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隨筆 §5》#原來我誤會你了!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慢養」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教養理念,但我花了很久才理解、才進入「慢養」的世界,即使許多時候,自己「急」的本性、社會的期待會將自己再拉回「趕、趕、趕」的世界裡。
看著女兒,如同看著奇蹟。女兒是被硬擠出來的,經歷急產出來、直接去了保溫箱的她,沒有感受到媽媽溫暖的體溫、沒有聽到媽媽熟悉的聲音、沒有聞到媽媽的味道,而是獨自一個人面對陌生的人、事、物。
回到家後的她,變得超級挑戰:半夜驚醒2-3次、莫名其妙大哭,總要睡在胸前、聽著心跳聲才能入睡(直到三歲才睡過夜);不管見過幾次面的人,不理睬、不回應、不給抱(從被標籤為害羞到沒禮貌); 堅持度超高,彈性少(一個月大時拒絕奶瓶而讓自己餓一天、一看到白袍醫生一定大哭到無法安撫...);超級黏,超級小心,不主動冒險嘗試新事物,真的是超級難養的孩子!
當時的我,只能過一天算一天,每天都忙著教養,每天都忙著從教養中存活!根本無法思索到未來。多年過去後,我還是掙扎著:半夜常抱著難安撫的她,感受到自己的無助而流淚;社交場合常面對他人對女兒的指責而張牙舞爪,但內在卻是充滿沒有將孩子教好的自我責怪...等等的辛酸血淚。
就在一次衝突時,我突然有了個頓悟:或許女兒此刻的狀態,跟她的出生創傷有關。她到夜驚、黏、不接觸,可能都和她的不安全感有關,因為緊急來到這世界的她,孤單的獨自一個人面對不熟悉、可怕的世界,她能做的就是先隔絕自己的害怕、焦慮!她曾經那麼的沒有安全感,所以要高度掌控,來獲得心中的穩定。霎時間,我不再感受到難和無力了。
我明白她的焦慮、不安很可能源自她出生時的「創傷」後,我面對她傷,便更加能夠做到「慢養」。
「慢養」是等待,不代表放任,而是讓孩子知道她自己是被重視的,讓她在學習中成長,並找到最好的自己。身為父母的我們,如同園丁,因應孩子當下不同的樣態,扮演不同的角色,可能是玩伴、可能是朋友、可能是顧問、可能是明燈,不管是什麼,送給孩子的都是愛與相信。「慢養」是相信孩子的力量 ,用開放的態度為基底,添加傾聽和等待的成分,運用多元的溝通方式和孩子們相處,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看見孩子的亮點。
我能慢慢踏上「慢養」之後,源自於我跟自己的內心有很深的連結和對話,我先允許自己「慢活」,相信自己、陪伴自己、接納自己,接著我也能夠給予孩子允許,允許孩子「慢慢長大」。有了這層體會,我對女兒的包容和等待,不再只是腦袋上的理解,而是能夠打從心底。她正在經歷不安全感時,我會給她抱抱、陪她聊聊.即使她會哭泣30分鐘以上,我都不催促她,而等待她自己決定情緒可以收了;當她不打招呼、不回應別人時,我可以陪伴她的焦慮,等待她感受到安全時,再和他人連結;當她想用控制來獲得安全感,我會陪伴她感受失去控制前的焦慮和不安,找其他的方式,以一種自己和他人都能接受的方式「控制」。當她越能感受當下父母回應的包容和穩定時,她出生的創傷越能夠被療癒。
寫到這,我想說的是,孩子的外在行為是他內在狀態的展現,而什麼造成他的不安、不穩定,需要爸媽保持高度的敏感度,避免標籤化小孩。
照片出處:Pexels 攝影師:Taryn Elliott
avatar-img
2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gnes Y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位朋友跟我分享她和婆婆、兒子之間的互動,我體驗到溝通的藝術! 她的寶貝和我家的寶貝一樣,都是屬於先天慢郎中型的孩子,遇到我們這種急驚風的媽媽,早上真的就想打仗,若有一天要不生氣真的是上帝恩典。碎念催促孩子的過程中,如又其他人,如婆婆、老公來參一腳,往往緩解問題的成分不大,火上加油則是多一些。
「我剛剛有傳訊息給妳,就是這件事。我剛確診!是肝癌末期。我本來想這輩子沒有遺憾了,所以不想治療了。但醫生希望我接受治療。治療的話可以活2-3年,沒有治療就是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震撼的消息,帶我進入時空迴廊,我與道別的連結。 攝影師:Ksenia Chernaya,連結:Pexels
《#親子隨筆 §4》 吃完晚餐坐下閒聊的當下,兒子突然問我:「你今天怎麼沒有問我好不好?」 為了實踐教養不是僅用口頭說,而是要實際操作,而孩子即使沒有回應,但他們都在看!
兒子說:我全部都是缺點 聽到這句話的瞬間,內心震驚地出現OS:天那!我兒子怎麼了! 腦袋的跑馬燈不斷的跑出不同的語句。 內心的焦慮擔心開始主宰思緒,直覺想逃避、最後超理智戰勝! 然自我覺察後,回應不同了!愛也流動了
《#親子隨筆 §2》 我想要傳給我孩子的是什麼?當我們達到自己夢想前時,長期付出和苦熬,如日復一日反覆練習,又如何做能讓孩子依然保有「火花」和「熱忱」,勇往直前往夢想前進?我又如何可以控制自己的焦慮和擔心,不影響孩子做夢呢?
這一陣子密切地準備一些親職講座的演講,免不了需要自我介紹。而我和親職教養掛上勾,不僅是我的專業,更因為我也一位母親。我重新思索:幹嘛要有小孩? 第一,當然是我很喜歡孩子!我喜歡孩子的天真無邪、不受拘束!也喜歡孩子回應的愛是可以那麼地無條件。和他們互動是那麼的真實和單純。 另個自私的理由
一位朋友跟我分享她和婆婆、兒子之間的互動,我體驗到溝通的藝術! 她的寶貝和我家的寶貝一樣,都是屬於先天慢郎中型的孩子,遇到我們這種急驚風的媽媽,早上真的就想打仗,若有一天要不生氣真的是上帝恩典。碎念催促孩子的過程中,如又其他人,如婆婆、老公來參一腳,往往緩解問題的成分不大,火上加油則是多一些。
「我剛剛有傳訊息給妳,就是這件事。我剛確診!是肝癌末期。我本來想這輩子沒有遺憾了,所以不想治療了。但醫生希望我接受治療。治療的話可以活2-3年,沒有治療就是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震撼的消息,帶我進入時空迴廊,我與道別的連結。 攝影師:Ksenia Chernaya,連結:Pexels
《#親子隨筆 §4》 吃完晚餐坐下閒聊的當下,兒子突然問我:「你今天怎麼沒有問我好不好?」 為了實踐教養不是僅用口頭說,而是要實際操作,而孩子即使沒有回應,但他們都在看!
兒子說:我全部都是缺點 聽到這句話的瞬間,內心震驚地出現OS:天那!我兒子怎麼了! 腦袋的跑馬燈不斷的跑出不同的語句。 內心的焦慮擔心開始主宰思緒,直覺想逃避、最後超理智戰勝! 然自我覺察後,回應不同了!愛也流動了
《#親子隨筆 §2》 我想要傳給我孩子的是什麼?當我們達到自己夢想前時,長期付出和苦熬,如日復一日反覆練習,又如何做能讓孩子依然保有「火花」和「熱忱」,勇往直前往夢想前進?我又如何可以控制自己的焦慮和擔心,不影響孩子做夢呢?
這一陣子密切地準備一些親職講座的演講,免不了需要自我介紹。而我和親職教養掛上勾,不僅是我的專業,更因為我也一位母親。我重新思索:幹嘛要有小孩? 第一,當然是我很喜歡孩子!我喜歡孩子的天真無邪、不受拘束!也喜歡孩子回應的愛是可以那麼地無條件。和他們互動是那麼的真實和單純。 另個自私的理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新手家長在面對各種問題時,期待得到即時有效的答案,但也許所有答案都在孩子身上。從親餵的吸吮習慣到睡眠訓練,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每個家長也有自己的底線和需求。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體悟和成長。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原本的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在職場上總是被稱為「快手」,但成為了母親之後,我意識到孩子的成長沒辦法按照我們所預期的進度,於是我學會了耐心等待,而這個過程並不是空等,還需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需求,並且因應孩子的個性而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溝通方式。 我所理解的教養,其實不是站在父母權威的角度,而是以
Thumbnail
  嬰幼兒在哭泣時,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和換尿布,他也需要被接納的感受、和照顧者在一起的喜悅、安全感、也需要學習如何與人產生正向關係,也需要感官的刺激使自身成長,所以在餵食及換尿布洗澡穿衣時,應該多跟嬰幼兒正向互動,投以「母性照顧」,可以溫柔擁抱,告訴孩子我們現在在做甚麼,輕柔觸摸孩子的身體部位告訴他
Thumbnail
在面對孩子情緒激烈時,保持冷靜、接納孩子的情緒,並等待他們逐漸冷靜下來。此外,在教育孩子時,以自我覺察為出發點,學習如何適當地表達情緒、接納負面情緒。父母做出的選擇和決定與對孩子的愛並無關,愛是一直存在的。通過自我覺察,學習接納和等待孩子的情緒,才能成為更好的父母。
眼界決定孩子的世界 前言 對幼童來說不存在怕不怕?難不難?要不要等問題,有這些問題的是他的父母或者照顧他的人。而且,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照書教或者照網養,其實就是自我設限,把自己心智關閉起來,只看到或聽到自己認同的內容。例如,幼童喝奶,初當父親時,只知幼童須定時餵食,每四個小時要餵奶一次。休假回
Thumbnail
我能理解先生出於對孩子的疼愛而展現出的 #捨不得,那份對於孩子捨不得的心,身為媽媽的我,其實也完整擁有,身為孩子的母親,我一樣在睡眠調整的過程中,充滿捨不得,更有滿滿的掙扎,這也是為何帶著我走上追逐何謂 #安全依附關係 的起點,因為我真的好想清楚知道,到底,我們真的無恙嗎?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新手家長在面對各種問題時,期待得到即時有效的答案,但也許所有答案都在孩子身上。從親餵的吸吮習慣到睡眠訓練,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每個家長也有自己的底線和需求。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體悟和成長。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原本的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在職場上總是被稱為「快手」,但成為了母親之後,我意識到孩子的成長沒辦法按照我們所預期的進度,於是我學會了耐心等待,而這個過程並不是空等,還需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需求,並且因應孩子的個性而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溝通方式。 我所理解的教養,其實不是站在父母權威的角度,而是以
Thumbnail
  嬰幼兒在哭泣時,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和換尿布,他也需要被接納的感受、和照顧者在一起的喜悅、安全感、也需要學習如何與人產生正向關係,也需要感官的刺激使自身成長,所以在餵食及換尿布洗澡穿衣時,應該多跟嬰幼兒正向互動,投以「母性照顧」,可以溫柔擁抱,告訴孩子我們現在在做甚麼,輕柔觸摸孩子的身體部位告訴他
Thumbnail
在面對孩子情緒激烈時,保持冷靜、接納孩子的情緒,並等待他們逐漸冷靜下來。此外,在教育孩子時,以自我覺察為出發點,學習如何適當地表達情緒、接納負面情緒。父母做出的選擇和決定與對孩子的愛並無關,愛是一直存在的。通過自我覺察,學習接納和等待孩子的情緒,才能成為更好的父母。
眼界決定孩子的世界 前言 對幼童來說不存在怕不怕?難不難?要不要等問題,有這些問題的是他的父母或者照顧他的人。而且,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照書教或者照網養,其實就是自我設限,把自己心智關閉起來,只看到或聽到自己認同的內容。例如,幼童喝奶,初當父親時,只知幼童須定時餵食,每四個小時要餵奶一次。休假回
Thumbnail
我能理解先生出於對孩子的疼愛而展現出的 #捨不得,那份對於孩子捨不得的心,身為媽媽的我,其實也完整擁有,身為孩子的母親,我一樣在睡眠調整的過程中,充滿捨不得,更有滿滿的掙扎,這也是為何帶著我走上追逐何謂 #安全依附關係 的起點,因為我真的好想清楚知道,到底,我們真的無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