事先擬定具備彈性的計畫,讓大腦得以釋出空間,跳脫預設模式,讓我們更專注有效的運用時間。
生活上舉凡一切大小事都會有計劃及執行的時候,不論是家庭或是職場,甚至延伸到其他事情上,在計劃的過程中,會分析各種發生的可能性,進而去規劃出最佳的結果,而在執行的過程中若出現不是先前分析過的結果,就可再次分析執行中發生的與規劃不同結果,而分析後,如果不會偏離原先的最佳結果,那就選擇靜觀其變吧。 根據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碩博士生涯中,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實驗失敗、論文被拒、合作夥伴臨時掉鏈子。你能真正準備的,不是每一種突發情況,而是培養一種能適應不確定性的心態。 ▋1. 計畫只是開始,不是結局 • 是不是每次都把研究計畫寫得滴水不漏,結果一個變數出現,整份計畫直接報廢? • 事實: 再精密的計畫,也
在計畫和實施之間,總會有一些不可預見的情況影響進程。為了能夠應對這些變化,我們需要兩個關鍵策略:預留足夠的餘量和準備B計畫。 ▋計畫的靈活性 許多人在制定計畫時,往往會追求完美。然而,無論計畫多麼詳細周全,實施過程中總會有意外發生。當遇到這些意外時,我們需要一個備用方案,也就是所謂的B計
Thumbnail
常聽到「人生要有規劃」,或是「做事要有規劃」,然後再分短期、中期、長期等這些話。說真的,這些道理聽了都明白,但真的要開始執行時,還是挺困惑的,總覺得待辦的事情千頭萬緒,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規劃?
但,人生那麼長,不可能每次都有計劃表吧(🚬)
1. 完善計畫與靈活應變: - 很多人在做計畫時,會把一套計畫做得非常完美。然而,實施計畫時,總會有意外情況發生,使計畫無法順利執行。這時候有兩個辦法,一個是留下足夠多的餘量,可能是時間,可能是資源。另一個辦法,就是事先準備好B計畫,當局勢發展不如預期時,你可以依據這個替代計畫來應對。
人不容易區分理想與現實,會高估自己一天的產能,會以為事情要成靠毅力就可以。但實際有操作過的話,都會發現你其實對自己的狀況掌握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而計畫是用來制約你一天的行動,我也很有共感。如果一天沒有計畫,很容易不知道要做什麼,時間就消失在滑社群貼文,隨意逛影片之中了。
「很多人做計畫都是把一套計畫做得很完美。」 「然而到了實施計畫時,總會有沒有預想到的情況發生,讓計畫無法順利執行。」 「這時候有兩個辦法,一個是留下足夠多的餘量,可能是時間,可能是資源。」 「另一個辦法,就是事先準備好B計畫。」 這幾句話節錄自吳軍老師矽谷來信3的內容[1],
Thumbnail
事先擬定具備彈性的計畫,讓大腦得以釋出空間,跳脫預設模式,讓我們更專注有效的運用時間。
生活上舉凡一切大小事都會有計劃及執行的時候,不論是家庭或是職場,甚至延伸到其他事情上,在計劃的過程中,會分析各種發生的可能性,進而去規劃出最佳的結果,而在執行的過程中若出現不是先前分析過的結果,就可再次分析執行中發生的與規劃不同結果,而分析後,如果不會偏離原先的最佳結果,那就選擇靜觀其變吧。 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