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XTIDF|家與國的邊界,舊傷未癒的旅人──《K的房間》、《庭中有奇樹》與《未泯》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紀錄片與其它影視作品極為重要的差異,在於其高度的「涉入感」:透過紀錄片導演與被攝者間的對話,創造出一處現實與虛構共存的場域,將觀看者拉扯進入銀幕中,感受故事真實的力道。當觀者看見任何悲傷、憤怒與絕望時,無法說服自己這是虛構的,更無法進一步以欺騙自己去抵禦衝擊的力道。紀錄片往往帶來巨大的侵略性──這是紀錄片最特異且無法取代的力量。

本次 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台灣競賽類別一共有十五部入圍作品,《K的房間──關於世界的創造與毀滅》、《庭中有奇樹》與《未泯》是其中片長偏短的三部,分別是十五分鐘、十八分鐘和四十二分鐘,在一眾片單中讓人尤為在意。堆疊越少的故事,要不本身衝擊夠強無需堆疊,要不就越容易因為堆疊不夠而使衝擊減弱;反過來說,它們以此前提進入十五名中,證明他們具有某種難以令人忽視的勁道。

《K的房間》、《庭中有奇樹》與《未泯》三部紀錄片乍看並無相關之處,在被攝者身分、故事的時空背景、紀錄片呈現方式上都相差極大,但若再向內深究幾許,就能發現其中共通之處繁多:探詢家的本質、質問時代/國家的病灶、對言語/述說不可忽視的隱喻⋯⋯儘管可能是藍色窗簾,但不妨聽我闡述幾句。

raw-image

《K的房間──關於世界的創造與毀滅》

《K的房間》以《新英文法》作者柯旗化的故事為主軸,在那個青年嚮往美國、期待透過學習英文通往新世界的時代裡,在創作出這本第一代英文文法聖經的隔年,柯旗化因「預備叛亂罪」被捕入獄。接下來十七年,他的「新時代」被侷限在一座牢裡,所謂「K的房間」不只是他的高雄故宅,也指他在監獄中那一方落腳之地。

流放監獄的那些年裡,柯旗化同時著手進行《新英文法》的修訂,導演洪瑋伶巧妙地將《新英文法》中的詞彙與例句擷取而出,剪貼配上牢獄中念讀英文、柯旗化的家書與檔案影像畫面,在十五分鐘的片長裡,以如詩的方式呈現,讓《K的房間》在畫面的層疊中,呈現出戒嚴時期受害者不可彌補的失去與傷痕。

戒嚴時期的國迫使他離開家,在寫下與說出每個詞句的瞬間,文字同時發揮著重建與毀滅的能力。在肉身受限的年歲裡,文字如鳥,代替 K 飛越鐵條,穿越時空,飛向對自由的渴望,飛向未能陪伴的妻兒所在的地方。

「Little birds sing merrily. We can fly like a bird.」
「Leave the window open. We can fly like a bird.」
「If I were a bird, I could fly, but I’m not a bird, so I can’t fly.」
raw-image

《庭中有奇樹》

《庭中有奇樹》全片沒有一句對話,畫面以高雄城中城的弱勢居民為對象,導演曾威量選擇拍攝他們沈默著凝視鏡頭。這座被國家遺忘的大樓裡,自商圈沒落後就呈現半廢墟狀態,人們比風吹過樹的聲響更安靜。這棟樓似乎已經死去,居於此地的人們像是幽魂,自願或非自願,他們落腳於此,斑駁的牆面隔起的空間裡,居民周圍圍繞著藥品瓶罐、滿地的袋裝行李、塑膠袋與衣物蜷在床上與地上,他們或站或坐直視鏡頭,直視每位觀影者,一句話都沒有,但令人無比心驚。

二〇二一年十月十四日,本片首映前兩週,高雄城中城發生大火,《庭中有奇樹》意外記錄下部分居民最後的身影。空曠的大樓裡,許多已廢棄不用的角落,傢俱置放在破敗的空間中,部分居民生活在木板隔間的縫隙,這個地方是否可以稱作為「家」?

看著畫面上年老削瘦的居民從陽光下的雜草叢中轉身走進大樓,搖晃的步伐走過廊道,穿過滿佈雜物的樓梯間,最後陪著他一起駐足,凝視著大樓外陽光照射下翠綠的雀榕。依舊是一句話也沒有。他站在暗處,看著觸不到的暖陽,我們只能不斷猜想:沈默是選擇不說,還是無處可說?

raw-image

《未泯》

導演葉家辰以這位同志藝術家的筆名為片名,拍攝下她導演生涯中首部長篇紀錄片,帶領觀眾透過鏡頭涉入未泯的生活與創作。未泯本名羅義皇,他並不似我們印象裡的詩人模樣,但他的靈魂確確實實是詩人的靈魂,詩作、小說、油畫、素描,靠著創作在生活中斷斷續續地作夢,因創作而生存下來,越痛時,越是想創作。

在首映後未泯的臉書帳號上發了篇文,提到這部片讓他能夠重新提起勇氣面對自己:「我可以修復畫作手機電腦傢俱,用廢材捏塑出一尊紙身觀音,甚至在新北市的老公寓陽台養護一個菜園。但是,我修不好我自己。我壞掉很久了。」他身上帶著的那三十七把鑰匙裡,沒有一把鑰匙可以打開自己的心,相反地,這些鑰匙將他反鎖在回憶中,無論是原生家庭、前男友的家、幫忙修馬桶但欠款的住戶,或是對自己徒勞的折磨和想當個好人的執著。「咔嚓」一聲,《未泯》似是轉動了未泯心上的鎖。

創作者的孤寂,身為同志卻不被家庭接受的孤寂,因更生人身分而不斷被社會否定的孤寂,未泯的筆下所寫所畫的是個人,也是這個城市裡諸多靈魂共有的群體感受。當未泯與男友小龍帶著罐裝泡泡水走上橋,未泯歡舞著讓泡泡從手中飛出,鏡頭隨著透明的泡泡向下飄去,直抵橋下的河流,破裂後沈入水中。片末,未泯伴著身上三十七把鑰匙互相碰撞的聲響,向前疾走,復又跑了起來。

raw-image

在教育部國語小字典上,家,是指居住的地方;在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上,家,是指親人共同生活的場所;而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上,家,是指眷屬共同生活的場所。似乎每次我們越深入思考「家是什麼」,就得要重新校正──最低標是可居住,再來需要有血緣相關者共居,再後來我們發現,未必需要是血緣相關者才可一同生活。

身處於監獄、半廢墟或日常的泥沼中,被遺忘者們直視著鏡頭,或張口或沈默或書寫,他們被國家、社會或親人忽視,紀錄片帶領我們涉入他們的生活,看見他們共有的念想──「家」。

但「家」具體而言是什麼?原諒我又擷取未泯的話,十月八日放映結束那天,他在社群寫上:「那天我說,只有讓妳的心安穩愉快的地方,才能稱之為家,才是真正的歸屬。我期待妳能早日找到。」無論時代如何,無論現實如何,無論我們說與不說,期待我們都能找到讓心安穩的歸處,能在那靜靜療傷,直到傷口不再隱隱作痛──國或家,應該要是這樣的地方。


raw-image

釀電影XTIDF 專題請按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5.1K會員
2.1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歧路島》和《偵探冰室.靈》都是多位作家的短篇推理合輯;前者是從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的會內賽中選錄符合題意的作品,後者則是香港作家們承接前作《偵探冰室》加上靈異元素應邀寫就。除了形式相近之外,兩者的出版宗旨,都是:呼應社運、連結社會現況、彰顯本土特色,以筆為所在的土地發聲。
Thumbnail
《歧路島》和《偵探冰室.靈》都是多位作家的短篇推理合輯;前者是從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的會內賽中選錄符合題意的作品,後者則是香港作家們承接前作《偵探冰室》加上靈異元素應邀寫就。除了形式相近之外,兩者的出版宗旨,都是:呼應社運、連結社會現況、彰顯本土特色,以筆為所在的土地發聲。
Thumbnail
⋯⋯可以扣合到克拉伯耶在創作論述中提及的「物質的歧異性」。在他的作品中,水與火可以融合,他在美術館裡打開了一道罅隙,凝固的分秒在此處匯聚,每個踏入其中的觀眾都被一種冥冥之中的偶然捕獲。
Thumbnail
⋯⋯可以扣合到克拉伯耶在創作論述中提及的「物質的歧異性」。在他的作品中,水與火可以融合,他在美術館裡打開了一道罅隙,凝固的分秒在此處匯聚,每個踏入其中的觀眾都被一種冥冥之中的偶然捕獲。
Thumbnail
形而下的東西隨著時間,或者一場風暴,將被虛構取代,那麼,意義是什麼?意識型態由此取得主導位置,押井守的電影慢慢傾斜,那些肉體所帶來的,像久住對秦說的「聽到耳朵長繭」的話也慢慢被滌淨。於是電影顯得太吵雜,人物開始沉思默想,於是,世界結束了。
Thumbnail
形而下的東西隨著時間,或者一場風暴,將被虛構取代,那麼,意義是什麼?意識型態由此取得主導位置,押井守的電影慢慢傾斜,那些肉體所帶來的,像久住對秦說的「聽到耳朵長繭」的話也慢慢被滌淨。於是電影顯得太吵雜,人物開始沉思默想,於是,世界結束了。
Thumbnail
編按:本文為 2022 年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系列文章之一,主要談及紀錄片組參賽作品《洞》、《跳飛機》、《站到站》、《舊橋戀人》、《貓男》、《忠情的凝視》。
Thumbnail
編按:本文為 2022 年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系列文章之一,主要談及紀錄片組參賽作品《洞》、《跳飛機》、《站到站》、《舊橋戀人》、《貓男》、《忠情的凝視》。
Thumbnail
文 / 種種影像 種種是一個專注用影像說故事的影像團隊,落腳在嘉義市三年,創作了數十隻自製的地方短紀錄片影像,近百隻地方形象廣告,數百則地方觀察專題,數十場地放影像創作坊。回過頭檢視這一路拼命完成的作品或案件,其實最初就只是想留下些什麼而已。 在回來嘉義之前,我們是在中國杭州的二更影視公司底下的導演
Thumbnail
文 / 種種影像 種種是一個專注用影像說故事的影像團隊,落腳在嘉義市三年,創作了數十隻自製的地方短紀錄片影像,近百隻地方形象廣告,數百則地方觀察專題,數十場地放影像創作坊。回過頭檢視這一路拼命完成的作品或案件,其實最初就只是想留下些什麼而已。 在回來嘉義之前,我們是在中國杭州的二更影視公司底下的導演
Thumbnail
《K的房間》、《庭中有奇樹》與《未泯》三部紀錄片乍看並無相關之處,在被攝者身分、故事的時空背景、紀錄片呈現方式上都相差極大,但若再向內深究幾許,就能發現其中共通之處繁多:探詢家的本質、質問時代/國家的病灶、對言語/述說不可忽視的隱喻⋯⋯儘管可能是藍色窗簾,但不妨聽我闡述幾句。
Thumbnail
《K的房間》、《庭中有奇樹》與《未泯》三部紀錄片乍看並無相關之處,在被攝者身分、故事的時空背景、紀錄片呈現方式上都相差極大,但若再向內深究幾許,就能發現其中共通之處繁多:探詢家的本質、質問時代/國家的病灶、對言語/述說不可忽視的隱喻⋯⋯儘管可能是藍色窗簾,但不妨聽我闡述幾句。
Thumbnail
對真實的渴求,呼應了此次2021國際紀錄片影展的題名:再見真實。再現真實(Re-encounter reality)也再見真實(Goodbye reality)。
Thumbnail
對真實的渴求,呼應了此次2021國際紀錄片影展的題名:再見真實。再現真實(Re-encounter reality)也再見真實(Goodbye reality)。
Thumbnail
  「我覺得紀錄片最大的好處在於它是自由的。能夠說你想說的話、用你想要表達的形式表達。無論是一般正規的紀錄片也好,或者是比較奇怪的紀錄片也好,對我而言,它都是一種更自由的方式。」
Thumbnail
  「我覺得紀錄片最大的好處在於它是自由的。能夠說你想說的話、用你想要表達的形式表達。無論是一般正規的紀錄片也好,或者是比較奇怪的紀錄片也好,對我而言,它都是一種更自由的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