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什麼時候成了無聊的大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的能力不一定跟年紀成正比,但是自尊卻會隨年月增長。」這是我在某系列講座上常說的,雖然刺耳,但相信這句話很難反駁。前幾篇寫道進入40歲後,我們人生中很多東西都會跟國家財務一樣硬直化。

賺很多錢但卻被貸款、孝親費、保險、投資等固定支出壓的死死的。看似很多時間,但卻要用來進修、陪家人、去一些躲不掉的應酬,看似很多能力跟人脈都已經水到渠成,但卻礙於風險承受度、沒勇氣反抗週遭的雜音,而沒辦法對很多新事物踏出第一步。

就這樣我們成了無聊的大人。

同溫層與每個人的倖存者偏誤

到了一定的年紀後,我們大家都活在同溫層。因為知道跟怎樣的人在一起可以輕鬆愉快,因此我們的交友方式有了SOP,甚至社交圈完全停滯。因為知道怎麼做事可以輕鬆愉快,因此我們選擇了自己最喜歡也最不容易被嫌的方式,那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但一定是最適合我們每個個人的方式。因為知道自己怎麼活可以在快樂與不快樂間,用最省力的方式取得平衡,所以我們的人生觀跟生活哲學就是依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寫,是讓哲學去遷就生活方式,而不是透過生活來實踐哲學。

最後是賺錢。

在資本主義社會裏錢真的太重要了。重要到你做任何事只要是為了賺錢,只要可以解釋將來怎麼增加收入,就能解釋的每個人都心服口服。而什麼時候該拿賺錢出來當擋箭牌,迴避討厭的問題,相信社會人士們也都深諳其道。

寓於不愉快跟負面情緒的成長契機

同溫層待久了,會讓人受不了批評,做事習慣固定了,想換個方法也可能會導致犯錯而招來失敗。我們活到了中年,大家總算都找到最容易活下去、又最不會受到批評的生活方式,但殊不知人類的成長就停滯於此。

在生活中,要是感受到負面情緒時,就是反思與學習的大好機會,無論在學問上,心靈上或是工作上。但對多數已經習慣用固定模式活在同溫層的大人來說,循著既有規則做事,對外上彬彬有禮,跟熟人們關起門來又對社會酸言酸語已經成為常態。

我也會這樣,因為酸言酸語的瞬間除了發洩自己的懷才不遇,似乎也顯得自己高人一等。就算我理性上知道自己在社會底層,但為了心靈衛生,跟朋友們關起門來酸幾句還是必須的。

但酸完以後,面對那些不快感,反過來檢討自己的行動跟心理狀態是更重要的功課。

結語

前陣子讀書會,印象中有人說某本書教大家讀書讀資料時怎麼畫重點,讀書的重點除了畫在「我覺得這句寫得真好真精闢」以外,更重要的是畫在「這句是在寫三洨,作者到底懂不懂」那句。因為自己下意識會反對的意見或是言論,大多都是思考的盲點。

同溫層待著固然舒服,但待久了可能就會讓人在各方面停滯。

寫到這,我想說自己也沒多高級啦!就是個社會底層的酸民。昨天跟朋友有點小爭執,突然就想到那些造成爭執的不快感,大概就源自我內心的盲點吧!各位大叔大嬸們偶爾也要看看同溫層外的世界,不然哪天突然溫差太大適應不了,心臟可能會承受不住,大家共勉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東京裏物語
32.2K會員
250內容數
喜歡閱讀裏物語長文的大家,本專題將帶大家最完整的內容。看膩了那些不是捧日本就是貶日本的文章嗎?除了景點、美食、宅文化跟AV以外,日本還有些什麼呢?別人寫的裏物語不一定會寫,但是別人不寫的,裏物語一定寫。
東京裏物語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這篇文章探討社群經營的挑戰與價值,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社群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與獲取利益,並探討如何建立一個理想的社群,讓成員獲得幸福感和歸屬感。文章以作者在日本經營臺灣人社群的經驗為例,分析不同社群的差異,以及建立社群所面臨的困境與策略。
Thumbnail
2025/04/20
這篇文章探討社群經營的挑戰與價值,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社群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與獲取利益,並探討如何建立一個理想的社群,讓成員獲得幸福感和歸屬感。文章以作者在日本經營臺灣人社群的經驗為例,分析不同社群的差異,以及建立社群所面臨的困境與策略。
Thumbnail
2025/04/05
在35至64歲的工作年齡層中,選擇獨居的「中年單身者」正在增加。特別是在東京都心部,這一群體佔據了約三成的人口。獨居雖然能享受自由的生活,但也伴隨著孤獨的風險。要怎麼在活得更像自已時,同時減少這些風險呢?
2025/04/05
在35至64歲的工作年齡層中,選擇獨居的「中年單身者」正在增加。特別是在東京都心部,這一群體佔據了約三成的人口。獨居雖然能享受自由的生活,但也伴隨著孤獨的風險。要怎麼在活得更像自已時,同時減少這些風險呢?
2025/04/04
從某個無聊的夜晚開始 2024年我的人生失去了主動權。 雖然這件事好像也不是一兩天的事了,但在年5月中感覺狀況越趨惡化。 主要原因是源自於2021開始的身體狀況不適,在台灣日本接受一堆檢查,甚至還動了手術後,狀況沒有顯著改善;在躺著、坐著都不舒服的狀態下,我開始無法在書桌或辦公桌前久坐,就在那
Thumbnail
2025/04/04
從某個無聊的夜晚開始 2024年我的人生失去了主動權。 雖然這件事好像也不是一兩天的事了,但在年5月中感覺狀況越趨惡化。 主要原因是源自於2021開始的身體狀況不適,在台灣日本接受一堆檢查,甚至還動了手術後,狀況沒有顯著改善;在躺著、坐著都不舒服的狀態下,我開始無法在書桌或辦公桌前久坐,就在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新的世代其實默默地教我們要活在當下,只是我們都用舊思維去抵抗,還想要改變他們。 是不是應該將自己歸零,放下這些擔心,好好的過現在可以掌握的生活。
Thumbnail
新的世代其實默默地教我們要活在當下,只是我們都用舊思維去抵抗,還想要改變他們。 是不是應該將自己歸零,放下這些擔心,好好的過現在可以掌握的生活。
Thumbnail
「我告訴你!我見過的太多了!如果到了40歲,一點成就都沒有,可憐一輩子!」 到底怎樣算沒有成就?又怎樣算可憐呢?
Thumbnail
「我告訴你!我見過的太多了!如果到了40歲,一點成就都沒有,可憐一輩子!」 到底怎樣算沒有成就?又怎樣算可憐呢?
Thumbnail
要讓自己的「自我」茁壯沈穩,除了生活經驗的歷練,另外就是積極學習和自我訓練。 無論是關於生活處事的各種能力和知識,或是自己專業領域的知識能力和處理經驗,只要「保持學習」都是在增進我們大腦神經元發展,同時也在滋養個體「自我」的獨立精神。
Thumbnail
要讓自己的「自我」茁壯沈穩,除了生活經驗的歷練,另外就是積極學習和自我訓練。 無論是關於生活處事的各種能力和知識,或是自己專業領域的知識能力和處理經驗,只要「保持學習」都是在增進我們大腦神經元發展,同時也在滋養個體「自我」的獨立精神。
Thumbnail
「人的能力不一定跟年紀成正比,但是自尊卻會隨年月增長。」這是我在某系列講座上常說的開場白,雖然刺耳,但相信這句話總會讓大家想起身邊幾個人。之前曾寫到進入40歲後,我們人生中很多東西都會跟國家財務一樣硬直化。就這樣我們成了無聊的大人。
Thumbnail
「人的能力不一定跟年紀成正比,但是自尊卻會隨年月增長。」這是我在某系列講座上常說的開場白,雖然刺耳,但相信這句話總會讓大家想起身邊幾個人。之前曾寫到進入40歲後,我們人生中很多東西都會跟國家財務一樣硬直化。就這樣我們成了無聊的大人。
Thumbnail
「人的能力不一定跟年紀成正比,但是自尊卻會隨年月增長。」這是我在某系列講座上常說的,雖然刺耳,但這句話應該很難反駁。
Thumbnail
「人的能力不一定跟年紀成正比,但是自尊卻會隨年月增長。」這是我在某系列講座上常說的,雖然刺耳,但這句話應該很難反駁。
Thumbnail
小時候,對未來都有些期待,幻想長大後的樣子應該是標誌又可愛。​ 一年一年過去了​ 我們變高變胖,經歷了一些悲歡離合,看了一些社會險峻,經驗到無法言述的委屈,學習與無可奈何相處。​ 我們發現還沒學好,怎麼就慢慢步入中年,開始嘗到老了滋味​ 吃東西很快就飽,一不小心就變胖,也不再容易減重​ 膠原蛋白慢慢
Thumbnail
小時候,對未來都有些期待,幻想長大後的樣子應該是標誌又可愛。​ 一年一年過去了​ 我們變高變胖,經歷了一些悲歡離合,看了一些社會險峻,經驗到無法言述的委屈,學習與無可奈何相處。​ 我們發現還沒學好,怎麼就慢慢步入中年,開始嘗到老了滋味​ 吃東西很快就飽,一不小心就變胖,也不再容易減重​ 膠原蛋白慢慢
Thumbnail
出社會也有一段時間了,成功不再是以前想的那麼簡單,熱情不知道去哪裡了,曾幾何時變得只在床鋪和工作上往返,直到身體發出悲鳴。 這是我的經驗談,最近幾個月正在重新站起來,雖然仍單膝跪地,但我感受到我正在變的更好,我領悟了四個簡單卻重要的觀念,你可以忘記我,但希望你不要忘了這四件事。
Thumbnail
出社會也有一段時間了,成功不再是以前想的那麼簡單,熱情不知道去哪裡了,曾幾何時變得只在床鋪和工作上往返,直到身體發出悲鳴。 這是我的經驗談,最近幾個月正在重新站起來,雖然仍單膝跪地,但我感受到我正在變的更好,我領悟了四個簡單卻重要的觀念,你可以忘記我,但希望你不要忘了這四件事。
Thumbnail
回想過去的自己,真的會發現人每到了一個年紀後思考邏輯與價值觀會漸漸改變。 二十歲時,覺得許多事物都是新鮮的,享受當下,肯吃苦也敢玩樂,卻也不想過著循規蹈矩、跟別人一樣的生活,但「自己想要什麼」永遠都是個問題。
Thumbnail
回想過去的自己,真的會發現人每到了一個年紀後思考邏輯與價值觀會漸漸改變。 二十歲時,覺得許多事物都是新鮮的,享受當下,肯吃苦也敢玩樂,卻也不想過著循規蹈矩、跟別人一樣的生活,但「自己想要什麼」永遠都是個問題。
Thumbnail
每個人的抗壓程度不同、生活型態與處境不同,找到自己的平衡模式才是重要的。想從兩個角度來探討:到底人生的不同階段各自要追求哪方面的成長,以及有什麼方式可以幫助自己的成長更有效率。
Thumbnail
每個人的抗壓程度不同、生活型態與處境不同,找到自己的平衡模式才是重要的。想從兩個角度來探討:到底人生的不同階段各自要追求哪方面的成長,以及有什麼方式可以幫助自己的成長更有效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