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隨筆 §5》#原來我誤會你了!

2022/05/0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慢養」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教養理念,但我花了很久才理解、才進入「慢養」的世界,即使許多時候,自己「急」的本性、社會的期待會將自己再拉回「趕、趕、趕」的世界裡。
看著女兒,如同看著奇蹟。女兒是被硬擠出來的,經歷急產出來、直接去了保溫箱的她,沒有感受到媽媽溫暖的體溫、沒有聽到媽媽熟悉的聲音、沒有聞到媽媽的味道,而是獨自一個人面對陌生的人、事、物。
回到家後的她,變得超級挑戰:半夜驚醒2-3次、莫名其妙大哭,總要睡在胸前、聽著心跳聲才能入睡(直到三歲才睡過夜);不管見過幾次面的人,不理睬、不回應、不給抱(從被標籤為害羞到沒禮貌); 堅持度超高,彈性少(一個月大時拒絕奶瓶而讓自己餓一天、一看到白袍醫生一定大哭到無法安撫...);超級黏,超級小心,不主動冒險嘗試新事物,真的是超級難養的孩子!
當時的我,只能過一天算一天,每天都忙著教養,每天都忙著從教養中存活!根本無法思索到未來。多年過去後,我還是掙扎著:半夜常抱著難安撫的她,感受到自己的無助而流淚;社交場合常面對他人對女兒的指責而張牙舞爪,但內在卻是充滿沒有將孩子教好的自我責怪...等等的辛酸血淚。
就在一次衝突時,我突然有了個頓悟:或許女兒此刻的狀態,跟她的出生創傷有關。她到夜驚、黏、不接觸,可能都和她的不安全感有關,因為緊急來到這世界的她,孤單的獨自一個人面對不熟悉、可怕的世界,她能做的就是先隔絕自己的害怕、焦慮!她曾經那麼的沒有安全感,所以要高度掌控,來獲得心中的穩定。霎時間,我不再感受到難和無力了。
我明白她的焦慮、不安很可能源自她出生時的「創傷」後,我面對她傷,便更加能夠做到「慢養」。
「慢養」是等待,不代表放任,而是讓孩子知道她自己是被重視的,讓她在學習中成長,並找到最好的自己。身為父母的我們,如同園丁,因應孩子當下不同的樣態,扮演不同的角色,可能是玩伴、可能是朋友、可能是顧問、可能是明燈,不管是什麼,送給孩子的都是愛與相信。「慢養」是相信孩子的力量 ,用開放的態度為基底,添加傾聽和等待的成分,運用多元的溝通方式和孩子們相處,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看見孩子的亮點。
我能慢慢踏上「慢養」之後,源自於我跟自己的內心有很深的連結和對話,我先允許自己「慢活」,相信自己、陪伴自己、接納自己,接著我也能夠給予孩子允許,允許孩子「慢慢長大」。有了這層體會,我對女兒的包容和等待,不再只是腦袋上的理解,而是能夠打從心底。她正在經歷不安全感時,我會給她抱抱、陪她聊聊.即使她會哭泣30分鐘以上,我都不催促她,而等待她自己決定情緒可以收了;當她不打招呼、不回應別人時,我可以陪伴她的焦慮,等待她感受到安全時,再和他人連結;當她想用控制來獲得安全感,我會陪伴她感受失去控制前的焦慮和不安,找其他的方式,以一種自己和他人都能接受的方式「控制」。當她越能感受當下父母回應的包容和穩定時,她出生的創傷越能夠被療癒。
寫到這,我想說的是,孩子的外在行為是他內在狀態的展現,而什麼造成他的不安、不穩定,需要爸媽保持高度的敏感度,避免標籤化小孩。
照片出處:Pexels 攝影師:Taryn Elliott
Agnes Yang
Agnes Yang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