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生要不要緩讀?要念普通班還是特教班?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我不是特教背景,但是不管是哪一位特教專家,如果不是家裡有特殊生,很難體會那種糾結。

我同意特殊生需要融入「社會」,但是當我看完這篇文章時,我可以理解仙女當年的為難與惶恐的1/10,這樣就夠讓我揪心了。現在的我可以想像當我們把一個認知能力嚴重落後的孩子放在一般班級時會發生什麼事,然後我們可以反問自己,特殊生真的「這樣」就可以融入「社會」嗎?

昨天我與賴老師的討論,賴老師說,

「又有哪一個人是完全沒有身心障礙的呢?」

「一個文明社會是要盡力讓每一個人滿足其內在對自己的渴望,證明自己是有用的!」

如果孩子的基礎認知能力沒有上來,請告訴我,她要怎麼融入社會?過去幾年,PTWA接觸到的某些案例,特殊生不是被霸凌,就是因為被霸凌而反擊,兩者都會引發嚴重的後果。不要以為霸凌就跟肢體衝突有關,被放在一旁無視其存在才是最大的霸凌。

只有孩子能做到連他自己都可以開心與信心的事時,她才能夠「比較無痛」地融入社會(只是比較無痛而已,事實上還是很艱難的),學教育的長官教授假如自己沒有到現場蹲個兩三年,我不相信可以從教育理論裡面深深把同理心植入到心裡。

希望掌握資源與左右政策的人們,能走入現場,蹲下來,用孩子的高度來看這個世界,甚至綁著腳學著用拐杖走路,然後再來決定很多事該怎麼做!


以下是人稱仙女老師的余懷瑾老師的親身經歷

應該緩讀?還是選擇普通班或特教班?

又到了轉銜的季節。最近好幾位家長問我,當初有沒有考慮過緩讀?怎麼決定要讓安安念普通班還是特教班?

安安因為身心障礙,可以優先選擇公立幼稚園,但因為公幼拒收,我投訴1999後,轉而唸私幼。參觀了五六間私幼,選擇跟園長理念相近的士林孩子國就讀。

安安小班,中班都在孩子國。大班時聽說螢橋附幼有特教名額,我們三天念螢橋特教班,兩天在孩子國。郁宜老師是特教老師,也是平平安安的導師。

大班升小一時,我曾經考慮讓安安緩讀。推四輪助行器,聽不太懂指令,也不會自己吃飯。

後來沒緩讀的原因是,就算多了這一年,安安的能力就能整體提升嗎?在那時候看來希望是很渺茫的,不如就讓她升小一好了。

升上小一,很明顯地感覺到安安落後班上同學許多,會的語彙很少,不太能跟同學交談。有人說把特教生跟一般生放在一起,就有機會互動,真的是想太多了,小朋友們下課都跑去操場玩,或者跟好朋友聊天,安安跟同學根本聊不起來。

國語課可能還能進入狀況,其他課堂多半是鴨子聽雷。有人說讓孩子坐在教室裡聽,聽久了,也許能聽懂,真的是想太多了,認知能力不足,課堂的門檻太高。

升上小二,特教老師是任教第一年的洪怡雯老師,她最讓我佩服的地方是努力的幫平平安安搭舞台,有機會就讓她們表現。平平安安無法參加班際跑步比賽,她甚至為姊妹倆辦專屬的跑步比賽,平平踉踉蹌蹌地往前走,安安拖著四輪的助行器,場邊家長的吶喊聲,讓我眼淚一直掉下來。

安安會到資源班上國語,數學,社會課,再回到原班上國語或數學,她比較能夠聽得懂普通班老師教的內容。回到家,我多是把時間花在教她國語和數學,再嚴格地說起來,可能教30分鐘,我得花一倍的時間處理我的挫敗感,消化她怎麼學也學不會的情緒。我意識到洪老師對安安的幫助很大。

小學六年,我們深知學科的學習對安安助益不大,決定讓她念特教班,把學習的重點放在自理和培養能力。

安置會議上也很明確的跟委員表達,特教生被冷落對待是常態,期望安安能念特教班。

於是,國中念特教班。

我的部落格有一篇寫安安國中的學習狀況,我把連結放在第一則留言。

如果想要知道養育平平安安的歷程,請參考《不怕輸就怕放棄》。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蘇文鈺 - 阿聞的沙龍
13會員
32內容數
2022/12/18
見到現在的大學生,甚至是剛來的研究生,時常感到他們的深度迷惘。過去我並不清楚這種迷惘是怎麼來的,也許是因為不知道未來該往哪邊去,也許是因為是一路被餵養知識長大的,很多很多的也許。 我從我當老師開始到現在,覺得這現象越來越嚴重,從一開始的鄙夷到現在的理解竟然需要大約二十年,可見一個人的成見是多麼難以破
2022/12/18
見到現在的大學生,甚至是剛來的研究生,時常感到他們的深度迷惘。過去我並不清楚這種迷惘是怎麼來的,也許是因為不知道未來該往哪邊去,也許是因為是一路被餵養知識長大的,很多很多的也許。 我從我當老師開始到現在,覺得這現象越來越嚴重,從一開始的鄙夷到現在的理解竟然需要大約二十年,可見一個人的成見是多麼難以破
2022/12/18
中華民國愛自造者學習協會 Program the World Association的理事長 詹怡宜在昨天的特教樂塾以特教生的作品辦的展覽中說了三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獲得終身奉獻獎,來自菲律賓的滿詠萱修女的故事,照顧著一大群一生都必須躺在床上的孩子仍然能樂觀與充滿愛的心,一定會被問到KPI這件事,或
2022/12/18
中華民國愛自造者學習協會 Program the World Association的理事長 詹怡宜在昨天的特教樂塾以特教生的作品辦的展覽中說了三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獲得終身奉獻獎,來自菲律賓的滿詠萱修女的故事,照顧著一大群一生都必須躺在床上的孩子仍然能樂觀與充滿愛的心,一定會被問到KPI這件事,或
2022/12/18
二十年前我開神經網路,通常開學時30~40人修,過了期中大概剩15~20人,幾乎都坐在教室的中後面,這些學生之中有一半不是恍神就是打瞌睡。 學生得了"學習意義喪失症",因此我得了"教學意義喪失症",我只是盡力在台上講著一連串的數學公式,並試著舉很多例子讓學生知道學了這些"以後"會多有用。但是一點用也
2022/12/18
二十年前我開神經網路,通常開學時30~40人修,過了期中大概剩15~20人,幾乎都坐在教室的中後面,這些學生之中有一半不是恍神就是打瞌睡。 學生得了"學習意義喪失症",因此我得了"教學意義喪失症",我只是盡力在台上講著一連串的數學公式,並試著舉很多例子讓學生知道學了這些"以後"會多有用。但是一點用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如何挑特教生未來預計就讀的學校? 每個父母心中的那把尺都有差異性、每位照顧者的需求也不近相同,挑學校沒有正確答案因為跟孩子互動的老師才是關鍵。聽到評價高的學校先留意這些評價是否出自跟妳的孩子障別、需求雷同的照顧者。
Thumbnail
🔸如何挑特教生未來預計就讀的學校? 每個父母心中的那把尺都有差異性、每位照顧者的需求也不近相同,挑學校沒有正確答案因為跟孩子互動的老師才是關鍵。聽到評價高的學校先留意這些評價是否出自跟妳的孩子障別、需求雷同的照顧者。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幼稚園時期沒有經過專注訓練的孩子,最好送去適合的安親班進行補救。 這個補救教學的過程多長?筆者舉一個認識的安親班案例,有個學生小一進來的時候,學習成就非常之低,在班上是最後兩三名。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幼稚園時期沒有經過專注訓練的孩子,最好送去適合的安親班進行補救。 這個補救教學的過程多長?筆者舉一個認識的安親班案例,有個學生小一進來的時候,學習成就非常之低,在班上是最後兩三名。
Thumbnail
其實我並不是相信天賦的人。但專注並努力在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持續累積激發出個人的才華,才是最重要的。 聽了一場非常有收穫的演講,講者是仙女老師-余懷瑾 老師。 網路上有太多仙女老師的報導、演講、和書籍介紹,大家可以自己去搜尋。 仙女老師是一位高中國文老師。她在這次演講中,提到許多她與學生的故事。
Thumbnail
其實我並不是相信天賦的人。但專注並努力在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持續累積激發出個人的才華,才是最重要的。 聽了一場非常有收穫的演講,講者是仙女老師-余懷瑾 老師。 網路上有太多仙女老師的報導、演講、和書籍介紹,大家可以自己去搜尋。 仙女老師是一位高中國文老師。她在這次演講中,提到許多她與學生的故事。
Thumbnail
我不是特教背景,但是不管是哪一位特教專家,如果不是家裡有特殊生,很難體會那種糾結。 昨天我與賴老師的討論,賴老師說, 「又有哪一個人是完全沒有身心障礙的呢?」 「一個文明社會是要盡力讓每一個人滿足其內在對自己的渴望,證明自己是有用的!」 【以下是人稱仙女老師的余懷瑾老師的親身經歷】
Thumbnail
我不是特教背景,但是不管是哪一位特教專家,如果不是家裡有特殊生,很難體會那種糾結。 昨天我與賴老師的討論,賴老師說, 「又有哪一個人是完全沒有身心障礙的呢?」 「一個文明社會是要盡力讓每一個人滿足其內在對自己的渴望,證明自己是有用的!」 【以下是人稱仙女老師的余懷瑾老師的親身經歷】
Thumbnail
小安 您知道像小安的弱勢小孩最大的期待是甚麼嗎? 所以,您知道像小安的弱勢小孩最大的期待是甚麼了嗎?而您了解身為社會工作者應該做甚麼了嗎?
Thumbnail
小安 您知道像小安的弱勢小孩最大的期待是甚麼嗎? 所以,您知道像小安的弱勢小孩最大的期待是甚麼了嗎?而您了解身為社會工作者應該做甚麼了嗎?
Thumbnail
我的日常之一是與遠方的老師或是孩子對話。底下的對話讓今天去台中被審查累了一天的我感到很溫暖,所以特意記下來。對話有點長與亂,稍稍編輯過。 阿聞:『通用設計指的是??』 師:『我應該講精準一點,全方位學習設計』 阿聞:『這與差異化或個別化學習的不同是?』 阿聞:『老師,這可是要做很多年的喔!』
Thumbnail
我的日常之一是與遠方的老師或是孩子對話。底下的對話讓今天去台中被審查累了一天的我感到很溫暖,所以特意記下來。對話有點長與亂,稍稍編輯過。 阿聞:『通用設計指的是??』 師:『我應該講精準一點,全方位學習設計』 阿聞:『這與差異化或個別化學習的不同是?』 阿聞:『老師,這可是要做很多年的喔!』
Thumbnail
高中這些「故意」的小小叛逆,如今的安婷回想起來,她說:「當時像處在一個強大的系統裡,在那個系統裡有父母、老師、學校,但中間卻沒有我自己的選擇,我才驚訝說我沒做過選擇,我不知道怎麼選擇。而我那些叛逆的舉動,是在挑戰我可以選擇嗎?做選擇是什麼感覺?」
Thumbnail
高中這些「故意」的小小叛逆,如今的安婷回想起來,她說:「當時像處在一個強大的系統裡,在那個系統裡有父母、老師、學校,但中間卻沒有我自己的選擇,我才驚訝說我沒做過選擇,我不知道怎麼選擇。而我那些叛逆的舉動,是在挑戰我可以選擇嗎?做選擇是什麼感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