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以正道探究《七宗罪》/《火線追緝令》裡的思想內涵

【觀影】以正道探究《七宗罪》/《火線追緝令》裡的思想內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Kevin Spacey,《七宗罪》劇照

Kevin Spacey,《七宗罪》劇照

這是一部由David Fincher在1995年拍攝的驚悚電影,由Kevin SpaceyMorgan Freeman、Brad Pitt主演,分別飾演連環殺人案兇手、即將退休的警探William Somerset以及新手警探David Mills。

我想這部電影應該已有許多人看過,劇情細節應不必再行贅述。大意就是,老練而即將退休的警探William與初出道而充滿熱情的警探David,聯手調查一宗關於七宗罪的連環殺人案,對付一個自稱受到上帝指引而犯罪的兇手。最後,在兇手的策劃下,兇手自己與警探David都成為了七宗罪裡的罪人。

這部電影我早在許多年前就已看過,至今仍讓我念念不忘是因為故事中的信仰與思想層次很值得大眾深思,而我還未看到有人提出類似的觀點,這是我挑選這部電影來作為我第一篇影評的原因。

普遍來說,由於信仰的關係,東方人觀賞這部電影,比起西方人來說可能比較沒有辦法那麼投入,許多人只是將其當作一部關於宗教的驚悚片來看待。其實觀賞這部電影之前,最好先要有全知全能的唯一上帝以及人有原罪的概念,姑且先不談基督教的教義正確與否,這樣的概念其實也的確是破除迷信與邪惡的正道,這篇文章的內容恰好也為我在即將發布的《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作為一個開端。

其實,許多觀眾都和David一樣,將兇手視為一個瘋子,然而必須要說,兇手是一名具有深刻信仰的人,而作為像David這樣的大部分人來說,兇手的作為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和毛骨悚然的,於是只好將兇手看作是一名瘋子,以戲謔的態度來面對無知和恐懼,如同電影中David的說詞:

David:「為什麼我們要在這裡等那個瘋子再度行兇?」
William:「叫他瘋子是種侮辱,別犯那樣的錯誤。」
David:「少來了,他就是瘋了,或許他正把花生醬塗在自己身上、穿著奶奶的內褲在跳舞慶祝。」

或是最後David用取笑的態度對兇手問的問題:

當一個人發瘋時,會知道自己瘋了嗎?或許你在家裡邊看雜誌,邊坐在你的糞便裡自慰,你會想著:「我這麼瘋狂真是太棒了」嗎?

這些說話內容展現了David的年輕與無知,面對無法理解的事物只能以怪誕的想像來回應。David雖然有對這份工作的熱情,然而他的知識與智慧並不足以對抗這樣的對手,這也是William一開始為什麼反對David接下這個案子的原因。而在William知道兇手的意圖之後,他反對David稱兇手為瘋子,因為他知道兇手是有邏輯、有信仰的人,用面對瘋子的態度去對付這樣的人是不智且危險的。

在這部電影中,除了最後面的劇情轉折外,精彩的地方還出現在兩次對話,第一次就是David與William在酒吧中的談話內容:

William:「你知道這不會有快樂的結局……如果我們抓到的約翰道爾(John Doe),結果他是惡魔、是撒旦,或許那符合我們的期待,但他不是惡魔,他只是個凡人......我想我沒辦法繼續待在容許和接受冷漠的地方,一副那麼做是種美德的模樣。」
David:「你也一樣,不比他們好到哪裡去。」
William:「我沒說我不一樣或比他們好,我跟他們一樣。該死,我非常同情他們......冷漠是種解決方式,迷失在毒品世界裡比應付人生容易多了;偷走你想要的東西比賺錢買下它容易;打孩子比養孩子容易。該死,愛得付出代價,需要非常多的心血跟努力……你不能這麼天真。」
David:「我不相信你會離開,你相信你自己的話,但我不信。我想你會相信自己想要離開,是因為你想放棄了,你和我說這些只是想要獲得我的認同,藉此讓你的離開比較心安理得。但我不會說那些讓你好受的話,因為我真的不能贊同你。」

(註:John Doe在英文中代指無名氏)

以上對話可見,看盡了世間險惡的William已經萌生了退意,對於人性光輝一面的堅持已經沒有年輕時的力道了,面對大眾的冷漠,他只能同樣以冷漠來回應。然而正因為他不是自己口中冷漠的人,所以他才會有這些喪氣的情緒,結果反被年輕衝動的David看穿並反對。這裡也可以看出David儘管個性衝動直接,但的確是一個好人,否則他無法看穿William心中真正的想法,而他可以直說不認同William也正由於他年輕,還富有天真的熱情去直接反對錯的想法。

不過說到底,David的反對或許才是真正回應了William內心深處想聽的話,畢竟William的本質就是個無法置身事外並在內心深處充滿熱情的好人

第二次精彩之處則在於車內William問兇手的問題:

William:「如果你被命運選中,有一個更強大的力量在主宰你,導致你是被迫做這些事的,那我很奇怪你怎麼會樂在其中?你看來很喜歡折磨那些人,這不是殉道(martyrdom)的態度吧?」

(註:Netflix在martyrdom這裡是翻譯成「烈士」,我將其改成劍橋詞典翻譯的「殉道」,這裡也可見東西方信仰的差異,畢竟烈士比較傾向世俗的、政治上的含意而非殉道這樣更能代表追求真理的精神)

相較於前面不斷挑釁兇手未果的David,沉默許久而富有智慧的William一開口便讓一直處於高姿態的兇手啞口無言,後來只能轉移話題到David身上。

之後,William又再度提出一個乍看之下十分簡單的問題來回應兇手:

兇手:「別叫我可憐那些人,在我眼中他們就像是在所多瑪與蛾摩拉死去的數千人。」
William:「你是說你在替天行道(good work)嗎?」
兇手:「上帝的意旨總是神秘的。」

(註:good work在這裡應該是指基督教中的事功或善功,翻譯成替天行道給中文使用者應是洽當的)

這個問題雖然簡單,然而其中含意卻頗深。兇手在回答之前,明顯停頓了一下,而再根據他的回答內容,顯然他清楚William也明白神意應該是符合真善美的,不會以這樣的啟示來使兇手做出這些犯罪行為,所以兇手只好以這樣的回答來迴避。然而這樣的回答其實也沒有錯,畢竟神意若能探究那就不是神意了,所以不管兇手到底是不是真的受到神的啟示,他都只能這樣回答,可回答前的這個停頓才是真正顯露答案的關鍵。

電影結尾,William面對另一名警探「你要去哪?」的問題,他回答了:「Around.」「I'll be around.」以及最後引用海明威的獨白,都暗示了他將遵循本心而不會退休,呼應了先前自己逃避的心態,也以此回應了David的悲劇。

聽說這部電影的結局曾有考慮其他版本,其中一種是William為了不讓David犯錯、讓兇手的計謀成功,於是只好自己先下手殺了兇手,讓自己來替David承擔殺人之過。這樣的安排其實也不錯,然而從William的角色設定來說,他雖然是一個富有生命經驗的好人,但他畢竟不是一個具有高超智慧的傳道者,可以用「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去替David承擔罪過。況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課題,即便是傳道者也不是上帝本身,不能自作主張

這部電影是我認為我看過的電影中,最具能探究最高義理與思想內涵的作品之一,雖然整部電影呈現一種壓抑而負面的感覺,但以藝術呈現真理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何況這部電影的目的可能也不是為了呈現真理,因此這篇影評是希望能夠讓電影觀眾對於信仰問題以及角色思想內涵有一個更正確的認識。總體而言,這部電影展現了三位角色中,David純而不高;兇手高而不對;William對而不足的思想層次。

最後,即使我們不認同海明威認為這個世界是美好的說法,但正因世界有黑暗之處,所以才更有我們為之奮鬥的理由

Brad Pitt、Kevin Spacey、Morgan Freeman,《七宗罪》劇照。

Brad Pitt、Kevin Spacey、Morgan Freeman,《七宗罪》劇照。

avatar-img
程真的沙龍
37會員
44內容數
這是一個以史學家與年輕人的對話錄形式呈現真理的作品,內容將談及愛情、藝術、知識、道德、正義、真理等超越的或形上的主題,也會論及政治、法律、經濟、社會等現實問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程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龍記》是我第一本接觸的小說,至今我都十分慶幸看的第一部小說就是武俠題材。還記得那年是剛升上國中的時候,讀完《倚天》,我便著了迷,將金庸小說全部讀了個遍。 武俠小說的獨特性 金庸小說的成就 大眾的冷漠與武俠的沒落
喜劇的層次是不如悲劇的。以悲劇的表演方式來說,因為人生本就充滿痛苦,而悲劇理應是表演痛苦,使觀眾產生共鳴,進而昇華精神的一種活動。相較之下,喜劇以另一種方式呈現悲劇,它的目的在於達到娛樂效果,就有那麼點「顧左右而言他」的味道,讓人有點「不正經」的感覺,所以難免有人會覺得被冒犯。
最近發生Youtuber阿翰以自創角色「阮月嬌」客串家樂福廣告,被台灣越裔總會會長陳凰鳳批評「把霸凌當有趣」,而隨後遭到下架的事件。這件事可以讓大家思考喜劇的意義以及面對衝突的處理。 喜劇的元素是悲劇 此次衝突發生與理想處理方式
  近年來,死刑一直都是大眾十分關切的議題,至今我也接觸過許多不同觀點的言論,然而不論是支持廢死或是支持死刑的論點,我認為大多有所失誤,所以今天決定寫這篇文章。
「學文科的人都比較短視......跟理科女生交往就是跟文科女生不一樣,她們邏輯比較清晰,文科女生邏輯就差一點,講究理性跟感性的人就是不一樣......學實用的技術還是比較容易成功,文科很難成功,雖然他們有的寫小說很厲害賺很多,但那畢竟是少數。」我的碩班教授說。
許多人會認為每個人審美觀不同,一件事物也有各種不同的角度可以去分析美醜,似乎美醜與否只是一個沒有絕對標準的意見抒發罷了。然而必須說,美醜絕對是有跡可循的,關鍵就是端看鑑賞者是否「有知」。
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龍記》是我第一本接觸的小說,至今我都十分慶幸看的第一部小說就是武俠題材。還記得那年是剛升上國中的時候,讀完《倚天》,我便著了迷,將金庸小說全部讀了個遍。 武俠小說的獨特性 金庸小說的成就 大眾的冷漠與武俠的沒落
喜劇的層次是不如悲劇的。以悲劇的表演方式來說,因為人生本就充滿痛苦,而悲劇理應是表演痛苦,使觀眾產生共鳴,進而昇華精神的一種活動。相較之下,喜劇以另一種方式呈現悲劇,它的目的在於達到娛樂效果,就有那麼點「顧左右而言他」的味道,讓人有點「不正經」的感覺,所以難免有人會覺得被冒犯。
最近發生Youtuber阿翰以自創角色「阮月嬌」客串家樂福廣告,被台灣越裔總會會長陳凰鳳批評「把霸凌當有趣」,而隨後遭到下架的事件。這件事可以讓大家思考喜劇的意義以及面對衝突的處理。 喜劇的元素是悲劇 此次衝突發生與理想處理方式
  近年來,死刑一直都是大眾十分關切的議題,至今我也接觸過許多不同觀點的言論,然而不論是支持廢死或是支持死刑的論點,我認為大多有所失誤,所以今天決定寫這篇文章。
「學文科的人都比較短視......跟理科女生交往就是跟文科女生不一樣,她們邏輯比較清晰,文科女生邏輯就差一點,講究理性跟感性的人就是不一樣......學實用的技術還是比較容易成功,文科很難成功,雖然他們有的寫小說很厲害賺很多,但那畢竟是少數。」我的碩班教授說。
許多人會認為每個人審美觀不同,一件事物也有各種不同的角度可以去分析美醜,似乎美醜與否只是一個沒有絕對標準的意見抒發罷了。然而必須說,美醜絕對是有跡可循的,關鍵就是端看鑑賞者是否「有知」。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離線找真愛》是Netflix 2025年初推出的日本戀愛實境節目,節目找來個性和氛圍不同的5位男女,記錄他們在法國尼斯度過的10天旅程,呈現人與人相會、邂逅,認識彼此和留下深刻印記的美好過程。
為一直以來隱藏著的古代時期做出描繪,觀眾已經能理解詛咒的源頭以及動機。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犬系戀人》每週跟播文章。
Netflix追劇,人氣動漫《派對咖孔明》Netflix上演”共12集,2022年上演。動漫劇情主要飾演角色有諸葛孔明、劉備、月見英子、老闆小林、久遠七海、前園桂司、瑪麗亞·迪賽兒、RYO、MASA、TAKU等。
《離線找真愛》是Netflix 2025年初推出的日本戀愛實境節目,節目找來個性和氛圍不同的5位男女,記錄他們在法國尼斯度過的10天旅程,呈現人與人相會、邂逅,認識彼此和留下深刻印記的美好過程。
為一直以來隱藏著的古代時期做出描繪,觀眾已經能理解詛咒的源頭以及動機。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犬系戀人》每週跟播文章。
Netflix追劇,人氣動漫《派對咖孔明》Netflix上演”共12集,2022年上演。動漫劇情主要飾演角色有諸葛孔明、劉備、月見英子、老闆小林、久遠七海、前園桂司、瑪麗亞·迪賽兒、RYO、MASA、TAKU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