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鄰太平洋的七星潭佈滿礫石,小男孩嘗試堆疊石頭,竟滿頭大汗!
「我以後不跟小羽(暱稱)做朋友了!」小男孩睡前語重心長地說。
「為什麼?你不是超級喜歡她?」小羽堪稱小男孩幼稚園期間的夢中情人,每天開口閉口都是小羽,甚至為了小羽,小男孩主動跟老杯老木要求要把幼稚園加開的課後班上好上滿--因為,小羽每堂都有上啊!
老木的直覺告訴我案情不單純,於是我追問:「小羽喜歡別的同學嗎?」小男孩搖頭;「小羽跟你吵架嗎?」小男孩搖頭;「還是...,你喜歡別的同學?」小男孩還是搖頭,然後湊近我的耳朵細聲說:「因為今天我們比賽丟圈圈,她們那一隊三分,我們只有一分...。」嗄?我一時意會不過來,「你跟她不同隊是嗎?」小男孩再度湊近我的耳朵小聲說:「對!我們這一隊一開始只有一分,小羽她們那一隊有三分,可是...可是...,後來我們這一隊有六分,她們那一隊還是只有三分。」嗄?老木這下子更是滿頭問號了。「最後你們這一隊有六分,小羽那一隊只有三分,你們不是贏了嗎?」小男孩點頭說:「對!」老木無可奈何問道:「那你在不開心什麼?」小男孩哽咽地說:「我不喜歡輸的感覺。」
小孩,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
隨後,腦海閃出另一個念頭--五歲小孩究竟在乎什麼樣的輸贏?
我換另一個問法重啟母子對話。
「輸是什麼樣的感覺?」小男孩委屈地說:「不知道。」
「是心臟很重的感覺?」小男孩搖頭。「是很想哭的感覺?」小男孩搖頭。「想生氣?」「快暈倒?」「想回家?」老木幾乎找遍跟輸有關的形容詞,小男孩都搖頭。
「是笑不出來的感覺?」「對!笑不出來的感覺!」終於猜對小男孩對「輸」的形容,「所以你從學校笑不出來到現在?現在已經要睡覺了欸!」小男孩點頭。喔!太妙了!我提醒小男孩說:「小孩,你知道最後你們這一隊有六分,小羽那一隊只有三分嗎?你們最後贏了不是嗎?」小男孩燦笑點頭,但又收起笑容說:「可是前面我們一分的時候他們有三分!」
!!!
原來小男孩的世界裡,已經可以清楚分辨「輸」跟「贏」,尤其自我感覺良好的小孩更會放大輸贏之間的嚴重性,就像自己的領土被攻擊了,需要豎起防衛機制,笑不出來是小男孩的防衛機制。
追溯我本身對「輸」最深刻的感受是小學四年級那一年的過年跟家人一起玩撲克牌輸錢的那一刻,咽喉哽住覺得心臟快跳出來了,雖然只是區區幾十塊,我卻難過到從此再也不玩撲克牌,也深刻察覺到自己有多不喜歡輸的感覺。
但說也奇怪,我對「輸」的感覺就是在輸錢的那一刻非常清晰,但課業上、運動上、外貌上...,許多層面卻沒有那麼強烈的反應,繼續探究差異,「自覺」也是關鍵之一。課業上沒辦法第一名,因為知道第一名的程度跟努力;運動上落後,因為知道訓練過程有多辛苦;外貌上接納自己,因為天生麗質真的就是天生麗質!因為有「自覺」,我學習接納各種「輸」,怡然自得。
回到眼前的小男孩,我再換另一種方式問他:「你吃飯速度輸給同學你有那麼不開心嗎?」小男孩搖頭;「你每天比同學晚到學校你會不開心嗎?」小男孩燦笑搖頭說:「不會!」我接著說:「還好你說不會,不然以後媽媽就不給你賴床了!」
小孩啊小孩!看來老木要給你多一點「輸」的感覺,琢磨你的玻璃心,好淬鍊成堅硬卻不失光芒的...強化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