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 卡內基 語言的突破|教你演講的大方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概述

本書是一本教人演講的書,如何準備一場演講、要抱持何種態度、如何決定演講內容等等,我認為幾乎所有關於演講的要素這本書都具備了。將演講的大原則學會了,亦可套用在日常生活的對話中,增進溝通效益。除此之外,書中蘊含的精神除了可套用於對話外,亦可對生活的其他方面有所助益。

本書的寫作架構

本書分為六個章節,前五個章節與演講相關,最後一個章節則與記憶法相關。在每個章節前頭,會先大略說明此章節的重點,之後以小節方式緩緩呈現出整個章節的詳細內容。

如同書中提及的演講魔法公式:「先說明實例,再說明理念。」可以較易引起聽眾的興趣,書中也是以此原則為大方向來撰寫,所以在書中可以看到大量的演講範例及演講稿,理念反而只佔了一小部分。

個人認為本書也是屬於架構較為鬆散的書,小節內容(演講重點)在不同大章節有重複出現,雖然可以重複提示重點,但是是屬於個人較不喜愛的一種編排方式,若沒有經過整理,易令人有混淆之感。

本書深刻點

本書我認為主要重點就是關於演講的一切,因此也會以此為方向介紹,在前述寫作架構已有說明,本書其實重點是有些散亂的,這邊我依據演講的各個部位將其大略整理。

演講的精神及如何克服害怕的心情

只要你有想要演講的熱情,你就可以講得好。懷抱熱情是一切的基礎,除了熱情之外,真誠的態度以及充分的準備是發表一場好演講的要件。熱情、真誠以及充分準備是我在本書中看來最重要的三個要點

要使自己不害怕演講,三個方向可以努力:

  1. 表現出自信,外在行動與內在想法是有關連的,表現出自信的樣子有助人讓人有自信;有了自信之後,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並且相信自己的演說可以幫助他人,如此便可以克服害怕。
  2. 對於害怕,可以試著想像自己成功後的模樣以及所獲得的收益
  3. 抓住機會多加練習,無論是在公開場合討論或是在朋友面前訴說,透過充分準備以及練習,累積小成功,增添自信以克服害怕

演講的主題及內容

關於演講的主題,主要的方向就是從自身有耗費時間、心力投入的事物中找尋。這部分主要有三個方向:

  1. 記憶中印象深刻或是不尋常事件的經歷。
  2. 要達到某項目標的努力過程或是專業知識。
  3. 個人喜愛的事物、信仰或是信念。

只要挑選被挑戰後仍有底氣反駁的內容就對了,對於真心喜愛、熱愛的事物就是演講的最好題材來源。

有了題材來源之後,要依據聽眾的需求從過往經歷中提取對聽眾有興趣或是有所幫助的話題,題材思想經過修飾以及整理,透過「實例」+「理念」的方式呈現給聽眾。

要獲取聽眾的注意力,須提升聽眾的參與感,以下方法也許會有幫助:

  1. 找出自身與聽眾的共通點,拉近與聽眾的距離,像是共通的經歷(校友、家鄉)、遇到的共通難題等等。
  2. 透過問答互動提升聽眾參與感。
  3. 在演講的內容流程中,以具體事例作為開頭,能夠以自身經歷情景重現最佳(在數年前我在某某公司任職時,遇到了一個關於時程安排難題,透過某某方式解決),此類內容以5W為原則(when、who、where、what、why)越詳盡越易讓聽眾有深入其境及投入感。若有難以以言語表達的事項,使用圖解或是實物等視覺表達不僅有助於聽眾理解,更可以引起聽眾注意。

演講的聲調

演講的聲調需較經過訓練才能知道何種聲調呈現的方式較佳,以下為本書中提出的四項要點:

  1. 音量不要與日常交談相同,務必要讓末位者可以聽見,此項可能需要事先至演講場地演練或是請人幫忙練習。
  2. 說話的語調要有活力,全力投入,有助於將你的熱情傳達給聽眾。
  3. 在要點前後要稍加停頓,此停頓效果可以讓聽眾有空閒思考你的演講內容,並加強對聽眾的影響。
  4. 對於要點,可以使用列舉方式,採取重複並加強的說法(第一點…第二點…),而不重要的部分,則可以快速跳過,讓聽眾明白,你想要傳達給他的重點事項為何。

演講的姿態

就本書最後的結論,思考如何表達的重要性遠大於姿態的展現,因此此項並不是在演講中特別重要的事項,以下三個部分稍微注意就好。再次強調,呈現給聽眾的演講內容遠重於演講過程的姿態呈現

  1. 成挺胸姿勢,此姿勢有助於增強自信(有了自信才能克服對演講的害怕)
  2. 雙手自然下垂,擺於身體兩側即可。若有需要,採用自己熟悉的手勢也無不可。
  3. 減少一些會讓觀眾分心的小動作,像是玩弄手指頭或是撥弄衣服。

不同目的的演講

上例所述項目為所有類型的演講均適用的基本概念。除了共通項目外,作者還以不同目的的演講對於內容做出一些額外的處置,在此列舉如下:

  1. 說服別人採取行動一定要清楚講明需要聽眾做什麼以及聽眾可以得到的好處。要做的事情與獲得的好處需要有關連性。像是「演講結束後馬上撥個電話給家人表達感謝或是想念之意,重新拉近彼此間的情感,讓內心充滿感激。」
  2. 說明情況:此種目的的演講表達清楚比說服別人來得重要,也是相當適用於日常生活情境的技巧。主要方向是要讓別人聽懂,建議採用有條理式的方式述說:在時間方面,以時間演進方向—「過去–現在–未來」的順序來說明;在空間方面,可以由固定方向(東、南、西、北)順序或是從中心朝外擴展的方式進行說明。最後一點,採用聽眾易於理解的事物進行闡述,在不同領域的聽眾中,千萬不要使用專業術語(聽眾會聽不懂)。
  3. 讓人認同你的想法:找出自身觀點與聽眾既有觀點共同認同的部位進行開場,態度友善,更易於讓聽眾認同你的想法。
  4. 即興演講:即興演講可以透過「隨機抽取主題發表演說」以及「故事接龍」的方式進行練習。當你被要求即行演說時,可以從自身經驗提取出與聽眾有關的內容、與所在場合有關的內容或是此場合他人的演說來進行說明。即興演講要說的好,需要做準備,但有了準備這個動作,其實也就不算是真正的即興演講了。

心得

看完本書的第一個想法是:故事超多的。因為作者豐富的經歷,在每個小節都說了大量的實例故事。所以讀起來其實還算順暢,不過因為本人並沒有對演講的熱情,所以實例的部分也只有快速瀏覽過,主要的側重點還是關注在要如何做演講。

作者提到要做好演講最重要的要點就是熱情,只要你想要做,你就可以做好。我認為這一點可以套用到所有你喜愛的事物上。有熱情不怕有事情做不好,所有自我成長相關的書籍都相當強調這一點,演講只是這本書帶來的主題。我認為就演講來說,這本書的內容其實與做簡報、寫行銷文案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們都需要關注受眾(讀者、聽眾)。大方向都是展現受眾容易懂得的以及有幫助的內容。做簡報注重的是畫面呈現;行銷文案注重的是文字描述以及排版;演講則要注重聲調以及聽眾注意力。

我認為光是觀看本書的目錄,大致上就可以理解作者想要帶給你的想法。重點抓得相當棒,只是以編排來說,我讀起來是認為有點稍嫌凌亂,主要原因是多項重複的重點在不同的小節出現,會帶給我以下感覺:「這個前面不是說過了嗎?」、「我前面是否有看錯或漏掉?」,算是我在閱讀本書中體驗較差的部分,以內容來說本書算是相當充實的。

本書資訊

卡內基 語言的突破

卡內基 語言的突破



書名:卡內基 語言的突破

作者: 戴爾‧卡內基

原文作者: Dale Carnegie

譯者: 雲中軒

出版社:海鷹文化

出版日期:2021/04/2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佩姬觀點的沙龍
20會員
67內容數
這個專欄主要是紀錄佩姬個人的學習歷程及觀點分享,學習及分享的素材主要來自於與兒子共讀的童書、經由彭蒙惠英語學習時得到的新知、過去閱讀過的書籍在現實生活中的感悟以及新閱讀的書籍筆記。內容可能會有些過於雜亂,但可以確保的是隨著每次發布文章我都會有所成長,也希望這些內容可以幫助到閱讀此專題的你。
佩姬觀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13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六—「鑽石寶地」,原作者為美國的拉賽爾.康維爾。
Thumbnail
2023/05/13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六—「鑽石寶地」,原作者為美國的拉賽爾.康維爾。
Thumbnail
2023/05/06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五—「向你挑戰」,原作者為美國的威廉.丹佛。
Thumbnail
2023/05/06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五—「向你挑戰」,原作者為美國的威廉.丹佛。
Thumbnail
2023/04/29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四—「激發無限的潛力」,原作者為美國的安東尼.羅賓。
Thumbnail
2023/04/29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四—「激發無限的潛力」,原作者為美國的安東尼.羅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嗨,在準備客戶簡報或會議活動時,是不是有一些困惑或經常遇到一些問題呢?今天我們來聊聊幾個常見的簡報迷思,幫助你提升簡報效果,讓你的表達更有力!
Thumbnail
嗨,在準備客戶簡報或會議活動時,是不是有一些困惑或經常遇到一些問題呢?今天我們來聊聊幾個常見的簡報迷思,幫助你提升簡報效果,讓你的表達更有力!
Thumbnail
《說話的力量》揭示了人人皆可成為演講家的秘訣。只要有值得分享的想法,每個人都能做好演講。從篝火旁的古老故事到現代的TED舞台,演講的核心在於講述有價值的故事,並與觀眾建立聯繫。這本書不僅適合有演講需求的人,更是提升口頭表達及寫作技巧的寶貴指南。
Thumbnail
《說話的力量》揭示了人人皆可成為演講家的秘訣。只要有值得分享的想法,每個人都能做好演講。從篝火旁的古老故事到現代的TED舞台,演講的核心在於講述有價值的故事,並與觀眾建立聯繫。這本書不僅適合有演講需求的人,更是提升口頭表達及寫作技巧的寶貴指南。
Thumbnail
你會說話嗎?你總是說著「自己想說的話」,而非「對方想聽的話」嗎? 但親愛的,「建立成功關係的方法並不是學習如何說話,而是看透對方內心!」更有甚者,「還要在話中提及就連他自己都還沒察覺到的潛力。」 聽起來是不是很高段?這是《一開口就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的55個方法》這本書的核心概念。
Thumbnail
你會說話嗎?你總是說著「自己想說的話」,而非「對方想聽的話」嗎? 但親愛的,「建立成功關係的方法並不是學習如何說話,而是看透對方內心!」更有甚者,「還要在話中提及就連他自己都還沒察覺到的潛力。」 聽起來是不是很高段?這是《一開口就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的55個方法》這本書的核心概念。
Thumbnail
透過「與作家有約」的校園演講,提出了演講前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提早到達場地、測試簡報設備、調整心態、傾聽主人的聲音、給聽眾驚喜、同理心看待、回饋給關鍵人物和為下一場演講做準備。
Thumbnail
透過「與作家有約」的校園演講,提出了演講前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提早到達場地、測試簡報設備、調整心態、傾聽主人的聲音、給聽眾驚喜、同理心看待、回饋給關鍵人物和為下一場演講做準備。
Thumbnail
很多人對超級業務的印象是: 1.任何事都能侃侃而談。 2.很會四處周旋。 3.運用話術應對客戶。 然而看完《未來在等待的銷售人才》這本書後,我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作者丹尼爾.品克提到,過去的銷售人員,就像是上述的超級業務一樣,都很會「講」產品的特點,這種特點能為那時的人帶來不錯的成績,
Thumbnail
很多人對超級業務的印象是: 1.任何事都能侃侃而談。 2.很會四處周旋。 3.運用話術應對客戶。 然而看完《未來在等待的銷售人才》這本書後,我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作者丹尼爾.品克提到,過去的銷售人員,就像是上述的超級業務一樣,都很會「講」產品的特點,這種特點能為那時的人帶來不錯的成績,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六心法『聞、思、修、傳、幫、帶』,提供瞭如何提高執行力的技巧。文章以戴爾·卡內基的名言作為引言,並深入解釋了六個步驟。這些步驟可以幫助人們在工作中提高執行力,並達到成功。本文還強調了團隊合作和持之以恆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六心法『聞、思、修、傳、幫、帶』,提供瞭如何提高執行力的技巧。文章以戴爾·卡內基的名言作為引言,並深入解釋了六個步驟。這些步驟可以幫助人們在工作中提高執行力,並達到成功。本文還強調了團隊合作和持之以恆的重要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