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禮拜被問到幾個問題我發現自己無法一時回答出來,後來我分析了自己無法回答的原因如下:
第一個問題 : 你有需要什麼嗎?
公司的同事問我剛搬來這裡一切怎麼樣、有沒有需要什麼,雖然是出自禮貌的問候,但我好好地想了一下我還真的什麼都不缺,所以我很少去想這個問題。或者我如果在某個當下發現自己需要什麼我就去做了啊,所以這個問題不是那種一直需要花時間思考的類別,例如:口渴就去買水、肚子餓就去吃東西,身體累了需要休息我就睡覺,覺得需要運動就運動,需要靜一靜的時候就冥想,我發現從2019開始進行極簡生活後,購物漸漸地不再是我滿足心靈的方法,我更著重自己的需要在身心靈層面,因為那才是真的開心,而且每次成長都可以把這份開心滿足的心情堆疊上去,這和購物獲得的短暫快樂有非常大的區別,不過也因為我以前有一段時間很喜歡買東西,所以我才知道那種體驗是什麼,如果你現在還在購物狂的階段也沒關係,那就好好的再體驗一下,人生嘛,或許那是你目前需要的。
第二個問題 : 韓國和新加坡的生活開銷比較
我認為金錢不是唯一一個衡量價值的東西,而且每個人的生活型態都不一樣,我的生活基本上只有花費在吃飯還有交通,很少買非必需品,也沒有做一些美容、染髮的習慣,所以我真的沒辦法告訴你什麼是貴什麼是便宜,例如:當我已經很累的時候我就不會選擇花一個小時坐大眾運輸,用金錢來看可能計程車是地鐵的好幾倍,但是我的身體可以提早30分鐘休息,對我來說這30分鐘才真的無價又寶貴啊!又例如我選擇吃一個營養均衡的三明治,價格可能是米其林餐廳的十分之一,但我攝取到我需要的營養才是最重要的事不是嗎?或許我們可以不用這種二元對立的比較方法去看事情,而是去看此時此刻什麼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那這個物品或是體驗才能發揮到最大的價值,我們也才會真正滿足。
當我們可以越來越清楚自己真正的需要時,生活會輕鬆許多,身體和心靈也可以有更多的連結,因為當身體給出請求時我們都有好好回應啊,那當我們心裡想做什麼事的時候身體才有力氣去進行,一切都是互相的。
希望我們都可以看清自己目前此時此刻的需要,而不是因為外在的影響產生了一大堆"誤以為自己需要"的念頭,這裡我們可以從物品延伸的生活體驗,例如爸媽認為你需要結婚,你誤以為自己需要而過著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這樣會開心嗎?社會認為的成功和我們自己想要的成功是一樣的嗎?而什麼又叫做成功?
成功:動詞 — 獲得預期的圓滿結果 / 形容詞 — 結果圓滿
可能你剛剛已經在頭腦出現了一堆對於成功人士的想像畫面,但其實字典說的就是這麼簡單而已,是我們給"成功"兩個字太大的偶像包袱還有想像了,我們只要擁有一個自己認為的圓滿人生就是成功了。
今天會寫這篇是因為覺察到自己對某些問題的反應,希望你也可以試試看在問題中找到意想不到的答案然後又更認識自己一點。
今天發現自己需要補充體力而非提神,所以我點了維他命茶而不是喝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