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一 023

《禪林寶訓》卷一 02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14.6.14 良因法師 隨筆

raw-image

遠公曰:

「智愚賢不肖,如水火不同器,寒暑不同時,蓋素分也。

賢智之士,醇懿端厚,以道德仁義是謀。

發言行事,惟恐不合人情,不通物理。

不肖之者,姦險詐佞,矜己逞能,嗜慾苟利,一切不顧。

故禪林得賢者,道德修,綱紀立,遂成法席。

廁一不肖者在其間,攪群亂眾,中外不安。

雖大智禮法,縱有何用。智愚賢不肖,優劣如此,爾烏得不擇焉。」

《惠力芳和尚書》


【演蓮法師譯文】

法遠禪師在寫給惠力芳和尚的書信上說:

「人有智、愚、賢、不肖之分,如同水火不相容,寒暑不同時,這大概是各人的天分如此。

我們看那些賢良而有智慧的人,他們的品性是那樣的醇和懿美、端莊厚重。他們的存心離不開道德仁義。

他們發言行事,也總是那樣謹慎有分寸,惟恐說了一句不合人情的話,或做了一樁不通物理的事。

而那些不肖之徒呢?他們心裡所存的盡是些奸邪陰險欺詐諂佞的歪念頭。他們常常憑一張利嘴或使用一些狠毒的手段,僥倖成事,便矜己逞能,得意忘形。他們為滿足自己的嗜好和慾望,只要稍有私利可圖,便可以置一切天理良心於不顧,為所欲為。

所以叢林中,能夠得一位賢明的人作住持,那麼大眾道德可修,綱紀制度得以建立,法門自然隆盛。

假如叢林中混入一個不肖之徒,他就會從中興風作浪,製造事端,擾亂大眾的清修,鬧得一寺上下不能安寧,縱有大智禪師所立的清規禮法,也奈何他不得。

由此可知,智、愚、賢、不肖的優劣,對整個法門的影響是這樣的重大,你怎能不謹慎地加以揀擇呢?」

raw-image

良因贊曰:

君子內心與慈悲、智慧相應,而常「醇懿端厚,以道德仁義是謀」;

行為上則善巧的「發言行事,惟恐不合人情,不通物理」。

小人反是,一向「姦險詐佞,矜己逞能,嗜慾苟利,一切不顧」。

當知「如水火不同器,寒暑不同時」,

若常感召小人,莫怪他人,

但深自慚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並多憶念君子之德相吧!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