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空背景」來理解「抽象化理論」的發展,是相當有效率的入門方法。
有誰能完全的明白「金字塔」跟「萬里長城」,當時究竟是透過如何的管理系統,來達成如此輝煌的建築成就呢?
雖然有人認為,工業革命前根本不存在「管理」。
但從西元前6世紀的《孫子兵法》、至西元1532年出版的《君王論》等名著,也有人將其視為是早期的管理理論。
管理,早已存在了幾千年。
經濟學之父-Adam Smith
但一般較有共識的「管理理論發展」的古典時期,是位於1760年代發生的「工業革命」,以及1776年Adam Smith 發表《國富論》的時代背景。
15-17世紀是海權時代,「重商主義」盛行的時期,歐洲的君主專制政府,利用國家的力量,支持著商業資本的發展。
而Adam Smith發表的《國富論》抨擊重商主義,其提出的「絕對利益學說」,主張「自由貿易」,各國根據自身優勢進行生產,然後透過自由市場來進行交易。
《國富論》的重要觀念:
- 分工〔Devision of Labor〕
- 工作專業化〔Job Specialization〕
- 看不見的手〔the invisible hand〕
價格機能〔price mechanism〕
市場機能〔market mechanism〕
因為Adam Smith的《國富論》〔Wealth of Nations〕奠定了現代經濟學的基礎,故Adam Smith又被後人尊稱為「經濟學之父」。
幾乎是相同的時期,工業革命帶來了「機器取代人力」,翻天覆地的發展。
初期缺乏管理工具,工廠生產效率不佳,但大型組織又應運而生,使得管理議題日益重要。
科學管理之父-Fredrick Taylor
Taylor〈1856-1915〉在1911年出版了《科學管理原理》〔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一書,將他一生中成功經驗跟知識,利用這本集大成的書籍公開於世。
當時社會面臨「要解決的問題」〈the Why〉相當清楚,就是工廠生產效率低落的議題。
所以一開始的管理學派,當然必須提出「How to do」的做法,且有實際成績跟執行力〈What〉來獲得信任。
而Taylor最出名的事蹟莫過於伯利恆鋼鐵廠的實驗,在「搬生鐵」與「鏟鐵砂」的兩項工作中,Taylor利用「知識」與「科學方法」解決問題,最後同步提升「勞方與資方」的利益,達到雙贏。
這讓科學管理學派認為,任何工作都存在一種「最佳方法」〈One best way to work〉。
其實就我來看,這件事對當時要解決的問題來說,是很清楚的指引,其實就是提供一條the best 「how to do」 to work。
而Taylor也因此被尊稱為「科學管理之父」。
之後科學管理學派的繼承人,Frank and Lillian Gilbreth夫婦,認為減少動作浪費,是提高生產力的關鍵。
他們針對時間跟動作的研究〈Time and Motion Study〉,找出17個動作元素〔動素:Therblig〕,如伸手、移動、握取、放手等。
更是將所謂的科學化用得更嚴格了,把人的行為觀察得跟「機器人」一樣。
難道「現代社會」不用「科學管理」的方式管理嗎?
這讓我想起了現在很熱門的外送平台,其實這些大數據也是在收集甲地到乙地的最佳速度,以及能優化的可能,然後外送員的表現就會被重新檢視跟定義。
甚至店商平台跟物流公司也是一樣,過去訂貨到收貨要7天,但現在最快上午訂貨、下午就能收到貨,送貨員也一樣承受著更高標準的要求。
我一開始把古典〈科學管理〉學派看成,為了解決當時工廠生產效率低落,而產生出來提供「How to do」的學派,但其實現在我們生活的社會中,亦充滿這類的管理方式。
可怕的不是被A.I.人工智慧取代你的工作,可怕的是A.I.人工智慧成為你的老闆。
我記得「M觀點」的Miula〈M大〉也提過類似觀點。
而這些數據運算的背後,難道跟19xx年時代的管理者相差甚多嗎?未必吧!
這樣的趨勢發展到最後,可能連這些利用「What we have」〈如時間、體力〉等,與身俱來的素質來謀生的行業,也僅能容下「最有天賦」的人才,比如路感跟敏捷度極佳的人、或是路徑規劃一流的司機,甚至體力驚人的運動員等。
這樣的發展,我想即便是100多年前的勞工,也開始吃不消了吧。
所以我們可以預期,終究會有另一個學派嘗試來修正「科學管理學派」這個【the best 「How to do」to work】方法所帶來的「Side Effect」。
科學管理學派以「產出」為誘因的制度,讓勞工階級承受莫大的壓力,是故以「社會學」為基礎的管理學派,應運而生。
我們期待下一集。
商科PM是擁有10+年經驗的科技業PM主管,我嘗試分享「理性的思維」與「商業的觀察」文章、別忘了按下追蹤跟免費「連擊」下方【5個讚】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