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的滋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自從疫情爆發以來,在美就讀一年級的孫女,才剛繳了昂貴的學費,就被迫在家線上學習。雖說停課不停學,老師也很認真地備課授課,但畢竟和到學校上實體課差別很大,少了及時的溝通與面對面互動,學習沒那麼有趣多元,也少了很多可分享的事物。
孫女最常說的是:「好無聊喔!」倒是我賺到許多和孫女視訊、為她加油打氣的機會。
這天,視訊中的她苦著一張臉、還戴著口罩,迫不及待地告狀:「爸爸媽媽在樓下炸臭豆腐,整個房子都臭死了!我躲到二樓自己的房間,戴上口罩還能聞到臭味,這種東西他們怎麼敢吃?真噁心!」
為了取信於我,她還下樓將畫面對著正在大快朵頤的爸媽:只見盤子上十幾塊外酥內軟、剛出爐的三角形炸豆腐,旁邊還有媳婦調配的沾醬,他倆一口接一口,直到盤子見底。兒子滿意地說:「用氣炸鍋炸的,味道很像,只是真的很臭!」一向精於廚藝,懂吃、會吃、也愛做肯做的媳婦,吃完最後一塊,望著一臉疑惑,極度嫌棄、餘怒未消的女兒,幽幽地說:「這就是鄉愁。你不會懂。」
是的,他倆或是好命或是堅持,自出國留學、就業、結婚、生女,一直維持著每年和自家長輩見面一次,多半他們回台省親,偶爾我們去美探視,或是相約國外旅遊。猶記得孫女出生不久後,一家三口返台探親那大陣仗的行李,包括嬰兒汽車座椅、飛機上簡易嬰兒躺椅、路上嬰兒推車……他倆不辭勞苦打包攜帶,就怕委屈了女兒,破壞了旅途的順暢。讓我們在含飴弄孫之餘有著滿滿的心疼,也更加珍惜這飛越太平洋的濃濃親情。
二○二○年初疫情爆發,本已計畫好當年六月底待孫女課業結束返台省親,奈何各種防疫措施及政令規範,讓大家寸步難行,也強制不准行、不便行。居家避疫,在家上班、上課變成常態,返鄉之路遙遙無期。去年底收到戶政單位通知,一家三口因兩年未有入境紀錄,竟慘遭除籍了。
今天,他們在華人超市看到臭豆腐,雖然女兒嫌臭,拒買、拒吃,但苦於無法返鄉的夫婦倆,卻因此療癒了思鄉思親的卑微心願。
(刊於,人間福報,2022年4月6日)
avatar-img
0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余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兒子邊做麵包邊和我視訊,同時吆喝著兩個孩子少吃點葡萄乾,免得明天早上吃麵包時,嫌棄爸爸做的葡萄乾土司,怎麼葡萄乾這麼少?
媳婦傳來一張孫子盤腿坐著,就著塑膠置物箱當桌子,手握鉛筆專注寫著日記,背景是對面帳篷應著燈光照著親子互動的影像。
兒子邊做麵包邊和我視訊,同時吆喝著兩個孩子少吃點葡萄乾,免得明天早上吃麵包時,嫌棄爸爸做的葡萄乾土司,怎麼葡萄乾這麼少?
媳婦傳來一張孫子盤腿坐著,就著塑膠置物箱當桌子,手握鉛筆專注寫著日記,背景是對面帳篷應著燈光照著親子互動的影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臭豆腐怎樣才算好吃,除了外皮酥脆且聞起來夠臭外,這2間是個人認為別具一格,特殊臭豆腐店家。 方記臭豆腐 這間店是老公從小就跟公公來吃過,好滋味難忘,帶我來吃一次我也成主顧。 方記臭豆腐特殊鮮嫩,可以2種吃法,我喜歡吃外酥內嫩是正常版,如果想吃更酥脆,可以請老闆炸更酥脆(炸2次),另外特
Thumbnail
童年時父母離異,對於成長來說是個難題。雙親離開後,我們都靠自己努力成長。而在成長的過程中,才慢慢體會到父母的愛與付出。這道家常菜也許無法解決情感的問題,但可以帶給我們一絲家的溫暖。期望每個家庭都能讓孩子記住家的味道。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慢慢跟著母親取經,記錄下一道又一道簡單又好吃的家常菜。自己煮不但能省錢、增進夫妻感情,也是蠻有成就感的。我所嚮往的生活,有個自己的小菜園,在下班後忙碌的夜晚來臨之前,做幾道簡單又健康的料理,與家人談笑風生,是幸福也是種幸運。
Thumbnail
含煙回到台灣養身體,臉色愈來愈紅潤,體重也逐漸增加,但卻發現該來的月事卻沒來,難不成懷孕了?她驚慌地告訴阿成,兩人還沒結婚,含煙沒有工作,一旦回美國,恐怕得自費負擔醫療費用,阿成說:「要不你就留在台灣待產,等孩子出生再回來美國?」 含煙驚慌地找母親商量,家裡還有古板的老奶奶掌家,爸爸是德高望重的文
Thumbnail
含煙一路從台灣哭到美國,頭等艙的空姐每個人都來勸過一回了,她也只喝了加了淚水的柳橙汁,下了機任由接機的親阿姨,送進了一家私人療養院,過了一個月的情傷憂鬱期。 身體好了,學校也開學了,這麼一個美麗的東方女子,自然身邊少不了追求者的,但含煙彷彿守寡似地一一給拒絕了,但有個追求者身家及背景像極了火成,他
又聽樓上那男人的大笑聲及女兒的說話聲了, 所以出嫁女兒又回娘家了? 想起倒垃圾時跟這女兒的爸爸聊天, 那女兒父親先跟我們抱怨兒子媳婦, 說兒子媳婦只回家一天就急著抱小孩回娘家了。
Thumbnail
女兒在班上的母親節活動中發言:「媽媽最喜歡作的事是煮飯。」 兒子的生活課本有道題目:「媽媽喜歡作的事。」兒子寫下:「煮飯。」 有天先生跟同事說我喜歡煮飯,回到家我開玩笑地對他說:「我們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三人異口同聲,我辯駁無效。我問我自己:「若不用顧慮家人的需要,我想作什麼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次出遊過程中因點餐事件引發的家庭衝突,女兒和父親的交流,以及母親的內心掙扎。文章充滿了情感與反思,呈現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和互動。作者通過自己的家庭經曆,引起讀者對於父母和子女之間關係的思考。
Thumbnail
一盒400的國產草莓,觸發了母親對年輕時的味蕾回憶。從青橘子、雞蛋到魷魚片,都是代表窮日子時期的滋味。這篇文章回顧母親的美味回憶,以及滋味背後的故事。
Thumbnail
剛剛聽到一個女同事吐槽說:回娘家看到老媽一個人在廚房忙碌,嫂子啥都不幹,飯不做,碗也不洗,菜做好了,嫂子坐下來就吃,也不收拾,讓我媽來收拾,突然覺得好心酸,好心疼我媽。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臭豆腐怎樣才算好吃,除了外皮酥脆且聞起來夠臭外,這2間是個人認為別具一格,特殊臭豆腐店家。 方記臭豆腐 這間店是老公從小就跟公公來吃過,好滋味難忘,帶我來吃一次我也成主顧。 方記臭豆腐特殊鮮嫩,可以2種吃法,我喜歡吃外酥內嫩是正常版,如果想吃更酥脆,可以請老闆炸更酥脆(炸2次),另外特
Thumbnail
童年時父母離異,對於成長來說是個難題。雙親離開後,我們都靠自己努力成長。而在成長的過程中,才慢慢體會到父母的愛與付出。這道家常菜也許無法解決情感的問題,但可以帶給我們一絲家的溫暖。期望每個家庭都能讓孩子記住家的味道。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慢慢跟著母親取經,記錄下一道又一道簡單又好吃的家常菜。自己煮不但能省錢、增進夫妻感情,也是蠻有成就感的。我所嚮往的生活,有個自己的小菜園,在下班後忙碌的夜晚來臨之前,做幾道簡單又健康的料理,與家人談笑風生,是幸福也是種幸運。
Thumbnail
含煙回到台灣養身體,臉色愈來愈紅潤,體重也逐漸增加,但卻發現該來的月事卻沒來,難不成懷孕了?她驚慌地告訴阿成,兩人還沒結婚,含煙沒有工作,一旦回美國,恐怕得自費負擔醫療費用,阿成說:「要不你就留在台灣待產,等孩子出生再回來美國?」 含煙驚慌地找母親商量,家裡還有古板的老奶奶掌家,爸爸是德高望重的文
Thumbnail
含煙一路從台灣哭到美國,頭等艙的空姐每個人都來勸過一回了,她也只喝了加了淚水的柳橙汁,下了機任由接機的親阿姨,送進了一家私人療養院,過了一個月的情傷憂鬱期。 身體好了,學校也開學了,這麼一個美麗的東方女子,自然身邊少不了追求者的,但含煙彷彿守寡似地一一給拒絕了,但有個追求者身家及背景像極了火成,他
又聽樓上那男人的大笑聲及女兒的說話聲了, 所以出嫁女兒又回娘家了? 想起倒垃圾時跟這女兒的爸爸聊天, 那女兒父親先跟我們抱怨兒子媳婦, 說兒子媳婦只回家一天就急著抱小孩回娘家了。
Thumbnail
女兒在班上的母親節活動中發言:「媽媽最喜歡作的事是煮飯。」 兒子的生活課本有道題目:「媽媽喜歡作的事。」兒子寫下:「煮飯。」 有天先生跟同事說我喜歡煮飯,回到家我開玩笑地對他說:「我們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三人異口同聲,我辯駁無效。我問我自己:「若不用顧慮家人的需要,我想作什麼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次出遊過程中因點餐事件引發的家庭衝突,女兒和父親的交流,以及母親的內心掙扎。文章充滿了情感與反思,呈現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和互動。作者通過自己的家庭經曆,引起讀者對於父母和子女之間關係的思考。
Thumbnail
一盒400的國產草莓,觸發了母親對年輕時的味蕾回憶。從青橘子、雞蛋到魷魚片,都是代表窮日子時期的滋味。這篇文章回顧母親的美味回憶,以及滋味背後的故事。
Thumbnail
剛剛聽到一個女同事吐槽說:回娘家看到老媽一個人在廚房忙碌,嫂子啥都不幹,飯不做,碗也不洗,菜做好了,嫂子坐下來就吃,也不收拾,讓我媽來收拾,突然覺得好心酸,好心疼我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