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自己的再生父母(4)支持自己的決定

2022/06/1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小時候,什麼都不懂,父母告訴我們要多聽別人的意見,長大後才發現原來標準是變動的,做的決定考量都有其時空背景,複雜的情境,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評價。
生活當中總避不了那些的酸言酸語、唱衰,甚至聲量大的,好似他說的就是對的。這種聲量大,彷彿是我們小時候的那些權威、長輩,讓我們不得不折服。
久而久之,當自己做決定的當下開始猶豫不決,開始那麼不確定是否正確,想要尋求他人的認可,理解,想要找出最清明或是卻正確的答案,才能夠真正做決定,或者避免被別人說「你怎麼會這樣做這樣想呢?」

練習向內看,真實的看見。

我所想要的再生父母,不是權威的,絕對正確的,不會出錯的。事實上我們就是從那每一次決定中,去看見自己所希望的,去發現事情是彈性、多面向的,這樣的看見,不是仰賴「外在」的誰,因為外在的人會變動,外在的環境與價值也會不同,而是去向內看見自己核心的價值,成長背景、喜好、性格,每次做決定的時候,就是一次比一次清楚的看見,為甚麼我做了這個決定。
或許這個為什麼還是來自於過去的制約,道德的框架與標準,但這樣的看見也同樣很重要。
我想真實看見,而非只有表現的自我安慰「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看見了然後呢?

看見了,然後支持自己,如先前說的無條件的愛,愛你所做的決定、或是因為決定的受傷,但依舊愛你、懂你,然後以成長型的想法知道每一次決定,都是讓自己成為更負責任且更懂自己的人。
或許因為信任了朋友,因為付出而受了傷,就不要再猛貼自己怎麼視人不明,怎會如此傻,而是看見了自己付出的背後動機、渴望,與這份渴望連結,對話,好好安撫自己的受傷,然後一點一點地去探問好奇,先與自己站在一起的理解,然後也看見了這過程自己有做「對」了什麼,會不會換成其他情境,其他的人,這樣做法是對的,沒問題的,不以絕對的對錯去評價行為,而產生「當時真傻早知道。」
安安穩穩接住自己後,確立了自己足夠的穩定,再一步步地告訴自己,不以防衛的姿態看這世界,但是有什麼是自己未來能多做一點的,多想一點的,來讓事情的進展不至於讓自己受傷。
不找歸咎的點,不把自己猛烈的攻擊,讓受傷的自己其實在內心更是嚎啕大哭。好好的以一個成熟父母的姿態,接住自己,肯定自己,然後知道不適下次不做點什麼,而是多一點什麼思考,多一些怎樣的動作,就可以多一些自己的保護。

成為自己最穩固最安定的支持而非鞭策者

每一次決定前,先問問自己有沒有哪裡覺得不太妥當,不那麼確定的,多個幾分鐘的對話,每一次決定後,知道自己已在當下做了最好的決定,若有遺憾,那也肯定因為做了決定,知道更好的未來的方向如何努力。
重點是回到自身,而非盲目的尋求外在各種權威的答案與認同。可以以找答案,可以學習,這些都只是養分,同樣吸收了那些文章、方法的人,最後統整做出決定也未必相同,因為加入自己的感受想法需求,就是會有不同的決定。
這個世界很大,很多元,大家的決定與需要也是,所以成為自己最穩固的支持,看見自己是如此獨特,讓自己想法感受見解,成為自己做決定仰賴的「權威」。

父母般的慈愛與寬容

我想要的父母,是在我做決定時給予信任與支持,能在我傷心痛苦時,給與慈愛寬容,我想努力地把想這份慈愛、寬容去溫暖不安的自己,告訴自己盡力,告訴自己他正確決定不代表不會傷心與痛苦。
這樣的慈愛與寬容,會讓自己在這不是那麼完美的世界中,少一些控制,多一些自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Fish
Fish
因為身體與心理的耗竭 才能有大休息一年的珍貴機會 從剛開始惶恐不知如何休息 到看見過往十幾年工作生涯如陀螺生活是如何耗竭自己 目前還在休息中學習和自己相處和對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