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明進程下的必然悲劇

更新於 2022/10/18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這是我在2020年1月發表在痞客邦的文章,如今決定在方格子深耕,因此搬家過來,原文如下:
從之前聽聞到香港的情況後,至今我從未公開表明過任何態度和立場,也沒和身邊朋友們深談過這件事,但今天,我决定還是寫了這篇文章。當然,這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我只是想談談自己的所學所思而已,這是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我想,雖然我不是最有能力談這件事的人,但我既然認知到自己有做這件事的能力,那麼我就有一定的責任來做這件事。但求盡已所能,無愧於心。
我將以中國文明演進歷程來談談今日中國的醜陋和這陣子香港發生的事,不過文章篇幅不短,若朋友們不願浪費時間在這上面,我是能夠理解的;但若您決定花些時間來看看這篇文章,那將是本人莫大的榮幸。另外,若文章的排版以及內容當中有錯誤之處,還望不吝指正。
其實我想大家心裡都清楚,今天香港發生的事,不能單從「反送中」這件事的合理性來討論,正如臺人熟悉的「二二八」事件也不能單純地以查緝私菸作為整起事件的起因,這背後有其埋藏多時的衝突因素,不論是反送中或是查緝私菸都只是一個引爆點而已。若要看清整件事,則必須從背後的歷史脈絡來說起。然而在談歷史脈絡之前,首先,我們又必須對「文明」二字要有基本概念。關於文明為何的問題,近代已經有許多人給出了定義,雖然這些定義可能不是大家的共識,但這並不是我要在這裡詳談的題目,只能列舉幾項來簡扼說明。
  • 文明可以說是「高級的文化」,其有精神與物質的內涵,而精神的重要性當然是比物質為高。
  • 文明是「質」的問題,有層次的上下之分,而非如文化差異的左右之別。
  • 文明是人專屬的課題,沒有人即沒有文明可言。終極而論,文明與歷史其實可以說是等義詞。
  • 人既是文明的主體、歷史的主角,可知文明最高層次即是「人文(本)主義」,而這正是中國文明與西方文明的內在價值。
近代西力東漸,可知中國文明的本質雖與西方文明一樣,然層次卻有所不及,畢竟中國文明若是高於西方文明,則全球化應是中國價值而不是西方價值(全球化即西化)。這兩個文明層次的差別,其關鍵因素是「上帝信仰」的有無,西方文明可說是成熟的人文主義(有神才有人),而中國文明則是初步的人文主義(知有人而不知有神)。
中國文明的核心價值是儒家思想,其現實性極強,探討形上學的問題不如西方完整而深刻,自然難以發展出上帝信仰(如「子不語怪力亂神」、「未知生焉知死」等),於是道德被提升到神的地位,中國讀書人普遍可說是「為道德而道德」的。當然,道德是正確的,但道德何以為正確,這個問題始終因擾著大部分中國讀書人,這使得中國文明常給人有悲愴而高貴的氛圍。反觀西方,信徒雖知要先有「神的存在」這個基本前提,道德才具備道德的意義,但這也使西方信徒的求道態度不如中國讀書人高貴,因為如此求道對他們來說就不免有些交易的意味,而中國讀書人不知道道德的由來及行使道德的理由卻仍堅行道德,如此求仁得仁的態度自然更使人崇敬。
中國文明雖不如西方文明,但其層次仍有一定高度而使中國人有其自我優越意識,這從自稱中國以及稱周圍民族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等名稱即可看出端倪。要知這絕非指中國周遭有四個不同民族,而是要凸顯中國之「中」的意義。其實這些民族可能有成百上千,四方異族一概叫做這四個名稱的其中一個也未嘗不可,因為這並不是中國所在意的事。中國文明,或說儒家思想,在宋朝時達到另一高峰(程朱理學)。然自蒙古減宋後,中國文明精神逐漸低落,之後又經明朝的黑暗腐敗政治再到被異族第二次統治的清朝,更是消失殆盡。清朝國祚竟可持續將近三百年,這與中國人自我優越意識低落實在不無關係。鴨片戰爭之後,中國人見識到了西方文明的強大,於是開始自我省思,從「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皮毛模仿,再到「全盤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全面改革,各種主張盡出。然而這其實是走上了錯路,因為中國文明絕非錯誤,只是有所不足,不管是學習表面科技或是全面自我推翻,若不探究文明層次,終將只是邯鄲學步。當然,這有其時代因素之限制,實在不能苛責。
受到西方歷史上古、古典、中古、現代的分期,近代許多中國史家受到影響,也提出中國歷史分段論,各有其標準與分法,然須知歷史分期不能單以表面來理解,否則只是物性探討而已,沒有精神涵義則實無意義可言,必須要以中國文明的層次來加以理解。梁啟超的「國史三階段說」和雷海宗的「兩大循環說」,此二種分法大致相同,我試以他們的分法來稍作介紹與解釋。第一階段可從儒家發跡至淝水之戦,特徵是純粹的中國民族內在發展、儒家思想的初步自我認同,此階段外族的影響並不重要,可謂「中國之中國」;之後北方異族入侵,直到清朝鴉片戰爭,此為第二階段,特徵是外族文化的輸入(佛家、胡風)以及異族統治(北朝、遼朝、金期、元朝、清朝),然而這其實還是中國文明的勝利,因為外族入侵中國,均為儒家所影響而漸被同化,野蠻外族的式力強大,終完不敵高層次的文明精神,儒家思想受到衝擊而不敗,再次肯定自我價值,此階段可謂「亞洲之中國」;第三階段即是從清朝鴉片戰爭至今,中國文明終於首次真正落敗,因為這不僅是如同過去敗於外族的武力,內在思想的不如才是主要原因,李鴻章所說的「三千年未有之變局」,誠非虛言,此階段可謂「世界之中國」。文明層次若達一定境界,其必經自我與外在的肯定,而能在一定的區城有所影響,從史上異族屢次入侵中國來看,即是中國文明優良的證明。試問,若代表中國傳統文明思想的儒家完全無可取之處,為何能夠使外族歸服並能流傳千年至今?早期有些知識分子大力提倡全盤西化,實在是矯枉過正了。然而始终未發展出上帝信仰、不成熟人文主義的中國文明,經時代演進、科技發達而至世界級的考驗,終於挫敗。以上即是中國歷史分段法內在文明精神之脈絡。
一個文明的層次若高,其物質(科技)成就肯定不低,試想,除去近代狹義的西方,在歷史上,中國科技是否還有如此落於其他民族之後?到這裡或有人要問,究竟為何有上帝信仰較之沒有上帝信仰的精神層次為高?為何精神層次會影響到物質層次的高低?現在許多人或民族也沒有上帝信物,但也沒看出什麼顯著的影響,究竟為何要牽扯到上帝信仰?我明白為何會有這許多疑問,這實在牽涉到太多哲學問題,可細思之下,其實就會知曉所有問題都是哲學問題、歷史問題或文明問題,如果要認真地去深究任何事情,說到底就會發現,不管什麼樣的探討都是無意義的,因為要認真討論一件事,就必須討論所有的事。
清朝的戰敗,最直接因素當然是因為對手的船堅炮利,然而我們想知道的是,為什麼中國的科技、武力無法像西方一樣強大?這就是先前所說的,因為沒有上帝信仰的人文主義,其層次不如西方,進而影響了物質領域發展的原因。中國的知識觀,經驗主義極強、現實性濃厚,因此作為科學基礎學問的「邏輯學」,以及探究知識本源的「知識論」等學問的探討並不深刻。再者,傳統中國一直重農抑商,幾乎所有聰明才智之士全都絞盡腦汁地要擠進政府,工商業者有一種發自骨子裡的自卑,這個情況要到清末才開始轉變,如此自然為時已晚。中國的經濟雖然非常強盛,可這並不代表政府重視工商業,而這將連帶使科技發展的需求不高,自然也無法引發出高明的科學研究;反觀西方,其對上帝全知全能的認知,使其知道這一切皆是上帝的安排,萬事萬物皆有其意義所在,是以知曉各安其位即是敬奉上帝,如此因有人人皆是上帝子民而沒有高下之分的概念,所以西方較少中國這樣工商人地位不高的情況。全知全能而超越理性的上帝,始終是大都分中國士人所無法推展出的概念。
1912年清朝亡,中國帝制時代結束,隨即又陷入軍閥混戰、中日戰爭、國共內戰而至1949年共產黨將中華民國逼退至臺灣。共產黨初期理念為馬列主義,其思想內涵為主張無產階級專政和唯物主義。其全面否定文明意義,使政治社會情況愈發展愈糟,畢竟「唯物」論何足為立國「精神」?後來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立四新」,中國文明幾乎倒退回未開化的野蠻狀態,摧毀了一切有價值的文物及思想,傳統中國人引以為傲的文明思想、道德風骨至此蕩然無存。其後還有「六四事件」、鎮壓法輪功等令人髮指的事件陸續發生。共產黨執政不到百年,中國人民非正常死亡總數竟高達數千萬,這規模竟可與兩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相比。
香港的割讓,自然是中國文明落敗的結果之一。香港被西方文明重鎮的英國殖民,使其在華人世界有獨特的位置。香港人自我優越意識強過大陸和台灣人民是非常明顯的,這與其接受西方文明的先進思想有直接關係。有先進文明思想的香港,被黑暗腐敗的中共政府接收,其衡突可說是必然的,只是爆發時間點的問題而已。1997年香港回歸,中共承諾五十年不干涉香港,使其維持現有運作模式。然而不到承諾的一半時間,中共的作為竟能使香港有百萬人民走上街頭抗議,試問古往今來有幾次如此大規模的群眾抗議?況且這還是發生在有如彈丸之地的香港。2019年的今天,香港街頭己如末日場景,頻頻流出操大陸口音的警察傷害香港人的影片,甚至傳出數名警察對十六歲少女施暴。中共現在做的事,就有如歷史上外族入侵中國後,那種放火屠城、姦淫擄掠的野蠻行為,其黑暗、卑劣、無恥之程度,實是人神共憤。
中國文明原本成就極高,然至近代發現技不如人,竟爾全面自我推翻,繼而搖身一變,成了精神錯亂而物質強盛的世界大國。香港自1842年後被外族殖民,沒想到反而吸收進步思想,然又竟於此時回歸祖國,其命運究竟是喜是悲?
我希望在這篇文章裡將能講的都講了,然而這終究是不可能的事,還是帶出了許多可能引起讀者爭議而可以延伸討論的問題,如歷史決定論、西方上帝信仰以及中國儒家的演變、文明進程下的中華民國地位等,但本人的能力與時間實在有限,不能在一篇文章中一一細說,還望各位包容,將來如果還有機會討論這些問題,我絕對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最後,我只是個普通百姓,我能做的事實在太少,惟憑著良心,口誅筆伐而已。
avatar-img
36會員
45內容數
這是一個以史學家與年輕人的對話錄形式呈現真理的作品,內容將談及愛情、藝術、知識、道德、正義、真理等超越的或形上的主題,也會論及政治、法律、經濟、社會等現實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阿揪西放送的老朋友們應該知道,今年我剛結束了一段大齡留學生活。這段時間偶爾有網友私訊詢問學校申請、開銷和準備流程等問題,我也樂於分享各種細節。其中常提到的建議之一就是:開通一個便捷的網銀帳戶。
  如今,沒有什麼比我們親眼見到的現象更真實,沒有什麼比跨國企業、比網際網路、比賣座電影更加真實。那些明明已經凝鍊卻無比巨大的現代性,成為了人類意識與價值的最主要來源,這些「人造物」不再為人所效勞,而是賦予人類勞動價值,好讓自己得以更廣泛地自我複製與傳播的新的神祇。
Thumbnail
中國近代戰敗後,其內政受到列強極大的干預和限制。這被近現代中國人視為極大的恥辱。這帶來兩種主要的對外部世界的反應。一種意識到應該向更發達的國家學習,主要就是向西方國家學習,學習它們先進的技術;以追趕上發達國家,從而擺脫列強對中國事務的干預和影響。這種反應首先表現在清王朝1861年至1895年間開展的
孟子有“天民”之說,數千年後中山先生又提出“三民”,這恰恰印證了我多次强調的觀點:道德自主、民族自主、民權自主、民生自主是天地命令和華族數千年一貫之渴求,經代代綿延凝結為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並建中華民國。 以下簡要說明“天民”與“三民”的關係——我曾說人皆有肉體生命、思想生命、民族生命、天地生命。天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二 伴隨著歐洲文明的向外擴張,歐洲中心主義亦邁向一個高峰。 在十九世紀的「時代精神」(Zeitgeist) 瀰漫歐洲大陸的此刻,歐洲的語言學家開始主導有關語言的論述﹕為世界語言做分類﹑為世界語言建立系譜﹑做世界語言的語法比較等。 如果我們用「壟斷」一語來描述這個時代
本文探討東、西方文化的衝突及其對現代社會的影響。從科技、經濟和文化層面探討了這兩個文化的交融與衝突,並進一步討論了種族主義和文化價值觀的問題。作者描繪了東方文化在全盤西化的結果下面臨的困境,並提出了對文化和種族價值觀的反思。這篇文章對當代文化衝突和價值觀有深刻的反思和觀點,值得一讀。
Thumbnail
長時間以來,中國官方一直將中國文化視為統戰的一種手段,並標榜共產黨作為唯一的領導。然而,中國文化和政府實質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該文指出我們應該更關注的是被誰統治、管理,而不是喜歡哪個國家的文化。文章探討了中國文化對臺灣以及海內外華人的影響和困擾。
Thumbnail
1895年,❙甲午戰爭❙ 一役證明了只求表面形似的 ❙洋務運動❙ —— 類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 80年代的改革開放 —— 的澈底失敗,於是出現了從根本上改革 ❙清國❙ 體制的意見,立憲思想借 ❙戊戌變法❙ 開始凝聚力量,然而百日即壽終正寢。  ...
Thumbnail
二、中國文化   「據我看西方社會與我們不同所在,這「個性伸展社會性發達」八字足以盡之,不能複外。」如同其在《要義》所言,西方是團體、個人本位的社會,中國則是家庭、倫理本位的社會。此社會差異的發展,導致東西方不同文化果實的出現。   近代因作為世界主流文化的西方文化影響中國,致中
Thumbnail
  本學期閱讀了梁漱溟(1893—1988)的三本著作,分別為《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下稱《東西》)(1921)、《中國文化要義》(下稱《要義》)(1949)及《人心與人生》(下稱《人心》)(1984)。民國初年是思想繼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後,再一次在極度動盪(內憂外患、軍閥割據)下百花齊放的年代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阿揪西放送的老朋友們應該知道,今年我剛結束了一段大齡留學生活。這段時間偶爾有網友私訊詢問學校申請、開銷和準備流程等問題,我也樂於分享各種細節。其中常提到的建議之一就是:開通一個便捷的網銀帳戶。
  如今,沒有什麼比我們親眼見到的現象更真實,沒有什麼比跨國企業、比網際網路、比賣座電影更加真實。那些明明已經凝鍊卻無比巨大的現代性,成為了人類意識與價值的最主要來源,這些「人造物」不再為人所效勞,而是賦予人類勞動價值,好讓自己得以更廣泛地自我複製與傳播的新的神祇。
Thumbnail
中國近代戰敗後,其內政受到列強極大的干預和限制。這被近現代中國人視為極大的恥辱。這帶來兩種主要的對外部世界的反應。一種意識到應該向更發達的國家學習,主要就是向西方國家學習,學習它們先進的技術;以追趕上發達國家,從而擺脫列強對中國事務的干預和影響。這種反應首先表現在清王朝1861年至1895年間開展的
孟子有“天民”之說,數千年後中山先生又提出“三民”,這恰恰印證了我多次强調的觀點:道德自主、民族自主、民權自主、民生自主是天地命令和華族數千年一貫之渴求,經代代綿延凝結為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並建中華民國。 以下簡要說明“天民”與“三民”的關係——我曾說人皆有肉體生命、思想生命、民族生命、天地生命。天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二 伴隨著歐洲文明的向外擴張,歐洲中心主義亦邁向一個高峰。 在十九世紀的「時代精神」(Zeitgeist) 瀰漫歐洲大陸的此刻,歐洲的語言學家開始主導有關語言的論述﹕為世界語言做分類﹑為世界語言建立系譜﹑做世界語言的語法比較等。 如果我們用「壟斷」一語來描述這個時代
本文探討東、西方文化的衝突及其對現代社會的影響。從科技、經濟和文化層面探討了這兩個文化的交融與衝突,並進一步討論了種族主義和文化價值觀的問題。作者描繪了東方文化在全盤西化的結果下面臨的困境,並提出了對文化和種族價值觀的反思。這篇文章對當代文化衝突和價值觀有深刻的反思和觀點,值得一讀。
Thumbnail
長時間以來,中國官方一直將中國文化視為統戰的一種手段,並標榜共產黨作為唯一的領導。然而,中國文化和政府實質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該文指出我們應該更關注的是被誰統治、管理,而不是喜歡哪個國家的文化。文章探討了中國文化對臺灣以及海內外華人的影響和困擾。
Thumbnail
1895年,❙甲午戰爭❙ 一役證明了只求表面形似的 ❙洋務運動❙ —— 類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 80年代的改革開放 —— 的澈底失敗,於是出現了從根本上改革 ❙清國❙ 體制的意見,立憲思想借 ❙戊戌變法❙ 開始凝聚力量,然而百日即壽終正寢。  ...
Thumbnail
二、中國文化   「據我看西方社會與我們不同所在,這「個性伸展社會性發達」八字足以盡之,不能複外。」如同其在《要義》所言,西方是團體、個人本位的社會,中國則是家庭、倫理本位的社會。此社會差異的發展,導致東西方不同文化果實的出現。   近代因作為世界主流文化的西方文化影響中國,致中
Thumbnail
  本學期閱讀了梁漱溟(1893—1988)的三本著作,分別為《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下稱《東西》)(1921)、《中國文化要義》(下稱《要義》)(1949)及《人心與人生》(下稱《人心》)(1984)。民國初年是思想繼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後,再一次在極度動盪(內憂外患、軍閥割據)下百花齊放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