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依附類型可能決定了戀愛的成功或失敗? 你是哪一種依附型態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什麼是依附關係呢?

我們將最初的母嬰關係稱為“依附”

依附是一種社會性情感聯接

它來自於嬰兒與其父母的相互作用過程中,感情上的聯結

成人的依附類型,跟小時候與父母的依附關係十分相關

尤其在成人後的感情世界,不同的依附型態,對於感情會有極大的影響

因此,了解自己的依附關係的類型,就顯得很重要了

一般來說,依附關係分為三種

第一種類型是安全型依附關係

此種人具有高的自信和與比較容易與人相處

容易與伴侶建立親密關係,不太擔心會被拋棄

可以放心的享受親密關係而不擔心太過接近

傾向於和別人保持長期的關係

第二種類型是焦慮型依附關係

這種人很想與伴侶親近,但又害怕被拋棄

因此又不敢輕易投入感情

通常會比他們的伴侶更為迫切的想和對方接近

在戀愛關係中,他們最擔心的是被拋棄

因此常會做一些故意的吸引行為,有時弄得對方很抓狂

儘管在戀愛關係中陷的很深

但很不幸的,他們常以失敗告終一段戀情

因此較難建立長久穩定的親密關係

第三種類型是逃避型依附關係

這種人看起來似乎很獨立,很有界限

與伴侶很難建立親密和信任關係

他們在愛情關係中,會若即若離

不會因為與伴侶的親密度而感到舒服

他們也不允許自己過於依賴他們的伴侶

並且會因為和他人太過親密,而感到不安

這種人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常不願意付出

在失去的時候也不太悲傷

除非是很大的劇變,才可能會卸下心防

表露出真實的情感,難以與人建立親密關係

如何判斷自己的依附類型?

raw-image


以下是一份統整清單(本清單來自於 依附,作者Amir Levine & Rachel S.F. Heller )

可以自己評量看看

安全型

 可靠、言行一致。

 遇到事情會找你一起討論,不會單方面做決定。

 對感情保有豁達的態度。

 可以好好溝通感情問題。

 發生爭吵時,願意各退一步,達成共識。

 不害怕承諾與依賴。

 不把維繋感情當成一件苦差事。

 拉近距離後,親密感會越來越增加(而不是在暫時親密之後突然疏遠)。

 早早就把你介紹給家人與朋友。

 自然地表達情感。

 不耍小手段。

焦慮型

 談戀愛時需要大量親密感。

 缺乏安全感,害怕被拒絕。

 沒談戀愛就不快樂。

 為了抓住你的心,或是引起你的注意力而玩弄一些小把戲。

 不喜歡說出自己在介意什麼,期望你猜他/她的心思。

 發生衝突時,不會嘗試解決問題,而是鬧脾氣。

 把感情中的所有摩擦,都解讀成你對他/她的不滿。

 因為害怕受傷,不主動向你表達感情。

 對感情十分執著。

 害怕一點小事就會毀了你們的感情,認為自己得非常努力,

才能維繋這段戀情。

 懷疑你會背叛他/她

逃避型

 傳達矛盾的訊息。

 極度重視他/她的獨立自主。

 眨低你(或前任)。

 保持距離(情感上或肢體上都算)。

 強調情侶間的界線。

 對愛情有不切實際的浪漫幻想。

 對愛情充滿不信任,害怕被情人利用。

 愛情觀十分僵化,還有一大堆不容妥協的規則要你遵守。

 爭執產生時,需要逃離現場,不然就會當場爆發。

 不說清楚自己的意思,讓你猜測他/她的感受。

 絕口不提你們的感情問題。

做出來的結果,未必全都集中在某一種類型,

也可能會混合不同的類型。

姜尚文諮商心理師撰文

更多好內容,歡迎收聽《懂心理,調出好關係》podcast

「感情的依附類型,決定了戀愛的成功或失敗嗎? 談談焦慮型依附的殺傷力 !!!」

歡迎追蹤收聽 懂心理,調出好關係 podcast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官網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FB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的沙龍
7會員
37內容數
2023/11/28
焦慮其實是一個好指標, 一個好的引路人, 帶領我們去覺察自己可能的核心情緒, 與焦慮或不舒服的情緒共處一段時間, 是幫助自己感受自己情緒的重要入門。
Thumbnail
2023/11/28
焦慮其實是一個好指標, 一個好的引路人, 帶領我們去覺察自己可能的核心情緒, 與焦慮或不舒服的情緒共處一段時間, 是幫助自己感受自己情緒的重要入門。
Thumbnail
2023/11/22
這個社會似乎不太允許我們去慢慢經歷我們的傷痛, 而是希望我們快速復原, 而且是越快越好, 我有許多的個案,正面臨著身心的症狀, 為了求生存,仍然要去工作,去上學, 他們一邊要忍受身心的不適, 一邊一樣的要將工作完成, 沒有辦法停下來休息, 實在是很辛苦。
Thumbnail
2023/11/22
這個社會似乎不太允許我們去慢慢經歷我們的傷痛, 而是希望我們快速復原, 而且是越快越好, 我有許多的個案,正面臨著身心的症狀, 為了求生存,仍然要去工作,去上學, 他們一邊要忍受身心的不適, 一邊一樣的要將工作完成, 沒有辦法停下來休息, 實在是很辛苦。
Thumbnail
2023/10/31
美國教育部針對雙親家庭的學齡後兒童做了調查, 爸爸參與照護比較多的小孩, 學校成績比較好,而參與的課外活動越多,小孩幸福感越高。 所以,爸爸參與越多孩子的活動,越能提升孩子的表現。 這是真的嗎?我們有甚麼男主外女主內的迷思呢?
Thumbnail
2023/10/31
美國教育部針對雙親家庭的學齡後兒童做了調查, 爸爸參與照護比較多的小孩, 學校成績比較好,而參與的課外活動越多,小孩幸福感越高。 所以,爸爸參與越多孩子的活動,越能提升孩子的表現。 這是真的嗎?我們有甚麼男主外女主內的迷思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Q:談戀愛時,哪一段話最符合你的戀愛模式? 選好答案了嗎?以下就要揭曉在親密關係中4種常見的依附模式,以及如果你和另外一半的依附模式不一樣?能用怎樣的方式,找出共同可以努力的戀愛步調。
Thumbnail
Q:談戀愛時,哪一段話最符合你的戀愛模式? 選好答案了嗎?以下就要揭曉在親密關係中4種常見的依附模式,以及如果你和另外一半的依附模式不一樣?能用怎樣的方式,找出共同可以努力的戀愛步調。
Thumbnail
「依戀關係」是所有哺乳類動物都會進行的早年依附行為。小生命出生時,一定都要依靠、依附環境中的主要照顧者才能存活下來。一般情況是誕生時,就在我們身旁的母親。特殊情況下,可能必須仰賴其他出現的主要照顧者,來讓自己存活。如此也影響我們依戀關係的安全感品質...
Thumbnail
「依戀關係」是所有哺乳類動物都會進行的早年依附行為。小生命出生時,一定都要依靠、依附環境中的主要照顧者才能存活下來。一般情況是誕生時,就在我們身旁的母親。特殊情況下,可能必須仰賴其他出現的主要照顧者,來讓自己存活。如此也影響我們依戀關係的安全感品質...
Thumbnail
什麼是依附關係呢? 我們將最初的母嬰關係稱為“依附” 依附是一種社會性情感聯接 它來自於嬰兒與其父母的相互作用過程中,感情上的聯結 成人的依附類型,跟小時候與父母的依附關係十分相關 尤其在成人後的感情世界,不同的依附型態,對於感情會有極大的影響 因此,了解自己的依附關係的類型,就顯得很重要了
Thumbnail
什麼是依附關係呢? 我們將最初的母嬰關係稱為“依附” 依附是一種社會性情感聯接 它來自於嬰兒與其父母的相互作用過程中,感情上的聯結 成人的依附類型,跟小時候與父母的依附關係十分相關 尤其在成人後的感情世界,不同的依附型態,對於感情會有極大的影響 因此,了解自己的依附關係的類型,就顯得很重要了
Thumbnail
愛情中的互動與應對,真的只是我與生俱來的「個性」嗎? 沒錯,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理所當然會產生不同的反應,但是是什麼塑造了你的個性呢?人「天生」就是這樣子嗎?
Thumbnail
愛情中的互動與應對,真的只是我與生俱來的「個性」嗎? 沒錯,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理所當然會產生不同的反應,但是是什麼塑造了你的個性呢?人「天生」就是這樣子嗎?
Thumbnail
什麼是逃避型依附的人 逃避型的核心是「不受束縛」。 他們既不依賴別人,也不接受依賴,認為獨立獨活的狀態最好 同時,也極力避免帶給別人麻煩,重視自我責任。 所以看起來可能很獨立 喜歡一個人生活,勝過於兩個人 不擅長表達或感受情緒,什麼事都是淡淡感覺 不喜歡做決定,不喜歡改變、不喜歡衝突
Thumbnail
什麼是逃避型依附的人 逃避型的核心是「不受束縛」。 他們既不依賴別人,也不接受依賴,認為獨立獨活的狀態最好 同時,也極力避免帶給別人麻煩,重視自我責任。 所以看起來可能很獨立 喜歡一個人生活,勝過於兩個人 不擅長表達或感受情緒,什麼事都是淡淡感覺 不喜歡做決定,不喜歡改變、不喜歡衝突
Thumbnail
依附創傷會導致你離開關係,以避免進一步的拒絕或傷害,或者在關係裡,您可能會感到過度依賴他人並害怕被拒絕。如果您與這些有關,重要的是,其實你並不孤單。這些痛苦的情緒是你過去的殘餘。 ─ Dr. Arielle Schwartz
Thumbnail
依附創傷會導致你離開關係,以避免進一步的拒絕或傷害,或者在關係裡,您可能會感到過度依賴他人並害怕被拒絕。如果您與這些有關,重要的是,其實你並不孤單。這些痛苦的情緒是你過去的殘餘。 ─ Dr. Arielle Schwartz
Thumbnail
心理學教會我,在批判之下,還有很多人性可以探究。在第一段感情分開後,我意識到愛情從來就沒有對錯,一百種人就有一百種愛情,愛情更是直接把人活生生地揭露出來,不論我們藏的多深,在愛面前,既渴求,又害怕受傷害。 焦慮依戀的愛像是轟轟烈烈的煙火;逃避依戀的愛像是一片平靜的湖面,兩種都是愛的形式。
Thumbnail
心理學教會我,在批判之下,還有很多人性可以探究。在第一段感情分開後,我意識到愛情從來就沒有對錯,一百種人就有一百種愛情,愛情更是直接把人活生生地揭露出來,不論我們藏的多深,在愛面前,既渴求,又害怕受傷害。 焦慮依戀的愛像是轟轟烈烈的煙火;逃避依戀的愛像是一片平靜的湖面,兩種都是愛的形式。
Thumbnail
很多時候並不是願意選擇孤獨,而是害怕靠近所帶來的傷。 有一種人是這樣的,在一段關係當中,什麼心底的話到了嘴邊都說不出口,對待他人容易忽冷忽熱,無法輕易接受他人的給予,也不願意/沒有辦法把自己的情緒、想法表達出來,總是選擇自己壓抑。  
Thumbnail
很多時候並不是願意選擇孤獨,而是害怕靠近所帶來的傷。 有一種人是這樣的,在一段關係當中,什麼心底的話到了嘴邊都說不出口,對待他人容易忽冷忽熱,無法輕易接受他人的給予,也不願意/沒有辦法把自己的情緒、想法表達出來,總是選擇自己壓抑。  
Thumbnail
在以前的一篇文章裡,我略微寫過關於依附關係的實際觀察,那時候的觀察對象是我在國外寄居家庭帶過的小朋友,那時的我對於依附關係也是懵懵懂懂,僅大概知道理論模型但沒有實際相處經驗。 想了解自己是什麼依附風格人,請點這
Thumbnail
在以前的一篇文章裡,我略微寫過關於依附關係的實際觀察,那時候的觀察對象是我在國外寄居家庭帶過的小朋友,那時的我對於依附關係也是懵懵懂懂,僅大概知道理論模型但沒有實際相處經驗。 想了解自己是什麼依附風格人,請點這
Thumbnail
*以下數字代表頁數 82 「習得的安全型依戀」,是所有童年不太完美的人渴望達成的目標。 雖然七成五的人們依戀模式一生不變,但有些人確實會改變。 成人依戀訪談的微妙處,重點不是經驗,而是你如何「訴說」經驗,這與敘事的連貫性有關。
Thumbnail
*以下數字代表頁數 82 「習得的安全型依戀」,是所有童年不太完美的人渴望達成的目標。 雖然七成五的人們依戀模式一生不變,但有些人確實會改變。 成人依戀訪談的微妙處,重點不是經驗,而是你如何「訴說」經驗,這與敘事的連貫性有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