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一直在忙一些事情,很少貼文,還有朋友來關心我是否安好,因為近日少出現在臉書,還是有在關注大家的動態,只是自己比較少發文,大家勿憂。

但是最近看到一些政治新聞,覺得讓人挺無言的。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在戒嚴時期出生的,也在求學階段中歷經了民主化的過程與解嚴,甚至在後威權時代中仍然飽受威權遺緒的影響,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掙扎著。

與其質問當年抗爭時對方人在哪裡,甚至以對方彼時仍然臣服於國民黨思想、大中國思想加以指責與嘲諷,完全隱去對方後來的覺醒,乃至於以其後半生努力不懈於民主與自由的工作,我深深覺得這是令人遺憾的。

我們到底是從什麼時候知道民主是要爭取的?自由是什麼?台灣,又是什麼主體?

甚至,我們可以說,許多的民主前輩也不是生來就有台灣本土意識,許多的前輩也是逐漸的從政治環境、生活處境、國際接觸、他者中慢慢地發覺除了中國與日本,我們還有台灣這條路,於是大家從不同的方向開始了覺醒之路。

覺醒,從來都不易,發覺自己過往所信服的竟然近乎謊言,抑或是開始發覺那不是我們想要的世界,那種與自我、與過去的抗爭,都是辛苦而殘酷的。

相較於過去我們在幹嘛時,你人在哪裡?更多的現實是過去跟我們站在一起的人也早都不知道為何會跑去與我們相異甚至是相反的方向。如此說來,對我而言,更珍貴的,難道不是那些覺醒之人,願意在此時此刻,繼續與他們的過去抗爭,並且仍然與我們、與台灣站在一起嗎?

所有的研究過去,都是為了面向未來,沒有未來,過去也將失去意義,我想,更重要的是願意一起走向未來的決心與堅持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施又熙的沙龍
16會員
88內容數
施又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28
本文節錄自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 有人說愛情之所以形成,是因為兩顆寂寞的心相遇。 因為寂寞而相遇相愛並沒有問題,畢竟,我們都不是離群索居的動物,每個人都會希望有個心靈相通的伴侶,問題在於,萬一這兩顆寂寞的心相遇之後還是寂寞,那怎麼辦呢?
Thumbnail
2023/02/28
本文節錄自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 有人說愛情之所以形成,是因為兩顆寂寞的心相遇。 因為寂寞而相遇相愛並沒有問題,畢竟,我們都不是離群索居的動物,每個人都會希望有個心靈相通的伴侶,問題在於,萬一這兩顆寂寞的心相遇之後還是寂寞,那怎麼辦呢?
Thumbnail
2023/02/23
摘錄自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一書 有時候我會想起芃芃滿月做心導管擴張手術時住在台大嬰兒重症加護病房的往事,特別是芃芃斜對角床的小藍莓姊姊以及鄰床的小哥哥。 芃芃從出生後就很少哭,總是笑,即便進到台大嬰兒重症加護病房,手上安置了靜脈注射針頭也一樣笑個不停,而且胖胖的,像個福神。
Thumbnail
2023/02/23
摘錄自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一書 有時候我會想起芃芃滿月做心導管擴張手術時住在台大嬰兒重症加護病房的往事,特別是芃芃斜對角床的小藍莓姊姊以及鄰床的小哥哥。 芃芃從出生後就很少哭,總是笑,即便進到台大嬰兒重症加護病房,手上安置了靜脈注射針頭也一樣笑個不停,而且胖胖的,像個福神。
Thumbnail
2023/02/16
原載於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推薦序,作者為楊翠老師 這是一個渴光靈魂的自白,也是痛與愛的第一手見證。關於一對母女,如何面對孤獨、創傷與疾病,如何跋涉苦難,走渡險惡,尋求自我療癒與救贖。
Thumbnail
2023/02/16
原載於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推薦序,作者為楊翠老師 這是一個渴光靈魂的自白,也是痛與愛的第一手見證。關於一對母女,如何面對孤獨、創傷與疾病,如何跋涉苦難,走渡險惡,尋求自我療癒與救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人貴在清醒而不是淪於自願被洗腦,我反思著曾經那個年紀的我,是否也是這樣輕賤政治?是否也是對自己的認知深信不疑而放棄尋求真相?是否也以為教訓了執政黨(權力的傲慢)而沾沾自喜?
Thumbnail
人貴在清醒而不是淪於自願被洗腦,我反思著曾經那個年紀的我,是否也是這樣輕賤政治?是否也是對自己的認知深信不疑而放棄尋求真相?是否也以為教訓了執政黨(權力的傲慢)而沾沾自喜?
Thumbnail
曾經我們不在乎那些流言蜚語,我們只做自己 曾經我們不在乎那些海誓山盟,我們只相信自己 曾經我們不在乎那些紛紛擾擾,我們只對得起自己 最近身陷在學習的海洋中,痛並快樂著, 已經好久沒因為學習,而感到快樂了。 每個人來到世界上,好像都有他的目的,只是有些人 痛過之後,又是一條好漢,又是個美好的日子。
Thumbnail
曾經我們不在乎那些流言蜚語,我們只做自己 曾經我們不在乎那些海誓山盟,我們只相信自己 曾經我們不在乎那些紛紛擾擾,我們只對得起自己 最近身陷在學習的海洋中,痛並快樂著, 已經好久沒因為學習,而感到快樂了。 每個人來到世界上,好像都有他的目的,只是有些人 痛過之後,又是一條好漢,又是個美好的日子。
Thumbnail
在政黨輪替前出生的台灣人,都是一點一滴的往回認識,與我們所學、所受的教育思想有極大的落差,也跟我們所認識的台灣有些出入,有些人依然是避而不談,有些則是認為「不知道好像也沒有關係」,更有很多人可能在某一個瞬間因為某一個事件,通透了心裡那種總是說不出口的疑問,發現了原來胸口被壓住的那顆大石。
Thumbnail
在政黨輪替前出生的台灣人,都是一點一滴的往回認識,與我們所學、所受的教育思想有極大的落差,也跟我們所認識的台灣有些出入,有些人依然是避而不談,有些則是認為「不知道好像也沒有關係」,更有很多人可能在某一個瞬間因為某一個事件,通透了心裡那種總是說不出口的疑問,發現了原來胸口被壓住的那顆大石。
Thumbnail
幾年前在學運升級到最高峰的時候,我還在東京電腦前看著直播激動到差點落淚,柯文哲、林昶佐、洪慈庸還沒組黨,到東京招待華僑辦演講跟餐會的時候我也在場,後來過了幾年,看著這些人的變化,加上自己工作原因,只能說知道越多就越不想聊政治。
Thumbnail
幾年前在學運升級到最高峰的時候,我還在東京電腦前看著直播激動到差點落淚,柯文哲、林昶佐、洪慈庸還沒組黨,到東京招待華僑辦演講跟餐會的時候我也在場,後來過了幾年,看著這些人的變化,加上自己工作原因,只能說知道越多就越不想聊政治。
Thumbnail
Walk further, you see further. 一起床,想起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六四天安門事件。三十多年前的今天,在北京,為了爭取民主自由的年輕人們,聚集在天安門前抗議。然,最後還是被武力終結。現代的孩子們,應該很難想像當時的不自由。猶記得,在很小很小的年紀,那個時代,還有所謂的戒嚴,
Thumbnail
Walk further, you see further. 一起床,想起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六四天安門事件。三十多年前的今天,在北京,為了爭取民主自由的年輕人們,聚集在天安門前抗議。然,最後還是被武力終結。現代的孩子們,應該很難想像當時的不自由。猶記得,在很小很小的年紀,那個時代,還有所謂的戒嚴,
Thumbnail
在過去的這一段長長的寫文章日子裡,一直有幾個隱規則在自我執行著,例如盡量不碰跟政治有關的話題,尤其涉及兩岸之間的各種敏感狀況,總會在說出某些立場後,引來許多不必要的無謂論戰。也盡量把身邊的朋友給個有趣的「化名」,雖然很多朋友們並不在乎成為文章裡的人物,但網路總是一個公開的平台,今天沒有什麼狀況,並不
Thumbnail
在過去的這一段長長的寫文章日子裡,一直有幾個隱規則在自我執行著,例如盡量不碰跟政治有關的話題,尤其涉及兩岸之間的各種敏感狀況,總會在說出某些立場後,引來許多不必要的無謂論戰。也盡量把身邊的朋友給個有趣的「化名」,雖然很多朋友們並不在乎成為文章裡的人物,但網路總是一個公開的平台,今天沒有什麼狀況,並不
Thumbnail
二零一九年即將過去,今年的到來之前我買了這本叫做《台灣獨曆》的日曆,從起初每日一頁隨著日子翻迭,到後來一次惡補好幾頁,之所以如此汲汲營營是因為每一個日子都有與台灣有關的人物、事件的記載。對於熟悉的先輩或敵人予以再次加深印象,對於不知悉的先輩與敵人予以銘刻在記憶中。 台灣的獨立不只是描述性的
Thumbnail
二零一九年即將過去,今年的到來之前我買了這本叫做《台灣獨曆》的日曆,從起初每日一頁隨著日子翻迭,到後來一次惡補好幾頁,之所以如此汲汲營營是因為每一個日子都有與台灣有關的人物、事件的記載。對於熟悉的先輩或敵人予以再次加深印象,對於不知悉的先輩與敵人予以銘刻在記憶中。 台灣的獨立不只是描述性的
Thumbnail
人生而自由,但自由卻不是憑空而來 在那個戒嚴、反共的年代 思想不曾自由,言論受到控制 生活一不小心就是被告密 被抓、被貼上共匪標籤 而遭到刑求,甚至失去性命 諷刺的是,當初那個實施戒嚴 口口聲聲說要反共,控制人民思想 設立禁書,要人民舉發的政黨 現在卻是如此傾共,如此與中共一搭一唱 這叫當初那些因此
Thumbnail
人生而自由,但自由卻不是憑空而來 在那個戒嚴、反共的年代 思想不曾自由,言論受到控制 生活一不小心就是被告密 被抓、被貼上共匪標籤 而遭到刑求,甚至失去性命 諷刺的是,當初那個實施戒嚴 口口聲聲說要反共,控制人民思想 設立禁書,要人民舉發的政黨 現在卻是如此傾共,如此與中共一搭一唱 這叫當初那些因此
Thumbnail
繼上一篇〈天猶未光: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再來是我開始關心一些社會議題的始末。說也奇妙,轉折點一樣是在大學、還信仰神壇上的國民黨的時候。想想或許是因為人在臺北,離了家更容易接觸到同溫層外的資訊(嗯對我很宅),而當時Facebook亦在臺灣興起的緣故,意外地成為轉變的契機。
Thumbnail
繼上一篇〈天猶未光: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再來是我開始關心一些社會議題的始末。說也奇妙,轉折點一樣是在大學、還信仰神壇上的國民黨的時候。想想或許是因為人在臺北,離了家更容易接觸到同溫層外的資訊(嗯對我很宅),而當時Facebook亦在臺灣興起的緣故,意外地成為轉變的契機。
Thumbnail
關於我們所生活和成長的台灣,我已經醞釀、沉澱很久了,我想在這個時間點上開始陸續書寫一系列貼近台灣日後真實趨勢的觀察和體悟,當中也會提及個人要如何從一個共同的歷史共業與大環境命運底下脫困的方法。台灣如今嚴峻的發展趨向,並不是你我每天起床工作或退休泡茶而感覺日子還是這樣過、就以為可以從此安穩過完一生…
Thumbnail
關於我們所生活和成長的台灣,我已經醞釀、沉澱很久了,我想在這個時間點上開始陸續書寫一系列貼近台灣日後真實趨勢的觀察和體悟,當中也會提及個人要如何從一個共同的歷史共業與大環境命運底下脫困的方法。台灣如今嚴峻的發展趨向,並不是你我每天起床工作或退休泡茶而感覺日子還是這樣過、就以為可以從此安穩過完一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