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速學習》:如何降低拖延的影響力,如果拖延無可避免?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們會有各種拖延,並對每一次的拖延給予主觀認為合理的解釋,以便降低自我譴責的意識。
超速學習》中作者 Scott H. Young認為,透過拖延的方式,不去做原本應該要做的事,而選擇做別的事,是一種長期養成的無意識行為。假如能在事前建立相關認知,便能夠提升警覺,給予適當回應。

覺察自己正在拖延

拖延的行為雖然是屬於常態反應,卻意味著我們正在逃避。有時候我們也會為了讓自己不去做這樣的認定,而為自己補充合理的藉口,讓自己可以維持拖拖拉拉的行徑。
直到截止期限或某些具強迫力的事件發生,我們才會一反常態的拼命趕工。
關於這現象,作者以自身的經驗做為案例認為,之所以沒辦法好好靜下心來處理應該要做的事,很可能在於有一種驅使自己去做其他事的渴望,或者對於該做的事情產生某種厭惡情緒,例如不知道從何開始所引發的焦慮。
為了逼迫自己可以盡快應對這樣的消極狀況,作者認為需要提早建立拖延的認知,讓自己可以在拖延的當下,辨識出自己的拖延行為,採取一些步驟抵抗拖延的衝動。
圖右,原本身體懶洋洋的,什麼也不想做。一旦覺察到自己染上這樣的疾病,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務必要原諒這樣沒用的自己。另一方面,也嘗試讓自己稍微做點什麼,做個五分鐘看看,搞不好默默地就順利起來也說不定。

降低拖延的影響力

一、說服自己撐過五分鐘

假如我們能夠試著說服自己,督促自己稍微做五分鐘,往往可以收到不錯的成效。通常只要能使我們消極的身體開始動作,行為慣性便可以幫助我們維持一段時間。

二、番茄鐘設定25分鐘

假如撐過五分鐘已經不是問題,則可以進階嘗試以每持續25分鐘,就休息五分鐘的模式,來維持長時間的投入循環。(pomofocus→這是我常使用的番茄時鐘)

三、書寫行事曆

在行事曆上規劃每一天所要處理的事件,以及所需投入的時間,可以幫助自己在時間的運用上更有效率。
不過我們的劣根性絕對會有不於理會,去做別的事的時候。
就算是這樣,也不得不原諒自己。記得上述的做法,休息一下後,再嘗試逼自己一下,回到最一開始,重新為自己建立投入系統。(可進一步參考:掌握延遲反應的優點,拖延未必全是壞事)
依據自身的投入程度作時間上的循環調整,可以幫助自己從拖延進入到可以持續的狀態,養成習慣意識,不僅能夠降低拖延的影響性,也有助於專注力的提升。
然而,還能夠抱持拖延的心態面對眼前的問題,也相對意味著事情還不夠迫切,才因此擁有拖延的彈性。
趁著握有時間餘裕的時候,盡可能提前準備一些,也能夠提早覺察可能發生的後續狀況。避免死線到來的時候,粗心大意犯了無謂的錯誤。(相關議題可以參考:《「好厲害!」準備的技術》:準備→計畫→執行,提前推敲預判走向!)
心理勵志與職場工作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恰恰是書寫部落格,才有琢磨文筆與觀點的機會~
適度給予自己一審視的距離,拖延更可能產生新的覺察~
深讀的步驟,搭配廣讀的辦法,為自己建構專屬的學習地圖。
日常生活中所產生噪音、噪訊,是導致專注力下降的關鍵因素;這些噪音導致我們感覺過度。因此,要想管理專注力,得從這些雜音噪訊所造成的各種分心中,重新奪回自主意識。
模式固定的思考與應對方式,難免導致我們思維變得僵化,一旦提出不同的解決模式,內心便由於不安而顯得脆弱~
職場上的古典難題,到底該選擇我們熱情之所在,還是依照自己的專業能力做選擇? 社會新鮮人難免有這樣困惑,久待職場的人更是抱持這疑問在心中悶燒枯竭,到底什麼樣的選擇對自己有幫助?假如選擇不同,是否可以換來更高的成就?
恰恰是書寫部落格,才有琢磨文筆與觀點的機會~
適度給予自己一審視的距離,拖延更可能產生新的覺察~
深讀的步驟,搭配廣讀的辦法,為自己建構專屬的學習地圖。
日常生活中所產生噪音、噪訊,是導致專注力下降的關鍵因素;這些噪音導致我們感覺過度。因此,要想管理專注力,得從這些雜音噪訊所造成的各種分心中,重新奪回自主意識。
模式固定的思考與應對方式,難免導致我們思維變得僵化,一旦提出不同的解決模式,內心便由於不安而顯得脆弱~
職場上的古典難題,到底該選擇我們熱情之所在,還是依照自己的專業能力做選擇? 社會新鮮人難免有這樣困惑,久待職場的人更是抱持這疑問在心中悶燒枯竭,到底什麼樣的選擇對自己有幫助?假如選擇不同,是否可以換來更高的成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滑著手機,看著待辦事項清單上的一大堆任務,總想著:「反正還有時間,晚點再做也沒關係」 雖然知道這是在自我欺騙,不過就是不想動。當你習慣拖延,它就會像一個無形的手,牢牢地把你困在舒適圈裡,讓你越來越懶。利用這四方法(五秒法則、 三分鐘行動原則、帕金森法則、目標拆分法)讓自己持續前進
拖延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了解你在什麼情況下最容易拖延是克服這個毛病的第一步。 問題:在什麼情況下你最容易拖延? 思考一下以下幾個方面,看看哪些情況下你最容易拖延: 1. 工作內容:是某些特定類型的任務讓你感到壓力或不適嗎? 2. 環境因素:你的工作或學習環境是否存在干擾因素?
Thumbnail
面對拖延的問題,這篇文章分享了拖延的原因以及有效的解決方案,如分解任務和重要的事互相拖延。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個人經歷以及告別拖延的方法。最後鼓勵讀者從小步驟開始行動,並提供了對作者的追蹤和訂閱建議。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Thumbnail
拖延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對許多人都帶來挑戰。本文深入探討了拖延的心理學原理和影響,並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解決方案。通過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拖延行為的根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個人生活,克服拖延都是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的關鍵。閱讀本文,探索如何戰勝拖延,開啟更有意義的生活。
拖延和休息是兩回事兒。 有時候我們會把拖延當成休息的藉口,但實際上這並不是一樣的。當我們感到壓力、焦慮或不確定時,就會更容易陷入拖延的陷阱。 對於那些不想做但又必須去做的事情,這種情況尤其明顯。 拖延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任務太難、太乏味,或者我們對它沒有興趣。我們也可能會感到害怕失敗,擔心
Thumbnail
透過閱讀《理想的簡單生活》,我們發現拖延其實是一種臨時緩解壓力的方式。即將要做的事情通常會讓我們感到煩心與厭惡,因此拖延是一種逃避的反應。然而,有時候暫時的拖延可以讓我們釐清事情的順序,為接下來的工作做好準備。服從自己的節奏,也是過上舒心慢悠的生活的重要一環。
Thumbnail
現代人都為拖延症所苦,也嘗試了眾多方法想要解決拖延症,我也是其中之一。嘗試過番茄鐘工作法、艾森豪矩陣排列優先緊急順序、遠離手機…..等等,大多都失敗。後來我發現,拖延症是一種抗拒的情緒,當我們拖延,就代表大腦在抗拒。偏偏人類的大腦又是喜歡做不費力的事情,此時就會把注意力轉到滑手機等不費腦力的事。
Thumbnail
最近看了《向上生長》這本書,讓我對處理拖延的事有感。對於拖延,常常很容易犯的毛病是責備自己為什麼這麼懶惰?但實際上,大家或許也知道拖延其實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懶惰。 在說明克服拖延的方法之前,先來說作者對訓練技能的看法。對於訓練技能,作者認為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分為:舒適區,訓練區和挑戰區。所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滑著手機,看著待辦事項清單上的一大堆任務,總想著:「反正還有時間,晚點再做也沒關係」 雖然知道這是在自我欺騙,不過就是不想動。當你習慣拖延,它就會像一個無形的手,牢牢地把你困在舒適圈裡,讓你越來越懶。利用這四方法(五秒法則、 三分鐘行動原則、帕金森法則、目標拆分法)讓自己持續前進
拖延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了解你在什麼情況下最容易拖延是克服這個毛病的第一步。 問題:在什麼情況下你最容易拖延? 思考一下以下幾個方面,看看哪些情況下你最容易拖延: 1. 工作內容:是某些特定類型的任務讓你感到壓力或不適嗎? 2. 環境因素:你的工作或學習環境是否存在干擾因素?
Thumbnail
面對拖延的問題,這篇文章分享了拖延的原因以及有效的解決方案,如分解任務和重要的事互相拖延。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個人經歷以及告別拖延的方法。最後鼓勵讀者從小步驟開始行動,並提供了對作者的追蹤和訂閱建議。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Thumbnail
拖延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對許多人都帶來挑戰。本文深入探討了拖延的心理學原理和影響,並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解決方案。通過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拖延行為的根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個人生活,克服拖延都是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的關鍵。閱讀本文,探索如何戰勝拖延,開啟更有意義的生活。
拖延和休息是兩回事兒。 有時候我們會把拖延當成休息的藉口,但實際上這並不是一樣的。當我們感到壓力、焦慮或不確定時,就會更容易陷入拖延的陷阱。 對於那些不想做但又必須去做的事情,這種情況尤其明顯。 拖延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任務太難、太乏味,或者我們對它沒有興趣。我們也可能會感到害怕失敗,擔心
Thumbnail
透過閱讀《理想的簡單生活》,我們發現拖延其實是一種臨時緩解壓力的方式。即將要做的事情通常會讓我們感到煩心與厭惡,因此拖延是一種逃避的反應。然而,有時候暫時的拖延可以讓我們釐清事情的順序,為接下來的工作做好準備。服從自己的節奏,也是過上舒心慢悠的生活的重要一環。
Thumbnail
現代人都為拖延症所苦,也嘗試了眾多方法想要解決拖延症,我也是其中之一。嘗試過番茄鐘工作法、艾森豪矩陣排列優先緊急順序、遠離手機…..等等,大多都失敗。後來我發現,拖延症是一種抗拒的情緒,當我們拖延,就代表大腦在抗拒。偏偏人類的大腦又是喜歡做不費力的事情,此時就會把注意力轉到滑手機等不費腦力的事。
Thumbnail
最近看了《向上生長》這本書,讓我對處理拖延的事有感。對於拖延,常常很容易犯的毛病是責備自己為什麼這麼懶惰?但實際上,大家或許也知道拖延其實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懶惰。 在說明克服拖延的方法之前,先來說作者對訓練技能的看法。對於訓練技能,作者認為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分為:舒適區,訓練區和挑戰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