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隨著打滾的年數增長,自然也會有許多職場上的主管、前輩,形形色色,比較起來也有著各自不同的性格。不一樣的風格也會帶給無論是自己甚至整個團隊完全不同的感受,更會直接影響整個企業呈現出來的氣質。
第一位在職場中的大主管,不是整個公司的最高主管,當時所處公司為日系企業,組織嚴謹管理也有大企業原本就複雜的各種制度。自己所在的小單位沒有單位的小主管,於是由更高一級的大主管兼管著。
當時的團隊所負責項目正處於蓬勃上升期間,儘管產品本身的產品力橫向對比起整個市場來說可以算是絕對後段班,不過依靠團隊勤懇的努力與幾個重大案子的取得,反而在全球市場來說在整個集團小有成就。很快的大主管也把自己給拉進去每月一次的高層會議進行產品報告,第一次進去會議間,全程外語溝通已經足夠挑戰,更何況還要面對全公司最高幾位主管進行報告,即使整場會議一個多小時自己可能只說了不到十句話,但後背早已緊張到滿是汗水,足見壓力之大。
會議結束,大主管跟小單位裡的其他前輩們又一起開了後續的規劃會議,氣氛一下緩和下來自己簡直都要虛脫了,同事們一邊抽著煙(當時沒有嚴格的室內禁煙規範),一邊談笑。大主管也適度的跟自己說說聊聊,總算是讓自己緩過一口氣來。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後,往後每次的此類會議,可以說是表現愈發正常甚至超水準發揮,不但資料準備更是齊備外,許多對於未來的趨勢分析以及過去的檢討,也越來越言之有物。這樣幾個月後,就能游刃有餘的面對這場重要會議,也讓其他團隊成員信任。
這樣的過程,在多年之後回想就會知道當時大主管的決策需要多大的勇氣。讓一位沒有經驗的新人在進團隊半年時間就參與重要會議,更在第二次之後直接讓新成員在該會議中擔任發言。等於是所有在會議之中發生的錯誤,都要他出面概括承受。這可以視為一場獲益巨大的大型賭局,如果賭中了,未來就多了一位得力戰將。賭輸了,也就直接折損一位戰力。
不過越是有團隊經驗,就越會發現這樣的事情並非簡單粗暴用一個「賭」字來總結,而是在背後要付出許多觀察、前期準備以及完整的備案綜合而成。所以「舉重若輕」這詞很適合用來總結,很多看似簡單輕鬆的決策,事實上都有背後龐大看不見的努力,才得以形成這樣的成果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