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學習英語上的 “傳說”陷阱1- 學好英語,就是要完全摒棄中文思維,避免腦中翻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在主流的學校英語教學中,有一種流傳下來的英語學習方法,就是讓學生沈浸在一片說英語的環境中,讓他們耳濡目染,認為這樣就能可以讓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情況,潛意識地學好英語.

有的家長甚至因為這種傳說,花下巨額金錢,讓自己子女在外國入讀英國或美國學校,希望他們能在這種一片說英語的環境中學到地道的英語.

但最後的結果可能是:自己家的孩子回到家後,英語水平好像沒有怎么進步,只懂得說上一些當地生活時的英文俚語(slang),就像一些只能用在那些國家裏的某地區方言,但是寫作的英語水平卻還是一個樣.甚至在回家生活了幾年之後,之前會說的英語都忘掉了.我的確看到過這些例子,不知你身邊到海外生活過的朋友是不是也會出現類似情況.

這樣的情況的發生,很可能是給學校裏 “聽說讀寫”的教學方式所誤了.在這種學習方法中, “聽”成為了基礎學習方法.這種以聽為基礎的學習方式,只能用在學習母語的時侯,也就是嬰兒時期的小孩.作為已經掌握了一套有別於英語的母語人士,是不能再重複像嬰兒學習母語的發展方式了,因為我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這種說法,對於12嵗之後想學好英語的人更甚.

基於心理和大腦生理的發展方式,反而是以理解為基礎的學習方式才是最自然的,也就是以讀為基礎的學習方式.

也因為12嵗之後,人的認知和學習模式漸趨向於邏輯為主要方式,因此,也需要面對來自母語習慣上的干擾.

可是,單純地運用意志阻止自己運用母語的思維,久而久之,有機會有以下的現象:

1. 英語好了,但是母語的水平卻又差了.

2. 說母語的時侯,突然想不起怎樣表達,只能用所認識的英語代替,造成中英夾雜的情況出現.

3. 說起母語時,讓人聽起來覺得怪怪的,因為在說母語時運用了英語的思維.

這樣好不好,那就見仁見智了,只是如果再學其他語言,例如日語,阿拉伯語等其他語系時,這種壓抑之前所學的語言思維方法來學習新語言能否繼續沿用,就有很大的懷疑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ilingual English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從文法翻譯到素養的演變 「先聽說後讀寫」這大概是目前最腫瘤的語言學習方法,在語言教學產業內工作,就算是我自己,也常常會提到這樣的說法,但.......真的嗎? 如果真的是先聽說後讀寫,又為什麼我們還是「菜英文」? 是理論錯了?還是我們做錯了?
Thumbnail
從文法翻譯到素養的演變 「先聽說後讀寫」這大概是目前最腫瘤的語言學習方法,在語言教學產業內工作,就算是我自己,也常常會提到這樣的說法,但.......真的嗎? 如果真的是先聽說後讀寫,又為什麼我們還是「菜英文」? 是理論錯了?還是我們做錯了?
Thumbnail
英語是世界上最被普遍使用的語言, 但我們從小到大就一直在學英語, 花了那麼多時間, 投入那麼多成本, 為什麼呈現出來的效果, 還是差強人意?!
Thumbnail
英語是世界上最被普遍使用的語言, 但我們從小到大就一直在學英語, 花了那麼多時間, 投入那麼多成本, 為什麼呈現出來的效果, 還是差強人意?!
Thumbnail
許多人學英文都在強調語感,但要如何增進語感?有些是說多講多練習,有些則說要多聽多看。到底什麼是比較客觀的答案呢? 其實,學英文要建立語感,首先要看學習者的環境。如果在國外,週遭的人事地物都是英文,環境的壓力自然會迫使學習者快速地建立語感,但如果在台灣,在沒有充份的環境條件下,要建立語感就必須有方法。
Thumbnail
許多人學英文都在強調語感,但要如何增進語感?有些是說多講多練習,有些則說要多聽多看。到底什麼是比較客觀的答案呢? 其實,學英文要建立語感,首先要看學習者的環境。如果在國外,週遭的人事地物都是英文,環境的壓力自然會迫使學習者快速地建立語感,但如果在台灣,在沒有充份的環境條件下,要建立語感就必須有方法。
Thumbnail
一般來說,人學會一門語言,都是先會聽和說之後,才會辨識文字。學會講自己國家母語的時候,沒有人會在意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犯多少錯誤,但是長大之後,因為害怕犯錯,所以就會下意識逃避某些部分。
Thumbnail
一般來說,人學會一門語言,都是先會聽和說之後,才會辨識文字。學會講自己國家母語的時候,沒有人會在意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犯多少錯誤,但是長大之後,因為害怕犯錯,所以就會下意識逃避某些部分。
Thumbnail
想要有一口流利的英文,和老外無障礙溝通。很多人,在出國旅行的途中,發誓回國要好好地把英文撿起來,歸國後又擱置一邊。
Thumbnail
想要有一口流利的英文,和老外無障礙溝通。很多人,在出國旅行的途中,發誓回國要好好地把英文撿起來,歸國後又擱置一邊。
Thumbnail
聽力是發展語言能力的關鍵。人類先有口語,後有文字的過程發展語言能力。然而,我們外語學習經驗,過程卻常常與語言本能顛倒,先學字母發音、書寫系統才慢慢學習完整口說、聽力。學習外語應該適合學習母語相同,先掌握「聽」,透過觀察、模仿去掌握「說」的能力。
Thumbnail
聽力是發展語言能力的關鍵。人類先有口語,後有文字的過程發展語言能力。然而,我們外語學習經驗,過程卻常常與語言本能顛倒,先學字母發音、書寫系統才慢慢學習完整口說、聽力。學習外語應該適合學習母語相同,先掌握「聽」,透過觀察、模仿去掌握「說」的能力。
Thumbnail
😱各種江湖傳說英文練習方法😱 大家從開始學英文應該都聽過不少所謂《沈浸式學習法》,例如〔聽歌學英文〕、〔睡覺戴耳機聽英文〕、〔關字幕學英文〕、〔背模板〕等等等.....。這類型學習方法並非無益加強英文能力,但在大家幾分鐘都幾百萬上下的快步調生活,這些方式的成效與效率可能略顯不足
Thumbnail
😱各種江湖傳說英文練習方法😱 大家從開始學英文應該都聽過不少所謂《沈浸式學習法》,例如〔聽歌學英文〕、〔睡覺戴耳機聽英文〕、〔關字幕學英文〕、〔背模板〕等等等.....。這類型學習方法並非無益加強英文能力,但在大家幾分鐘都幾百萬上下的快步調生活,這些方式的成效與效率可能略顯不足
Thumbnail
很多英語學習者很常有這個困擾。英文學了很久,口說卻一直不好;英文看得懂,但是不太會講。諸如此類困擾不只是初學者有,我發現很多程度很進階的學習者常會覺得英文口說的能力,遠遠不及英文閱讀的能力。大部分的情況只是沒有用對方法。想和大家分享我的經驗 。
Thumbnail
很多英語學習者很常有這個困擾。英文學了很久,口說卻一直不好;英文看得懂,但是不太會講。諸如此類困擾不只是初學者有,我發現很多程度很進階的學習者常會覺得英文口說的能力,遠遠不及英文閱讀的能力。大部分的情況只是沒有用對方法。想和大家分享我的經驗 。
Thumbnail
也許是因為一直以來我們的學習方式,大多只有兩個走向: 文法先行、強記強背 唱跳會話、歡樂度日 前者讓你痛苦不已,完全記不清楚其中差異。 後者讓你一開始笑著學習,卻隨著時光推移、學習難度加深,你對英文的興趣全失。 究竟該如何,不讓我們的孩子不再重蹈覆轍?
Thumbnail
也許是因為一直以來我們的學習方式,大多只有兩個走向: 文法先行、強記強背 唱跳會話、歡樂度日 前者讓你痛苦不已,完全記不清楚其中差異。 後者讓你一開始笑著學習,卻隨著時光推移、學習難度加深,你對英文的興趣全失。 究竟該如何,不讓我們的孩子不再重蹈覆轍?
Thumbnail
進入國際化的社會,語言成為了人人不可或缺的能力,英文固然是必備,其他第三第四外語也一起學起來吧! 優秀又多樣的語言能力不僅可以成為檢索資料的好工具,也在應徵工作時更成為了加分的優勢。
Thumbnail
進入國際化的社會,語言成為了人人不可或缺的能力,英文固然是必備,其他第三第四外語也一起學起來吧! 優秀又多樣的語言能力不僅可以成為檢索資料的好工具,也在應徵工作時更成為了加分的優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