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梗的需要與想要|不消費的一年計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存款比例:21.4%
購買物品:筆電充電線
捨棄物品:乾燥玫瑰色短洋裝、舊睡褲一件、不合身的制服兩件、運動上衣一件
看完的書:起床後的黃金一小時

持續與自己的身體對話

四月是健身成績很滿意的一個月,質與量都兼顧了,也反映在體態及數據上面(儘管在書寫的五月當下不甚理想),也因此察覺到,自己對於不能凸顯自己優點甚至是不適合自己的衣服越來越能果斷捨棄。(參考舊文)

而且儘管自己立下了有捨舊才能換新的條約,也並沒有因此迫不及待地馬上添購那些看起來很美的新衣,而是覺得現在的衣服我穿起來也夠好了,每一件我都很喜歡,而這些喜歡來自於體態與精神的良好呈現。

難怪人家會說身材才是妳最好的衣服。

良好的飲食及運動習慣,意外的能在治裝這件事情上節省消費。


起床後的黃金一小時

這個月只讀完這本書

這個月我讀完了這本起床後的黃金一小時,其實讀得非常快,因為書中的內容就是分成幾個面向,來分享64位事業上小有成就的成功人士的早晨啟動儀式。

一開始,我以為這本書會帶給我一種壓力或焦慮,就是啊成功人士都是這樣安排自己的早晨,所以我也應該要跟著效仿來重設自己的早晨習慣。

但讀著妳會發現,其實那黃金一小時,不見得所有人都是發揮出高效的生產力,也不是每個人每天都可以保持住自己設下的規則

所以我更傾向認定,早晨起來的一小時,其實是自己給自己的一個一天啟動儀式,可以是好好吃一頓早餐,可以是用心的化好一個妝,可以是進行一場冥想,當然妳也可以運動、看書、或是整理一天的工作清單,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身心就定位。身心就定位了,才能好好開啟一天的旅程,正視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很多時候,儀式感有它的重要性,幫助我們重視那件事情的意義。


老梗的需要和想要

計畫走到第三個月,其實真的沒有購買什麼不必要的裝飾品、奢侈品,或是過度及衝動消費(我其實是個購物前會想很久的人,金額越大想越久),但是我的儲蓄率也沒有上升太多,也時常動用存款。

我也忍不住思考這個實驗計畫最後到底會帶給我什麼。

但我很清楚自己更願意把錢花在哪些地方

  1. 我想吃的任何東西
  2. 任何體驗性或無形的課程,比如運動或美容
  3. 日常用在身體上的東西,比如保健食品或保養品
  4. 人情交際的往來

在吃這件事情上面,我倒是從來不太管束自己的預算,我都是以滿足自己為優先,所以我也時常開自己玩笑,我的錢雖然沒存下來,都完全的吃進身體裡了,一點也沒浪費呢,或許跟從孩提時期,家中的長輩一直都秉持著能吃就是福,吃想吃的最重要,口腹之慾能滿足是幸福的。這樣的觀念影響我甚深吧!

人情往來也是我重要的一個部份消費,不管是送禮、交際、或平常的吃飯飲料等等,我喜歡這些讓人開心的消費,也喜歡送出令對方開心的禮物,當然也許有更好更節省的作法,但在我想到之前,或許還是會維持原狀吧!

以及我越來越愛護自己的身體,不管是花錢在運動課程、教練課程、健身房的費用、美容的費用,保養自己的費用,舉凡可以讓自己更健康美麗的事情,我都不太吝嗇,覺得那是必要、需要的維持性費用,絲毫不覺得是奢侈浪費的事情。

因為我還想要繼續以強壯且美麗的姿態,開拓並迎接未來的所有可能性。

說到底,每個人的「需要」都可能不一樣,那無關對錯,而是價值觀的呈現與抉擇,視乎這些「需要」對我們的生活起了什麼樣的化學作用,如果對你而言是正向的、有所幫助的,那不見得需要聽從太多旁人給予的消費建議,因為你應該要最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但這需要時間與用心,才能夠了解自己。

消費,不僅是生活型態,更是個人價值觀的展現。

結尾再次複習:

  • 不能消費的項目/原則:
    1.任何的書籍以及實體、線上課程
    2.裝飾品包括首飾
    3.貼身內衣以及包包
    4.含糖飲料
    5.找的到替代品以及沒有毀損功能正常的物品
  • 限制消費的項目(可以但是有條件)/原則:
    1.換季鞋衣 ( 必須舊換新,一年10件以內 ),消耗品或需要換尺寸不在此限
    2.固定使用但因功能毀損必須更換的日用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生命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旅途, 旅途中,我們唯一的使命是竭盡全力地探索自己、理解自己, 去實現你想做的事,前往你想去的地方,見你想見的人,並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除此之外,別無其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整理存款紀錄的時候發現一個狡詐的誤區,我想要拉高每個月存款的儲蓄率,但是我沒有寫出來的是每個月額外又從存款中提領出來使用的金錢。有的時候我當月提領存款的金額甚至大過我存進去的金額。
存款比例:11% 購買物品:體脂計、床包、情人節卡牌遊戲、書 捨棄物品:2015年香港聖誕節買的灰金色毛衣、紅色系的秋冬襯衫洋裝 看完的書:不消費的一年、零基礎的佛系理財術
凱特‧弗蘭德斯說,我們其實是透過每次購物,來期望自己成為更理想的自己,所以在一次又一次的衝動購物中,或許我們要思考的是,那個更理想的自己是什麼?現在的自己又是什麼樣子?我們真的夠認識現在的自己嗎?
整理存款紀錄的時候發現一個狡詐的誤區,我想要拉高每個月存款的儲蓄率,但是我沒有寫出來的是每個月額外又從存款中提領出來使用的金錢。有的時候我當月提領存款的金額甚至大過我存進去的金額。
存款比例:11% 購買物品:體脂計、床包、情人節卡牌遊戲、書 捨棄物品:2015年香港聖誕節買的灰金色毛衣、紅色系的秋冬襯衫洋裝 看完的書:不消費的一年、零基礎的佛系理財術
凱特‧弗蘭德斯說,我們其實是透過每次購物,來期望自己成為更理想的自己,所以在一次又一次的衝動購物中,或許我們要思考的是,那個更理想的自己是什麼?現在的自己又是什麼樣子?我們真的夠認識現在的自己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財務自由看的是擁有多少金錢地位,還是在兼顧日常生活的同時,擁有時間的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 維持生活基本需要的金錢是需要。滿足個人欲望的物質生活是想要。 「需要」是生活的基本需求,食、衣、住此類基本的必須。「想要」是建立在獲取社會價值對成功所定義的表面價值。 努力工作,賺錢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及精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開始執行不消費清單後的生活點滴,從物品的分類到經濟的規畫,透過設定目標和重新養信用,作者逐步培養對財務的信心和積極的消費觀點。
Thumbnail
在每個月的生活中執行一個大企劃說起來好像很容易,但其實想起來是很飄渺的,舉來說我把5月訂為「活力月」,但光想要做什麼事才會有活力.有精神其實還是很空泛。 舉例來說當我在吃大餐的當下身體會很有活力,但是過完沒多久身體就會暈暈的想睡覺,這也不能在有活力清單範圍內,最後我知道我要的重點
Thumbnail
這本書列舉出各界專業人士從床起來的第一小時的安排對一天的效率與心靈狀態,他們的晨間習慣,以及他們對於飲食、運動、冥想、不看手機等的原則,讓我對如何開始一天有了全新的想法。
Thumbnail
想來談談我最近因為報復性熬夜得到的一些體悟~與其說是體悟不如說是『教訓』哈哈。每天晚上明明到了就寢時間,卻因為想滑手機而犧牲了寶貴的睡眠時間,導致健康出了點小狀況,還得花大錢看中醫吃藥調理身體⋯⋯ 個人的理財觀念是⋯⋯ 每個月拿到薪水的時候,必定會先分類管理:保險金、孝親費、貸款、電話費、交
去年底為自己立了新目標,學習降低慾望、不追求物質生活,先挑戰6個月不購物。 。回顧一月除了生活費之外的開銷: 買了用完的化妝品 990円 買了用完的化妝品747円 發薪水太開心請喝飲料1400円 旅行的土產1121円 被封面吸引買了一本二手書900円 買咖啡豆送人1300円
Thumbnail
有相當多人雖然有夢想及目標,卻沒有採取任何實現所需的行動,只是期待成果 「我想要說得一口流利英文」,卻沒有在接觸英文。 「我想鍛鍊身體變得更健康」,過了好多年還在找健身房。 「我想要利用興趣創業」,有這種想法卻連查資料都懶惰。
Thumbnail
經濟學開宗明義第一句話會告訴你:「資源有限,慾望無窮。」在大家思索手上所得如何分配時,卻很少想到,時間也是如此。本書副標:「每天7分鐘的微行動,在追求中釐清優先順序,每個選項都能為人生加分」揭露你能為自己人生做的那1%的選擇,就是每天撥出7分鐘,思考當日/隔日要完成的5件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許多人在面對投資時都希望買在低點,但事實上除了低點難以預測外,本書的作者利用歷史數據證明,就算買在低點的報酬都不一定能夠打敗持續買進,我會分享如何根據本書的觀念,實際應用在理財和投資上。 首先常見的理財建議就是要你記下每天的開銷和花費,然後找出不必要的支出,接著開始節儉的生活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財務自由看的是擁有多少金錢地位,還是在兼顧日常生活的同時,擁有時間的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 維持生活基本需要的金錢是需要。滿足個人欲望的物質生活是想要。 「需要」是生活的基本需求,食、衣、住此類基本的必須。「想要」是建立在獲取社會價值對成功所定義的表面價值。 努力工作,賺錢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及精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開始執行不消費清單後的生活點滴,從物品的分類到經濟的規畫,透過設定目標和重新養信用,作者逐步培養對財務的信心和積極的消費觀點。
Thumbnail
在每個月的生活中執行一個大企劃說起來好像很容易,但其實想起來是很飄渺的,舉來說我把5月訂為「活力月」,但光想要做什麼事才會有活力.有精神其實還是很空泛。 舉例來說當我在吃大餐的當下身體會很有活力,但是過完沒多久身體就會暈暈的想睡覺,這也不能在有活力清單範圍內,最後我知道我要的重點
Thumbnail
這本書列舉出各界專業人士從床起來的第一小時的安排對一天的效率與心靈狀態,他們的晨間習慣,以及他們對於飲食、運動、冥想、不看手機等的原則,讓我對如何開始一天有了全新的想法。
Thumbnail
想來談談我最近因為報復性熬夜得到的一些體悟~與其說是體悟不如說是『教訓』哈哈。每天晚上明明到了就寢時間,卻因為想滑手機而犧牲了寶貴的睡眠時間,導致健康出了點小狀況,還得花大錢看中醫吃藥調理身體⋯⋯ 個人的理財觀念是⋯⋯ 每個月拿到薪水的時候,必定會先分類管理:保險金、孝親費、貸款、電話費、交
去年底為自己立了新目標,學習降低慾望、不追求物質生活,先挑戰6個月不購物。 。回顧一月除了生活費之外的開銷: 買了用完的化妝品 990円 買了用完的化妝品747円 發薪水太開心請喝飲料1400円 旅行的土產1121円 被封面吸引買了一本二手書900円 買咖啡豆送人1300円
Thumbnail
有相當多人雖然有夢想及目標,卻沒有採取任何實現所需的行動,只是期待成果 「我想要說得一口流利英文」,卻沒有在接觸英文。 「我想鍛鍊身體變得更健康」,過了好多年還在找健身房。 「我想要利用興趣創業」,有這種想法卻連查資料都懶惰。
Thumbnail
經濟學開宗明義第一句話會告訴你:「資源有限,慾望無窮。」在大家思索手上所得如何分配時,卻很少想到,時間也是如此。本書副標:「每天7分鐘的微行動,在追求中釐清優先順序,每個選項都能為人生加分」揭露你能為自己人生做的那1%的選擇,就是每天撥出7分鐘,思考當日/隔日要完成的5件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許多人在面對投資時都希望買在低點,但事實上除了低點難以預測外,本書的作者利用歷史數據證明,就算買在低點的報酬都不一定能夠打敗持續買進,我會分享如何根據本書的觀念,實際應用在理財和投資上。 首先常見的理財建議就是要你記下每天的開銷和花費,然後找出不必要的支出,接著開始節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