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22章】誠全歸一

2022/09/10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經文:
王弼本: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帛書(校):
曲則全,枉則正,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不自視故章,不自見也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長。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胃曲全者,幾語才!誠全歸之。
楚簡: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曲:偏、彎。
枉:歪。
窪:坑。
敝:破舊。
曲、枉、窪、敝到全、直、盈、新,從負的一面轉向正的一面,有逐漸好轉的趨勢,帶給人希望,像是在慰藉處於低潮的人們,吃虧就是佔便宜、事情總有轉機,保持良好心態就會有好的結果。
但實際上,這是描述自然現象,萬物不會一直保持在某一狀態,因為物極必反,無論是高低曲直、新舊盈缺,到達閾值,便會反向運動,如同太極,至陰中有陽、至陽中有陰,致使萬物流動、循環運作、生生不息。
它既是自然規律,則無論在「曲」或在「全」,都只是在展現一種狀態,而人會在意,是將自我意識投射在其中。
舉例來說,花開花謝,你不會惋惜花的凋謝,因為時間到了它就會凋零,但是你會在意家中的那盆花枯萎了,因為你的意識投放在那盆花上,它就不再「自然」,只要與你有關,便無法像看待自然現象一樣,一旦投放「意識」便有了在意。
「將意識投放在其中」會衍生出「把自己看得很重要」,因為將自身投放在身外所有與自己有關的事物上,在每個事物都留下自己的意象,自己像是核心,與那些事物產生連結,所以自己就顯得重要,那是意念的投射,只要事物一變動,即使不在視線內,心思仍然跟著起伏,因為關乎自己,無論是好事或壞事,都被牽動著。
需回歸到自然狀態,自己只是自然中的一部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曲」或「全」,也僅是自然流動的現象而已,在不在意就看把自己看得淡不淡,而要看得淡,得先收回那些被投射出去的「意識」。
當「意識」回歸到自我,心就比較平穩,每有獲得一點什麼,便可清楚知道自身產生什麼變化,即是「少則得」,但人的意識容易受牽引,接收的越多、訊息越雜就越混亂,若無法即時辨清,便會模糊判斷,接著影響決定,產生行為,累積成習性,所以「多則惑」。
因此,聖人以「抱一」為天下式,面對天下萬物,他皆採取一種應對方式:「抱一」。
「一」,宇宙萬物皆為一體,整體運作循環,即是「道」,世界本為一元,但因人類的意識,而分為二元,二元意指主觀客觀、自己他人、內與外……等,這些意象皆屬於意識活動。
難以理解的是,我跟他明明有不同軀體,各自有各自的感受,怎麼會說是一體?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覺、想法、個性是事實,就像千萬種動植物,牠們各自有表現生命的方式跟態樣,但是所有的物,都會照著一定的軌跡走,例如動物分草食性跟肉食性,牠們的特性在物種出現前就被設定,誰來設定?是「天」,或稱「道」。每一物種的特性不同,但牠們都按照自己的特性生存下去,所以鳥不會想游泳,魚不會想飛,但是人類會,因為人的意識複雜,牽動著欲望跟情緒,又以自我主觀為核心,導致一動念,就是二元分割,將自己跟外界切割開來。
所謂「抱一」,倒不是物體上的合體,而是讓意識回歸自然,理解道的運作,體悟自己身在道中,與萬物無異,同屬於道的一部分。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不自見:不侷限於「見」。「見」是接收外界的訊息,同時也會生成己見,我們通常只接收表層訊息,忽略深層意涵,以局部的資訊,當作認知,然後不自覺地鑽牛角尖。例如:某人態度不好,口氣很差,不斷測試聽者的耐性,通常我們會猜測他可能遇到鳥事在轉嫁情緒,或是事態緊急口無遮攔等,但也許有更深層的原因,可能在不知多久以前,他發生重大事件,產生強烈的「在意」,這股能量成為隱性因子,埋入他的淺意識,因而影響他的習性。當然,影響個人習性的原因有千百種,如果能了解到他的習性從何而來,便不會侷限在當下的言語,當下講了什麼,其實只是習性的外顯,很多時候與講的內容關係不大,沒什麼好在意。
不自是:不覺得自己是對的。這是強調謙卑,而非否定自己,如果一直認為別人是對的,凡事都歸咎於自己的不足,這不是謙卑,是打壓自己,能量會萎縮,謙卑是真正體悟到宇宙浩瀚、天自有其道,自己因崇敬而自覺渺小,從而面對萬事萬物時刻保持虛心。虛心便會吸納,聚集能量,能量飽滿便會外溢,然後自顯光芒。
不自伐:不認為自己有功。「伐」是開拓,開創就有功績,「自伐」則認為功績都是自己創造的。做了同樣一件事,產生相同的成果,但心態不同,便有不同影響,當認為自己有功,就會想獲得獎賞,有付出就要有回饋,這是自己應得的,給出去就得要回來,存在一種能量單向流動的狀態;相反的,若認為自己的產出沒什麼,能量給了出去,造就的是受此成果的人事物,他們也許因此變好,也許再傳遞下去,形成正循環,而這才是真正的「功」。
不自矜:不自大自滿。自信,是符合個人狀態、使其穩定成長的力量,人要有自信,才能正常發揮,自信若太少會自卑,過多會自大,而人會自大自滿通常起於自卑,當內心缺乏能量,便容易處於這種狀態,因為求助無門,所以需要向外索取,像是博取目光、尋求慰藉、期望認同等,皆是從他人身上汲取能量,以填補自身匱乏,如果心不定,這樣的汲取,會不斷地在淺意識中進行,而自己只會怪罪外界,無法察覺內心變化,因此,心定才能長久,自信是定心的核心要素之一,自信不一定來自強大的能力,而是所想的事、所做的事都符合自己的靈魂,本性如此,秉性而行。
以上「不自......」有共通的核心要點,即是拋開自我,自己真沒有那麼重要。若以自我為核心,就會在意所有與自己關聯的事物,因而影響身心。放下自我,融於自然,自己便是自然,心開眼擴,沒有在意,便沒有爭之心,因為無爭,天下想爭也無從爭起,爭,起碼兩兩相對,一邊無爭,另一邊則無趣,鬥不起來。人總要成長,無爭並非無欲,而是不以掠奪的方式發展。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豈虛言哉:哪裡是空話呢。
誠,全而歸之:誠為誠然、實然。
誠全,而歸之:誠指內心本性。
自古以來,早已存在「曲則全」,其本身是種自然現象,在道的運行中,再正常不過,只是有些狀態發展緩慢,慢到人的一生都還未見其成果,所以有些事,人無法探究完全,因而質疑「曲則全」,比起宇宙,人的生命是多麼短暫,能了解的有限。因此,文中出現「豈虛言哉」,以強調自然運作真實不虛。
放下自我,回收外放的「意識」,觀自身存在,循本心之志,使心通透,便不在乎「曲」與「全」,那些僅是過渡的狀態,心不在此層,所以即使身在「曲」(可當成不好的遭遇),心也不受干擾。
回歸本心,則「誠全」,意指心與自然一致,內在同於外界,可感觸外界的點點滴滴,又不受制於自我意識,超脫假我,真我與道相融,則能實歸於「一」,與世界同在。
Peace
Peace
在尋求平和喜樂的路途中,寫下一些自身感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