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鋸的發明使的工人的伐木效率提升了十倍,然而,工作效率提升十倍後,伐木工人的薪資並沒有隨之提升,休息時間也沒有增加,鏈鋸的引進只是讓工人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薪資比過去多鋸十倍的樹。
「只要科技持續創新,就能發明更有效率的資源使用方式跟更乾淨的能源,經濟也就能持續的成長。」
許多人認為,所謂的環境跟氣候問題,只要全部都轉用再生能源和電動車就好了,一旦完成了,經濟沒有理由不能繼續成長,畢竟,太陽能和風力發電越來越便宜,電動車也被證實是可行的。接下來,只要用一些更新的技術把碳移除,然後持續改善資源利用的效率和資源回收的技術,我們就可以把成長變「綠」。
⠀⠀⠀
「科技無論如何會拯救我們」往往,大力兜售這類希望的都是些世界上最有錢和最有權力的人們。對他們來說,生態危機不應是質疑經濟制度的理由。
⠀⠀⠀
然而,科技真的能解決一切的問題嗎?
⠀⠀⠀⠀⠀⠀
1865年的英國正歷經著工業革命,瓦特剛推出了蒸氣引擎,效率比過去的版本顯著提高許多,同樣的產能所需的煤炭少了很多,許多人很高興地認為,這樣子煤炭的消耗量就可以降低。然而,怪事發生了,英國的煤炭消耗不但沒有降低,反而急速增加。
⠀⠀⠀
為什麼呢?原因是因為效率改善節省了成本,資本家便把省下來的錢拿去再投資以擴大產能,帶動了經濟成長,隨之,也帶動了更多的煤炭需求。
⠀⠀⠀
當我們發明更有效率的方法使用能源和資源時,總消耗量可能會短暫下降,但很快會反彈到比之前還高的水準,這個奇怪的現象被稱之為傑文斯悖論(Jevons Paradox),現代經濟學則稱為卡松-布魯克斯假設。
⠀⠀
聽起來很弔詭,但其實,在資本主義思維下卻是很正常的結果,因為這些新技術的發明,並不是為了保存資源,而是為了促進成長。
⠀⠀⠀
鏈鋸的發明使的工人的伐木效率提升了十倍,然而,工作效率提升十倍後,伐木工人的薪資並沒有隨之提升,休息時間也沒有增加,鏈鋸的引進只是讓工人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薪資比過去多鋸十倍的樹。
⠀⠀⠀
很荒謬的是,隨著文明的發展,節省時間的發明越來越多,但是現代人的空閒時間卻越來越少。
⠀⠀⠀
科技創新並沒有讓我們用更少的資源做同樣多的事情,而是讓我們得以用更多的資源去做更多更多的事情。
⠀⠀⠀
這也讓我回想到大學讀環境工程的悖論。環境工程的技術越來越提升,處理汙水的技術越來越好,實際上卻不會讓河水變得越來越乾淨,反而,因為我們有辦法處理更多的汙染物,而使得整個社會可以更放心的生產和排放汙染,然後到頭來,環境工程越好的地方,環境汙染卻很可能越嚴重。(最後選擇就是將汙染外包給其他發展中的國家)
⠀⠀⠀
科技創新是有必要的,燃油車和傳統能源的確都需要慢慢轉型,然而,如果不接受停止成長的可能性,一切的科技創新可能也只是在延後崩潰的時間而已。
⠀⠀⠀
就好像......我們覺得許多媽媽之所以這麼辛苦是因為工作太多忙不過來,很自然地以為只要在母親節給媽媽們一個掃地機器人或一台洗碗機就能讓媽媽們不再疲憊,卻忽略那些現代社會加壓在全職婦女的枷鎖,要顧家、要煮飯、小孩成績好還要更好、身材好還要更好,太忙被嫌能力不夠,太閒被說無所事事......
⠀⠀⠀
這樣的社會氛圍不停止,就算有了洗碗機和掃地機器人,媽媽們也不會因此而變得比較輕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