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幫我買玩具的爸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小時候,常常跟家裡吵著要買玩具,我老媽是絕對不會花錢給我買有的沒的玩具~~。
我還記得小時候很流行五戰士(這樣說不知有格友跟我是同個年代的嗎?),我超想要中間那隻黑色的五戰士的,跟媽媽要絕對是要不到的,不過,我到現在還記得:我爸爸帶我去買了!!
印象中那家玩具店裡滿滿的玩具排列著,我爸爸帶著我去玩具店裡挑了我心目中"想"了很久的黑色五戰士,然後我帶著滿懷的滿足感離開了玩具店,當然,回家不免地也是被母親大人小唸了一下~~。
至於那隻黑色五戰士現在在哪裡呢?當然是不存在囉!不過當時父親買給我玩具的記憶片刻,不知怎的,就是記憶猶新啊!
🥝您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來源,如果您也喜歡我的文章,也可以訂閱或贊助(小小贊助)本專題~~。
會非常感謝您的支持喔!
avatar-img
8會員
156內容數
喜歡走走,看看,聊聊的Judy Well~的沙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Talk簡單記事 的其他內容
下起雨了,
之前看到一本書,內容提到五分鐘房間整理術。 內容可以比喻說,一個房間如果只有一個垃圾要撿,我們會比較有意願隨手撿起,不過如果累積到50個垃圾,我們撿的意願就會降低,因為一次撿50個會讓人覺得費力,不過一次只有一些我們行動的意願就會高很多。 所以,隨時動動手吧!
下起雨了,
之前看到一本書,內容提到五分鐘房間整理術。 內容可以比喻說,一個房間如果只有一個垃圾要撿,我們會比較有意願隨手撿起,不過如果累積到50個垃圾,我們撿的意願就會降低,因為一次撿50個會讓人覺得費力,不過一次只有一些我們行動的意願就會高很多。 所以,隨時動動手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我開始困惑為什麼十幾歲的時候會有一段覺得這些玩具沒有那麼好玩的時期。我從不覺得它們幼稚、也捨不得丟掉,但它們就這樣一直擺在盒子裡,在姪子出生並大到可以讓他玩這些玩具之前,我們居然都沒有想要把它們再拿出來把玩,怎麼會這樣呢?
Thumbnail
最近忙著打包。過多的物品讓我著實頭疼,五分之四的物品,都是我爹我娘的收藏!我這輩子根本還沒開始買! 兩位老人家經歷過二戰、太平洋戰爭,所以平日的飲食穿著相當節儉。 但人性就是如此:如果你壓抑了某種衝動,那股動能會轉化成另一種形式,而且爆發得更猛烈…… 紗爸就是如此。他這一生拼命買故宮的複製畫、
Thumbnail
發生什麼事: 回憶起小時候有一幕是去逛夜市的時候,看到很想要的玩具,嚷著想要爸爸媽媽買給我,但卻得到一句:我們家沒錢買,雖然當時沒有太大的反應,卻在心中種下小小的種子 當下的感覺: 被拒絕了很難過,讓我感覺我好像不被愛了,很失望,也帶出了我不值得擁有的感覺 現在長大,知道了 拒絕的是這件事
Thumbnail
曾在一家玩具店裏偷偷旁觀了一對母子的買玩具拉鋸戰。一個看起來大約4-5歲的小男孩,手上拿了一個小汽車吵著要買,媽媽說已經有很多小汽車了,和他說道理,試圖要他放棄。那位媽媽很有耐心,反覆地跟孩子說,"你告訴我,這個玩具是「想要」還是「需要」"? 然而小朋友根本聽不進去,只是不停地喊,"我要買我要買"!
關於我的二、三事(六) 小學期間有一個玩具不能不提,那就是「四驅車」!我都跑去「小藍」家看「爆走兄弟」,因為我家沒有第四台😭⋯所以只能去他家看!(當時多少人想用旋風衝鋒龍捲風😂) 那時候幾乎人手一輛四驅車,我也換過好幾台模型車,記得當時一台模型車兩百元!不過當時流行玩競速的,大家都會把車殼拆
Thumbnail
人人心中都藏著一個小孩, 所謂「童心未泯」,應該不是特例而是個常態。孩提時期的玩具,以玩樂為主, 憑感覺決定喜好,玩完就丟, 更是日常。青少年時期的玩具, 比酷比炫,但也有「時過境遷」的特色 。至於能持續數十年的「玩具」,必然不只是一個玩物...
Thumbnail
  何謂玩具?查教育部國語辭典,玩具:係指可供遊戲玩弄的東西。那麼何謂可供「玩弄」的東西?書、石頭、花草、寵物、小孩、甚至感情也都算玩具嗎?我們一般常識還是認為,玩具是給小朋友玩的、或是能夠大人與小孩一起玩的、是能夠寓教於樂的東西。因此,我們到玩具"反"斗城的時候不會看到賣書(一般書店的書)
Thumbnail
走進玩具店,孩子的眼睛閃閃發亮,口中不斷說出「我想要!」聽起來挑戰重重,但這其實是黃金教育時機! 透過聆聽和引導,我們不只是回應他們的需求,更是在教導孩子如何思考、選擇,並理解價值。從肯定孩子的選擇開始,到引導他們深思熟慮,這一切都是在為孩子裝備人生必備的智慧和責任感。 閱讀全文,一起探索如何在
今天小颯開開心心的出門買玩具,小颯其實不是沒買過玩具,而是都被那個假媽媽以家用為由都變賣掉了,其實筆電也是很不簡單才留下來,馬上就到了百貨公司,這小颯看到什麼都想買,但還是回頭看看品雅,品雅只是笑一笑說「只要少爺喜歡小雅都沒意見」,果真今天才剛剛到第一間百貨公司,就帶走不少戰利品。
Thumbnail
談到父親,阿文跟我說起小時候的事,那時他讀國小五年級,月考前一週,阿文還在打電動玩具,努力練等,準備闖關,阿文爸可能是看不下去,跟兒子約定好,只要這個禮拜用功讀書,不要碰電玩,就會給他驚喜。   阿文問說是什麼,阿文爸說:「保密。」   考完試的那個下午,阿文以為會有新的遊戲卡匣,或是攻略書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我開始困惑為什麼十幾歲的時候會有一段覺得這些玩具沒有那麼好玩的時期。我從不覺得它們幼稚、也捨不得丟掉,但它們就這樣一直擺在盒子裡,在姪子出生並大到可以讓他玩這些玩具之前,我們居然都沒有想要把它們再拿出來把玩,怎麼會這樣呢?
Thumbnail
最近忙著打包。過多的物品讓我著實頭疼,五分之四的物品,都是我爹我娘的收藏!我這輩子根本還沒開始買! 兩位老人家經歷過二戰、太平洋戰爭,所以平日的飲食穿著相當節儉。 但人性就是如此:如果你壓抑了某種衝動,那股動能會轉化成另一種形式,而且爆發得更猛烈…… 紗爸就是如此。他這一生拼命買故宮的複製畫、
Thumbnail
發生什麼事: 回憶起小時候有一幕是去逛夜市的時候,看到很想要的玩具,嚷著想要爸爸媽媽買給我,但卻得到一句:我們家沒錢買,雖然當時沒有太大的反應,卻在心中種下小小的種子 當下的感覺: 被拒絕了很難過,讓我感覺我好像不被愛了,很失望,也帶出了我不值得擁有的感覺 現在長大,知道了 拒絕的是這件事
Thumbnail
曾在一家玩具店裏偷偷旁觀了一對母子的買玩具拉鋸戰。一個看起來大約4-5歲的小男孩,手上拿了一個小汽車吵著要買,媽媽說已經有很多小汽車了,和他說道理,試圖要他放棄。那位媽媽很有耐心,反覆地跟孩子說,"你告訴我,這個玩具是「想要」還是「需要」"? 然而小朋友根本聽不進去,只是不停地喊,"我要買我要買"!
關於我的二、三事(六) 小學期間有一個玩具不能不提,那就是「四驅車」!我都跑去「小藍」家看「爆走兄弟」,因為我家沒有第四台😭⋯所以只能去他家看!(當時多少人想用旋風衝鋒龍捲風😂) 那時候幾乎人手一輛四驅車,我也換過好幾台模型車,記得當時一台模型車兩百元!不過當時流行玩競速的,大家都會把車殼拆
Thumbnail
人人心中都藏著一個小孩, 所謂「童心未泯」,應該不是特例而是個常態。孩提時期的玩具,以玩樂為主, 憑感覺決定喜好,玩完就丟, 更是日常。青少年時期的玩具, 比酷比炫,但也有「時過境遷」的特色 。至於能持續數十年的「玩具」,必然不只是一個玩物...
Thumbnail
  何謂玩具?查教育部國語辭典,玩具:係指可供遊戲玩弄的東西。那麼何謂可供「玩弄」的東西?書、石頭、花草、寵物、小孩、甚至感情也都算玩具嗎?我們一般常識還是認為,玩具是給小朋友玩的、或是能夠大人與小孩一起玩的、是能夠寓教於樂的東西。因此,我們到玩具"反"斗城的時候不會看到賣書(一般書店的書)
Thumbnail
走進玩具店,孩子的眼睛閃閃發亮,口中不斷說出「我想要!」聽起來挑戰重重,但這其實是黃金教育時機! 透過聆聽和引導,我們不只是回應他們的需求,更是在教導孩子如何思考、選擇,並理解價值。從肯定孩子的選擇開始,到引導他們深思熟慮,這一切都是在為孩子裝備人生必備的智慧和責任感。 閱讀全文,一起探索如何在
今天小颯開開心心的出門買玩具,小颯其實不是沒買過玩具,而是都被那個假媽媽以家用為由都變賣掉了,其實筆電也是很不簡單才留下來,馬上就到了百貨公司,這小颯看到什麼都想買,但還是回頭看看品雅,品雅只是笑一笑說「只要少爺喜歡小雅都沒意見」,果真今天才剛剛到第一間百貨公司,就帶走不少戰利品。
Thumbnail
談到父親,阿文跟我說起小時候的事,那時他讀國小五年級,月考前一週,阿文還在打電動玩具,努力練等,準備闖關,阿文爸可能是看不下去,跟兒子約定好,只要這個禮拜用功讀書,不要碰電玩,就會給他驚喜。   阿文問說是什麼,阿文爸說:「保密。」   考完試的那個下午,阿文以為會有新的遊戲卡匣,或是攻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