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樂壯年(下)

2022/08/2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承接上篇文章,這篇文章要來書寫壯年生活的「樂」了。當我試圖回想自己或我所認識的所有壯年朋友們在生活中有哪些快樂時,大部分想到的事件大致可以歸類為兩極,其中一極就是「人生大事」,像是:獲得碩士/博士學位、考試通過、面試通過、工作錄取、工作晉升、加薪、學會一項新技能、獲得證照、創業成功、交到男女朋友、求婚成功、結婚、得知懷孕、順利生產、小孩滿月、小孩會爬/會走路(或做任何動作)、小孩邁入人生下個階段(小孩去幼兒園或上小學/國高中/大學、出社會、生小孩)、含飴弄孫、健檢的紅字反黑、大病初癒、夢想成真、變有名、賺到第N桶金、職場/人生經驗傳承等;另一極就是「小確幸」,像是:發票中獎、領到紅包、同事對自己微笑、獲得他人肯定或讚美、吃到好吃的食物或甜點、喝自己喜歡的飲料、看自己喜歡的書、聽到喜歡的歌、拍出好看的照片、和家人團圓、和朋友相聚、吸貓、欣賞風景、可以一夜好眠、順利找到車位、身為路痴卻沒迷路、看展、看表演、夏天時有冷氣吹、看到滿月、聽冷笑話笑出來、搶到高鐵票、要到明星的簽名,或者從事自己有興趣的任何活動等。以上的例子實在舉不完,因為快樂的泉源實在太多了,族繁不及備載,大家可以一邊讀這篇文章,一邊想想:能讓自己快樂的事情有哪些?你一定會得出專屬於你自己的答案。鼓勵你,不妨製作一張「快樂清單」,之後不太開心時就可以參考一下清單上羅列的項目,每天花點時間專注投入地從事清單上的活動,協助自己「創造快樂」。
  因為臨床接案進行諮商晤談,曾接觸不少壯年族群的憂鬱個案,我深知「快樂」這件事很主觀,我們認定可能會快樂的事,常常個案不覺得快樂。有太多理論在討論「幸福」、「正向心理學」這些事,但光用「理論」去談一個人要怎樣才會快樂,我覺得很僵化,也很不貼近每個人(包括我自己)的感受。既然每個人對於快樂的感受或定義都不太一樣,所以這次我談壯年的「快樂」,我不從理論出發,而是想先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去談快樂是什麼,在回推回相關的心理學概念。
  回顧我自身在壯年時期的快樂經驗,我覺得我主要的快樂都可以歸類為「小確幸」,而且就如「太極」的概念一般,黑白相倚,苦樂並存;黑中有白、白中有黑,正如苦中有樂,樂極生悲。所有讓我比較刻骨銘心的快樂經驗,都是在痛苦之後或辛苦的經驗中相伴發生的。像是:爬山爬到腳酸了,找到涼亭可以坐下,覺得解脫;思索文章要寫什麼,想破頭都沒靈感,去逛個街或洗個澡,突然靈光乍現;生病了,收到親友送來的禮物,感受到關心;散步熱得滿身汗,突然一陣風吹來,覺得好涼啊;玩手遊玩好久,好不容易才晉級;跟男友吵架,夢到自己跟好久以前暗戀的對象手牽手約會中(前男友們還有我先生拜託請原諒我XD);難過得大哭一場後,覺得心情釋放完比較輕鬆;跟朋友冷戰好久,事過境遷,終於又恢復彼此的連繫;在一天各種衰事發生後,個案向我道謝,表達他最近的成長與對我的感謝。
  寫到這裡,我覺得人生不如意事可能真的十之八九吧!我都快哭了……開心的事情當然很多,但對我來說都是「小確幸」,都小小的、小小的,相伴著各種苦痛發生。快樂不足以成為我人生的軀幹,苦痛可能才是我人生的主幹,若以樹木來比喻的話,就是樹木會經歷風吹雨打、日曬雨淋,苦難就構成了樹木的主幹。但隨著苦難不斷降臨,樹木的主幹仍可以越長越粗壯,年輪也越來越多層,曾經受創的部分(樹洞)會漸漸因為吸收外界的養分而癒合、發芽,漸漸從受創的地方長出小小的、叢生的快樂葉子,隨著樹木越長越成熟,葉子就會長得更茂盛,然後開花結果,開出的花和結出的果又可以供親友、個案享用,整棵樹長得又高又大,就可以讓後人擁抱、欣賞與乘涼。
  走筆至此,我不禁深深感嘆:如果沒有過往痛苦的經驗,我幾乎不太能感受到何謂真實的快樂,也無法發展如此有意義的心理諮商工作,無法因為個案的快樂而快樂,也無法陪伴個案經歷痛苦。或許上述樹木的比喻可以回應到的理論,就像是心理學中說明的Resilience(詳見備註)吧!
  閱讀至此,可能你會發現你的「壯年快樂哲學」跟我的大大不同,那也沒關係,只要找到專屬於你的快樂哲學,知道怎麼讓自己快樂,那就很好!

*備註:Resilience,中文翻譯為「韌力」或「復原力」,是在說明一個人在逆境中,即便感受到挫折、壓力、低落、傷痛,但仍能在過程中慢慢療癒、自我調節情緒,同時尋求外在的資源,積極解決問題,維持自己的情緒穩定度以及與他人的連結,並從逆境中學習與成長,並持續不斷地在逆境中懷抱希望,維持意志力,不斷堅持下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