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為學與誨人,可以說是孔子一生的寫照,人要不斷為學,才可充實生命的內涵。但,老子卻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學識越多,離道越遠。那麼,兩老的講法,有沒有矛盾相左呢?
《道德經》第四十八章,點出如何去知悟道。老子說: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為學,一般就是求知,那本來是好事;但,事實上,越有學識,卻越來越離道。舉個例子,研究細菌病毒,本來是科學研究,了解病毒的成因,去探索對治的方法。誰知當了解到病毒的本質,卻又去研發改造病毒,而使之成為生化武器,這豈不是違背天道、違反人道?這不要說悟道,根本就是叛道!
所以,一個有血性的科研人員,當他/她研發去到某一個階段,發覺這樣下去,就會違背天道、違反人道,經過內省去知,繼而終止研發,又或另途他去,目的但求心安,與道同行。孟子說:「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憑著良知,憑著公義,要適時地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道德經》第二十章,老子又說:絕學無憂。
人如果能棄絕一切違背天道、違反人道的知識,則可以無憂愁煩惱。
大家看看,掌權勢的人,恃著對法律有一定認識,就隨便去釋法,借法行事,矯枉過正。其實,法律的基本精神,是要維護人性的尊嚴的,是要維護人道的。
可見,知識越多,不一定是好事。不懂得做壞事,可能不會做壞事;而懂得做壞事,卻堅持不做壞事,那真是難能可貴啊!
那麼,究竟老子與孔子這兩位智者,對「為學」的觀點,有沒有矛盾相左呢?
其實,二者是沒有矛盾相左的。
孔子的為學,雖是先經過認知的過程,但最終目的在學道、在明道、在行道,以致傳道。
老子講的為學,只是停留在求知的階段,即謂知識越多,可能離道越遠。所以,老子他認為要悟道,必須內省去知,心外無物,把哪些經驗知識的障礙倒空,而體受生命,而與萬物共存。
人啊!要追求人類和平共存,必須正確對待知識,善用知識!
(寫於2022年4月12日)
下一講:上善若水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17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學不厭、誨不倦」,這是孔子一生人的寫照。 這句話,《論語》出現有兩處: (一)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2】 (二)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述而33】 為什麼「學不厭、誨不倦」,是孔子一生人的寫照? ①默而識之
    孔子一生人,有句座右銘——學不厭,誨不倦。 學不厭,不厭煩地學習。 誨不倦,不倦怠地教人。 孔子那麼有學問,都不斷地學習,特別在他晚年的時候,還整天地學習《易經》,修訂《春秋》。 孔子有那麼多學生,號稱三千,還說教人不倦。 他不累嗎? 現在人到古稀了,還在寫作閱讀。為啥呀?
    人生是要有理想的,不管是處於順境抑或逆境,無論年輕抑或年長,理想是人生的基本要求。理想,不是妄想,也不是幻想,而是實實在在的、長遠的、持續的、合理的想法。 也許有人問:老兄,你一把年紀了,還有什麼理想呀? 我的理想,是希望能得到善終,心安理得,沒交白卷。(將來會分享「人生最終的目的是什麼?」)
    昨天清晨六點多就開始打理園務,主要是修剪勒杜鵑和剪草。由於勒杜鵑多刺,必須集中精神,戰戰兢兢,小心翼翼。一直做到十一點,早點都來不及吃,只好當作午飯吧。然後下午再煮個麵,而晚飯就簡單地弄個雞柳芝士多士。飯後隨即繼續寫文了。 也許有人會說:一把年紀,何必如此辛勞呢? 於此,謹祝大家新一年,健康平安!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為政14】 周,有周到、周延、周融的意思,簡單地來說,就是各方各面都考慮到、都兼顧到,這樣才能既接納異見而又不偏私包庇。 比,就很不一樣,與己相同的,就不管是非黑白,都認同;與己相異的,就不問對錯,都反對。這就是黨同伐異,排斥異己。 下一講:天地不仁
    西方文化跟中華道統文化有明顯的方向與本質的不同的。西方文化不斷求新變革,不斷要爭功顯名,這與中華的道統文化恰恰迥異。當然,這裡的迥異,並沒有好壞之分,只是彼此的方向與本質的不同而已。 人有好的表現,做出成績,有功勞,當然值得高興,哪個成功感,可能是非言辭所能形容的。但,就不能夠居功、不能炫耀。
    「學不厭、誨不倦」,這是孔子一生人的寫照。 這句話,《論語》出現有兩處: (一)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2】 (二)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述而33】 為什麼「學不厭、誨不倦」,是孔子一生人的寫照? ①默而識之
    孔子一生人,有句座右銘——學不厭,誨不倦。 學不厭,不厭煩地學習。 誨不倦,不倦怠地教人。 孔子那麼有學問,都不斷地學習,特別在他晚年的時候,還整天地學習《易經》,修訂《春秋》。 孔子有那麼多學生,號稱三千,還說教人不倦。 他不累嗎? 現在人到古稀了,還在寫作閱讀。為啥呀?
    人生是要有理想的,不管是處於順境抑或逆境,無論年輕抑或年長,理想是人生的基本要求。理想,不是妄想,也不是幻想,而是實實在在的、長遠的、持續的、合理的想法。 也許有人問:老兄,你一把年紀了,還有什麼理想呀? 我的理想,是希望能得到善終,心安理得,沒交白卷。(將來會分享「人生最終的目的是什麼?」)
    昨天清晨六點多就開始打理園務,主要是修剪勒杜鵑和剪草。由於勒杜鵑多刺,必須集中精神,戰戰兢兢,小心翼翼。一直做到十一點,早點都來不及吃,只好當作午飯吧。然後下午再煮個麵,而晚飯就簡單地弄個雞柳芝士多士。飯後隨即繼續寫文了。 也許有人會說:一把年紀,何必如此辛勞呢? 於此,謹祝大家新一年,健康平安!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為政14】 周,有周到、周延、周融的意思,簡單地來說,就是各方各面都考慮到、都兼顧到,這樣才能既接納異見而又不偏私包庇。 比,就很不一樣,與己相同的,就不管是非黑白,都認同;與己相異的,就不問對錯,都反對。這就是黨同伐異,排斥異己。 下一講:天地不仁
    西方文化跟中華道統文化有明顯的方向與本質的不同的。西方文化不斷求新變革,不斷要爭功顯名,這與中華的道統文化恰恰迥異。當然,這裡的迥異,並沒有好壞之分,只是彼此的方向與本質的不同而已。 人有好的表現,做出成績,有功勞,當然值得高興,哪個成功感,可能是非言辭所能形容的。但,就不能夠居功、不能炫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原文: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求學問的人越來越多,求道的人越來越少,這裡講的是心境上的獲取。一個人在學問上日益增進,所取得的功名利祿會越來越多,任何人對他越來越恭維,不過他會越來越放下這些功名利祿,在學問上繼續求取
    Thumbnail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  畔通『叛』,背離的意思。  孔子把學習擺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而且特別重視博學。博學包括學文和學藝。其中,又特別重視博學于文。博學于文是對君子的一項要求。文指前人撰述的人文典籍,如《周禮》,《樂經》,《尚書》,《詩經》和《易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Thumbnail
    經由解析老子與其著作《道德經》的來源與發展,發現自己擁有在不同外太空、水,以及空氣裡,都有實現最好給予的能力,而這樣子可以實現永恆美好的能力,也已經說明人類的天賦。
    說文:「外得於人。內得於己也。」段注:「此當依小徐通論作內得於己、外得於人。內得於己,謂身心所自得也;外得於人,謂惠澤使人得之也。俗字叚德為之。」因此,當老子之時,其所用之「德」應為「悳」。 上悳 「上悳不悳,是以有悳;下悳不失悳,是以無悳。上悳無為而無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裡仁第四)。 如果一個士人有志於仁道,卻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這種人不可與他探討仁道。惡,粗劣。  孔子看不起這種人,不願花時間和這種人交談。認為這種人雖然有士的身份,看上去也有為仁的志向,但卻是不合格的,只是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
    Thumbnail
    原文: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求學問的人越來越多,求道的人越來越少,這裡講的是心境上的獲取。一個人在學問上日益增進,所取得的功名利祿會越來越多,任何人對他越來越恭維,不過他會越來越放下這些功名利祿,在學問上繼續求取
    Thumbnail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  畔通『叛』,背離的意思。  孔子把學習擺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而且特別重視博學。博學包括學文和學藝。其中,又特別重視博學于文。博學于文是對君子的一項要求。文指前人撰述的人文典籍,如《周禮》,《樂經》,《尚書》,《詩經》和《易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Thumbnail
    經由解析老子與其著作《道德經》的來源與發展,發現自己擁有在不同外太空、水,以及空氣裡,都有實現最好給予的能力,而這樣子可以實現永恆美好的能力,也已經說明人類的天賦。
    說文:「外得於人。內得於己也。」段注:「此當依小徐通論作內得於己、外得於人。內得於己,謂身心所自得也;外得於人,謂惠澤使人得之也。俗字叚德為之。」因此,當老子之時,其所用之「德」應為「悳」。 上悳 「上悳不悳,是以有悳;下悳不失悳,是以無悳。上悳無為而無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裡仁第四)。 如果一個士人有志於仁道,卻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這種人不可與他探討仁道。惡,粗劣。  孔子看不起這種人,不願花時間和這種人交談。認為這種人雖然有士的身份,看上去也有為仁的志向,但卻是不合格的,只是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