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就是在過猶不及中找到平衡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從被某位敬重的長輩問「你快樂嗎?」後,已經10年了。
刻意討好的笑容在當時瞬間凍結,內在的我被撼動,從那個當下逐漸醒來。

怎麼我好像已經好久好久好久沒有感受到自己的喜怒哀樂了呀?

raw-image

因為太想知道自己發生什麼事,於是踏上了自我成長的旅途。(備註:多年後,從諮商的角度來看自己,就是一個無處可逃、不得不使用防衛機轉來讓自己不要太痛苦的人。)

在這條路途上有許多過猶不及。
姑且就當作是對於過去壓抑自我太久的反動吧!

記得國高中階段很多人給我的評價是「沒有情緒」。
有個朋友打趣的問說,你是聖人嗎?
另一個朋友則是在我敞開心房對他抱怨時,心疼地說,你以前就是太壓抑了!

壓抑情緒這件事,無論如何都不是一個健康宣洩情緒的方式,成因有可能是因為沒學過如何表達(華人內斂民族性),有可能是從年幼互動中習得(照顧者回應冷漠),但很常都可以視作一種自我價值低落(白話文:自卑)的表現。

一開始,我努力的追求快樂

但還是常常感到空虛。

這時候的快樂還是外求的,沒辦法從內在自己產出快樂,所以會患得患失。最終我意識到,要有多麽的能夠感受到快樂,同時也會要多麽的感受到哀傷。

這個想法來自紀伯倫的先知:快樂與憂傷

你的快樂是你的除了面具的悲傷
你的歡笑自常常充滿你淚水的同一井中湧出
除此之外還能怎樣呢

我們最沒辦法的就是逃避所有的哀傷卻只要快樂。

只有那曾給你悲傷的 正給你快樂
當你悲傷時 再深察你的內心吧 你將明白
事實上 你正為曾使你快樂的事物哭泣

所以我的第一個願望是:「就去經歷吧。」

之後,我關注靈性上的成長。

在神秘學的外圍打轉著,像是人類圖、能量、脈輪、療癒、神性、大我小我、靈魂伴侶、雙生火焰等等的名詞常在我的同溫層裡頭出現。

始終沒有太靠近的原因主要是戒慎恐懼,總覺得這些東西有各家各派的說法。直覺(求生意志?)讓我保持一段距離觀察尚不熟悉且不信任的事物。

不過,這個時期可以說是一個自我膨脹的階段,當時對於跟自己思考邏輯不同的人事物衝突感很深,最後演變成覺得跟「不懂自我覺察的人說話很麻煩」這樣的念頭。

像是會被別人的議題煩到、覺得不敢正視自己議題是一種弱者的表現、對於用逃避方式處理挫折的人完全的看不起、玩弄別人以滿足自己被愛或是其他慾望的人都很貪婪等等。

總之,這是一個對於他人充滿上帝視角批判的時期。

現在回頭看來覺得這些想法充滿了限制。而且呢,完全的體認到有多麽的自卑就也能多麽的自大。所以說物極必反是真的,許多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這也是為什麼當拼命壓抑的事情突然爆發,威力會勘比原子彈,其實也就是正常的能量釋放。

這時候的我也很喜歡強調真誠,但是在深深深深深的認識自己以後發現裡頭充滿恐懼。

充其量就是覺得真誠的人可能可以討喜吧?或者覺得這樣做很有魅力,哈哈。
說穿了也是很想要自己能被喜歡啊,但又很傲慢。


總之在很多時候我把自己打碎又重來,不停地推翻前面的自己,
最後淘洗出來的就是提醒自己:「向外探索,向內覺察。」

而在這之間我也體認到人必定孤單。

即便是有所謂的信仰
即便是神說可以依靠他
即便是有親朋好友給予支持

人依然孤單。

而我想孤單也是一件很中性的事,是因為人們的排斥使得這件事變得很不好。同時,我也不會很濫情的說「享受吧!一個人的孤單」,畢竟人出生的頭幾年若不依賴他人是不可能存活的,這也說明了人是需要連結的動物。

即便如此,屬於你自己的路、你的生命、你的議題,還是得自己走完啊。而這條路途上我相信會有愛你的人給予看護,有你愛的人讓你覺得付出是種收穫,也會有你愛的也愛你的人給予彼此滋養。

最後,走完這條路,也才算是真正的走向榮格所謂的「個體化」。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iva的沙龍
13會員
7內容數
Siv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7/26
這部戲在Netflix 上架沒多久就衝進排行榜,劇中卡司超華麗,基本上都是一堆台劇老戲骨,也暗藏了許多彩蛋,像我最愛的當然就是賈靜雯跟江宏恩的飛龍在天梗!完全是我兒時的回憶啊~~~~
Thumbnail
2022/07/26
這部戲在Netflix 上架沒多久就衝進排行榜,劇中卡司超華麗,基本上都是一堆台劇老戲骨,也暗藏了許多彩蛋,像我最愛的當然就是賈靜雯跟江宏恩的飛龍在天梗!完全是我兒時的回憶啊~~~~
Thumbnail
2022/05/30
念諮商所前,對於諮商師充滿許多粉紅色泡泡,總覺得這是一份令人嚮往的夢幻職業。在對談中可以帶來療效,多珍貴啊!這讓我幻想著,如果聽到個案說諮商帶來的改變或幫助肯定會超級興奮。當時的我認為這就是我要的:一份充滿成就感的助人工作。 不過現在的我,在實習第一年的尾聲發現這樣的想法有所不同。
Thumbnail
2022/05/30
念諮商所前,對於諮商師充滿許多粉紅色泡泡,總覺得這是一份令人嚮往的夢幻職業。在對談中可以帶來療效,多珍貴啊!這讓我幻想著,如果聽到個案說諮商帶來的改變或幫助肯定會超級興奮。當時的我認為這就是我要的:一份充滿成就感的助人工作。 不過現在的我,在實習第一年的尾聲發現這樣的想法有所不同。
Thumbnail
2022/05/03
書寫可是我的救贖,無論是感覺很澎湃(aka 法喜充滿、心流)的時候或是感覺糟糕到不行像是處在人間地獄的時候,第一件事情我就是打開電腦或是拿出紙筆寫下來。 我相信有些訊息會在無意識狂寫的時候流露出來。 回到自我療癒這件事。 當我開始寫的時候我不再那麼被情緒困住。 因為消滅是一種懼怕。
Thumbnail
2022/05/03
書寫可是我的救贖,無論是感覺很澎湃(aka 法喜充滿、心流)的時候或是感覺糟糕到不行像是處在人間地獄的時候,第一件事情我就是打開電腦或是拿出紙筆寫下來。 我相信有些訊息會在無意識狂寫的時候流露出來。 回到自我療癒這件事。 當我開始寫的時候我不再那麼被情緒困住。 因為消滅是一種懼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課堂上有同學問我:老師你總是笑容滿面,看起來是沒經歷過什麼苦,基本上就是人生勝利組,你是不會了解我們在經驗什麼樣的苦跟煎熬。 我:我並不確定有人對我是人生勝利組的認知有沒有誤解,但我可以很明確的說我不是一直都這樣喜悅的,我曾經很長的時間受著痛苦的煎熬呀。 的確,我現在時常能夠感到內在有一種充實、喜
Thumbnail
在課堂上有同學問我:老師你總是笑容滿面,看起來是沒經歷過什麼苦,基本上就是人生勝利組,你是不會了解我們在經驗什麼樣的苦跟煎熬。 我:我並不確定有人對我是人生勝利組的認知有沒有誤解,但我可以很明確的說我不是一直都這樣喜悅的,我曾經很長的時間受著痛苦的煎熬呀。 的確,我現在時常能夠感到內在有一種充實、喜
Thumbnail
在還沒接觸【你值得過更好的生活】前,我的生活充斥著厭世、焦躁、還有一言不合就煩躁的普日-及不停地追逐“好像應該要 ”的生活。 每天心裏在上班的時候有個聲音一直告訴自己“你不能停下來啊,你應該要積極去做點什麼吧”抑或是“看別人上進的去考試,你也不能輸啊,所以去念書吧”這些想法。 而當我在放假的時候,我
Thumbnail
在還沒接觸【你值得過更好的生活】前,我的生活充斥著厭世、焦躁、還有一言不合就煩躁的普日-及不停地追逐“好像應該要 ”的生活。 每天心裏在上班的時候有個聲音一直告訴自己“你不能停下來啊,你應該要積極去做點什麼吧”抑或是“看別人上進的去考試,你也不能輸啊,所以去念書吧”這些想法。 而當我在放假的時候,我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說出你很快樂?對於不快樂的事我們總是記得更清楚,總有100件不順心的事影響著我的快樂值,是今天出門前左右眼線不對稱、今天穿搭得不夠好看、今天文章難產、今天拍照起來不好看、今天工作不順利、今天晚上好孤單,總是有各種大大小小的事煩惱著。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說出你很快樂?對於不快樂的事我們總是記得更清楚,總有100件不順心的事影響著我的快樂值,是今天出門前左右眼線不對稱、今天穿搭得不夠好看、今天文章難產、今天拍照起來不好看、今天工作不順利、今天晚上好孤單,總是有各種大大小小的事煩惱著。
Thumbnail
曾經,我一直在追逐快樂。但快樂是什麼?對每個人來說,答案不盡相同。若你上網查釋義,多半會查到快樂是愉悅、喜樂之意。那與我理解及感知到的,關於這世代的快樂,有種說不上的微妙差異。
Thumbnail
曾經,我一直在追逐快樂。但快樂是什麼?對每個人來說,答案不盡相同。若你上網查釋義,多半會查到快樂是愉悅、喜樂之意。那與我理解及感知到的,關於這世代的快樂,有種說不上的微妙差異。
Thumbnail
從被某位敬重的長輩問「你快樂嗎?」後,已經10年了。 討好的笑容在當時瞬間凍結,內在的我被撼動,從那一刻逐漸醒來。 怎麼我好像已經好久好久好久沒有感受到自己的喜怒哀樂了呀? 在這條路途上有許多過猶不及。 姑且就當作是對於過去壓抑自我太久的反動吧! 一開始,我努力的追求快樂 但還是常常感到空虛。
Thumbnail
從被某位敬重的長輩問「你快樂嗎?」後,已經10年了。 討好的笑容在當時瞬間凍結,內在的我被撼動,從那一刻逐漸醒來。 怎麼我好像已經好久好久好久沒有感受到自己的喜怒哀樂了呀? 在這條路途上有許多過猶不及。 姑且就當作是對於過去壓抑自我太久的反動吧! 一開始,我努力的追求快樂 但還是常常感到空虛。
Thumbnail
汲汲營營的生活,拼命想在人生中找到自己,有時候,因為別人的一句話或別人的一個動作讓自己充滿憤怒、不滿、憂鬱、傷心,不知不覺,這些"聲音"漸漸在我們的大腦中進駐,而更可笑的是,我們還自以為這些就是的「內心的聲音」 你知道嗎,這些都是"非自己"的狀態。 覺察,是通往真實的世界。
Thumbnail
汲汲營營的生活,拼命想在人生中找到自己,有時候,因為別人的一句話或別人的一個動作讓自己充滿憤怒、不滿、憂鬱、傷心,不知不覺,這些"聲音"漸漸在我們的大腦中進駐,而更可笑的是,我們還自以為這些就是的「內心的聲音」 你知道嗎,這些都是"非自己"的狀態。 覺察,是通往真實的世界。
Thumbnail
快樂嗎? 你的快樂,是因為自己得到,還是取悅他人快樂才覺得快樂呢? 成長的過程中,有時會努力地想要獲取他人的認同,絞盡腦汁,更甚者,損害到自己都不自知,就為了得到別人的一句讚賞。然後呢? 隨著歲月的增長,漸漸地知道,這一切都是向外找尋,縱使再華麗耀人,也是堆砌出來的,內在的匱乏,還是要從根本著手。
Thumbnail
快樂嗎? 你的快樂,是因為自己得到,還是取悅他人快樂才覺得快樂呢? 成長的過程中,有時會努力地想要獲取他人的認同,絞盡腦汁,更甚者,損害到自己都不自知,就為了得到別人的一句讚賞。然後呢? 隨著歲月的增長,漸漸地知道,這一切都是向外找尋,縱使再華麗耀人,也是堆砌出來的,內在的匱乏,還是要從根本著手。
Thumbnail
  我覺得七月份是我人生的另一個重大轉折,從去年十月開始至今,每一個月都在進階,十月出來試水溫,十二月決定出去,二月底踏上旅程,三月接受挑戰,四月、五月遇到意外,六月掉到黑洞,七月換一個職場跟新的生活模式,把我許久未碰的工具們拿來用一用。   原本我重新跟人群接觸、又換了一個環境,身心靈的尚未適應,
Thumbnail
  我覺得七月份是我人生的另一個重大轉折,從去年十月開始至今,每一個月都在進階,十月出來試水溫,十二月決定出去,二月底踏上旅程,三月接受挑戰,四月、五月遇到意外,六月掉到黑洞,七月換一個職場跟新的生活模式,把我許久未碰的工具們拿來用一用。   原本我重新跟人群接觸、又換了一個環境,身心靈的尚未適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