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三 179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16.9.25 良因法師 隨筆

草堂曰:
「學者立身,須要正當,勿使人竊議。
一涉異論,則終身不可立矣。
昔太陽平侍者①,道學為叢林推重,以處心不正,
識者非之,遂致終身坎坷,逮死無歸。
然豈獨學者而已,為一方主人,尤宜祇畏。」
《與一書記書》
【注釋】
①太陽平侍者:宋朝明安・警玄禪師的弟子,曾隨侍明安禪師多年,雖得其旨,惟以生滅為己任,擠陷同輩,忌妒別人比他強。時瑯瑘廣照公安圓鑑二師居眾時,汾陽善昭禪師令其探明安宗旨,明安禪師說:「興洞山一宗,非遠即覺也。」二師說:「不是有平侍者在呢?」明安禪師以手指胸說:「其人此處不佳。」又捏拇指叉中示意說:「向去當死於此耳。」不久明安禪師遷化,遺囑說:「瘞身十年無難,當為太陽山打供。」入塔時,門人恐平侍者將不利於師,遂將李和文都尉所施黃白器物,書於塔銘。其實塔中並沒有所謂黃白器物。後來平侍者出住太陽山,有一天他說:「先師靈骨風水不利,應取出焚化。」山門耆宿切諫,平侍者說:「與我有妨。」遂打開靈塔,見師顏貌如生。薪盡儼然,眾皆驚異。平侍者以钁頭破其腦,再以油薪,俄成灰燼。眾以其事報於官,定平侍者謀塔中物和不孝其師的罪,令其還俗。平以後自稱為黃秀才,訪謁瑯瑘廣照禪師廣照禪師說:「昔年平侍者,今朝黃秀才,我在太陽時,見你做出來。」遂不納。又謁公安圓鑑禪師,亦不納。平流浪無依,後於三叉路口,遭大虎食之。竟不免明安禪師手叉之記。

【演蓮法師譯文】
草堂善清禪師說:
「學道的人立身一定要保持端正,不要被人在背後議論批評。
倘若品行有虧遭他人非議,此身就再也不能站起來堂堂正正做人。
以前湖北太陽山・明安禪師身邊有一位平侍者,若論他的道學見識,本來也是很受叢林中所推重的,只因為他的心術不正,而被有識之士看穿了,以後大家都瞧不起他,以致終身坎坷,死無葬身之地。
然而豈獨學者心地要端正,作為一方的住持,更要小心謹慎、有所敬畏才好啊!」
良因贊曰:
蕅益大師說:「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亦即心正,一切法正,心邪,一切法邪。
當初學佛,是為了求解脫;倘若又將世俗名利習氣帶入,縱或解、行精進,
往往也只是助長名利的工具罷了。
心是無常的,當時時檢點起心動念,是正?是邪?是夾雜?
莫為人間粗糙之樂,而動轉初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4/4/18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盛者,衰之始;福者,禍之基。」 良因曰: 順境時,不可放縱盡歡。 因為此時的驕縱,是引生未來痛苦的因緣。 逆境時,也不必驚惶憂怖。 因為此時慚愧懺悔之心,是引生未來安樂的因緣。 既然世間苦樂無常,又何必置懷! 寵辱不驚,才能擴展心量,而生慈悲。 後記:
2014/4/1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明鏡止水以澄心,泰山喬嶽以立身,青天白日以應事,霽月光風以待人。」 良因曰: 內心安住,不被外境所干擾,如明鏡止水。 堅持節操,於逆順二境皆不動搖,如泰山喬嶽。 待人處事光明正大,不徇私、機巧,如白日青天。 觀察大自然,可以明理!
2014/4/13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良因曰: 如《佛所行讚》說: 「其不知足者,五欲境彌廣,猶更求無厭,長夜馳騁苦。」 所以不知足者,在爾虞我詐的追逐中,長夜馳騁, 且招來毀謗恥辱,豈非苦火常燒心? 而安住於知足,即是安住於法中,一切安樂。
2014/4/12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謙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良因曰: 凡事都是禍福相倚,有一利則有一弊。 唯有「謙」卦,萬象皆吉,無禍害之伏藏。 恕者,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謙,與佛法的無我相應;恕,與慈悲相應。 聖人所見略同,只是說法稍異罷了。 謙之與恕,終身可行,
2014/4/11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萬類相感,以誠以忠。」 良因曰: 刻薄機巧,與功利主義相應; 而誠懇忠厚,與慈悲心相應。 但看外相,似乎刻與巧,為快速成功地捷徑; 若論因果,只有誠與忠,才能化育萬象。 如同溫潤而厚實的土壤,則果實繁茂。
2014/4/6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群居守口,獨坐防心。」 良因曰: 眾生都被共業所牽引, 在此業力的漩渦中,會出現一個個的「真理」,為大眾忠實地遵循。 而歷史的經驗中得知,依循此「真理」的廣大群眾,最終永遠是輸家。 因此在群體中,應冷眼看世間,不願做業力的奴僕。 古人說: 宜深思之...
2014/4/18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盛者,衰之始;福者,禍之基。」 良因曰: 順境時,不可放縱盡歡。 因為此時的驕縱,是引生未來痛苦的因緣。 逆境時,也不必驚惶憂怖。 因為此時慚愧懺悔之心,是引生未來安樂的因緣。 既然世間苦樂無常,又何必置懷! 寵辱不驚,才能擴展心量,而生慈悲。 後記:
2014/4/1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明鏡止水以澄心,泰山喬嶽以立身,青天白日以應事,霽月光風以待人。」 良因曰: 內心安住,不被外境所干擾,如明鏡止水。 堅持節操,於逆順二境皆不動搖,如泰山喬嶽。 待人處事光明正大,不徇私、機巧,如白日青天。 觀察大自然,可以明理!
2014/4/13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良因曰: 如《佛所行讚》說: 「其不知足者,五欲境彌廣,猶更求無厭,長夜馳騁苦。」 所以不知足者,在爾虞我詐的追逐中,長夜馳騁, 且招來毀謗恥辱,豈非苦火常燒心? 而安住於知足,即是安住於法中,一切安樂。
2014/4/12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謙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良因曰: 凡事都是禍福相倚,有一利則有一弊。 唯有「謙」卦,萬象皆吉,無禍害之伏藏。 恕者,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謙,與佛法的無我相應;恕,與慈悲相應。 聖人所見略同,只是說法稍異罷了。 謙之與恕,終身可行,
2014/4/11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萬類相感,以誠以忠。」 良因曰: 刻薄機巧,與功利主義相應; 而誠懇忠厚,與慈悲心相應。 但看外相,似乎刻與巧,為快速成功地捷徑; 若論因果,只有誠與忠,才能化育萬象。 如同溫潤而厚實的土壤,則果實繁茂。
2014/4/6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群居守口,獨坐防心。」 良因曰: 眾生都被共業所牽引, 在此業力的漩渦中,會出現一個個的「真理」,為大眾忠實地遵循。 而歷史的經驗中得知,依循此「真理」的廣大群眾,最終永遠是輸家。 因此在群體中,應冷眼看世間,不願做業力的奴僕。 古人說: 宜深思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若人會得,不妨有箇入處;若也不會,莫道不疑好。
Thumbnail
說到彌陀經,不得不說到中峰明本禪師的三時繫念,佛教徒的生離死別,總免不了請高僧大德來誦經渡亡,而最常念誦的,便是以阿彌陀經為主的三時繫念,其中白文便為禪師所寫的懷淨土詩: 世界何緣稱極樂?只因眾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傍晚時分,老道士帶著徒弟來到山腳下一處密林。通向樹林內僅有一條小徑,陌上雜草叢生,看上去並不易走。   「記住貧道說過的話,別踏出道。」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當修學密咒乘之後,就必須知道正確的觀修次第,一切的本尊是由上師而生。所以壇城的主尊就是金剛上師。如果一個密乘的行者毀謗金剛上師,這種罪業就是很難清淨的。《密集金剛》典籍也講:「世人雖犯無間等,墮落性之種種罪,若已趣入金剛乘,修持此道得成就,一心詆毀上師者,修亦不可得成就。」
Thumbnail
若不幸你依止一位沒有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個合理、這個不合理......」很多他可能有上師、仁波切的法銜,可能他的學術地位是比較高的,讀過很多書,或者等等的很優勢的條件,他就傲慢了。
Thumbnail
無涯子是一位明末清初的修道人,他自幼有出家之志,但因家道中落,未能如願。他在明朝滅亡後,不願為清朝效力,四處遊歷,尋找修道的機緣。他曾經拜訪過許多名山大川,參訪過許多高僧道士,但都沒有得到心中所求的真道。他漸漸感到失望和迷茫,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的是什麼。有一天,他來到了西湖...
Thumbnail
九十歲的盤若智是泰國金寺裏得道的高僧。他的盛名不僅遍及這金色國土中的每一角落,甚至還遠達異邦的佛陀國度。人們提到他時,總將兩手合十,高舉過頂,以禮拜佛陀的姿勢,表達對這位高僧的虔敬。 不管拂曉與暮落,金色寺塔的內外,總聚集著無數的人們。他們聆聽梵鐘的沉落,思老禪師一身汗濕的睜開眼來,發現自己正好端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若人會得,不妨有箇入處;若也不會,莫道不疑好。
Thumbnail
說到彌陀經,不得不說到中峰明本禪師的三時繫念,佛教徒的生離死別,總免不了請高僧大德來誦經渡亡,而最常念誦的,便是以阿彌陀經為主的三時繫念,其中白文便為禪師所寫的懷淨土詩: 世界何緣稱極樂?只因眾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傍晚時分,老道士帶著徒弟來到山腳下一處密林。通向樹林內僅有一條小徑,陌上雜草叢生,看上去並不易走。   「記住貧道說過的話,別踏出道。」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當修學密咒乘之後,就必須知道正確的觀修次第,一切的本尊是由上師而生。所以壇城的主尊就是金剛上師。如果一個密乘的行者毀謗金剛上師,這種罪業就是很難清淨的。《密集金剛》典籍也講:「世人雖犯無間等,墮落性之種種罪,若已趣入金剛乘,修持此道得成就,一心詆毀上師者,修亦不可得成就。」
Thumbnail
若不幸你依止一位沒有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個合理、這個不合理......」很多他可能有上師、仁波切的法銜,可能他的學術地位是比較高的,讀過很多書,或者等等的很優勢的條件,他就傲慢了。
Thumbnail
無涯子是一位明末清初的修道人,他自幼有出家之志,但因家道中落,未能如願。他在明朝滅亡後,不願為清朝效力,四處遊歷,尋找修道的機緣。他曾經拜訪過許多名山大川,參訪過許多高僧道士,但都沒有得到心中所求的真道。他漸漸感到失望和迷茫,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的是什麼。有一天,他來到了西湖...
Thumbnail
九十歲的盤若智是泰國金寺裏得道的高僧。他的盛名不僅遍及這金色國土中的每一角落,甚至還遠達異邦的佛陀國度。人們提到他時,總將兩手合十,高舉過頂,以禮拜佛陀的姿勢,表達對這位高僧的虔敬。 不管拂曉與暮落,金色寺塔的內外,總聚集著無數的人們。他們聆聽梵鐘的沉落,思老禪師一身汗濕的睜開眼來,發現自己正好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