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六三: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倪氏曰:若吐,吐法的應用,可以用在病人中風的時候,痰涎塞住,被西醫在「天突」的地方開洞抽痰,無法下針,只能用藥,湯熬得很濃,藥下去的時候,一邊喝一邊痰就噴出來了,把藥也噴出來了,再灌再噴,再噴再灌,噴到後來沒有痰了,藥就進去了,這就是用藥去急救,這就是吐法。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1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張仲景的中醫經方世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經方,中醫行醫濟世的寶典,被歷代名醫尊為救世經典之方,傷寒與金匱是漢朝張仲景集大成之作。但由於時空背景的不同,導致這千年偉大的醫學知識,被世人所淡忘。倪海夏先生,本世紀最偉大的經方家,窮盡畢生精力,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古代的智慧解密。而今師已仙逝,雖無法再見其風華典範,但傳承中醫的精神,卻永遠深留筆者內心,不斷前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下之後,復發汗」,攻下了以後,腸胃津液傷到了,陰虛掉了,又發汗造成陽也虛掉了,陰陽兩虛,「必振寒」,病人就會覺得身體裡面很冷,手腳冰冷的現象,「脈微細」,脈摸起來跳的很慢又很微弱,「所以然者,以內外俱虛故也」,造成這樣的原因是內外都虛掉了,這時候就會用到「四逆湯」來救逆。
從上條辨與此條辨知到,麻黃湯證的使用一定是無汗、毛孔不開、惡寒、脈浮緊,如果毛孔已經打開,就用桂枝湯來發汗,才不會傷到津液。那要如何判斷毛孔的開闔狀態呢?用手摸一下後背,皮膚光滑的話就是毛孔束住了,皮膚微濕有阻力就是毛孔打開了。
六一:「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傷寒,脈浮緊,不發汗」,麻黃湯證表寒束著肺,毛孔不開,陽無法發散出去,如果有流鼻血的情況發生,熱就會退掉,因為肺開竅在鼻,肺的血熱直接進入鼻腔,藉由流鼻血排出去了,這條辨講的是,如果流鼻血後,還是有麻黃湯證者,可以再用麻黃湯。小孩得到感冒流鼻血,不用太著急,因為小朋友為純陽之體,「陽」比較亢才會流
桂枝湯名為發汗之劑,實為補氣益血之劑。所以對氣血很有幫助,非常的好,草棗亦為補養之品,加以綴粥補養津液,所以在早餐之前,先吃個幾勺桂枝湯,再吃稀飯,可以讓氣血調得很好。
靜脈血管有瓣膜防止血液回流,當靜脈血回流的力量變弱時,動脈管內的血流壓力就會變大,壓力最大的地方就在心臟的升主動脈與下降主動脈,因為這裡的血管是轉折彎曲處(就像河道彎曲處容易水災氾濫),與腹主動脈,主動脈剝離出血就容易發生在這些地方。
「下之後,復發汗」,攻下了以後,腸胃津液傷到了,陰虛掉了,又發汗造成陽也虛掉了,陰陽兩虛,「必振寒」,病人就會覺得身體裡面很冷,手腳冰冷的現象,「脈微細」,脈摸起來跳的很慢又很微弱,「所以然者,以內外俱虛故也」,造成這樣的原因是內外都虛掉了,這時候就會用到「四逆湯」來救逆。
從上條辨與此條辨知到,麻黃湯證的使用一定是無汗、毛孔不開、惡寒、脈浮緊,如果毛孔已經打開,就用桂枝湯來發汗,才不會傷到津液。那要如何判斷毛孔的開闔狀態呢?用手摸一下後背,皮膚光滑的話就是毛孔束住了,皮膚微濕有阻力就是毛孔打開了。
六一:「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傷寒,脈浮緊,不發汗」,麻黃湯證表寒束著肺,毛孔不開,陽無法發散出去,如果有流鼻血的情況發生,熱就會退掉,因為肺開竅在鼻,肺的血熱直接進入鼻腔,藉由流鼻血排出去了,這條辨講的是,如果流鼻血後,還是有麻黃湯證者,可以再用麻黃湯。小孩得到感冒流鼻血,不用太著急,因為小朋友為純陽之體,「陽」比較亢才會流
桂枝湯名為發汗之劑,實為補氣益血之劑。所以對氣血很有幫助,非常的好,草棗亦為補養之品,加以綴粥補養津液,所以在早餐之前,先吃個幾勺桂枝湯,再吃稀飯,可以讓氣血調得很好。
靜脈血管有瓣膜防止血液回流,當靜脈血回流的力量變弱時,動脈管內的血流壓力就會變大,壓力最大的地方就在心臟的升主動脈與下降主動脈,因為這裡的血管是轉折彎曲處(就像河道彎曲處容易水災氾濫),與腹主動脈,主動脈剝離出血就容易發生在這些地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中氣】來自兩個方面 《宗氣》肺呼吸之氣 《中氣》脾胃之氣 【衛氣】肺氣與脾胃之氣綜合產生,為保衛身體之氣。 人體的衰退失調往往從陽虛開始,「陽虛」是一個抽象的名詞, #搗藥編 用實際的例子來比喻解釋: 🔎陽氣熱能不足(陽虛)時,多餘水分化氣向上的能力會變弱(胃氣胃火不夠),中焦脾胃
奇經八脈到底有沒有用? 在醫學院學習階段,每個中醫學生都背過八脈交會穴歌 公孫沖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 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目銳外關逢 後溪督脈內眥頸,申脈陽蹻絡亦通 列缺任脈行肺系,陰蹻照海膈喉嚨 但是這些穴位到底如何應用,在處理甚麼層次的問題完全沒有涉略 甚至對於奇經八脈的描述也僅止於.
Thumbnail
武道。天一生水修煉系統和印度瑜珈七脈輪不同 忘形得意。以意使氣。以氣催力。依據岐黃道醫。 脾藏意主肌四肢。 肺藏七魄主氣。 腎藏精主骨。鶴拳煉精腎氣。 拳快忘形得意。武功快極。動中致靜。意誠心正。 肺暢調息使氣。以武煉七魄和吐納肺功除七魄陰氣。借假修真。假即七魄肉體。 正骨筋柔催力。正
Thumbnail
近來小病一場,從5月中至今,以爲是感冒,卻沒發燒,六月嘗到窒息性咳嗽的驚恐歷練,以往一夜好眠變成起床多次。 看西中醫資料及親自感受身體解密的探討。 在發現窒息性咳嗽容易發生在情緒起伏、胡思亂想時。 在發現是鼻涕倒流、胃食道逆流,身體濕痰大量疾生,外食常反胃嘔吐。 咳痰也練習吐出。以往屬於吞的
Thumbnail
由執業中醫師分享,如何利用負離子健康衣物補氣的方式,包括補元氣、衛氣、真氣、營氣和宗氣,以及氣血瘀塞的病因。同時還介紹了中醫講的陰陽和辨證論治的基礎,以及負離子作用與中醫調養原理的相似性。
恭賀新禧,新的一年,來分享滿滿正能量的功法:氣沉丹田。 許多練氣沉丹田的人,大多從呼吸法入門:胸式呼吸-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透過改變呼吸的形式,搭配意念導引,想像空氣由鼻入身,將氣引入腹部的丹田之中,再啟動丹田運作產生能量,達到精氣神飽滿的結果。
Thumbnail
食道胃酸逆流,一個讓人不安且煩惱的健康問題。 當胃酸逆流到食道,引起火燒心、胸痛等症狀時,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吃胃藥。 然而,了解這個問題的成因和緊急處理方法,對於更有效地舒緩不適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今天要和大家深入探討一個每個人都熟悉但或許不太了解的主題——鼻涕倒流。 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感冒或流感襲來,手邊卻沒有紙巾,只好將鼻涕吸回去?或者因為氣管發炎,感覺喉嚨有痰,也只好硬生生地把這口痰吞進肚子裡?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背後,所蘊含的健康奧秘。
Thumbnail
【中氣】來自兩個方面 《宗氣》肺呼吸之氣 《中氣》脾胃之氣 【衛氣】肺氣與脾胃之氣綜合產生,為保衛身體之氣。 人體的衰退失調往往從陽虛開始,「陽虛」是一個抽象的名詞, #搗藥編 用實際的例子來比喻解釋: 🔎陽氣熱能不足(陽虛)時,多餘水分化氣向上的能力會變弱(胃氣胃火不夠),中焦脾胃
奇經八脈到底有沒有用? 在醫學院學習階段,每個中醫學生都背過八脈交會穴歌 公孫沖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 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目銳外關逢 後溪督脈內眥頸,申脈陽蹻絡亦通 列缺任脈行肺系,陰蹻照海膈喉嚨 但是這些穴位到底如何應用,在處理甚麼層次的問題完全沒有涉略 甚至對於奇經八脈的描述也僅止於.
Thumbnail
武道。天一生水修煉系統和印度瑜珈七脈輪不同 忘形得意。以意使氣。以氣催力。依據岐黃道醫。 脾藏意主肌四肢。 肺藏七魄主氣。 腎藏精主骨。鶴拳煉精腎氣。 拳快忘形得意。武功快極。動中致靜。意誠心正。 肺暢調息使氣。以武煉七魄和吐納肺功除七魄陰氣。借假修真。假即七魄肉體。 正骨筋柔催力。正
Thumbnail
近來小病一場,從5月中至今,以爲是感冒,卻沒發燒,六月嘗到窒息性咳嗽的驚恐歷練,以往一夜好眠變成起床多次。 看西中醫資料及親自感受身體解密的探討。 在發現窒息性咳嗽容易發生在情緒起伏、胡思亂想時。 在發現是鼻涕倒流、胃食道逆流,身體濕痰大量疾生,外食常反胃嘔吐。 咳痰也練習吐出。以往屬於吞的
Thumbnail
由執業中醫師分享,如何利用負離子健康衣物補氣的方式,包括補元氣、衛氣、真氣、營氣和宗氣,以及氣血瘀塞的病因。同時還介紹了中醫講的陰陽和辨證論治的基礎,以及負離子作用與中醫調養原理的相似性。
恭賀新禧,新的一年,來分享滿滿正能量的功法:氣沉丹田。 許多練氣沉丹田的人,大多從呼吸法入門:胸式呼吸-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透過改變呼吸的形式,搭配意念導引,想像空氣由鼻入身,將氣引入腹部的丹田之中,再啟動丹田運作產生能量,達到精氣神飽滿的結果。
Thumbnail
食道胃酸逆流,一個讓人不安且煩惱的健康問題。 當胃酸逆流到食道,引起火燒心、胸痛等症狀時,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吃胃藥。 然而,了解這個問題的成因和緊急處理方法,對於更有效地舒緩不適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今天要和大家深入探討一個每個人都熟悉但或許不太了解的主題——鼻涕倒流。 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感冒或流感襲來,手邊卻沒有紙巾,只好將鼻涕吸回去?或者因為氣管發炎,感覺喉嚨有痰,也只好硬生生地把這口痰吞進肚子裡?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背後,所蘊含的健康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