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讀經典?(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是個大學生,這篇文章可以說是我對「讀經典」這回事的心得。我設定的讀者是對人文、社會科學有興趣的高中生或以下的同學。所以,這是一篇「大學生寫給高中生的文章」。是大學生寫的,所以目標不在呈現多正確或多豐富的知識;是寫給高中生的,所以我會盡可能簡明扼要並且舉例說明。特別是我會盡可能用雜談的方式來寫作,愈像直接和你說話,就愈好。這是我在閱讀的路上累積的一些看法,我希望基於我自己的經驗,提供讀者一些建議或想法。
(續上篇)

二、原典或是摘要?

一個可能的駁斥是:有書的摘要不就夠了嗎?為什麼要看原典?
摘要是較濃縮的版本,有時候是整理論點,也就是「幫你講簡單點」,算是縮寫或改寫。確實,讀摘要花的時間會比較少,如果這本書不是你的閱讀重點,你可以一次「看」更多書。但是,摘要通常不能呈現完整觀點。也許他只能給出一個看法的結論,但理由沒辦法仔細解釋。也許學校考試只要求你知道結論是什麼,但如果你並不知道有什麼理由支持這個看法,可以算是懂了這個結論嗎?換個角度說,如果你真的覺得這是個有趣的題目和看法,為什麼不多了解一點呢?
假設我們可以忽略這一點,也別忘了:摘要者必須看懂這篇文章、抓住重點才能寫出這個版本。那麼,摘要者的理解和作者完全一樣嗎?會不會理解錯誤呢?會不會搞錯重點呢?
這樣說來,不只是摘要或濃縮版本,只要是經過詮釋的二手文獻都在這個範圍。假設詮釋沒有曲解,你的理解力也很好,確實懂了詮釋者想表達什麼,但這本書的內容,完全就是詮釋者說的這樣嗎?如果你的目標是讀《資本論》第一卷,但你只讀摘要,完全相信摘要者的看法,會不會還有更多、更精采的部分呢?每個人的視角都不太一樣,也許你可以找出這本書的一些獨特之處。如果只讀詮釋,最多只能獲得詮釋者的理解。
另一個讀原典不讀詮釋或摘要的理由是:原典除了表達意見的要素以外,寫作的方式也是這篇文字的重要部分。這本書寫得是晦澀呢?還是簡明?是文辭優美,還是枯燥抽象?如果只讀摘要,可能就無法體會這件事了。畢竟這裡說的閱讀,很大成分上還是為了樂趣而閱讀。如果只知道這篇文章談了什麼,但不知道它談的方式,還蠻可惜的。換個例子,《小丑》也許是部精采的電影,但如果只讀劇情摘要,甚至劇本,也和真正看電影很不一樣。問題也不止是可惜而已。在哲學這個領域,這甚至可以關係到這個作品繼承了什麼傳統,而不同傳統對於如何寫哲學有很不同的看法。如果沒有體會過文字的風格,可能就無法理解這個議題。
但我也要澄清一下,我並不是說所有的詮釋或摘要都不可以讀。我支持讀原典、多讀原典,只讀原典不錯,原典和詮釋都讀也很好。我唯一不贊成的是:只讀詮釋,不讀原典。如果你真心想弄懂作者想表達什麼,更不要只讀摘要,不讀原典。(當然,除非這本書真的不是你的閱讀重點。)

三、回到現實……

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處理高中生怎麼念經典的問題。你可能還會說:好吧,讀經典真的很重要,但我沒時間啊。
以我的印象,真的很可能是這樣。如果念考試的書和社團已經花去你不少時間,有可能你也沒這個餘裕了。沒什麼意義的考試和學習把時間佔滿,是個很龐大、累積很久的問題,也很難馬上改變。然而,找到時間不是不可能。事實上,讀這類的書,給我高中的時候帶來很多意義。我畢業已經一段時間了,我根本不記得我寫過哪些考卷,但某些書的細節我還記得,而且還很喜歡。也許我那一年最記得的東西就是這一件。也許社團可以帶給我很多快樂,但閱讀保證了我更長久、更深刻的東西。未必要凡是有興趣的都去找原典,可以挑最有趣的那個議題開始,等有餘裕的時候再探索看看別的方向。如果怕時間不夠,沒有辦法專注唸完一本書,你也可以選擇不用讀那麼久的書,比如說相對簡明的哲學或社會科學作品,也很好。
但你還是可能說:有些經典很厚,又很難懂。那我是不是就不用讀了?沒有錯,有些書可能有一兩千頁(像是《資本論》三卷);有的書可能以複雜晦澀聞名,特別是哲學書(像《存有與時間》)。然而,如果你真心希望知道這些書在說什麼,我還是鼓勵你讀。我的經驗是:對高中生難的東西,對大學生也難。就算到了大學甚至研究所,還是會碰到很多的文字障、術語障難以破解,幾乎像是一面石牆。但反過來說,大學生能弄懂的,高中生也可以。我的建議是:不要急。如果你覺得你看不懂一本書,可能表示這本書還有其他部分等你先探索,等到其他部份解決了,再回到原本的道路上也不遲。這個過程很需要練習,可能拖得很長,三年五年甚至一輩子都不奇怪,依你選什麼書而定。但總的來說,越早開始這種練習,對累積知識越有利
雖然這聽起來很恐怖,但也不會很複雜。當你面對文本,我的建議是:要問的問題只有兩個:「什麼意思」和「為什麼」。就這樣而已。前者有助於釐清文中使用的用語、概念,後者有助於掌握論點的進行。這些簡單的問題只要不斷地問和累積,就可以變成很可觀的學識。如果你願意花三年、五年來讀一本書,從模糊到清楚一些,那將是一件值得佩服的事。這表示你腳踏實地地經歷了書中的各種細節,無論是窒礙難行或風景秀逸。這是種令人動容的姿態,更不用提你的理解肯定是進步的。你又擁有了一種和世界對話的方式。

四、總結

談到這裡,希望我沒有把你嚇走。這篇文章還有另一個寫作動機:我其實蠻懊悔高中的時候,經典著作沒有看得更多、更有系統。可以說,這篇文章其實是「如果我可以回到高中,我會怎麼給我自己建議」。我後來才發現,其實這是求學過程中蠻重要的一件事,因為它可以幫助你釐清你對什麼有興趣,會認同什麼樣的看法。更重要的是,讀經典可以幫助你認識你是什麼樣的人,又,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最後,我想要用我的經驗來說明這件事。有時候,我讀到一個看法,也許很經典,或是很強,你也承認這件事。但不知為何,就是怪怪的。有某些直覺在和你說話:應該不是這樣吧?應該是......。於是你並不滿意,你必須想個更好的理由來反駁。別人說的同一套看法,幾乎每個人都可以理解,但不是每個人都接受。對我來說,正是每個人對於同一個看法的不同接受程度,使每個人成為他自己。在這個時候,可以說每個人擁有最大的自由:他知道自己的立場;不認同的想法,沒有人可以逼他接受;同時,他也為自己的看法辯護,並在這之中發揮自己的智性。因此,關於讀經典,自由是我的最後一個理由。
讓我們回到最前面的三個問題:
  1. 為什麼要讀經典?
  2. 為什麼我們都應該讀?
  3. 怎麼讀?
我希望我已經提供了足夠好的答案。所以我鼓勵你:讀吧。如果感覺到什麼問題讓你很有興趣,與其空想,不如找一本經典著作。
責任編輯:游沛駿 核稿編輯:張恩睿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40會員
573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談為什麼讀經典以前,我們先來問問:為什麼要寫一篇文章談「讀經典」?經典當然很有趣,但似乎沒有人試著解釋過:到底為什麼要讀這些書?注意:我想說的不是:某本特定的書為什麼重要?而是:為什麼需要讀這些重要的書?更重要的是:為什麼高中生要讀?
從2016年的華航罷工,到去年的長榮,臺灣對於勞工價值的議題愈來愈關注。其實早在解嚴後的1989年,就有台灣第一次的遠東化纖罷工事件。說到罷工,免不了就會聯想到歐洲,而歐洲內部更說法國是「三天一小罷,五天一大罷。」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社會生態?原因與他們的歷史背景相關。
儘管目前新冠肺炎的疫情甚囂塵上人人自危,疫情資訊佔據了各大新聞媒體、報章雜誌的頭條版面,政治相關的新聞也幾乎圍繞著各種防疫措施及法令,但將公民權下修至十八歲的聲音逐漸浮現於檯面,也不該被媒體忽略。
多數青年是迷茫的。我們跟著台灣其他20多萬同齡人一起從國中畢業,在高中高職五專體驗各種活動、享受青澀歲月,最終在學測統測後被投擲進入那一所“might or might not”喜歡的大學,然而我們對未來要選什麼科系、喜愛什麼感到迷茫,許多人沒有會為之廢寢忘食的興趣。
從眾心理,在經濟方面常被稱為「羊群心理」。在人類社會中,個人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在自己的判斷、行為上,做出符合多數人的選擇。是人們最常見的心理特徵之一,容易受到趨勢的影響。一般而言,做出的決定不會帶來太多負面影響,但常會被解讀為隨波逐流、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等。
你能想像若現在生活中已知的所有道德倫理與風俗習慣全都被顛覆,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嗎?在村田沙耶香《地球星人》這本書當中,「地球」是個巨大而且完美的「工廠」,人們在這裡都會被徹底洗腦,被灌輸在地球生存所需要的思想觀念...
在談為什麼讀經典以前,我們先來問問:為什麼要寫一篇文章談「讀經典」?經典當然很有趣,但似乎沒有人試著解釋過:到底為什麼要讀這些書?注意:我想說的不是:某本特定的書為什麼重要?而是:為什麼需要讀這些重要的書?更重要的是:為什麼高中生要讀?
從2016年的華航罷工,到去年的長榮,臺灣對於勞工價值的議題愈來愈關注。其實早在解嚴後的1989年,就有台灣第一次的遠東化纖罷工事件。說到罷工,免不了就會聯想到歐洲,而歐洲內部更說法國是「三天一小罷,五天一大罷。」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社會生態?原因與他們的歷史背景相關。
儘管目前新冠肺炎的疫情甚囂塵上人人自危,疫情資訊佔據了各大新聞媒體、報章雜誌的頭條版面,政治相關的新聞也幾乎圍繞著各種防疫措施及法令,但將公民權下修至十八歲的聲音逐漸浮現於檯面,也不該被媒體忽略。
多數青年是迷茫的。我們跟著台灣其他20多萬同齡人一起從國中畢業,在高中高職五專體驗各種活動、享受青澀歲月,最終在學測統測後被投擲進入那一所“might or might not”喜歡的大學,然而我們對未來要選什麼科系、喜愛什麼感到迷茫,許多人沒有會為之廢寢忘食的興趣。
從眾心理,在經濟方面常被稱為「羊群心理」。在人類社會中,個人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在自己的判斷、行為上,做出符合多數人的選擇。是人們最常見的心理特徵之一,容易受到趨勢的影響。一般而言,做出的決定不會帶來太多負面影響,但常會被解讀為隨波逐流、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等。
你能想像若現在生活中已知的所有道德倫理與風俗習慣全都被顛覆,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嗎?在村田沙耶香《地球星人》這本書當中,「地球」是個巨大而且完美的「工廠」,人們在這裡都會被徹底洗腦,被灌輸在地球生存所需要的思想觀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檢視閱讀的目的 讓讀者有能力判斷這本書的整體 判斷是否值得深讀,進入分析閱讀階段 檢視略讀的步驟 閱讀書名頁或序 釐清本書類別 了解作者動機 閱讀目錄 了解本書架構 檢閱索引 依靠常識找出重點詞彙 閱讀出版者的介紹 通常作者會在此摘要書的內容 判斷是否想更仔細讀這本書 在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1. 追求整本書讀完 - 很多學生會執著於把整本書從頭到尾讀完,卻忽略了是否真正吸收了書中的重要知識點。這種追求完美的閱讀方式容易讓人感到壓力,反而無法從閱讀中獲得真正的啟發與樂趣。其實,與其專注於讀完每一頁,不如專注於書中對你有啟發的部分,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利用你的時間和精力。 2.
學生、研究者或任何渴望提升學習力的人, 這篇文章適合你。 專注於一本經典之書, 能讓你產生深刻的學習馬太效應。 這不僅是學習效率的提升, 更是知識深度的擴展。 ▋理由1 - 深入理解理論基礎 聚焦於一本經典之書, 能夠讓你深入理解其理論基礎, 為
Thumbnail
你是否正迷失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不知該閱讀什麼?💡 本文將帶你探討閱讀經典的重要性,教你如何選出適合自己的經典,並透過實用的閱讀方法,讓你與大師對話,建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想擺脫閱讀迷茫,就趕快點進來一探究竟吧!
Thumbnail
很久以前,筆者就被問到,讀這麼多書怎麼可能保持純粹?寫書的人有自己意識形態,讀者也有,純粹想必是奢言。嗯,沒錯,但筆者要表達的純粹,是一種閱讀初始目的很純粹,然後得出的不純粹結果。簡單說,不抱持特定想法,依照本心去閱讀,最後得出的結果,即是純粹的不純粹。
很多讀書建議都建議我們 剛開始讀的時候應該要粗略地瀏覽 大致了解這本書的主旨 了解作者為什麼想寫這本書 等等的建議   而我的書齡也十多年了 雖然有感自己從書中獲得的知識 但在別人問我心得感想時 總是說不出個所以然 一本書是讀完了 但好像又沒有讀到什麼   在我讀周嶺的《認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學習語言,大量輸入(input)是非常重要的 學習英語不要再捧著單字書從頭背到尾 試試看利用網路免費電子書、有聲書資源,無痛、短時間提升英語實力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檢視閱讀的目的 讓讀者有能力判斷這本書的整體 判斷是否值得深讀,進入分析閱讀階段 檢視略讀的步驟 閱讀書名頁或序 釐清本書類別 了解作者動機 閱讀目錄 了解本書架構 檢閱索引 依靠常識找出重點詞彙 閱讀出版者的介紹 通常作者會在此摘要書的內容 判斷是否想更仔細讀這本書 在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1. 追求整本書讀完 - 很多學生會執著於把整本書從頭到尾讀完,卻忽略了是否真正吸收了書中的重要知識點。這種追求完美的閱讀方式容易讓人感到壓力,反而無法從閱讀中獲得真正的啟發與樂趣。其實,與其專注於讀完每一頁,不如專注於書中對你有啟發的部分,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利用你的時間和精力。 2.
學生、研究者或任何渴望提升學習力的人, 這篇文章適合你。 專注於一本經典之書, 能讓你產生深刻的學習馬太效應。 這不僅是學習效率的提升, 更是知識深度的擴展。 ▋理由1 - 深入理解理論基礎 聚焦於一本經典之書, 能夠讓你深入理解其理論基礎, 為
Thumbnail
你是否正迷失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不知該閱讀什麼?💡 本文將帶你探討閱讀經典的重要性,教你如何選出適合自己的經典,並透過實用的閱讀方法,讓你與大師對話,建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想擺脫閱讀迷茫,就趕快點進來一探究竟吧!
Thumbnail
很久以前,筆者就被問到,讀這麼多書怎麼可能保持純粹?寫書的人有自己意識形態,讀者也有,純粹想必是奢言。嗯,沒錯,但筆者要表達的純粹,是一種閱讀初始目的很純粹,然後得出的不純粹結果。簡單說,不抱持特定想法,依照本心去閱讀,最後得出的結果,即是純粹的不純粹。
很多讀書建議都建議我們 剛開始讀的時候應該要粗略地瀏覽 大致了解這本書的主旨 了解作者為什麼想寫這本書 等等的建議   而我的書齡也十多年了 雖然有感自己從書中獲得的知識 但在別人問我心得感想時 總是說不出個所以然 一本書是讀完了 但好像又沒有讀到什麼   在我讀周嶺的《認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學習語言,大量輸入(input)是非常重要的 學習英語不要再捧著單字書從頭背到尾 試試看利用網路免費電子書、有聲書資源,無痛、短時間提升英語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