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該等的戀人? 什麼是逃避型依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什麼是逃避型依附的人

逃避型的核心是「不受束縛」。

他們既不依賴別人,也不接受依賴,認為獨立獨活的狀態最好

同時,也極力避免帶給別人麻煩,重視自我責任。

所以看起來可能很獨立

喜歡一個人生活,勝過於兩個人

不擅長表達或感受情緒,什麼事都是淡淡感覺

不喜歡做決定,不喜歡改變、不喜歡衝突

如果可能的話,會盡量逃避責任

不是很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他的伴侶

與原生家庭父母的關係可能會很疏遠

常會用工作、生病或其他事來避免與人交往

當關係變得親近的時候,會感到壓力,就會想要躲避逃跑

因為太靠近反而會有被吞噬掉的感覺

所以有意識的恐懼就是不想要跟人太靠近

朋友看似很多,但都是淡如水,不容易有深交的朋友

因為這類型的人通常不信任自己、也不信任他人

經常覺得自己達不到別人的要求與需求

會常常覺得別人的要求太多、很可怕,所以常常躲起來

以上可能是逃避型依附關係的人所表現出來的狀態

raw-image


若是在親密關係中,因為與他人太親近

會感受到壓力,所以常會有所謂的疏離戰術

可能是意識或潛意識會表現出的行為

常見的疏離戰術有以下幾點

1.我覺得還沒有準備好定下來

2.常注意和挑剔伴侶不完美的小地方

3.舊愛還是最美,因為拉開拒離,反而覺得最美

4.會跟其他人打情罵俏,刺激伴侶

5.對伴侶會忽冷忽熱的關係,前後不一致

6.會找不可能在一起的人做伴侶(已婚人士)

7避免與伴侶有親密的接觸,不想睡同一張床,不想有性關係

8.走路時總比伴侶快上好幾步

以上的疏離戰術,常會讓身邊相處的伴侶感到痛苦

但這不代表逃避型依附的人不需要愛情和關係

他們需要的是一份足夠好的安全感

自然就不會用所謂的疏離戰術去保護自己了

當然這也需要伴侶彼此有更多的接納和溝通!!!

姜尚文諮商心理師撰文

更多好內容,歡迎收聽《懂心理,調出好關係》podcast

「不該等的情人? VS 足夠好的情人? 逃避型和安全型的依附關係」

歡迎追蹤收聽 懂心理,調出好關係 podcast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官網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FB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的沙龍
7會員
37內容數
2023/11/28
焦慮其實是一個好指標, 一個好的引路人, 帶領我們去覺察自己可能的核心情緒, 與焦慮或不舒服的情緒共處一段時間, 是幫助自己感受自己情緒的重要入門。
Thumbnail
2023/11/28
焦慮其實是一個好指標, 一個好的引路人, 帶領我們去覺察自己可能的核心情緒, 與焦慮或不舒服的情緒共處一段時間, 是幫助自己感受自己情緒的重要入門。
Thumbnail
2023/11/22
這個社會似乎不太允許我們去慢慢經歷我們的傷痛, 而是希望我們快速復原, 而且是越快越好, 我有許多的個案,正面臨著身心的症狀, 為了求生存,仍然要去工作,去上學, 他們一邊要忍受身心的不適, 一邊一樣的要將工作完成, 沒有辦法停下來休息, 實在是很辛苦。
Thumbnail
2023/11/22
這個社會似乎不太允許我們去慢慢經歷我們的傷痛, 而是希望我們快速復原, 而且是越快越好, 我有許多的個案,正面臨著身心的症狀, 為了求生存,仍然要去工作,去上學, 他們一邊要忍受身心的不適, 一邊一樣的要將工作完成, 沒有辦法停下來休息, 實在是很辛苦。
Thumbnail
2023/10/31
美國教育部針對雙親家庭的學齡後兒童做了調查, 爸爸參與照護比較多的小孩, 學校成績比較好,而參與的課外活動越多,小孩幸福感越高。 所以,爸爸參與越多孩子的活動,越能提升孩子的表現。 這是真的嗎?我們有甚麼男主外女主內的迷思呢?
Thumbnail
2023/10/31
美國教育部針對雙親家庭的學齡後兒童做了調查, 爸爸參與照護比較多的小孩, 學校成績比較好,而參與的課外活動越多,小孩幸福感越高。 所以,爸爸參與越多孩子的活動,越能提升孩子的表現。 這是真的嗎?我們有甚麼男主外女主內的迷思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依戀:一種超越肢體接觸的深層信任 依戀不僅僅是肢體接觸,更是與特定對象建立持久的相互信任感。遺傳因素在依戀中的影響相對較低,後天成長環境的影響佔據了四分之三,尤其是在一歲半以前的成長環境最為重要。我們通常認為性情是天生的,但實際上,它很容易受到養育者之間的關係影響,並且可以改變。
Thumbnail
依戀:一種超越肢體接觸的深層信任 依戀不僅僅是肢體接觸,更是與特定對象建立持久的相互信任感。遺傳因素在依戀中的影響相對較低,後天成長環境的影響佔據了四分之三,尤其是在一歲半以前的成長環境最為重要。我們通常認為性情是天生的,但實際上,它很容易受到養育者之間的關係影響,並且可以改變。
Thumbnail
迴避型依戀是一種在親密關係中,表現出逃避、疏離、不信任的行為模式。迴避型依戀的人,通常不喜歡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也不願意接受別人的關心和支持,他們寧願獨自解決問題,也不願意依賴別人。迴避型依戀的人,往往會錯過許多建立親密關係的機會,也會讓自己和別人都感到孤獨和不快樂。 迴避型依戀的成因
Thumbnail
迴避型依戀是一種在親密關係中,表現出逃避、疏離、不信任的行為模式。迴避型依戀的人,通常不喜歡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也不願意接受別人的關心和支持,他們寧願獨自解決問題,也不願意依賴別人。迴避型依戀的人,往往會錯過許多建立親密關係的機會,也會讓自己和別人都感到孤獨和不快樂。 迴避型依戀的成因
Thumbnail
5/25(五) - 沒關係 手機螢幕上,停留著與你的對話框, 從那天開始, 我一直在思考,你說「沒關係」,到底是什麼意思? 同時也讓我說不出口,在心裡想對你說的話。 是你不喜歡我,想拒絕我,所以才說的,還是你 不知道怎麼處理我們的關係,才這樣說的。 我花了不少時間,想擺脫這個不舒服的感覺, 然後今天
Thumbnail
5/25(五) - 沒關係 手機螢幕上,停留著與你的對話框, 從那天開始, 我一直在思考,你說「沒關係」,到底是什麼意思? 同時也讓我說不出口,在心裡想對你說的話。 是你不喜歡我,想拒絕我,所以才說的,還是你 不知道怎麼處理我們的關係,才這樣說的。 我花了不少時間,想擺脫這個不舒服的感覺, 然後今天
Thumbnail
Q:談戀愛時,哪一段話最符合你的戀愛模式? 選好答案了嗎?以下就要揭曉在親密關係中4種常見的依附模式,以及如果你和另外一半的依附模式不一樣?能用怎樣的方式,找出共同可以努力的戀愛步調。
Thumbnail
Q:談戀愛時,哪一段話最符合你的戀愛模式? 選好答案了嗎?以下就要揭曉在親密關係中4種常見的依附模式,以及如果你和另外一半的依附模式不一樣?能用怎樣的方式,找出共同可以努力的戀愛步調。
Thumbnail
什麼是依附關係呢? 我們將最初的母嬰關係稱為“依附” 依附是一種社會性情感聯接 它來自於嬰兒與其父母的相互作用過程中,感情上的聯結 成人的依附類型,跟小時候與父母的依附關係十分相關 尤其在成人後的感情世界,不同的依附型態,對於感情會有極大的影響 因此,了解自己的依附關係的類型,就顯得很重要了
Thumbnail
什麼是依附關係呢? 我們將最初的母嬰關係稱為“依附” 依附是一種社會性情感聯接 它來自於嬰兒與其父母的相互作用過程中,感情上的聯結 成人的依附類型,跟小時候與父母的依附關係十分相關 尤其在成人後的感情世界,不同的依附型態,對於感情會有極大的影響 因此,了解自己的依附關係的類型,就顯得很重要了
Thumbnail
什麼是逃避型依附的人 逃避型的核心是「不受束縛」。 他們既不依賴別人,也不接受依賴,認為獨立獨活的狀態最好 同時,也極力避免帶給別人麻煩,重視自我責任。 所以看起來可能很獨立 喜歡一個人生活,勝過於兩個人 不擅長表達或感受情緒,什麼事都是淡淡感覺 不喜歡做決定,不喜歡改變、不喜歡衝突
Thumbnail
什麼是逃避型依附的人 逃避型的核心是「不受束縛」。 他們既不依賴別人,也不接受依賴,認為獨立獨活的狀態最好 同時,也極力避免帶給別人麻煩,重視自我責任。 所以看起來可能很獨立 喜歡一個人生活,勝過於兩個人 不擅長表達或感受情緒,什麼事都是淡淡感覺 不喜歡做決定,不喜歡改變、不喜歡衝突
Thumbnail
心理學教會我,在批判之下,還有很多人性可以探究。在第一段感情分開後,我意識到愛情從來就沒有對錯,一百種人就有一百種愛情,愛情更是直接把人活生生地揭露出來,不論我們藏的多深,在愛面前,既渴求,又害怕受傷害。 焦慮依戀的愛像是轟轟烈烈的煙火;逃避依戀的愛像是一片平靜的湖面,兩種都是愛的形式。
Thumbnail
心理學教會我,在批判之下,還有很多人性可以探究。在第一段感情分開後,我意識到愛情從來就沒有對錯,一百種人就有一百種愛情,愛情更是直接把人活生生地揭露出來,不論我們藏的多深,在愛面前,既渴求,又害怕受傷害。 焦慮依戀的愛像是轟轟烈烈的煙火;逃避依戀的愛像是一片平靜的湖面,兩種都是愛的形式。
Thumbnail
很多時候並不是願意選擇孤獨,而是害怕靠近所帶來的傷。 有一種人是這樣的,在一段關係當中,什麼心底的話到了嘴邊都說不出口,對待他人容易忽冷忽熱,無法輕易接受他人的給予,也不願意/沒有辦法把自己的情緒、想法表達出來,總是選擇自己壓抑。  
Thumbnail
很多時候並不是願意選擇孤獨,而是害怕靠近所帶來的傷。 有一種人是這樣的,在一段關係當中,什麼心底的話到了嘴邊都說不出口,對待他人容易忽冷忽熱,無法輕易接受他人的給予,也不願意/沒有辦法把自己的情緒、想法表達出來,總是選擇自己壓抑。  
Thumbnail
在以前的一篇文章裡,我略微寫過關於依附關係的實際觀察,那時候的觀察對象是我在國外寄居家庭帶過的小朋友,那時的我對於依附關係也是懵懵懂懂,僅大概知道理論模型但沒有實際相處經驗。 想了解自己是什麼依附風格人,請點這
Thumbnail
在以前的一篇文章裡,我略微寫過關於依附關係的實際觀察,那時候的觀察對象是我在國外寄居家庭帶過的小朋友,那時的我對於依附關係也是懵懵懂懂,僅大概知道理論模型但沒有實際相處經驗。 想了解自己是什麼依附風格人,請點這
Thumbnail
*以下數字代表頁數 82 「習得的安全型依戀」,是所有童年不太完美的人渴望達成的目標。 雖然七成五的人們依戀模式一生不變,但有些人確實會改變。 成人依戀訪談的微妙處,重點不是經驗,而是你如何「訴說」經驗,這與敘事的連貫性有關。
Thumbnail
*以下數字代表頁數 82 「習得的安全型依戀」,是所有童年不太完美的人渴望達成的目標。 雖然七成五的人們依戀模式一生不變,但有些人確實會改變。 成人依戀訪談的微妙處,重點不是經驗,而是你如何「訴說」經驗,這與敘事的連貫性有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