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為什麼能揚名國際、名垂千古?

2022/07/02閱讀時間約 25 分鐘
2008年,美國前第一夫人蜜雪兒在歐巴馬總統的就職晚宴上,穿著一襲動人的白色晚禮服,引起眾人矚目。而這件晚禮服正是出自「台灣之光」吳季剛之手,這使得才26歲的吳季剛就此名揚國際。
2012年推出個人品牌服飾,甫推出即銷售一空。人人都羡慕吳季剛少年得志,卻不知他等這一天至少等了21年,因為他從5歲開始,就立志要成為服裝設計師。
美國第一夫人在就職典禮晚會所穿的白色禮服,就是由吳季剛所設計
出處:https://www.epochtimes.com/b5/12/11/4/n3721888.htm
小時候的吳季剛,跟一般小男生很不一樣,同齡的男孩子喜歡玩槍、運動;他卻喜歡跟著表姊玩芭比娃娃,尤其喜歡幫娃娃做衣服。
娃娃玩久了,吳季剛覺得娃娃的臉型一成不變太過死板,於是開始學揑紙黏土做娃娃。小學五年級到溫哥華念書,有位老師發現了吳季剛製作服裝的過人天分,鄭重地請吳媽媽幫他找更好的老師,教他裁縫、打版等服裝製作技巧。
剛開始學縫衣服時,因為難度太高,吳季剛經常邊縫邊哭,好幾次都想放棄,但一想到老師說的:「想成為設計師,不能不會縫衣服。」就會擦乾眼淚堅持下去。
吳季剛的辛苦付出逐漸開花結果:14歲拿到日本紙黏土教授證書,並開始在網上販售自製的娃娃;17歲拿下歐洲芭比娃娃雙料冠軍,被玩具公司聘為設計總監;大四時舉辦了第一場個人服裝發表會;2006年自創「Jason Wu」服裝品牌;2008年獲得「國際時裝新興之星奬」。
出處:https://www.gvm.com.tw/article/19191
而吳季剛能在國際時尚舞台發光發熱,就是因為他很清楚自己的「為什麼」。吳季剛說,忠於自己是他的原則,不做別人,做自己,就做吳季剛。他只想專注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讓自己開心的事,為此就算付出百分之兩百的努力,也甘之如飴。
而「成為出色的服裝設計師」便是他最想做的事,即使一切都是跌跌撞撞學習而來,遭遇過無數挫折與失敗,他也不曾放棄這個夢想,如他所說的:「我生來就是要做服裝設計師。」「忠於自己,堅持所愛」支持他努力不懈,最終踏上成功之路。
無論是組織或個人,都必須有清晰的「為什麼」,才能保有熱情與方向。「為什麼」讓人即使身處逆境,也能鼓起揚帆前行的勇氣,即使困難重重,也能披荊斬棘不達目的不罷休,亦是蘋果公司獨霸全球、西南航空歷久不衰、迪士尼深入人心的關鍵,更是萊特兄弟愈挫愈勇、金恩博士感召人心、比爾蓋茲改變世界的真正力量──
出處:https://chinese.engadget.com/apple-mac-studio-7-k-display-rumor-020024568.html

挑戰現況,特立獨行不從眾──蘋果電腦

iPhone 7於2016年在台推出時,正值莫蘭蒂颱風襲台,但前來排隊的民眾依然十分踴躍,彷彿再強的颱風也吹不熄民眾搶購iPhone手機的熱情;2017年iPhone 8 Plus上市,訂於9月22日上午8點正式開賣,結果竟有民眾9月21日上午10點就開始排隊等候。而這款每年都能引發全球搶購熱潮的手機,正是蘋果電腦獨有的傑作。
創立於1976年的蘋果電腦,第一年只有一項產品,卻締造了100萬美元的輝煌戰績;第二年的業績立刻竄升至1,000萬;到了第四年,業績更是衝到了1億美元,使得蘋果電腦在5年內就擠進了世界500強企業,晉升為擁有3000名員工、市值數十億美元的大企業。
為什麼蘋果電腦能成為全球IT產業的領導者,即使經歷賈柏斯離開後長達8年的衰落期,依然歷久不墜?那是因為蘋果電腦始終不忘「為什麼」。而蘋果電腦的「為什麼」就是:「挑戰現況,特立獨行」。
無論做出什麼產品、進軍哪個行業,乃至於行銷手法的選擇,蘋果始終堅守自己的「為什麼」,也永遠都在追求「不同凡想」(Think Different)。
就拿蘋果電腦的代表作「麥金塔個人電腦」來說好了,1984年蘋果電腦推出首款麥金塔,是全球第一台使用圖形介面和滑鼠的電腦,徹底顛覆當時的電腦使用方式,複雜的電腦語言介面從此一去不回頭,其特立獨行可見一斑。
而微軟在1985年推出Windows後,卻迅速取得了全球個人電腦操作系統的壟斷地位。面對微軟強大的96%全球市占率,又有誰人敢與其爭峰?
只有蘋果電腦敢想人不敢想,發揮一貫的「挑戰現況」精神,研發出結合美學與設計的Mac系統,和Windows做出明顯的市場區隔,緊緊抓住了全球蘋果迷的心,因而即使只有2.5%的市占率,其地位仍能與Windows平起平坐。
出處: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2/post/202101110019/
在個人電腦之後,蘋果電腦的目光移向了消費性電子產品。日本Sony自1979年推出Walkman隨身聽後,獨霸全球20多年,然而蘋果卻在2001年推出1.8吋硬碟的高容量iPod,配合獨家的iTunes網路付費音樂下載系統,短短兩年內造成全球轟動,使Walkman的市占率大幅下滑。
此後Sony一路苦苦追趕,不斷開發新系統,卻仍被蘋果電腦遠遠甩在身後,無法憾動蘋果在音樂市場上的龍頭地位,蘋果再度以特立獨行挑戰市場巨人成功。
2007年蘋果電腦推出首款智慧型手機iPhone,並宣布從「蘋果電腦公司」更名為「蘋果公司」,反映出他們不只是一家電腦公司。
在蘋果的iPhone未面世之前,手機的功能及標準是由電信業者制定的,即使是手機大廠如易利信、諾基亞以及摩托羅拉者,該生產什麼樣的手機都得聽命於電信業者,然而蘋果卻再度以其革命性的創意,推翻了這樣的局面。
iPhone智慧型手機具有行動作業系統,可透過安裝應用軟體、遊戲等程式來擴充功能的手機,其運算能力及功能均優於傳統功能型手機,被譽為手機業「遊戲規則的改變者」。
隨著iPhone一代又一代的更新,可攜式媒體播放器、數位相機和閃光燈、GPS導航等功能不斷加入,這種破壞性創新顛覆了整個手機產業,使得智慧型手機徹底成為了電子市場主流硬體,取代了許多1990到2000年代的各類電子產品。iPhone的問世宣告了未來將由蘋果來告訴電信業者,手機該有哪些功能。
蘋果還是一家電腦公司時,就改變了全球個人電腦的走向。進入消費性電子產市場攻城略地時,又打破了Sony的獨霸局面。跨足手機產業後,打得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市場盟主無招架之力,無不印證了「挑戰現況,特立獨行」的企業精神,而這樣的「為什麼」就是創造「蘋果奇蹟」的真正原因。
出處: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9-03-27/225393

獨樹一格,以服務大眾為己任──西南航空

1967年由羅林.金恩(Rollin King)和賀伯.凱勒赫(Herb Kelleber)兩人聯手創辦的西南航空,不是全球最好的航空公司,票價也不是最便宜的,航線更是比其他航空公司少,甚至沒有美國以外的國際航線,卻能在一片紅海中勝出,其致勝關鍵就在於「有清晰無比的『為什麼』:為一般民眾服務」。
在七○年代,「搭飛機」是一件奢侈、嚴肅又複雜的事,就連在不同時間訂機票,票價都可以不一樣。
當時全美搭飛機的人口只有15%,搭飛機幾乎是菁英階級的專利,乘客甚至還會為了搭飛機而打領帶,升斗小民根本搭不起飛機,而小型業者更是不敢跟大型航空公司爭奪這麼小比率的市場。然而,西南航空的目標並不是金字塔頂端的那15%,而是對另外85%的市場感興趣。
所以,如果你問西南航空他們的競爭對手是誰,他們會回答你:「汽車和長途巴士。」而不是其他大小航空公司,因為「他們想服務的對象是一般大眾」,這也是他們一直堅守的「為什麼」。
既然想服務一般民眾,票價就必須很便宜,還要簡化訂票和搭機過程,並且想辦法讓飛行經驗變得輕鬆有趣,才能讓大眾趨之若鶩。
在票價方面,西南航空只推出平日和週末兩種票價,為了塞滿飛機座位,平日白票價會貴一點,但班次密集,假日票價則較便宜,但即使班班客滿,也絕不漲價。
出處:https://blog.tripplus.cc/zh/144612/randy_newbie_chase_southwest_credit_cards_eligibility
還有一招讓西南航空聞名於世的「10分鐘周轉率」:在10分鐘之內完成下機、準備、再登機的流程。所有飛機人員包含機長都會來幫忙抬行李;不提供餐點,只供應花生,把廚房空間改成座位區;沒有預訂的座位,先到登機門的人可以拿號碼牌登機,不用對號入座,就像搭公車那樣就近坐下。
到了如今的網路時代,手續更為簡化:訂票後系統會直接寄信到乘客信箱,並附有check in的連結。
只要在起飛前24小時開始check in,登機證就會直接寄到乘客信箱,搭機當天只要用手機就可以直接登機。如果你錯過了西南航空的班機,完全可以在一個小時後搭到西南航空的下一班飛機。
此外,西南航空只做點對點的短程飛行,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滿足乘客的交通需求。只選用波音747飛機,這樣一來,員工的訓練就變得簡單,所有人員都能飛、能修所有飛機,而且調動方便,還能減少零件庫存,降低成本。
西南航空的成功也引起了一陣跟風,達美和聯合航空也想仿效西南航空的做法,分別成立了Song和泰德廉價航空,要與西南航空一較高下。但因只學其形未得其神,缺乏「為什麼」的Song和泰德,無法清楚表達自我價值,結果在苦撐四年後以歇業告終。
西南航空為了貫徹「為一般民眾服務」這個「為什麼」,對外以低廉票價、高效周轉率緊抓住顧客的心,對內則用心經營與員工之間的關係,因為創辦人凱勒赫認為:「公司對員工好,員工就會對顧客好,顧客就會一再上門,而股東當然就會很高興。」
西南航空將組織扁平化,主管跟基層員工混在一起,沒有階級之分,不勞師動眾開會;鼓勵員工的創意,空姐可以穿熱褲長靴、飛機可以漆成大白鯊,創意失敗了也能接受;時常頒發各種傑出奬,增加員工信心;讓員工分紅入股,將公司與員工的利益綁在一起。
西南航空所做的每件事,都忠實反映出當年創業的初衷,他們的「為什麼」從來不打折,這才是西南航空持久不衰的致勝關鍵。
出處:https://www.storm.mg/article/178199?page=1

堅守初衷,提倡優質家庭娛樂──迪士尼

如果你想選購適合小孩看的卡通DVD,在貨架上翻找時看到眾多DVD,雖然包裝盒上的劇情簡介個個寫得精采無比,但有些是不知名廠商出的,有些是迪士尼的產品,這時候你會選哪一片DVD?多數人應該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迪士尼的卡通片吧!
參與了全球多數人童年生活的「華特迪士尼公司」,乃於1923年由羅伊和華特.迪士尼兩兄弟創立,當時以「迪士尼兄弟工作室」為名,製作愛麗絲喜劇系列。弟弟華特負責造夢,哥哥羅伊則隱身幕後,打造出整個迪士尼王國。
華特一開始是為平面廣告畫卡通,不久便開始製作動畫電影。1928年出品影史上第一部有聲卡通片《汽船威利號》,讓觀眾在看卡通時多了一重聽覺的享受。
1943年的戰時宣傳動畫《元首的面孔》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奬,逐漸成為全美領先的動畫電影製作公司。
1954年工作室成立了「博偉發行公司」,負責迪士尼電影的發行及行銷,同年也開始了「華特迪士尼精選系列」的電視節目,透過節目的播送,將歡樂帶給更多民眾。
1955年加州迪士尼樂園開幕,更提供了親子共遊的娛樂園地。之後的迪士尼樂園更是走出國門,進軍日本和香港,將家庭娛樂帶到美國以外的國度。
在1966年和1971年兩位創辦人相繼過世後,迪士尼的發展腳步依然驚人。
1983年迪士尼頻道進駐美國有線系統、1996年併購了美國傳統三大廣播電視公司之一的「美國廣播公司」(ABC )、2006年收購專門製作電腦動畫的皮克斯公司、2017年收購21世紀福斯旗下的有線電視及影視業務,無不希望掌握更多媒體資源,藉由節目的普及深入每個家庭,帶給全家大小觀影樂趣。
特迪士尼影業集團如今已是美國規模最大、最著名的電影製片公司之一,並在全球擁有其授權的14家主題公園,每年營收都能破百億美元。
出處:https://www.klook.com/zh-TW/blog/tip-hong-kong-disneyland-resort-hong-kong/
儘管風光無限,但迪士尼公司並不完美,在領導管理上也曾出現問題,就連華特.迪士尼都公開表示過他從來不知道公司在銀行裡還有多少錢:「要不是我哥哥,我恐怕早就因為跳票問題而成了監獄常客。」
迪士尼的股價有時也會下跌,還經常有訴訟官司纏身,甚至有人認為迪士尼就是一家專門討好華爾街的爛公司,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相信迪士尼呢?
原因無他,因為迪士尼的「為什麼」清晰無比,那就是:提倡優質的家庭娛樂。這不僅是迪士尼存在的目的,也是迪士尼始終堅守的信念。而人們之所以相信迪士尼,也是因為清楚迪士尼的「為什麼」,知曉長年以來,迪士尼的言行始終與他們的信念一致。
所以家長們很信任迪士尼的產品,不必事先檢查,就可以放心讓孩子觀賞或使用迪士尼的產品;只要經濟能力許可,迪士尼樂園也永遠是親子出遊同樂的首選。
將近一世紀以來,無論是在戲劇、廣播、音樂、出版、網路媒體以及度假樂園等領域的拓展,迪士尼所做的每一件事,無不體現了他們的信念,努力帶給全世界家庭式的優質娛樂體驗。
正因為這份始終如一的「為什麼」,才讓迪士尼一點一滴走進美國人的生活,也成了全球娛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出處:https://www.klook.com/zh-TW/blog/tip-hong-kong-disneyland-resort-hong-kong/

愈挫愈勇,開啟人類航空新紀元──萊特兄弟

御風飛翔一直是人類的夢想,自古以來,嚮往如鳥兒般在天空自在翱翔者不知凡幾,直到1903年,終於由美國的萊特兄弟成功實現了人類的夢想,打造出;全世界第一個動力飛行器,他們在飛行史上的努力,為人類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萊特兄弟能夠成功,在於他們的「為什麼」很清楚,那就是:「打造飛機非常重要,只要能造出飛機,就能改變全世界,為人類帶來難以想像的益處。」
正因為這個強烈的「為什麼」,萊特兄弟感召了身邊的人加入他們的行列,更因為對這個信念的執著,讓他們在上萬次的失敗中不斷爬起,終於讓飛機出現在世人面前,成為名留青史的「飛機之父」。
威爾伯.萊特(Wilbur Wright)和奧維爾.萊特(Orville Wright)兩兄弟,分於1867年和1871年出生於印第安那州及俄亥俄州,是家中七兄妹中的兩個。兩人都讀過高中,但都因故與文憑失之交臂。
1889年弟弟奧維爾輟學開了一家印刷廠,不久後威爾伯加入了弟弟的公司,兄弟倆一起設計並打造了專屬的印刷機。隨著自行車熱潮席捲美國,嗅到商機的兩兄弟也開了一家自行車店,並在1896年開始生產自有品牌。
萊特兄弟早在1890年代前期,就從雜誌、新聞上看到許多單位研製飛機的報導,1899年兩人開始繪製飛機草圖,進行飛行實驗。
他們堅信,飛機最重要的是能安全地飛行,其關鍵在於要有可靠的飛行控制系統,而其他的研發團隊則還致力於打造大馬力引擎,包括美國天文物理學家塞繆爾.皮爾龐特.蘭利(Samuel Pierpont Langley)領導的研發團隊。
出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91zG9NkVmI
蘭利被認為是20世紀初最可能成為第一個飛上天空的人。他曾經擔任史密森尼博物館祕書長、美國海軍官校的數學教授,還曾任職於哈佛大學天文台,日常往來的都是政商名流、權貴之家。
當時美國陸軍部還撥了5萬美金給蘭利,做為飛機的研究經費。蘭利的團隊不僅資金充裕,還有康乃爾大學畢業的優秀試飛員兼機械工程師、紐約汽車研發專家相助,使用的也都是最先進的材料,《紐約時報》不斷報導他,人人都覺得他的成功指日可待。
反觀高中肄業的萊特兄弟,沒有傲人的學歷背景、沒有私人贊助、沒有政府金援、沒有顯赫人脈,只靠自行車店的微薄收入,以及同鄉組成的後援隊支持,研發團隊中甚至沒有人唸過大學。然而萊特兄弟就著簡陋的自行車店,打造了一架又一架的試飛飛機。
經過上萬次的試驗與改進,萊特兄弟終於在1903年成功研製出了世上第一架由活塞式發動機帶動螺旋槳推進的飛機,並取名為「飛行者」。
同年12月17日,奧維爾駕駛動力飛機「飛行者一號」起飛,在12秒內飛了36.5公尺遠,然後跌跌撞撞落到沙地上。兩人彷彿看見勝利的曙光,於是再接再勵,終於在1905年研發出世界上第一架可控制的飛機。
萊特兄弟和蘭利都有強烈的動機、聰明的科學頭腦,工作也都很賣力,唯一不同的是:蘭利打造飛機的目的,是建立在他「做什麼」以及「能得到什麼」的基礎上。
即使他在自己的領域中已經赫赫有名了,但他要的是像愛迪生、貝爾那種發明了某種偉大之物而享譽全球的名聲,因而想藉由發明飛機一戰成名,否則就不會在得知萊特兄弟成功升空後,立刻宣布放棄飛機研發計畫,爭不到第一,就乾脆放棄,不同於萊特兄弟,蘭利的熱情不在飛機本身,而是發明飛機能帶給他的「榮耀」。
1900年萊特兄弟進行第一次試飛,以失敗告終;1901年8月,哥哥威爾伯在第二次試飛差點喪命,幾乎使他們萌生退意,卻也在短短兩年間,進行了1000多次試驗。
1908年奧維爾為美國軍方做飛行演示時,更因飛機失衡墜落致使腿部和肋骨骨折,經醫師搶救才逃過死劫。正因內在燃燒的「為什麼」,才能讓萊特兄弟挺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即使面臨生死關頭,仍不改其志,最終為人類文明再創輝煌新頁。
出處: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117003282-260408?chdtv

貫徹理念,以「人人生而平等」感召人心──金恩博士

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金恩博士,一生主張以非暴力手段,為非裔美國人爭取基本權利,不僅為後世立下不朽典範,更是美國進步主義的象徵。
也使得金恩博士獲得了1964年的諾貝爾和平獎。他在1963年震撼人心的知名演說《我有一個夢》(I Have a Dream)更成為黑人民權運動的里程碑。
生於1929年的金恩博士,出生時的名字為麥可.金恩,父親為了紀念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領袖馬丁.路德,將他改名為小馬丁.路德.金恩。小馬丁一開始對很多基督教教義都抱持懷疑的態度,後來他在《聖經》中發現許多深奧真理,奠定他日後進入神學院就讀的志向。
金恩博士15歲便跳級進入莫爾豪斯學院就讀。1948年,金恩博士從莫爾豪斯學院畢業,獲得社會學學士學位。後進入克魯塞斯神學院就讀,並於1951年獲得神學學士學位。
1954年金恩博士受聘為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的迪克斯特大道浸信會教堂的牧師。之後金恩博士便在波士頓大學攻讀博士,僅花一年時間便獲得了博士學位。
金恩博士曾經公開表示,他在民權運動中所做的一切,是因為他認為這是他神職工作的一部分,一名傳教士必須心懷整個人類,他為民權運動所做的努力皆出於這一情懷。後來金恩博士認識了資深民權運動家非裔美國人貝雅.拉斯丁(Bayard Rustin),並視其為顧問與導師。
拉斯丁是一位基督教和平主義者,對印度聖雄甘地的教義有深入的研究,也使得金恩博士間接受到甘地非暴力主張的影響,一心想親自走訪印度。
金恩博士的願望終於在1959年4月實現,在踏上印度之旅的同時,也決心獻身於美國民權運動。而印度之行更讓他深信:非暴力抵抗是爭取公平和尊嚴最有力的武器。
出處:https://kk40438.pixnet.net/blog/post/371109343
1960年代初期,種族間的關係緊張幾乎使美國四分五裂,光是1963年就有十幾個城市因種族問題而發生暴動。目睹國家因種族隔離與不平等而傷痕累累,金恩博士決定發起遊行抗議,也就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的華盛頓大遊行。
1963年8月28日,25萬人齊聚華府林肯紀念堂前廣場,他們來自全美各地,沒有收過邀請函,當時也沒有網路可以查詢演講的時間地點。但在這一天, 他們在巴士上顛簸了8小時,在正確的時間來到正確的地點,屏氣凝神聆聽金恩博士的演說《我有一個夢》。
金恩博士在演講中描繪了黑人與白人未來能和平且平等共存的遠景,清楚昭示了他的一貫信念:人人生而平等。而這場演講也促使美國國會在1964年通過《1964年民權法案》,宣布所有種族隔離和歧視政策皆為非法政策。
人們願意頂著華府八月的驕陽聆聽演講,並不是被金恩博士這個人吸引,而是被他的「為什麼」吸引,也就是「人人生而平等」。對現場種族歧視或不平等待遇的受害者,以及純粹認同金恩博士理念的白人來說,「人人生而平等」才是他們內心澎湃、深受感召的主因。
在那個風起雲湧的年代,金恩博士絕非唯一知道如何才能讓民權在美國生根之人,他的主張不一定都正確,他本身也並非完人,一樣有著自己的問題。
只是和他一樣對美國的改變抱有憧憬的有識之士,多在經歷失敗後,放棄了自己的理念,但金恩博士卻很清楚自己的「為什麼」,將改變美國視為畢生使命,從未放棄,才能成功領導民權運動,最終在美國歷史上留下輝煌的一頁。
出處: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international/blog/26096
矢志不渝,微軟永遠的精神領袖──比爾.蓋茲
在1995年到2007年的《富比士》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中,連續13年蟬聯世界首富的,便是IT產業的傳奇人物比爾.蓋茲。他也是微軟的創辦人之一,曾任微軟董事長、CEO和首席軟體設計師,更是微軟最大的個人股東。
身為科技宅男的蓋茲,個性靦覥拘謹又不擅社交,絕不是個活力四射的演講者,但只要他一開口說話,人人都會屏氣凝神仔細聆聽,深怕錯過他的一字一句。他無法讓現場氣氛沸騰,卻能讓所有人深受感召與啟發。
他的言行舉止或許不符合一個超大企業領導者的形象,但他和所有偉大的領導者一樣深具魅力,因為他的「為什麼」無比清晰,對自己的信念和目標堅定不移。
1955年10月28日出生於華盛頓州西雅圖的比爾.蓋茲家世顯赫,父親是當地的著名律師 ,母親是全美國「聯合勸募協會」第一位女性主席,並出任過銀行、廣播電視台董事,就連外公都曾任國家銀行行長。
蓋茲從小就展露出過人的才智,就讀湖濱中學時,認識了日後與他一起創辦微軟的保羅.艾倫。中學時期的蓋茲成績十分優異,13歲就開始設計電腦程式,八年級時就和艾倫創立了人生第一家公司。
1973年,蓋茲進入哈佛大學,當時的電腦市場已開始有顯著的變化。1975年MITS公司成功研製出全球第一台微型電腦,蓋茲和艾倫徹夜不眠地編寫程式,向MITS公司毛遂自薦,為該電腦設計了BASIC解譯器。
同年蓋茲與艾倫一起創立了微軟公司,到了1977年,大三的蓋茲正式離開哈佛大學,全心投入微軟公司的發展。
對蓋茲來說,電腦真正的影響力不在於它能做什麼,而在於人們為什麼需要電腦。此時蓋茲的「為什麼」正是:「每一張桌子、每一個家庭都有一台個人電腦」,因為他認為電腦可以讓每個人都擁有平等的機會。
在這樣的理念之下,兩人開始為個人電腦開發軟體,Windows於是因應而生,成為微軟最成功的一項產品。
出處:https://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7127
問世於1985年的Windows,以圖形畫面、滑鼠、音效卡、自行接印表機等,構築出一個人人都能簡單操作的電腦世界;而從 Windows 95開始,電腦開始出現了中文介面,更是打破語言藩籬,也讓個人電腦的普及率一日千里。
Word、Excel和PowerPoint等軟體工具讓每個人都能使用電腦科技,小公司也能和大企業享有同樣的高科技的便利,懂不懂程式語言已經無關緊要,它們早已不是使用者的障礙。蓋茲想要的「電腦之前,眾生平等」的未來終於到來。
2000年1月,蓋茲將微軟執行長一職交棒給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自己退居幕後成為董事長,還為自己創立了一個名叫「首席軟體架構師」的新職位,在微軟轉為兼職工作。
此後他將大部分的時間與心力投入了與妻子共同創立的「比爾與梅琳達.蓋茲基金會」,並捐出20億美元給該基金會,是當年全美捐款最多者。
該基金會致力於愛滋病、肺結核、瘧疾等病徵的防治,並幫助第三世界弱勢族群、為貧窮學生提供獎學金等,而蓋茨夫婦前後更為基金會投入了上百億美元的經費。
「比爾與梅琳達.蓋茲基金會」所做的事,依舊緊緊環抱著蓋茲的信念,也就是他深信不疑的:「如果可以幫助別人排除一些其實很簡單的障礙,這些人也能有機會大幅提升生產力、發揮個人最大的潛能」。
這個「為什麼」在本質上,和他於微軟時期「希望每個人藉由電腦獲得平等的發展機會」的信念並無不同。而這也才是比爾.蓋茲改變整個產業、改變全世界真正的力量。
歡迎參觀本格其他作品——
我的烏龍鳥事:烏龍事件簿/我的連載小說:《桃花債》/我的奇思異想:包山包海
日光:若你喜歡本文,記得點心心拍個手(要拍五下也行),你的鼓勵是創作者最大的動力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只追隨靈感,想寫啥就寫啥。 最愛寫小說和搞笑文,其他文章通常是用來掙錢和練文筆的。 希望有生之年皆能隨心所欲、自由自在。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