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紫色竹子,今天來分享一下老竹是怎麼判斷小說的好壞。
一談到寫小說,我們首先的想法大概就是寫一個故事,可能有個主題、一些人物,然後就開始想內容。
內容基本上就是人物的關係與對話、動作、衝突等等,一般的現代短篇小說大致上也就這樣了。
像老竹上禮拜發的那些懷舊短篇,那肯定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寫的小說,上面提到的基本要素大概都有了,有人物、有互動跟情節,甚至S三部曲還有演奏吉他的一些小細節。
那麼重點來了,如果去掉演奏電吉他和樂團演出的部分,這個小說還能成型嗎?
我覺得有一個觀念很重要,那就是「怎樣才算是小說?」
大家都知道現在小說有很多種分類,甚至一百字都算是小說,我自己也發過一篇微小說,所以小說的定義其實是很寬鬆的。
也就是說,只要文中有一個情節出現,就可以認定是小說。
回到剛才的問題,如果《S三部曲》去掉了S身為音樂人的細節,還能算是小說嗎?當然可以,因為有人物、情節跟對話。
只是這個小說的層次感就會相對少一點,因為缺少那部分的深入描寫,就像是一個細節比較少的老鷹木雕,整體看起來雖然有老鷹的形狀,但是沒有羽毛和眼神的細節,少了栩栩如生的感覺。
其他創作品也是如此,雖然不是一定要連羽毛上的那些細毛都畫出來,但基本的羽毛層次還是要有,才能展現出老鷹實際上的動感。
小說這種純粹由文字構成的創作品就更需要細節了,因為每個人對文字的領略程度不同,有的人看到一篇草圖般的文字就能想出一大堆畫面;有的人看多少東西就是多少東西,因此像老竹自己在替小說作品打分數的時候,是根據這個作品呈現出來的文字而定。
也就是那個作者寫了怎樣的文字,這部作品就是依照他所呈現的文字來評分,而不是打分數的人自行腦補後的模樣。
這是有很大區別的,腦補後才評分,就像一個人畫了一幅草稿,我們卻自己想像出完整的彩圖,並且替這個彩圖打分數,而這個分數卻是打在草稿上。
我的天啊,要是可以這樣,大家還學上色幹嘛?那些漫畫大神也不用修稿了,直接生產那些概念圖就好。
看到這裡,就會有人開始反駁啦,一直都有只畫草圖的大神存在!
但是你看到的草圖,對大神而言已經是一種完成品,我也覺得那是完成品;我說的草圖是那種一堆圈圈關節的圈圈人,跟只有幾何圖形構成的草圖。
就像老竹這張圖,這是圈圈人,也是很多畫家在設計動作時會用到的,要把每個關節標示出來,才能符合人體動作。
這種圖可以跟完整的彩圖有一樣的分數嗎?
小說也是一樣的,作品的好壞是根據「實際寫出來的文字」而定,並不是大綱寫得豐富、精彩,最終呈現的小說就是好的小說。
這裡我們只看最終的完成品,寫出來的文字是否到位,有沒有表達出作者要表達的內容?這些文字是否構成了應有的畫面?
評價的標準就是作者寫下、發表的這些字,不是說字多就好,而是這些字有沒有發揮效果?發揮了怎樣的效果?
一部全部都是文字的小說作品,好壞與否全部取決於作者寫出來的內容,而非經過讀者自行腦補的成果。
舉例,S上台演出,很帥地彈奏電吉他。
如果這是小說正文,老竹肯定不會給多少分數,因為這很明顯就只是上面說的圈圈人,至少作者應該寫出一點實際的東西。
至於這個「實際」到底該怎麼呈現就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